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风水案例

探秘中山大学永芳堂灵异事件 风水禁忌研究

时间:2023-07-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山大学永芳堂闹鬼事件是真的吗?风水研究者探秘永芳堂。

广州发生过的真实灵异事件非常多,也是广大灵异爱好者所熟知的灵异地点之一,不仅有恐怖的荔枝湾广场,还有传闻已久的中山大学永芳堂闹鬼事件,下面是风水研究者带来的实地探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中山大学永芳堂:

永芳堂,由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于1990年捐资1千万元人民币兴建。

永芳堂由对称的外方内圆的双曲面组成,前庭舒展的两翼象征开放中的国门,直达三楼正厅的室外六十级台阶象征着国家的发展进步。

室外向东台阶两侧置有近代中国十八先贤铜像雕塑群。

中山大学永芳堂闹鬼传说:

1.永芳堂里面存放着孙中山的衣冠冢。

但传说其实不是孙中山的,是永芳公司老板的爷爷的衣冠。

2.永芳堂的整体设计好像一个陵墓那样,呈八字型向两边伸展,堂前面还有十八贤人像守灵。

3.传闻永芳堂的设计师们,建筑物建好一年内全部死光了。

而且永芳堂刚刚建好的时候,八字型两撇所指之处,草木皆亡。

有人说这座冢形建筑是要把中大风水全部吸走。

4.传闻永芳堂下面有具女尸,是参与永芳堂建筑的一个建筑公司老板的女儿。

她名字里有个芳字,所以叫永芳堂,意思是芳永远睡在里面。

更传闻永芳堂时不时会传出来女人声音。

5.据说上永芳堂的楼梯,早上数阶梯数和下午数的数目是不一样的。

6.传闻外面的十八铜人像,每个铜像有一个锁链锁住,如果有人发现了哪一个铜像没有锁链的话,很快就会有教授或学生死于非命,好邪门地。

又传闻,子夜十分,永芳堂前,将出现会动的第十九座铜像,至今无人得见其真面目。

风水研究者探秘永芳堂:

永芳堂据说是孙中山的衣冠冢,一言以蔽之,就是陵墓,建成后这里灵异事件不断,不止每年都要死一个人做陪葬,半夜还会有女生的哭声、哀鸣。

而且校园里还有一个传说,说里面埋着的是建筑老板的女儿,她名字中有个芳字,所以叫永芳堂,意思是芳儿姑娘永远沉睡在那里。

永芳堂建成后一年,设计师一干人等全部死光。

中山大学里的学生发帖声称,永芳堂里的阶梯,白天和晚上数的不一样,而且永芳堂总会在深夜里飘出女人袅袅的歌声。

这些现象往往是大凶、阴寒之宅地才会有的。

我们人居的是阳宅,格局气场通达之地,安身养命之所,所以一般好的宅子能给我们增加运势,也会将阴寒之事避之门外。

但凡宅地出现不寻常的现象,往往是告诉我们风水格局是有些问题的。

来到永芳堂只看建筑的外观就知道,永芳堂的风水格局有很大问题!

为什么设计人员会一年内全死光?

永芳整个建筑呈八字展开,两边尖锐,像劈刀一样斩像两边,前方建筑由三个弧形组成,都说环抱有情,反弓无情,三个弧形像三把刀一样斩向对面的草坪。

门口又有十八位先贤铜人像,左右对立而站,颇有对立争斗之意。

前面名堂一览无遗,远观永芳堂,正面像一个灵柩一样安静的放在那里,形成极其冲煞格局,同时又像张开的怀抱,外加外面守护的18铜像,形成一个极阴极凶的阵,让深入的人都出不来,留在阵中,只吞不吐。

所以曾经一手打造起这个阴宅的人,也葬身于此陵墓!

为什么会夜半有女人的歌声?

本来此墓地是孙中山的衣冠冢,本来芳儿老爸以为借此风水宝地厚葬女儿,可以让其永享极乐,可惜孙中山是国之父,灵魂太重,古语说,一山不藏二虎,人死了,除了家人葬在一起,自己需要回归到本我自由才可以永生,而此陵墓国父的气场和灵魂完全将芳儿压住,等于芳儿死后还是被束缚不得解脱升天,只能永藏地下,久而生怨,每当极阴之夜,便会放声大哭哀鸣,以泄怨气。

为什么每年都要死一个人?白天和夜晚的阶梯数不一样?

