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饮食文化

周庄古镇特色小吃盘点

时间:2023-05-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古镇里面也蕴藏着很多美食,不少还是古镇当地的老字号店铺。

周庄古镇在石桥旁,小巷子里藏着很多好吃又实惠的小吃店。

今天来做一个美食侦探来跟大家搜罗一下在古镇里面的美味小吃。

1.贞丰酥(袜底酥)

周庄的贞丰酥,形如袜底,玲珑小巧。

金黄酥脆的外皮,佐以枣泥、猪油、白糖的馅心。

松脆匀厚密,齿颊留香甜。

小贴士:随身休闲零食、地方特色美食伴手

2.青团子

青团子是糯米粉掺入艾草汁揉成的,白糖豆沙猪油馅,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

糯笃笃的吴侬软语,化出了香甜软糯的糕团。

小贴士:周庄最好的青团子,在贞丰文化街上的老灶头,不甜但软糯淡淡草汁香,搭配一碗阿婆茶,是再好不过。

沈厅里的青团子,也是一处不错的品尝呦~

3.豆腐干

周庄的豆腐干,金黄薄脆、卤汁香鲜。

闻起来的咸香味更是让人食指大动。

走在巷子里,时不时就能看到游客手中拿着几串慢慢品尝。

由此可见,它的魅力。

小贴士:城隍街、蚬江街、贞丰文化街一带,有许多沿路的小吃可以细细品尝。

4.周庄米酒

周庄的黄酒和米酒闻名已久。

米酒酿造一共要经过七道传统工序,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才能酿好。

开坛而饮,只觉得芬芳馥郁、酸甜适口。

都说喝酒伤胃,米酒却是养胃滋补的圣品。

周庄的米酒不仅增进食欲,更能美容养颜。

小贴士:贞丰文化街上的源丰顺”特有现场品尝,好奇的吃货们,不妨去那里先尝尝看。

5.万三黄酒

周庄的黄酒酿造历史,可是追述至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距今已有二百年历史,当时最大得酒作坊源丰顺”至今仍在周庄保存完好。

由于酿造出来的黄酒品质优良,甚至曾获得过巴拿马国际金奖。

周庄的黄酒具有良好保健滋补功效,适量常饮可以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是馈赠亲友、自饮小酌的无上佳品。

小贴士:贞丰文化街上的源丰顺”特有现场品尝,好奇的吃货们,不妨去那里先尝尝看。

适合做伴手礼。

6.富安烧饼

周庄的富安烧饼闻名已久。

闻起来香甜,吃起来薄脆。

而富安烧饼之所以有名,还跟江南巨富沈万三有关。

传说,沈万三最喜欢吃它。

每次海上行商时不便储存食物,只能携带干粮,沈万三就让人备上富安烧饼。

久而久之,富安烧饼就有了名气。

甚至朱元璋到沈万三家中做客时,也喜欢吃它。

最终,富安烧饼的做法传入宫中,成为宫廷备用的零食点心。

人们都说,刘伯温那首有名的《烧饼歌》指的就是富安烧饼。

小贴士:请去富安桥附近寻一寻,适合做伴手礼。

7.富安糕

说完了富安烧饼,怎么缺得了富安糕?富安糕只有在周庄的富安工坊中才能买得到。

现做现烤的玫瑰馅富安糕,热腾腾,亮晶晶。

一口下去,外酥里嫩,回味无穷。

精致的包装,热情的服务,诱人的外表,再加上甜香的口味,让人对它难舍难忘。

小贴士:富安工房,坐落在青龙桥对面,可以去寻一寻,适合做伴手礼。

8.周庄海棠糕

美在眼底甜在心。

周庄的海棠糕,形状宛似盛开的海棠花朵。

咖啡色的表皮晶莹剔透,浑然可爱。

深藏的瓜子仁和芝麻掩在其中。

小贴士:香脆甜美,适合现场品尝。

在咱们周庄除了有远近驰名的小吃,还有特别地道的万三黄酒,传承的民间古老的米酒酿造工艺使这里的米酒啊,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地方还有一样百年历史的糕点,叫万三糕,讲究纯手工制作,火候讲究,片薄滑糯,入口即化。

走在周庄古镇没多会就被一股臭豆腐味吸引,这就是当地有名的臭豆腐,纯天然绿色美味,这里的臭豆腐特别讲究,而且味也特重,据老板说是用的阿婆秘制菜汁精心浸泡再放到油中炸熟的,外表看起来金黄酥脆,再加上菜汁浸泡后的鲜味,又臭又香的口感,吃起来堪称一绝,如果您也到了周庄,一定去品尝一下,千易网,和您以前吃的臭豆腐绝对不一样。

同里古镇有什么好吃的 苏州同里美食攻略

关于苏州的美食其实还是有一些的,现在小编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同里古镇的美食,这个地方的风景真的是很漂亮了,大家在去的时候可以看看风景的呢,最主要的还是美食呢。

