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家门口能有这样的遗址公园,真的还是很开心的。
7月20日,成都不少市民在东华门遗址公园正式开放这一天,迫不及待地前来打卡。
成都市青羊区东华门街18号,是成都人熟识的成都体育中心,这里举办过各种大小赛事与演唱会,也是雄起精神的发源地。
如今,它以东华门遗址公园的全新姿态,成为又一张代表成都历史文化的新名片。
游客打卡东华门遗址公园
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弘涛在参观东华门遗址公园后说道,在市政建设中能够保留下遗址区,本身已是幸运。
而东华门遗址公园还保留下了代表了体育中心,让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点,在成都市的核心地带对话;让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在此忆起往昔,这点非常难得。
三大展览单元串联成都历史
近距离观看非壮丽无以示威仪的蜀王宫遗址
2013年,成都市体育中心在提升改造前,邀请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此地进行考古勘探,后发现了始建于隋朝的人工湖摩诃池遗址。
在接下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中,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逐渐显露。
堆叠的文化层背后,讲述的是成都城市中心的2300年历史。
目前,东华门遗址公园开放的是体育中心的外场区域。
这里共设立了壮丽威仪水殿风来天府之中三大展览单元,通过展示牌、语音导览等形式,对考古遗存进行了全面解读。
其中包括了对蜀王宫的介绍、成都城市布局中轴线的变化、城市原点的介绍。
复原的拼花石子路遗迹
成都的名称,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来源于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历史上,张仪、张若首建成都城,奠定城市核心格局,便将郡守府设置在了今天东华门一带。
三国时期,蜀汉皇宫建于此。
隋唐时候,此处的摩诃池是成都的西湖,杜甫、薛涛都曾泛舟湖上。
明代,朱元璋册封儿子朱椿为蜀王,镇守明朝西南地区。
而后,他为儿子修建了明代最为富丽的藩王府之一蜀王宫,非壮丽无以示威仪。
清代,这里是四川贡院,无数生员举子在此为梦想而奋笔疾书。
东华门遗址公园对于彰显成都筑城的历史,再现当年唐代‘扬一益二’的气势,有重要的意义。
刘弘涛说道,站在东华门遗址,相当于找到了成都筑城的原点。
外地游客到了成都,不仅可以看太古里、宽窄巷子,也可以来到东华门遗址公园,从考古历史的角度,了解成都的城市文化。
走进东华门遗址公园,明代蜀王宫东部广场遗迹、水道踏道遗迹、明代蜀王宫水道木构建筑遗迹等多个遗迹映入眼帘。
除了摩诃池隋代池岸护堤、隋代拼花石子路、唐代水井等重要遗迹是经由回填保护之后,在遗迹上方以相似材料和工艺进行科学复原外,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评估,明代蜀王宫水道桥墩遗迹处为原遗址展示。
刘弘涛认为这一点设计,对于市民们走近成都历史,非常重要。
在意大利的罗马也有两千多年前地下水道的展览,但基本都用玻璃罩覆盖起来,要近距离的感受是很难的。
东华门遗址公园基本是开放的场地,大家能够自由地参观,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气息,这是很难得的。
明代蜀王宫水道桥遗迹
世界范围内的遗址公园典型示例
连接来自古今成都记忆的对话
或许会有市民感到疑惑,既然拥有摩诃池、明代水渠这样的遗迹,为何不就在原地蓄水,在水面上重建亭台楼榭呢?
东华门遗址公园工作人员钟婉方介绍道,这是因为蓄水会对下方遗迹造成压力,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展示水渠结构与文物本体,让大家近距离参观每一块砖石。
复原的隋代摩诃池池岸护堤遗迹
至于为何不重现水中的亭台楼榭,钟婉方解释道,一方面是出于保护建筑基址的考虑,如果在上面复原出一座真实的庭院建筑,难免要对建筑基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另一方面,除建筑基址外,庭院的墙体、屋顶、门窗等建筑本体已都不复存在,缺少严谨的复原依据。
所以东华门遗址公园并没有直接复原,也可以给大家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遗址上方没有种植大型乔木,也是出于防止植物根系破坏地下遗址的考虑。
东华门遗址公园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一个遗址公园的典型示例。
刘弘涛从两个层面解读了这种典型性。
其中一点就是东华门遗址见证了一个城市两千多年城址未变、中心未变的事实,印证了历史文献中的记载,这本身就已少见。
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意大利的罗马、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这种同样具有几千年历史沉淀的城市,才能与成都进行对话。
实际上,东华门遗址的发现,也把成都的城市历史与金沙遗址、宝墩遗址等融入近古蜀文明中。
刘弘涛介绍。
另一方面,遗址公园不仅保留了历史遗迹,还将成都市体育中心也保存了下来。
这能让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点进行对话,也能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记忆,这一点非常难得。
刘弘涛说。
总体来说,东华门遗址公园带给我们的历史氛围是前所未有的。
这里不仅是2300多年城市的中心,更是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地方。
刘弘涛认为,东华门遗址公园所传递的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与氛围,是每一个市民都不容错过的。
除此之外,刘弘涛还提到,希望未来能够结合数字化,让观众通过全息化的投影、模型的展示等多种手段,沉浸式地了解两千多年来历史的变迁和沿革。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