前面说到芳儿的怨气只能在极阴之夜得以发泄,那在其他时间,哀怨之气,只能积蓄,再小的力量,日积月累,无处排泄,偶然间满盈自泄,这时候福薄短命之人如果恰巧出现于此地沾染了积怨之气就折了寿,所以每年才会出现不幸的事件。

而白天也夜晚出现的阶梯数不一样,也是同一个原因,阴气怨气盈满之时,夜晚少掉的阶梯就是打开的阴界之门。

根据多年风水和命理学的经验,永芳堂这个阴地”夜晚大家不要进去,也不要在门前逗留太久。

两侧铜人对立之地,嬉戏打闹、拍照什么的该免则免。

永芳堂两边的尖锐之角所对的建筑也要注意不要久居,最好种一些树木去遮挡它的煞气,否则破财折寿甚至丢掉会性命,不然碰上运气薄弱之时,下一个被永芳堂拉下去的很可能就是你。

推荐阅读:

东京5个最著名的闹鬼场所

深圳四大闹鬼地中银大厦居首

北京地铁十号线为何频发闹鬼事件?

香港九广铁路广告闹鬼事件真相大揭秘

加油站闹鬼事件 神木加油站员工因闹鬼死了?

天蝎座的秘密档案:神秘、敏感又迷人,谁懂他们?

天蝎座真的像传闻中那么神秘冷漠吗?他们的敏感和深情,你能读懂几分? 天蝎座:敏感又防备的社交高手 别被天蝎的“冷面具”骗了,其实他们内心戏多到能拍三部宫斗剧。

天蝎的敏感神经连睡觉都不休息,就算亲密如爱人,某些时刻也难逃被防备的命运。

他们缺乏安全感,总喜欢让人猜自己的想法,突出一个“高深莫测”。

想攻破天蝎?别硬来,用温柔慢慢熬吧。

做人谨慎,成功属于天蝎 天蝎座有句话常挂嘴边:人心难测。

凡事多留个心眼,他们才能在社会生存游戏中站稳脚跟。

这份小心翼翼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成功的秘诀?细致入微加随机应变! 即便运气差点,他们也靠实力扳回一局。

尝到甜头后,他们会更谨慎,一路小心驶得万年船,最终稳稳收获。

天蝎的人缘:冷冷的外表,热热的心 天蝎身上有种神奇的吸引力:越冷越让人想靠近。

他们懂得把握分寸,既不会过于张扬,又能在适当的时候释放些善意,拉近关系。

聪明如他们,总能用行动给别人灵感,让人欲罢不能。

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天蝎亦能游刃有余,也让他们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天蝎座遇到真爱,是甜蜜还是挑战? 天蝎爱一个人时,起初是冷静又理性,爱到深处时才会渐渐“翻车”。

可别以为他们全盘放下警惕心,真爱来了,也只是减少“防备点”。

一旦感情有了危机信号,又会迅速筑起防御堡垒,等“危险解除”再回归信任。

别太介意他们小心眼,天蝎的改变需要时间和爱,但值得等待。

真爱时的天蝎:嘴上随便说,行动才是真情 嘴上功夫天蝎可是一把好手,画饼都能画成艺术。

可真心的天蝎,会用行动证明自己。

他们开始规划未来,认真考虑你的幸福,这是天蝎真爱的标志。

如果只是玩玩,天蝎连“未来”这词都懒得提。

真正爱你的天蝎,会用责任和行动告诉你:我在为我们努力。

天蝎座:恋爱高手,结婚优质选手 要说天蝎适合啥,结婚必须榜上有名!他们的占有欲超强,一旦结婚,使命感爆棚!他们会为爱人学做家务、学陪伴,拼尽全力让家庭幸福。

即便偶尔卑微一点,天蝎也甘之如饴。

他们希望在婚姻里相互依赖,爱得深、爱得久。

这份霸道又深情的组合,真是天蝎的独家魅力。

天蝎座,神秘又深情,敏感却可靠。

走进他们的内心,你会发现别样的美。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点个关注吧,送您福气满满,好运连连!

