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秦始皇陵

数千年中,有无数人想盗挖皇陵,但秦始皇陵绝不能挖

时间:2023-08-17网络作者:小白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千年后的中国人留下了许多时间的礼物,这些礼物经历了星汉灿烂、经历了沧海桑田,来到我们的面前。

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礼物是要付费的,不是金钱,而是对世人能力和心态的考验。

而我们今天要聊到的这个时间的礼物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留下的,在这位始皇帝千年后的时光中,有许许多多的人试图拆开这份时间的礼物,也就是试图发掘秦始皇陵,无一例外全部失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他的陵墓不仅仅是中国千年的文化遗产。

更是凝聚民族统一的信仰。

秦始皇陵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仅仅一个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兵马俑就能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但是秦始皇陵能不能挖?我的答案是不能,因为我们还没准备好为这雄伟的时间礼物付费的能力,因为我们还经不起嬴政他老人家的检验。

这么说你可能会很惊讶,也许你会说 不会吧?我们的科技已经这么发达了,还是经不起检验吗? 但确实是这样的,至于为什么,请听我一一细说。

秦始皇是中华统一第一人,他的一生 在人的认知中被误解了千余年。

他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争,开疆拓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首次完成华夏大一统,强势整合华夏文明,奠定了中国基础版图;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行同伦,废分封行郡县创立中央集权制,开启统一文明新的一个时代。

探讨能不能挖秦始皇陵之前,那你得先看看秦皇统一有多难!

六国算什么?寡人要摔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国以强势的姿态征服六国,开创了我国的第一次大一统。

注意,在秦朝之前可没有 真正大统一的概念。

大一统首先就是天下的君主皇帝只能有一个人。

而在此前的 商朝和周朝 只能算是 众多诸侯国当中最强大的,也就是说商和周本就只是国名,是在他们存在的历史时期中最大的诸侯国,所以朝代用他们的名称罢了。

期间一些小国会定期给商周上供,时不时的送来一些好东西,类似交保护费的概念,商周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出面帮他们解决问题,但是在平常没有问题的时候,小国之间大多数都是自立。

拥有自己的军队,财政收入,人才选拔的权利。

不受商周的管理,而秦皇一统之后,废分封行郡县创立中央集权,从朝廷派人去地方治理,在治理中 小事可以独断,大事必须上奏朝廷。

在这样的对比下,商周时期对于列国的统治方式并不是真的统一,而只有秦朝的统一才无愧于大一统这个名字,在商周时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制度,没有外人会去干涉,但是在秦朝的时候,每一个国家原始的制度全部被废除,统一用秦朝的制度,并且除了制度之外,在文化方面,在礼仪方面,让六国所有原本的东西都做出改变。

都听取秦朝的统一指令。

大家先看一张图,就拿最简单又是最复杂的文字来说。

你们是不是只认识最后的马了。

而且你们肯定是通过下象棋认识的。

我也一样!前面的六个马字全都不认识。

我们各省各地文字统一 这都归功于秦始皇的功劳,秦皇统一六国仅仅用了十年,但七国之间的战争足足打了200年,200多年的分裂,文字语言习惯都有差异,嬴政整合文字的困难比历朝历代都多,几百年的历史中 早已习惯用自己当地的文字 去书写当地的历史。

因为山川纵横,各地都有方言。

不带翻译根本行不通。

统一带来的好处 便是千年来 不管怎么变 都永远不会分开。

因为写一样的文字,表达一样的情感。

就像北方来南方后 听广西话 虽然听不懂,但写的字 我们能看懂,从此北方人就能和南方人有一样的表达,西部人和东部人就能有一样的情绪。

所以嬴政作为千古一帝 毋庸置疑 他的陵墓建造更是空前绝后,用了几十万的人力,历经秦朝两代用时39年完成。

堪称地下皇宫,金银珠宝无数,但没人能成功进入地宫的核心区。

正史记载第一个盗挖秦始皇陵的人是项羽,率领大规模部队光天化日盗挖。

当年刘邦列举项羽的十宗罪,其中一宗罪就是盗挖秦始皇陵,纵火焚烧帝陵。

只是他没有成功。

数千年的历史中,正史记载过五次盗秦始皇陵的事情,而且现代专家也从对始皇墓的探测中发现过盗洞,只不过根据探测的结果来看,地宫一直是保存完好的。

而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为打开秦陵地宫算起了一笔经济账,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人民币。

这是好大的增长点。

你要知道故宫门票收入也才8、9亿啊,于是,又引发了一场尽快发掘秦陵地宫的大讨论,

但是我想说 秦始皇挖不得。

在几十年前就有人试图打开过一份时间礼物,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永远的遗憾?

