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风水学,是推九宫飞星为原阳,那么什么是九星呢?玄空九星:也就是从一到九来数的九个星名,九星名称为:
一白贪狼星
二黑病符星
三碧禄存星
四绿文昌星
五黄廉贞星
六白武曲星
七赤破军星
八白左辅星
九紫右弼星
九星运行是按一定的路线进行,不能随意更改,这路也是按天体运行形态进行,以一个运行为一个循环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洛书运行数理,各个方向都是合成局得十五,横直都是以这个数理计算,这就是合于河洛数理的主要论断。
玄空飞星风水是要求比较严格的风水术数体系,其中九星是玄空风水基础,其运行形式更是不能有任何的变化,玄空风水最为重要的也就是中宫。
所谓中宫星体,八方来拱,就是主要认及中宫,在沈氏风水中,以中宫论为天心,这点我在后面会有论述。
风水术免不了对于中宫的论法,各家解说不同,有的说中宫为天根月窟,而在罗盘上,中间为天池是不假,但我们来说,中这是一个起点,也是拱汇八方力量的主要地方,以天玉经为主论,中宫为起始,又为管辖八方。
这个步骤图也就是以中宫为起点,到乾位,到兑位,到艮位,到坤位,到震位,到巽位,再到中宫。
这八个方位也就是八卦方位,所谓修习玄空风水,对于八卦同样是必修的过程。
这种排法,也叫排山掌法,必须要熟练的掌法。
这和我们一时电视上看到以前的仙人一样,在手上点点,就能算出吉凶,现在我们也一样了,排山掌法是玄空飞星的基本课程。
九星在掌上流转,得出星辰吉凶。
这个星辰也就是九星的衰旺生克关系。
下面将是九星说明
1 、九星紫白诀
九星各具五行,也是各带有不同的事象,九星是玄空风水的主要论事点,认识九星性质是极为重要的,九紫也叫紫白,我们现在在一些黄历中也可以看到有印有紫白的,就是根据九星来计算。
九星诀窍是决定玄空风水的成败,因此你必须把九星的内容了解熟悉。
才能运用九星来进行布置风水,古本上有紫白诀,玄机赋,都是对于九星的描写。
九星紫白按上面图文进行飞布八个方位,九星里面有凶有吉,以当运者为吉,退运者为凶,也就是叫零神和正神。
在山叫排山诀,在水叫排龙诀。
九星有三吉六秀的分别。
三吉六秀:
一白贪狼
六白武曲
八白左辅星
再加上当旺吉神
九紫右弼星
四绿文昌星
这样也就合叫三吉六秀
所谓当旺星,也就是当运,有如八运就是八白为当运旺星,七运就是以七赤当运旺星,以此类推。
当运旺星以中五廉贞有别,五黄廉贞星是中五为土,带有火的性质,这个五行在玄空中以前五运期间,以寄宫来论,我们在洛书中可以看出,中宫土无方位,八卦方位也是由中宫来管辖,因此中宫廉贞星在五运时候,是以寄宫,没有自己的方位。
其中论法,将在后面讲解。
紫白诀,顾名思义,就是以紫白为主,三白星加九紫,也就成为紫白诀的主要方法,我们用来营造布局风水方法,都是以紫白加旺星,这也就是紫白诀的主要方法。
紫白诀中零神和正神分别在于旺神和对宫,当运旺星为正神,其对宫所出现在就为零神,如一运一白当令,其对宫飞星必定是九紫,就以九紫为零神,零正神关系如下:
一运一白正神九紫零神
二运二黑正神八白零神
三运三碧正神七赤零神
四运四绿正神六白零神
五运因为中五无方位,以寄宫论,戊己土各具寄宫,五运前十年以八白为正神,二黑为零神,后十年相反,为二黑正神,八白零神。
正神不宜入中宫,入中宫叫囚,也就是正神入中就无吉向,入中为旺星入囚,在玄空风水中为大忌。
零神入中无忌,令星旺神也叫一神挡关,百煞镇伏,有如大将一样,一正压百邪,山龙都是以此为准。
九星有进退气星,进退气星如下:
一运以九紫为退气,二黑进气,三碧未来生气,八白死气,四、五、六、七为无气
二运以一白退气,三碧进气,四绿未来生气,九紫死气。
五、六、七、八无气。
其它运以此类推。
当令旺气为大吉
退气为刚退之气,还有余气,死气为退气极快,不可用之气。
进气是待用之气,生气也未来之气,往往我们调理身体健康,以生气为主。
九星有统领星气,以三元九运来计算,一白为上元统领星气,中元为失气,四绿为中元统领之气,下元失气,七赤为下元统领之气,上元失气。
统领之气力量较大,有如一运一白当令,力量要强于二和三当令。
中元四绿当令,力量要强于五和六,下元七赤当令,力量也强于八和九。
这也就是统领当令的关系。
这一学问的基础理论是后天易学及其气场分布理论,而客观依据则是自然地理及环境。
其研究的目的,是指导人们选择最佳的居住环境,促进身体健康,保持精力旺盛。
这门学问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以后天八卦的易学理论为基础。
第二,以挨星法为主要方法。
第三,以时运变化、气场分布和自然环境为依据。
其中挨星法是这门学问的最大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根本特点。
理论核心 玄空风水的理论核心是“形理兼查”。
形,即观察内外之形;理,即考察理气凶吉;主要是以数字1至9排布在洛书九个宫位上,这9个数字各有意义代表,以计算凶吉,排布的盘称为玄空风水盘。
玄空风水盘共四种,分为元旦盘、运星盘、山星盘、向星盘。