这九位民国著名武术大师都是怎么死的 他们的生命定格在哪一年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全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一代代中华儿女崇武尚武,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

作为炎黄子孙,时至今日的青少年们,仍对武术有着特殊的情感。

许多人对历史上诸多传奇武术大师、对古典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武侠高手,充满了敬佩和向往。

从各类史料介绍看,清末到民国的乱世期间,活跃在神州大地上的知名的武术大师可谓不少。

他们的人生波澜壮阔----或以武功行走天下,会友交朋;或创办会馆,弘扬传统武术并创新;或惩恶扬善、为国扬威;或路见不平助人为乐···,无不在历史上留下精彩动人的故事和不朽传说。

这些武术大师中,除了人们特别熟知的霍元甲,还有张占魁、孙禄堂、李景林、李书文、李存义、尚云祥、张策、杜心武、刘百川、韩慕侠、李尧臣、王子平等等。

网络中有“民国十大著名武术家”、“民国十大武林高手”、“民国四大武术宗师”等等归纳,不一而足。

时光飞速流转,岁月转瞬百年。

本篇不细赘述这些武林高手的传奇故事,只是挑选他们中的几位,盘点一下他们的特殊闪光点和生命结局的最后时刻,看看这些尚武英雄的生命都分别定格在历史哪一刻: 霍元甲 在清末民初的诸多武术高手中,霍元甲确实有一定名气。

但许多人认为霍元甲的武功本事并不属于顶尖的。

他之所以在今天知名度这么高,与现代影视作品的宣传密不可分。

人们喜欢霍元甲,是因为他敢于勇斗洋鬼子,扬武功、振国威,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霍元甲生于天津静海县,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秘宗拳”绝技。

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朋友介绍来到上海,在“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出品的电视剧《霍元甲》风靡全国,霍元甲的故乡小南河村也因此出了名,陆续修建了霍元甲故居、陵园和陈列馆,还成立了天津精武体育会和霍元甲文武学校,由霍元甲的后人担任名誉校长。

在民国时期的传说和传记中,对霍元甲的神奇武功有这样的描述,说他:可以在铁路轨道一侧,纵身从行进间的旧式火车车箱连接缝隙之间一跃而过而毫发无损。

在民国期间出版的小人书中还夸张描述:霍元甲小时体弱多病,一次从河中钓上一只大鳖,熬汤吃掉,于是“一夜成伟男”,跻身高大强壮的伟男子之列。

关于霍元甲身死的原因,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说是是被日本人毒死;还有一种说他因少年练气功致病,死于自身病症。

但更多人相信他是被日本人害死的。

有资料记载说:霍元甲成名后,因在打擂比赛中击败蓄意挑衅的日本武林强手而惹得对方怀恨。

日方见比武比不过,就在比赛后举行“鸿门宴”请霍元甲。

席间听闻霍元甲患有呛咳症,并在此次比武中也有外伤,就竭力推荐一位日本医生为霍元甲治病。

平生胸怀坦荡的霍元甲毫无怀疑之心,欣然接受。

并一度留住虹口白渡桥的秋野医院治疗。

但霍元甲服用日本医生开的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逐渐恶化。

不幸于1910年9月病逝在上海精武体育会,年仅42岁。

霍元甲的徒弟和朋友们事后拿着霍元甲每日吃的药去化验,发现是一瓶慢性烂肺药,始知这是日本人暗下的毒手。

据说,孙中山先生很是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上海精武体育会。

张占魁 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生于直隶河间县后鸿雁村,是中国近现代形意八卦掌大师,享有“闪电手”美誉。