新中国成立后,吴晗、范文澜、郭沫若等人曾力主开挖定陵,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

那次的考验我们失败的非常彻底,那次的挖掘成为了考古史上永远的遗憾,也是一场灾难。

首当其冲的就是定陵出土的丝织品。

对于丝织品的保护,当时的考古队员都没有经验,于是出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方法。

比如有的人建议把丝织品像古画一样托裱,背后衬用韧性大的纸张,方便卷舒。

还有人建议在浆糊中放防腐剂,方便长久保存。

我们马后炮来说,这些人可真都是大聪明(愤怒)。

最后,这些丝织品由于保存不当,全部都腐化掉了。

对于袍服的处理更是傻大粗,直接拿加了软化剂的塑料涂抹在已经开始腐烂的衣物之上。

时间一久,全部发黑,变硬,无法展开。

最后,只能依靠照片,参考已经无法复原的原物,制作复制品。

同样遭受悲惨命运的还有帝后的三具棺椁。

现在我们去定陵地宫参观,在玄宫的后殿,你会看到三口巨大的棺椁,但它们却不是金丝楠木制作的,而是用白灰和水泥制成的复制品。

真正的棺椁去哪里了呢?我猜肯定是到山沟里去了。

1959年9月底,明定陵博物馆成立。

当时的博物馆负责人为了在开馆时迎接领导参观,就让人清理、打扫地宫。

这位主任觉得盛放帝后遗体的三副棺椁,已经全部有了复制品,旧的棺椁比较晦气,没用了,就扔掉吧。

于是,原本出土之时,还散发着阵阵金丝楠木淡淡香味的棺椁,在几名员工的斧砍镐劈之下,成了一堆烂木头。

随后,被数十名警卫搬出地宫。

一个星期后,定陵棺木被扔的消息传到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耳中。

这位考古学大师气得全身发抖,马上打电话让博物馆重新捡回棺木。

可是早已经被附近的村民捡去了。

正是这样惨痛的教训,整个考古学界才能决定,不主动去发掘帝王陵墓,因为有自知之明了,知道千年前的帝王们留下的时间礼物,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为其付费。

付费的难点就在于如何用技术来保证墓葬内微环境的稳态。

一个墓葬内的氧气消耗殆尽需要几十年,这是一个大阶段,这期间随着时间细菌的作用会越来越微弱,于是整个墓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微环境。

如果这一阶段,随葬品保存较好的话,它们大概率会随着稳态环境保存数百年甚至千年。

所以之后要是强行打开墓葬,原来微环境的平衡就会被打破,随葬品可能立马会被毁坏。

就比如,秦兵马俑刚刚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由于氧化问题无法解决,兵马俑上的彩色立刻消失了。

马王堆汉墓当时考古学家挖到了一个漆鼎,揭开盖子后,里面赫然漂着几片藕片。

可取出没多久,藕片居然消失了!藕片被取出后,原先在缺氧环境中的它接触到了新鲜空气,立马氧化了。

因此,后来郭沫若等人上书要求开挖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秦始皇陵时,都被国家否决了。

前车之鉴已经有了,我们已经知道时间的礼物是不能随便拆的了,若还想一意孤行,非蠢即坏。

中央明确规定:在解决氧化等技术问题前,不主动开挖帝王陵。

如果要开挖,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出于保护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

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考古队就做了充足的准备,投入大笔预算,给每一个祭祀坑都罩上了玻璃考古舱。

这些考古舱不仅能控制现场的温度、湿度,还能减少工作人员带入现代的微生物、细菌。

一共是 6 个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但是规模不一,小的 3.5 平方米,大的也顶多 19 平方米,跟一间卧室差不多。

在这个基础上盖玻璃考古舱,相对比较简单,尽最大可能维持了文物出土前后微环境的平衡,保护了文物。

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们成功的拆开了三星人留下千年的礼盒,并得到了时间的礼物。

那是不是嬴政留下的那份同样跨越千年的礼物 我们也能拆了呢?三星堆已经成功发掘了 同样可以钻牛角尖,发掘秦始皇陵啊。

只要搭一个全包围的屏障,二十四小时保证固定的湿度温度以及各种条件,把自然环境和墓室完全隔离开。

就可以了。

但是!!!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考古经费为秦王的礼物付费?三星堆才多大?秦皇陵又有多大?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

