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改革先锋 大新皇帝王莽

时间:2023-07-21网络作者:小白

新朝皇帝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魏郡元城委粟里人(委粟里在今大街双台一带,王翁孺墓在双台村东北二百余步)。

祖籍东平陵(今山东章丘东北),曾祖王贺,字翁孺,迁居元城。

祖父王禁,封阳平侯。

父亲王曼早死,后追封为新都哀侯。

众叔伯都是大司马诸侯,当权辅政,把持国柄,皆因姑母王政君为当朝太后之故也。

诸侯大将军之子弟,全都侈靡无度,车马声色,佚游享乐,不思进取。

惟独王莽从小就谦逊有礼、节俭勤奋,拜名士为师,虚心学习,苦读经书,回到家里,也是很恭敬地孝顺母亲和寡居的嫂嫂,负责教育亡兄的儿子。

他还广交朋友,对待掌握朝政大权的叔叔伯伯们,更是恭敬有加。

同时,很多名士联名上书,赞誉王莽的人品和才能。

从此,王莽便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二十四岁便从黄门郎升成了射声校尉。

三十来岁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并封新都侯。

此时已是掌权重臣了。

但王莽并没有显露出一点骄横之气。

相反,他更加谦恭,广交名士,与众大臣友好往来,散家财以救济贫寒。

汉成帝刘骜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三十八岁的王莽消灭了政治对手淳于长,被汉成帝提升为大司马辅政,掌握了朝中实权。

汉哀帝刘欣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成帝死去。

成帝无子,立汉元帝的孙子刘欣为帝,是为汉哀帝。

公元元年哀帝死。

哀帝无子,又立中山王刘衍为汉平帝,时年九岁。

王莽在姑母太皇太后的支持下,二次出山当了汉平帝的辅政大臣。

接着赶走了傅姓外戚,自己做了安汉公。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让女儿做了汉平帝的皇后。

因此得到了宰衡的称号,位居上公。

汉平帝刘衍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将十四岁的汉平帝毒死。

居摄元年(公元6年),立汉宣帝的玄孙广戚侯两岁的孺子刘婴为帝。

继续辅政,并称摄皇帝,时年五十一岁。

后又诏封为假皇帝。

就是代理皇帝,而真皇帝就成了摆设。

居摄三年(公元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

终于圆了自己想做皇帝的美梦。

这年他五十四岁。

史书中也称他为建兴帝、新太祖、新始祖、新始祖高皇帝等。

王莽雄才大略,厚积薄发,称帝后对政治、法制、官制、币制等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虽未成功,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功过褒贬不一,争议颇大。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应人云亦云,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惟物的眼光来看待。

阶级矛盾激化,引起全国农民大起义,不是一时所积,更不是他一人之过,而是西汉二百年来矛盾之所积。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农民起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虞所杀,校尉公宾斩其首,悬于宛市之中,终年六十八岁。

子女有:长子隐太子王宇,因为吕宽之狱受到牵连而被王莽所杀。

次子戾太子王获,因为杀了一个奴婢,而被王莽逼令自杀。

三子王安 ?-公元21年)封新嘉辟,改封新迁王,病死。

四子太子统义阳缪王王临 ?-公元21年),因与王莽的侍妾原碧私通、谋杀王莽,被逼令自杀(前四子与长女孝平皇后王嬿都是孝睦皇后王氏所生)。

五子功修公王兴,侍妾怀能所生。

六子功建公王匡,侍妾增秩所生。

长女孝平皇后王嬿,孝睦皇后王氏所生,是汉平帝的皇后。

次女睦修任王晔,侍妾增秩所生,下嫁新朝大将军武汉。

三女睦逮任王捷,侍妾开明所生。

孙子有:功隆公王千是隐太子王宇长子;功明公王寿是王宇次子 ;功成公王吉是王宇第三子;功崇公王宗 王会宗是王宇第四子;功昭公王世是王宇第五子;功著公王利是王宇第六子《前汉书·本传》。

王莽称帝以后,弹精竭虑,革新图治,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但最终归于失败。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作为研究中国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专家,在研读王莽的相关史书的过程中,特别重视王莽土地改革的政策。

但在毛泽东看来,这是因为历代史学家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旨在维护正统宗法统治的利益和形象而做出的歪曲评价。

毛泽东就曾强调,对王莽的评价应当客观,不能人云亦云。

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讲学时就曾谈到王莽,并直言不讳地对其作出评价,历代史书中把王莽记载为一个反面人物,是因为统治的需要,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史学家必须站在统治者立场去说话,为当时的政权服务的。

所以毛泽东说道:我们现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开诚恳的态度来研究的。

毛泽东认为,王莽政权实质上仍然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但这些改革措施却是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因此,毛泽东对王莽在推行新政期间的土地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

均田制是王莽时提倡的,可见他注意到农民问题了。

因为农民问题最重要者其惟土地,而他先节制田地……以后王莽出而提倡均田,是代表多数农民利益的。

两千年来,王莽一直作为乱臣贼子被人们口诛笔伐,毛泽东却称王莽为农民利益的代表,强调他为政的积极一面,这是难能可贵的。

毛泽东的这一评价不无道理,如果用客观辩证观点来评说王莽其人,王莽改制的主观目的,显然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土地问题。

由此说来,王莽改制有着解决中国数千年土地患寡不患均问题的初衷。

作者:蒋林魁

原标题:《改革先锋,大新皇帝王莽》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