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围绕秦始皇陵的故事不仅在史书上有所记载,在民间传说中也流传甚广。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秦始皇大兴厚葬,选择了骊山,因为其阴多金,阳多美玉。
可见,秦始皇选择将陵寝选在此地并不仅仅是因为骊山产美玉,也是为了追求美名。
然而,秦始皇陵的选址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根据礼制的长幼尊卑和上下排序原则,秦始皇陵的选址也符合古代的规范。
按照当时的礼制,辈分高的人的墓葬应该在西边,后代的墓葬则在东边。
秦始皇的祖先的墓葬都在临潼县的西面,作为晚辈的秦始皇,他的陵寝应该在东边。
此外,古代王公贵族的陵墓都喜欢依山而建,背靠大山不仅可以衬托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有死后守护家园故土的意味。
骊山地处临潼的东面,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最佳选址。
另外一种解释是根据风水学的观点。
皇陵背靠骊山,面向渭水,结合周边地势构造乃呈现五爪金龙姿态,而陵墓位置恰好是龙首所在,不仅有利于皇权集中、天下归心,更凸显秦始皇的独尊地位。
然而,对于秦始皇陵具体的规模和建筑细节,却存在诸多争议。
据《汉书》记载,封土堆高五十余丈,相当于115米。
但是测量结果却迥然不同,多年来,考古学家探测的高度有十余种结果。
一些学者认为,文献记载夸大了封土堆的高度;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封土堆的高度可能因为战乱等原因导致实际建造过程中并未达到预定的高度。
而现在的公认结果是,封土堆的高度在51.4米左右。
尽管相较于115米的高度,这一结果相对较低,但是无论如何,秦始皇陵的建造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秦岭地区冬天的温度可以降到零下10度左右,然而,封土堆上的石榴树却能够安然无恙,甚至呈现出温度比周围高出几度的特殊现象。
这一点令人难以解释,地宫的存在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是至今尚无确凿的证据。
关于秦始皇陵的地宫位置,两千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众说纷纭的说法。
200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对秦始皇陵所在地进行勘探,最终确定地宫就在现存的封土堆下。
然而,对于地宫墓室的具体情况,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其中最为流传的是水银的百川江河大海。
《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的地宫中,有用水银打造的江河湖海,模拟中国地上的形态,日夜奔流不停。
尽管这一传说尚未得到证实,但是考古专家的确探测到了秦陵地宫中存在大量的水银,这或许可以增加史料传说的可信度。
除了水银江河,长明灯也是秦始皇陵墓的一大传说。
长明灯的传说在古今中外都有,但是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长明灯。
这可能是因为长明灯与能量守恒等理念相悖。
如果一盏灯能够千百年在墓室中长明,那么氧气来源和燃料补充都是难题。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曾用人鱼熬制成灯油,使长明灯摆放在陵墓中。
但是这种假设在现实中是不现实的。
另外,人鱼膏的记载也有所差异,《太平御览》中记载的人鱼膏是由鲸鱼膏制成的。
一头鲸鱼可以提炼出数顿油脂,一顿鲸鱼油可以燃烧十余年,这说明在理想情况下,一头鲸鱼的油膏燃烧近百年也是可能的。
然而,即使有充足的燃料,墓室中的氧气含量有限,灯又如何能够千年不熄?或许长明灯是一种通过机关触发系统,由人控制墓室内部灯火的机制,这样也能说明为何长明灯能够在墓中长期存在。
但是在秦始皇陵尚未发掘之前,这些只是猜想,没有确凿的证据。
之所以至今没有对秦始皇陵进行全面的考古挖掘,原因有很多。
首先,陵墓中存在大量的水银和防盗设备,对勘察的人员来说具有巨大的危险性。
其次,如何妥善保存发掘出的文物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987年,法门寺出土了一批唐代丝绸,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只能进行密封保存。
兵马俑等考古遗址的发掘也需要经常进行修复和保护。
因此,在保证发掘和研究能力不足以保证前提下,贸然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是不明智的。
在历史中,有许多关于秦始皇陵被盗的记录。
但是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陵墓中心的地宫尚未被任何人进入或打开过,保存十分完好。
虽然陵墓范围广达78个故宫,但是以目前的考古方法和技术,我们已经发掘了一些与秦始皇陵相关的遗址,这也可以算作秦始皇陵发掘工程的一部分。
秦始皇陵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藏,也是世界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对待秦始皇陵的发掘上,我们应该依靠科学的发展程度,而不是盲目听从权威的意见,更不能被经济利益所左右。
在考古和文物保护方面,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保护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