我可能说的还不够直观 那就上秦始皇陵俯视图

兄弟这是一座山啊,大型陵寝一般有封土,早期为了祭拜方便以垒土或者种树的方式来标记墓穴位置,后来封土规模逐渐演变为墓主人身份财力的象征,秦始皇陵就是迄今发现的封土最大的垒土陵墓。

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去挖 经费就多的吓人。

那可是要搭78个故宫大小的房子来进行隔离,就是不算上各种先进控温控湿设备的开销,都已经贵到离谱了。

而且中间还不能立柱子,不然就破坏了整个遗址的面貌。

想想,这中间的难度和经费得多大?退一万步讲,国家下定决心,拨了巨额经费,也造好了巨型考古舱,就万事大吉了吗?绝对不是,想要找到地宫,那就得挖掉秦陵地面上的封土,破坏了整个遗址的原貌。

里面的地宫又有4000平方米 相当于 10 个标准篮球场 有5层楼高,这宏伟的秦陵,要比三星堆的规模要大千万倍,发掘难度更不止于千万倍,我们现在真的有能力去做这道嬴政他老人家数千年前留下来的难题吗?

很显然,还不行!

就算用定陵的方法从墓室口进入不需要动封土 但仍然要保持墓室内外但初始温度和湿度,但当前技术不足以支撑这方案,更何况现在,我们也不会花那么大力气在文物发掘上,首先发掘工作几十年都无法完成(文物本身极为脆弱,为避免造成破坏,文物开挖一般不能使用现代机械装备,只能靠手工),人工成本很庞大。

其次很多已发掘的文物都没办法保护到位(博物馆未展出的库存文物大部分得不到妥善的保护,非常可惜,收进博物馆的是这种待遇,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与其现在试错,不如把时间的礼物交给时间来解决,保护得当,终会开云见日。

所以从古至今,无数打过秦始皇陵的主意的,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连动用现在的国家机器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就更别说想盗墓的个人了。

你想盗就得挖山 可谓真的是愚公移山了。

子子孙孙 无穷尽也。

再加上里面的水银。

可能造成危险。

1982年考古学者在其陵墓范围内也检测到强烈的汞异常,侧面印证《史记》记载的以水银为百川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真实性。

水银毒性极高,且具有挥发性,经过2000多年的地下尘封,已经被相对固定在陵墓的密闭空间中。

一旦打开秦始皇陵,如果保护不当,水银挥发到空中,将造成难以预料的极大危害。

还是那句话,兵马俑只是秦陵的陪葬坑中的一个,都能被称为第八大世界奇迹,那秦陵本体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我国政策已规定不主动挖掘皇帝陵墓。

对于秦始皇陵而言,保持现状是对其最好的选择。

除了上述的内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秦陵的独特性,嬴政生前为千古一帝,死后留千古一陵,千古一陵懂吗?如果秦始皇陵都能被开发赚钱,那么开发其他陵墓不是就更肆无忌惮了。

反之,保护秦陵能变相的保护好其他先人留下的时间的礼物。

我知道每个人的好奇心都很强,但是别忘了好奇心强会害死猫的。

除了这一点以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那就是,秦始皇陵对于我国的考古界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每一件陪葬品,就别说每一件陪葬品了,就是每一寸土壤都有可能是一件研究价值极高的文物。

一旦被毁坏,那将是无法修复的。

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付费就强行拆开礼物包装,那么礼盒里便会空空如也。

我们的先人在时间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礼物,这是赠与后人的,也是考验后人的,考验后人的能力,也考验后人的耐心。

作为和他们有着一样炎黄血的后人,是需要何其的幸运,我不知道我们还要努力多久才能打开秦始皇留下的这个礼盒,也不确定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这份礼物究竟是什么样子。

但这都不重要了,他就在那,他在祖国的西安,在那个曾经被称为咸阳的地方,在那个地方有一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人留下了千古一陵,他在那个地方永世长安。

经历了二千多年的沧桑变化,秦陵依旧完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更何况它现在依然能以它无可撼动的地位保护着其他陵墓,驱动着我们这代中华民族去发展技术、发展科技,同时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这就够了!

已无需多言嬴政的一生如何波澜壮阔,他追求永生,又同时给自己造好了墓穴。

后来在浩瀚的星海中,他遇见了时光老人,请求时光的见证。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份宏大的、沉默的、可爱的时间礼物会如何与后人相遇呢?

本文章已在2022年6月10日做成视频:链接在此,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哦!视频链接

#走进博物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秦始皇陵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