有哪些芡实因为同伴第一次去江南水乡,为了让她能多体会一下,我们去吃了很多好吃的,有的都吃不下了,还是买了点尝尝。

退思饼、袜底酥是同里很有名的点心,可以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当纪念品,尤其是现烤出来的,买上一块边走边吃,口感是最好的,拿在手里温热的还带些温度,吃到嘴里酥脆酥脆的,圆圆的小饼叫退思饼,桂花糖口味。

牛舌头型状的叫袜底酥,椒盐口味,各有各的风味在同里古镇上,几乎随处都可以见到售卖芡实糕的店铺,水乡都盛产芡实,所以新鲜做出来的芡实糕,又香又软还带着Q劲,芡实糕只有刚做出来的吃起来才好吃,带回来就变硬了,如果有兴趣,可以跟老板要求切上三五元钱的,迅速的就在同里解决掉,哈哈,吃货立码就表现出来了芡实,这是同里土特产的上品,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

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开胃助气、止渴、益肾、治小便失禁等等。

可作药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红枣、莲子、桂圆更美味。

我在前往珍珠塔景区的路上看见一位当地妇女,一边售卖芡实,一边用小钳子吃力的夹着未被剥过壳的芡实,我的爸爸去饭店必点一道叫芡实煲的汤品,所以我二话没说买下一包,回家放在粥里,芡实容易煮熟,弹Q味甘,后悔当初买少了。

顺便买了一杯马蹄芡实红豆汤,只是熬煮的时间不够,不是十分够味,看着倒是蛮营养的沿河的居民小酌摊前,一是为了乘凉歇脚,二是每到一个水乡,都要尝尝这里的臭豆腐,奇怪的是,每个地方的臭豆腐多多少少味道都有些差别,看到卖臭豆腐的就想来上一串,五元两串,坐在河边,再来上一碗冰冰凉的绿豆汤,那是属于这里的滋味状元蹄同里有很多家卖状元蹄的土产店,在摇曳着“明清街”杏黄旗的巷子里,据传宋淳佑四年,同里人魏汝贤高中状元。

魏状元特别喜欢吃红烧蹄,到了清光绪年间,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因仰慕魏状元,特聘名厨烧制红烧蹄,作为家宴主菜,雅称状元蹄。

当时,状元洪钧及妾赛金花等人常来品尝。

至于蹄髈的食用方法,直接把真空包装好的蹄髈连袋子一起放在水里煮开即可食用,这样汤不容易烧干,还更入味。

如何将蹄髈去骨剖开:先用手拎起一只蹄髈,从两根贯穿整只猪蹄的长骨中,将一根细骨轻轻抽出,以骨为刀,蹄髈就被顺顺当当剖开了。

这根骨头后人称之为“状元刀”。

这样一只状元蹄在同里古镇要60元一只,店家可以给你真空包装带走。

酒坛子饭桶是同里出名的餐馆,特色是当地农家菜,性价比很高。

我所住的客栈老板推荐我们到这里来吃,因为三桥景区附近要比这里价钱贵很多。

地址:同里竹行街13号(平桥旁)菜谱上尽是江南风味,两个东北女孩都看花了眼,我也算是来过江南几次,自作主张的点了虾肉藕夹、面筋菜心、红油笋丝、银鱼炒蛋,藕、面筋、笋、银鱼可都是江南特色,在东北就算是偶尔吃到也没有这里正宗,虽然这里做出来都是家常小菜一般,藕夹是最喜欢的午饭吃的不少,下午嘴也没闲着,晚饭一直拖到天黑了才去寻觅,一只整个的蹄髈太大了,只好选择小一用浓油赤酱烧的猪蹄,红得发亮,吃在嘴里软糯甜香却又不腻,20元一只在同里最好的用餐地就是在小河边看着河景吃饭,我被一位正在自己家饭店桌子上剥新鲜的老太太所吸引,好奇心让我们留下来,坐在河边静静等待真正的水乡滋味,清炒蚕豆,清香,甜糯,春天的滋味尽显无疑马兰头,当地的一种菜,都说苏州人会吃,最好吃的都要讲究两个字,时令,这春天的菜清炒以后,我觉得马兰头的独有的香气被激发出来,有些像我们这里常吃的茼蒿河蚌豆腐汤。

