综述
秦始皇是历史上闻名的暴君,为了死后能继续享受人间繁华,他不惜民力建造了如此体量庞大的陵墓,令后人和考古人员不由地发出惊叹。
形态各异的兵马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整体结构好比将一个载满日月星辰的宇宙浓缩在内,给挖掘和文保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皇陵魅影
秦始皇陵墓成了考古人员心中的一个谜,十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对秦始皇陵墓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还十分有限。
真实兵马俑的丰富程度远超记载的想象,考古人员结合历史资料和技术工具发现,秦始皇陵墓无疑把浩渺宇宙收入了囊中。
考古工作要追溯到1974年,当时陕西考古队对从村民手中买回的零碎陶片之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凭借考古特有的一份职业敏锐,考古人员瞬间意识到,这些残片乃是被村民偶然得到的出土文物。
一石激起千层浪,获得宝贵灵感的考古人员认为,残片的所有者并非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而是帝王将相才配拥有的私人财物。
考古工作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以1号坑为起始点,陆续挖掘出2号坑、3号坑,而且1号坑、2号坑和3号坑之间互有通道,考古实际的作业面积高达2万多平方米,成群结队的兵马俑及其它配套的随葬品,让考古人员们在秦王朝的强势面前大开眼界、瞠目结舌。
然而,秦始皇陵墓的面积还远不止于此,到了2008年,新发现的大小坑道多达600个,一次次刷新了考古的记录。
秦始皇陵墓在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17万平方米的覆盖面积使其它陵墓黯然失色。
从数学模型和比例来考量,秦始皇陵墓和金字塔的构造,有些许不约而同的相似之处,其总体高度维持在76米。
秦始皇的雄心勃勃有目共睹,他就是要让天下的子民们对他侍死如侍生。
他把这项声势浩大的工程交给丞相李斯处理,打造出兵马俑跟随他南征北战,建造出专属于他享用的奢华地宫,连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要归于他的麾下。
秦始皇确实在死后极尽哀荣,地宫为了呈现出江河的日夜流逝、浩浩荡荡,竟然用材质较为透明的水银来替代。
星空的拟态也要和地表融会贯通,水银靠机械进行源源不断地输入。
以黄土作为修建地宫的基石,吸取鱼的脂肪制作成一支支可以长明的蜡烛。
在秦始皇看来,抓活人殉葬也是稀松平常之事。
不止是人和物的陪葬品齐全了,还需要安插花草树木为地宫作点缀,衬托秦始皇个人及手下江山的魅力。
考古人员拿《史记》作了相关对照,秦始皇陵墓的壁画绘满了代表星宿和大自然的图像,这是典型的上通天文,下同地理的表现。
二十八星宿图和万里气势的江山,永远陪伴着秦始皇的亡灵。
秦始皇担忧将来陵墓被贼人所盗,为杜绝此类事件引起的后患,他利用设计机关提前向工匠宣告死刑,以免他们当中不小心走漏了口风。
所以,墓室环环相扣的三道门,禁止工匠在完工后踏出半步,他们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消逝。
重重迷雾
考古技术发展到今天,对秦始皇陵墓的探寻,仍然没有停下脚步。
因为,有关地宫的所有线索,还尚未给外界一个清晰明了的回答。
当时见证陵墓修建的丞相李斯,曾有过一句形象描绘地宫的记载,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
这句话给秦始皇陵蒙上了几许神秘的色彩。
陵墓的封闭性和私密性,不容许帝王的安寝受到任何人的打扰。
换句话说,连一只蚂蚁也爬不进去。
可以联想到的是,秦始皇陵的存在应是一个绝对的真空地带。
秦始皇生前穷奢极欲,死后仍要掌揽大权,为自己创造一片永生的居所,是他内心无法抑制的渴望。
对秦始皇陵的挖掘工作,还在一步步勘察之中,并进行分阶段实施,随着考古面积的增加和拓展,地宫的真实面貌也日渐浮出水面,但深入挖掘的念头也遭受层层阻力,纷繁的文保物品一旦重见天日,会直接面临快速氧化的风险。
为使考古区域免于暴露在空气之中,至少截止到目前,人工加保护罩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但这种办法往往耗时耗力,对资金的考验尤为明显,材料标准的选择也是相当严苛。
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给予解决,显然,添加人工保护罩的做法只好停留在理论,并不可付诸于实际。
地宫的物理及化学特性,将有可能给考古人员造成身体上的致命伤害。
正因为种种的不测和禁忌,考古工作需要在特殊情形下做出特殊的决定,唯有真正做到适可而止,才能使考古事业得以长青并走上一条可以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结语
考古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实物性挖掘,更多的时候要把历史余味传播给子孙后代,就像在还原一幅古老而又原汁原味的景象——留出空白、浓墨重彩。
秦始皇陵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经岁月交替、斗转星移后,依然让后人为之震撼。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