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蟒”的“蟒”怎么来的吗?近日,江苏连云港市公安局的一份通告,将“苏北第一位农民副县长”、如今的犯罪团伙头目宋世敏,再次推上热榜。
10月29日,记者来到“苏北第一村”——江苏连云港赣榆区青口镇宋口村,随机走访了多位村民,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过去和现在的宋世敏。
“大家都很吃惊。
但他们村还有人放鞭炮庆祝这个事情,有的老百姓在他被抓当天晚上就放了鞭炮。
”有市民对记者说。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公告称,已抓获宋世敏、宋世团、宋忠柏等多名犯罪嫌疑人,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宋世敏等人违法犯罪线索。
资料显示,宋世敏生于1955年,曾担任宋口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
2000年,宋世敏被评为“全国农民十大优秀人才”。
2003年,宋世敏被提拔为赣榆县(后改为赣榆区)副县长,他也因此被称为“江苏第一位农民副县长”。
青口镇宋口村
宋世敏在赣榆当地被称为“三蟒”,他的大哥、二哥分别被称为“大蟒”和“二蟒”。
在记者走访中,多名市民提到,当地人几乎都听过“三蟒”的名头,尤其是五十岁以上的,几乎“路人皆知”。
针对近期的通告和新闻,有多名市民表示“抓晚了”“已经快七十岁了,应该早点抓。
”附近的居民老李(化名)告诉记者,宋世敏并不是在通告发布前不久被抓的,而是去年就被抓了,在此之前他还有过几次前科,只是影响都不大。
“他在村里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记者了解到,除了宋口村的老家,宋世敏还在几公里外有一处自建房。
老李的住处距离宋世敏的自建房不远,他表示,宋世敏近几年深居简出,很少露面。
相比之下,反倒是他的儿子宋忠柏更为高调,“近几年他儿子的名声比他厉害。
”
记者在现场看到,宋家的自建房有三层,在同一街巷的建筑中为最高,住宅面积也比较大。
经过该巷子的市民,往往会抬头多看几眼。
宋世敏家的三层住宅
天眼查显示,宋世敏担任法人的江苏榆城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8071.58万人民币,宋世敏持股70.3192%。
在其担任法人的企业中,仅剩此一家为存续状态,其余公司均已注销或吊销。
10月29日,记者在定位为“江苏榆城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的地点附近观看,已不见该公司大楼,附近仅有一所学校。
据媒体报道,该企业用地此前已被当地政府收归国有,公司大楼也已被拆除。
来源:海报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近日,成都市民刘先生向红星新闻反映,他前几日因工作经过正通顺街时,无意间发现路边一辆车的车身上落了许多树叶,车窗前还贴有一张A4纸。
他好奇地凑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张成都临时占道停车场的欠费催缴通知书,“欠费1503元”。
“到底是谁停车费都花了那么多钱?”他翻看着车窗前放置的多张停车凭证发现,该车至少在9月20日就已经停到这里了。
停了两个月,宝马车身上有灰尘和落叶 在刘先生看来,车子一般都不会在收费停车场停两个月之久,“要么是出差,要么是出现什么变故。
”如果是出差,也会让朋友或家人来处理……刘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他越来越怀疑车主是因为有突发情况,导致无法回来取车。
他有些担心车主的安全,所以希望尽快把事情弄清楚。
11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正通顺街,街边是由成都交投智慧停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设置的临时占道停车场,根据停车收费员的指引,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了刘先生所指的车辆,这是一辆黄色的宝马650I轿车,是一款进口车,原产地为德国,市场参考价为140多万人民币。
由于停放时间较久,车身布满了灰尘,还散落了许多树叶。
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处,有停车员放置的十多张停车凭证,以及上述欠费催缴通知书。
车窗前贴有欠费催缴通知书 据收费员介绍,这辆车已经停了很久了,“一般车最多停放一两天,它停了一两个月,我还从来没见到过。
”而这里属于市中心,停车费起价10元/小时,首小时后每半小时3元,“还挺贵的。
”看着车主迟迟未取车,高达1500多的停车费也一直累计着,“现在可能有近2000块了,也联系不上车主”,她不免有些担心。
无奈之下,公司才于11月18日放置了催缴通知书,希望车主能尽快来取车。
刘先生拍摄的缴费单显示,车辆入场时间至少为9月19日 辗转多方,红星新闻记者在25日下午联系上车主苟先生。
他表示,这辆车原价120多万元,他在成渝两地从事美发行业,所以经常往返于成都重庆之间,在成都的店就位于春熙路附近。
9月中下旬的一个晚上,由于要赶回重庆办事,他就把车放在离店不远的正通顺街上。
由于自己有两辆车,所以回到重庆后,也一直没记起来取这辆车。
他说自己并不知道当时所停的位置是收费的停车位,对于近2000元的高昂停车费,他表示很无奈,“能怎么处理?只有喊我朋友赶紧去帮忙开走一下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来自龙岗区各街道及卫生健康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据介绍,本次戒烟竞赛自7月25日启动以来,历时近三个月,吸引了96名市民报名参加。
经过严格的戒烟门诊首诊评估,最终42人获得了参赛资格。
在激烈的角逐中,14名参赛者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成功戒烟,时点戒烟率达到了33.3%。
成功通关,迎接健康新生活 活动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白中拉开序幕。