他对后世形意拳、八卦掌的发展与传播功不可没。

张占魁一生传授门徒弟子数千人,武术界特别知名者有:韩慕侠、王俊臣、刘晋卿、裘稚和、李剑秋、赵道新、姜容樵、钱树樵、张雨亭等多人。

青少年时没张占魁先拜师于少林,后拜在形意拳名家刘奇兰门下。

出师成名后,曾任天津第一国术馆馆长,北洋政府代总统冯国璋的卫队长等职。

他热衷结交天下朋友,后来到北京拜师于董海川,虚心向先辈学习,把八卦掌融合于形意拳之中。

还用八个卦象,模仿八种飞禽走兽,成为新的八卦掌套路,称“形意八卦掌”,武医结合,套路优美且实用。

在“形意八卦掌”全盛时期。

曾技盖华北,垄断天津。

那时的武师,从名家到街头艺人,凡想在当地从事有关武术的活动都要得到张占魁的首肯才行。

由此,有人指称他为“赛天霸”。

其实,张占魁性情温和,毫无霸气,他经常以无私的宽容,给那些爱好武术学习和传播的人予以帮助和庇护。

张占魁的传闻轶事极多。

诸如说:一日他在天津和大戏院听戏,中间离座小解。

回来后发现座位被一军阀士兵所占。

客气地解释要座无效,他便伸臂将那个霸座士兵从座位上平端起来,轻松搁在附近的空座上。

惊呆了霸座士兵和旁观者。

进入人生晚年,张占魁打算与家人安度时日。

不料常觉胃口不适,吞咽食物困难,病情加重后又被误诊染上伤寒。

后来,疼痛剧烈,汤水难进,才诊断为食道肿瘤。

1938年7月,这位近代武坛风云人物辞世而去。

各界与形意八卦掌的习练者,以沉痛心情将他安葬于天津怡园墓地。

孙禄堂 生于1860年的孙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是直隶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

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9岁丧父的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由母亲拉扯长大。

青年时期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练得一身好功夫。

1912年,他在北京遇见太极名家郝为真。

郝将自己所习太极拳本领悉数传给了他。

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几门武功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

同年,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请他入总统府,任武宣官。

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孙禄堂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还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

据传,孙禄堂年轻时冲动好斗,踢馆无数从未落败;艺成后游历天下,从无有敌手。

他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师彼得洛夫。

年愈花甲时,力挫日本武士道武士板垣一雄。

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五名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

在当时武林中赢得赫赫威名。

在国术史家童旭东所著《孙氏武学研究》书中记载: 1930年,日本由全国筛选出五位技击高手来中国挑战孙禄堂,因孙曾于1920年轻取过日本天皇钦定的武士坂垣一雄。

所以在他们看来,挑战成功也象征着日本武道打败了中国功夫。

他们这次提出只比功力,不比技巧,想利用孙年老体衰,以及己方人多的优势取胜。

当时,孙禄堂已七十高龄,正专注于道功的修研,对实战技击已无兴致。

但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一试。

孙禄堂鄙视好勇斗狠,因此提议以游戏方式切磋。

他平躺于地,先由四名日本武士任意按住四肢,再让最魁梧的一名坐于身上,用双腿盘住腰腹,双手按锁住头部,由其中一人报数,数到3时,若孙禄堂无法起身,便算输。

日方认为这无异于天方夜谭,连孙禄堂的家人也暗自为他担忧。

不料比试开始数到2时,只见孙禄堂一跃而起,身上五人皆被他弹出一丈开外,昏扑于地。

而且还是孙禄堂将他们一一扶起,日本人慌忙道歉狼狈地溜走了。

过了几天,日方又上门欲以天皇之名重金拜请孙赴日援技,被他婉言谢绝。

1933年冬天,孙禄堂无疾而终,享年73岁。

杜心五 人称“南北大侠”的杜心五,生于同治八年(1869年),老家是湖南慈利县江垭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白岩峪村。

民间有关杜心五的传奇故事很多,许多人至今仍津津乐道。

杜心五自幼聪明过人,喜读诗书。

7岁时随管家王云清找到武士石彪,向石彪学会了“飞蝗石”,练得百发百中。

12岁时去宝盖子山,拜道士于虎为师,学习武当拳的内家功夫。

从此,他追随大人一路练武强身。

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与日本著名相扑师斋藤一郎在日比谷公园比武,用自己的飞腿绝技大败斋藤一郎,赢得比武胜利,因而名噪东瀛。

杜心五被公认为中国近现代著名武术家,为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徒,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

杜心五曾加入同盟会,投身反清活动,并担任孙中山的保镖。

与当时贤达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武林七贤”。

杜心五不仅在危急时刻保护过孙中山,也保护过宋教仁。

还羞辱过梁启超,刺杀过清廷贪官污吏。

他救过大刀王五,当过青红两帮“双龙头”。

据说,连上海滩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以及戴笠等人都是其门生。

抗战时期,他曾在国民政府任职,时常口无遮拦批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引起蒋介石等人不悦。