基本理论 因为宇宙无时不在运转,万物都随宇宙运转而无时不在消长,以气运为主,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是“元运”影响风水的成败兴衰。
同时玄空风水的“元运”的原理出自“河图”、“洛书”,具有宇宙星辰运行的“周期律”又与地磁气转变的规则相通。
玄空风水与家居布局 室内布置,首先要考虑的是卧屋的位置。
现以七运,子山午向(开午门)为例去说明。
坤宫六八,全是吉星,其中八白是生气星。
此是吉祥之位,适合属土属金的人或八字以土金为用神的人居住。
而不适合属木或八字以木为用神的人居住。
离宫八六,全是吉星,其中六为退气。
此也是吉祥之位,适合属金属土的人或八字以金为用神的属住,其中最好是老人居住。
而不适合属木或八字以木为用神的人居住。
巽宫四一,为一四同宫大利科名,而且四又还宫本位,最适合青少年居住。
四属木,一属水,水生木,适合属水属木的人或八字以水木为用神的人居住。
震宫、艮宫,是九火生五黄土。
五黄为凶煞之气,一般都不适合居住。
如果命属五黄的人或八字以土为用神的人,可以居住,其它人就不能居住了。
住此屋的人,健康会变成有病,有病会变成大病,大病会死人。
但如果作为客房,临时居住,不遇太岁、三煞或流年流月衰星,则不会有问题。
既然使用卧室,要根据各人的命属,那么各人的命属什么呢?笔者在《古易玄空学新探》的《人生气数》一节里说过,读者可以自行查阅。
至于八字用神,那就要请精于批命的人,给你排排八字,自然就会知道。
比如某君生于1961年农历9月16日酉时,属乾造,排出的八字:辛丑、戊戍、辛卯、丁酉。
八字土强而生金,日主辛很旺,以甲木为用神。
若此君住子山午向的屋,最好是住巽宫或兑宫,对其生意经营非常有利。
玄空风水的座山方向 选定一处较满意之堂局后,便可考虑坐山立向,建房久居。
下面就谈谈坐山立向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要按自然之地势,以来龙入首之山向为立向法则。
所谓来龙,即山脉来势。
如果远山在西北,近山在东南,此山势为乾巽走向;如果远山在东北,近山在西南,此山势为艮坤走向;如果远山在西方,近山在东方,此山势为兑震走向;如果远山在北方,近山在南方,此山势为坎离走向。
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共有二十四个山势走向。
山势走向,一脉相连,中间不要有江河分隔为原则。
中间若有江河分隔,那就是认错山势。
所谓来龙入首之处,就是山势之尽头。
>>更多第二步,立线取向。
运用罗盘取山向坐标,这步功夫,在《立线与分金》一节中已有介绍,读者可参阅使用。
立线最重要的事项是找寻中心点。
>>更多第三步,起卦,即起下卦或起替卦。
所谓起下卦,就是按正向起卦,看看所起的卦,是属于下卦二百一十六图中的哪一图,然后依图的参考说明作出凶吉判断。
所谓起替卦,就是按兼向起卦,看看所起的卦,是属于起星二百一十六图中的哪一卦,然后依图的参考说明作出凶吉判断。
不管起何种卦,都必然出现三种结果。
玄空风水文昌位 现代社会、科技领先,读书为尚,父母望子成龙,人人望成才成家。
购买房屋,都得考虑儿女读书之室。
风水学教天下父母,要把儿女放在文昌位读书,就可促之成才。
那么,文昌位有什么作用呢?文昌位在什么方角呢?其实,文昌位就是一四同宫的位。
《河洛先克吉凶断》曰:“一白水,为魁星生旺,少年科甲,名播四海,多生聪明智慧男子,……四绿木,为文昌,生旺文章名世,科甲联芳,女子容貌端妍,联姻贵族。
”《玄机赋》曰:“坎元生气,得巽木而附宠联欢”,“名扬科甲,贪狼在巽宫”,“木入坎宫,凰池身贵”。
《紫白诀》曰:“四一同宫,准发科名之显”。
“四绿为文昌之神,职司禄位;一白为官星之应,主宰文章。
还宫复位固佳,交互叠逢亦美。
”《地理精纂》曰:“一四同宫主科名,号青云得路,有文笔砚池水,鼎元之兆也”。
这些论述,都表明文昌位的作用是准发科名。
现代社会以文章取科,文章盖世者,即能青云得路,所以在文昌位读书,是很有作用的。
文昌位有固定和随运而转两种。
按固定而言,地盘的巽宫,就是文昌位。
巽在东南角,在此角读书,可以得文昌之辅。
按宅性而言,坤宅,巽位得四一同宫。
如果立二运坤艮向,巽位得四四一,文昌星还宫复位。
同时,坎位亦得一一四,文章魁星也还宫复位。
这两个位置对读书人非常之好。
还有,兑宫也有一四同宫,对读书人也很有利。
所以,二运得坤宅的人,家中必有著名人才出世。
艮宅,坎位得一四同宫。
如果立八运艮山坤向,坎位得一一四,文章魁星还宫重位。
同时,巽宫亦得四四一,文昌星也还宫复位。
这两个位置对读书人非常之好。
还有兑宫也有一四同宫,对读书人也很有利。
按随运转变的方法去找寻一四同宫,也不困难,各个山向之宅,都有文昌位,只是组合有些不同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床安在文昌位上:1、如果把床安在文昌位上,会让人睡觉不踏实,梦多,休息不好。
2、如果晚上梦多,睡觉不安稳,亦可考虑是否安床安在文昌位上,如是,可移动一下床位。
3、当然,梦多,睡不踏实,并非一定是把床安在文昌位上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