参赛选手们的故事被一一讲述,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改变了多年来的吸烟习惯,更是在过程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如运动、咀嚼口香糖等,这些努力成为了现场最动人的风景线。
颁奖环节无疑是整个活动的高潮。
当主持人逐一念出获奖者的名字时,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
获奖者们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杯和证书。
那一刻,他们的笑容里充满了自豪与满足,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所有致力于戒烟事业人士的鼓舞。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一位成功戒烟的参赛者蒋先生分享他的经历。
他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长达14年的烟龄,以及在竞赛期间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刚开始戒烟时,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内心的渴望作斗争。
”蒋先生回忆道,“但当我想到家人和自己的健康时,我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他最终战胜了烟瘾。
蒋先生的分享引发了在场观众的共鸣,许多人表示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也为自己看到了戒烟成功的希望。
控烟讲座,助力市民成功戒烟 除了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外,活动还特别安排了一场由全科医师李郁绍主讲的控烟知识讲座,旨在进一步普及控烟、戒烟的重要信息。
李郁绍首先介绍了全球及中国的吸烟流行状况。
据介绍,尽管近年来吸烟率有所下降,但吸烟仍然是导致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男性吸烟比例尤为显著。
接着,李郁绍深入解析了吸烟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癌症等多种致命疾病的风险增加。
同时,他也指出,戒烟能够迅速减少这些风险,改善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甚至在戒烟后不久就能看到明显的健康改善迹象。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尼古丁成瘾性疾病。
”李郁绍强调,烟草依赖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专业的治疗和支持。
针对戒烟的方法,李郁绍提出了一系列实用建议,包括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参加戒烟咨询、采用心理干预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此外,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社交网络也被认为是成功戒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李郁绍的专业讲解,参与者们对吸烟的危害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学到了有效的戒烟策略。
许多人在讲座结束后表示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戒烟的决心。
多方合力,构建无烟健康环境 据悉,龙岗区在创建“健康无烟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控烟项目启动以来,政府各部门密切合作,全面推进无烟环境建设。
目前,龙岗区内党政机关、中小学及幼儿园、医疗卫生机构均已实现了100%的无烟覆盖。
此外,区内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开设了戒烟门诊,为市民提供了专业的戒烟指导和服务。
在家庭层面,龙岗区慢性病防治院积极倡导“无烟家庭创建”活动,每年招募了100多个无烟家庭代表,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发放宣传品等形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典范。
针对青少年群体,龙岗区组织了多场控烟宣传活动,包括控烟绘画比赛等,旨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远离烟草危害。
为了进一步扩大控烟工作的影响力,龙岗区还举办了多场面向公众的主题宣传活动。
例如,在“5·31”世界无烟日期间,龙岗区慢性病防治院联合各卫生单位,在社区设立了宣传摊位,通过互动游戏、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市民普及戒烟知识,提升大众的控烟意识。
此外,还组织了“无烟城市控烟赋能行动”,在多个公共场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控烟活动,如控烟快闪、主题展览等,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措施,龙岗区不仅在控烟工作中走在了前列,更为广大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未来,龙岗区将继续加大控烟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控烟机制,力争实现“无烟龙岗”的美好愿景。
(活动方供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