新中国建立后,杜心五被中南军政委员会聘为参事、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曾是湖南省政协委员。

1953年7月8日,84岁的杜心五在打坐时安然逝于长沙北门寓所。

韩慕侠 是武林大师张占魁的弟子,曾任黄埔军校首席国术教官,29路军大刀敢死队的训练官。

他曾击败无数外籍高手,扬中华国威、振民族士气。

电影《武林志》里东方旭的生活原型就是他。

民国时期的天津武术馆是他创立的,他还是周总理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期的武术师父,两人亦师亦友。

周恩来曾为韩慕侠的武馆,题写了“韩九师堂”匾额。

1917年,周恩来东渡日本学习,还将自己学拳期间与韩慕侠等人在武馆的合影寄给拳师,以示思念之情。

韩慕侠曾感慨:“翔宇(周恩来)年少志高,深谋远虑···,我教他怎样强身,他却教我怎样做人。

” 韩慕侠,原名韩金镛,是当年和霍元甲同乡并齐名的武术大师。

光绪二年(1877年)1月出生在天津市津南区大韩庄的一户贫苦农家,全家靠父亲打柴割草渡日。

一次偶然的机会,父子两人被推荐到直隶盐务总管海彰武家做佣人,负责伺候他们家的护院镖师周斌义。

精明勤快的小慕侠很快赢得周镖师喜爱,被收为徒。

从此,韩慕侠除侍候周师父之外,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随师习武学文。

在周镖师的精心雕琢下,本事日益长进。

后来,周标师又把韩慕侠推荐给名震武林的武术大师张占魁当徒弟,得到武功真传。

期间,韩慕侠又访得八卦掌大师应文天拜其为师,学得八卦掌奥秘。

1912年,人到中年的韩慕侠在天津创办起“武术专馆”,实行免费授徒。

1916年,天津南开学校增设国术课,聘请韩慕侠为武术教练,使之与周恩来相识。

就在韩慕侠的武术专馆名声正旺时,有个大军阀来请他去为儿子教授武艺,条件是月薪大洋200块,但不得再教别人。

韩慕侠一向讨厌权贵和那些纨绔子弟,不愿意把武艺传授给他们,但又无奈于对方的权势,只好咬牙把自己的左腕骨摔折,并故意将骨接歪,自称不能再教武术了···。

从此,关闭了武术专馆,靠摆烟摊和针灸度日。

日寇侵华占领天津后,日军头目派人四处打探训练过29军大刀队的人想要报复。

年逾花甲的韩慕侠为了躲避日军追捕而多次搬家。

1947年在津门清贫生活中,一场痢疾夺去了韩慕侠的生命,终年70岁。

李景林 相比于民国武术大师头衔,李景林更人所熟知的,是他当过奉系高级将领,是大帅张作霖信任过的虎将之一。

曾任奉军旅长、军长、第一方面军司令。

1925年冬天,悍将郭松龄倒戈反奉时,李景林与郭松龄、冯玉祥结成密盟,宣布脱离奉系。

1926年1月,政治上不成熟的李景林,被冯玉祥的国民军赶出天津,率部退往山东。

随即,他与张宗昌重组直鲁联军,出任副司令,共同对付冯玉祥。

但不久,张作霖罢免了李景林所有职务。

他无奈退出军旅,寓住天津、上海。

1928年,李景林受邀担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但此时,他已无心官场。

开始醉心“国术”。

曾一度执教浙江国术馆。

1930年,因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引发中原大战,李景林奉国民政府之命,在济南策动反击并创建山东国术馆。

1932年病逝于济南,年47岁。

李景林是清末直隶枣强人,为武当剑术主要传人。

他师承武当丹派剑侠宋唯一,精通剑术,有“武当剑仙”之誉。

李存义 原名存毅,字肃堂,后改名存义,字忠元。

长习长短拳技并周游各地,中年拜师形意拳名家刘奇兰学艺,后至京城与武师程廷华等为友,并兼从名师董海川学习八卦掌。

曾在北京打败号称世界第一的白人大力士,获得政府赐予的一等金质奖章。

1900年,李存义以53岁之龄,毅然投身义和团,手持单刀上阵,奋起抗击八国联军强盗,一时间“单刀李”之名广为流传。

1911年,他与叶云表在津创办中华武士会。

后任教上海精武体育会、南洋公学院。

在北方武术界享有很高声望。

李存义习武又善于动脑研究,他参考《五行拳谱》、《连环拳谱》及“谭腿”等资料创编了十六路《拳术教范》,又编写了《刺杀拳谱》,对推广形意拳做出突出贡献。

晚年,李存义在家乡南小营村传授拳术。

村前街、后街都设有练武场,村民习拳练武蔚然成风。

李存义教授门徒数百人,较著名的有尚云祥、黄柏年、周玉祥、王俊臣、孙禄堂、褚桂亭、李彩亭、李耀亭、马振玉、郝恩光、李文豹等,后来他们也都成为武学大师。

1921年,李存义于任丘市因病逝世,终年74岁。

李书文 民国期间,有着“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美誉的武术大师李书文,是河北沧州盐山县王南良村人。

他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

曾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

李书文幼时首拜八极四世传人张景星为师,习练八极拳三年。

后拜在师伯黄士海门下习练大枪六载。

擅长八极拳、劈挂拳、六合大枪,是中国武术史上不可或缺的武林高手。

李书文一生喜欢找人过招,虽然战无不胜,但是出手太过于狠辣,武术界对他又怕又不喜欢,因此名声不是太好。

据民国时期《沧县志》记载:李书文长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在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穿纸震荡有声;用大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无痕。

他的族人乡亲传颂他帮助乡亲收粮时,曾背对装运粮的大马车,用脚勾起几十斤重的粮袋,挑过头顶,甩到大车上。

据宣统皇帝御前侍卫霍庆云回忆:神枪李师爷的功夫,咱们练不了。

他用大枪挑起80斤左右的大车轱辘,摇风车似的呼呼转。

他经常这么练,毫不费劲··· 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期间,李书文的师傅黄士海收到袁世凯执教聘书,因年事已高不能前往,便特推荐弟子李书文去任教。

李书文到兵营后,被人领到演武大厅见袁世凯。

袁世凯及众教官见他貌不惊人、瘦小枯干,扛着一杆大枪,误认为是大枪黄士海的仆人或家童。

在得知李书文是替师傅来任教官时,众人竟然哈哈大笑。

袁世凯的卫队日本教官伊藤太郎,蔑视地对李书文说:“大大的东亚病夫”。

并做出侮辱动作。

被惹怒的李书文刹那间快速施“枪刺壁蝇”之绝技,以枪逼向伊藤太郎。

伊藤大怒,挥起日本长刀以泰山压顶之势朝李书文头顶猛力劈下。

李书文将大枪一抖,把伊藤的刀崩飞,顺势一枪刺穿伊藤的咽喉,又奋力一挑,将死尸甩出演武大厅外。

在众人惊呼中。

日本武道教官秋野、井上、野田一齐挥刀恶狠狠地朝李书文扑来。

只见李书文进出动作敏捷异常,出枪快如闪电,大枪舞动如蛟龙出水,左刺右挑,顷刻间,三位日本武道高手的尸体都被他拋出演武大厅之外。

众人惊愕之时,李书文又大枪一摆,刺向厅柱之蝇,蝇落而厅柱无痕。

厅内掌声雷动,袁世凯连呼:“神枪!神枪!真乃神枪也!” 从此,“神枪李书文”之名传遍四方。

李书文晚年,其子李萼堂在湖南长沙创办国术馆,而他不适应南方生活,自己居住在天津市南郊区北闸口堂孙李之芳处。

1934年秋天的一天晚上,李书文坐在院中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指导族孙们练武,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72岁。

尚云祥 形意拳大师,尚氏形意拳创始人。

一天练功时,尚云祥气沉丹田,脚下发力,竟然踏碎了脚下的青石板,从此获得了个“铁脚佛”绰号,他是武术大师李存义的徒弟之一。

曾被晚清朝廷大太监李莲英聘请为护院侍卫,后在北京、保定的镖局当过主持。

抗日战争初期,尚云祥也受29路军军长宋哲元将军之邀,以形意五行刀技教练士兵,为后来长城喜峰口之战,中国军队手持大刀痛杀日寇立下功劳。

1937年11月10日,尚云祥怀着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

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