这家老太太为人倒是十分热情,只是两菜一汤,两碗米饭,一瓶啤酒要了我们89元,真是下手不是一般般狠啊同里没有大城市忙碌的清晨,同里的清晨是平凡的市井生活。

打开房间的窗户,窗外一片宁静。

呼吸着免费的新鲜空气,顿觉神清气爽。

小吃铺里飘出食物的香气,那也是属于水乡独特的味道,从小吃铺前面走过,都会不经的看上几眼我和伙伴来到离客栈不远的小巷中,按网上网友的攻略介绍,我们来到来军点心吃早餐,具体位置记不清楚了,不过和酒坛子饭桶在一条街上,芝麻卷筒糕和双色卷筒糕、玫瑰猪油糕还有热气腾腾的豆浆,还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桂花马蹄糕,满打满算在同里呆了24小时,饱食江南滋味,一年中有一天这样的日子,足矣好吃的1)中/晚餐:同里吃饭一般都是农家菜,可以在老街吃,也可以在三桥河边吃。

老街上有一家叫酒坛子饭桶,同里的老店,味道不错、价格划算,特别推荐米酒;三桥河边有两家,状元居和梅家菜,可以看河景,味道也不错。

本地特色菜是白鱼、白虾、银鱼(太湖三白),状元蹄,河鲜,芡实等。

2)早餐:管记美食(馄饨、苏式面),来军点心。

3)糕点&小吃:袜底酥、芡实糕、青团、酒酿饼、麦芽塌饼、桔红糕、糕里虾仁、三丝鱼卷、桂花糖藕。

酒坛子饭桶,这家餐馆在网络上的口碑也很不错。

饭菜皆为当地特色,口味不错,价格公道,我一人几个菜下来只花了50元。

他家的米酒必须强烈推荐,口感清冽,像是饮料,但的确又有米的香糯味道。

银鱼炒蛋是苏州一带的特色,更是“太湖三白”之一,没吃过的可以尝试一下。

浓油赤酱烧出来的状元蹄,是同里最出名的特产之一,在步行街两侧的商铺里摆列出来,看着就感觉香气四溢。

袜底酥,清香松脆的口感,感觉比较像北方的一些点心,只是没有这么袖珍哈哈。

来军点心店的两个甜糕,说实话味道一般,口感太硬。

街边刚出锅的糕点,包走几个青团子。

梅干菜饼,不过其他地方也能捡到。

好玩的景点门票包含的9个小景点,晚上可以去看“水墨同里”剧场演出(单票¥90/张,景点+演出套票¥140),摇橹船(90/船,可坐6人),苏州评弹(南园茶社,免费,喝茶收费),晚上看夜景、清吧听歌(同里拍照真的非常非常美),等等。

同里古镇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景点“退思园”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同里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网络资料整理)所以,退思园可谓同里古镇中最具知名度的景点。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革职回乡后建造此地,占地九亩八分,在袁龙的巧妙设计下,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后花园可谓是退思园最美的地方,不大的空间却极富神韵和意境,可谓浓缩了江南园林风光的精华,尤其是在这微微细雨中,步步是景。

三桥是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呈“品”字形分布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

同里人家每逢重大喜事,总会在三桥一带走一走,尤其是太平桥。

船橹摇摆,水花荡漾,有节奏的音律,仿佛是在吟唱一首美妙的诗词。

靠北的珍珠塔景区,是同里古镇最大的景点。

穿心弄也是同里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地方,不算是特别景点,其实就是一段特别狭窄的弄巷,但因为顾长卫之前曾在这里为同里宣传片取景,一下子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里。

同里的夜景真不错,可以随意走走,总会找到你喜欢的画面。

明清街是同里最为繁华的购物街,明清建筑风格,商铺售卖各色小吃、特产、手工艺品等,白天一番熙熙攘攘的样子,但是随着夜色渐浓也冷清了下来。

练塘,一座不加渲染的原生态古镇

在上海西部的青浦区,就有这样一座原汁原味的古镇,明明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却无人问津,它就是练塘,千百年来它一直低调地隐于青浦,而且它是"共和国掌柜"陈云的故乡。

朋友们,你去过这个地方吗?相传练塘因三国时期东吴水师的训练营而得名,又传是因高州刺史章仔钧携章练夫人居住于此,章练夫人舍宅为寺而得名,这里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乡。

练塘古镇低调的让人心疼!练塘古镇位于青浦区,地处上海西南,东邻上海市松江区,西南紧挨浙江嘉善。

近千年的时间,它一直隐藏于上海的青浦,练塘的未经修饰之美,给人一种淡然的感觉。

练塘古镇虽然不大,古桥却有十几座,叫得上名字的就有八座。

这些桥梁让这个古镇更加充满着江南水乡的味道,温暖了时光,也惊艳了岁月!这里和相邻的朱家角、枫泾比起来,没有成群的游客,也没有遍地开花的商铺,环境更清静,却自有一套慵懒恬静的节奏。

街道两旁的民居重脊高檐,过街楼,河埠头,长廊,幽弄和深宅使古镇呈现古朴,恬和、幽静的风貌。

下塘街61号的"茶于·1946"。

据说,现在茶空间所在地,就是1946年下塘街开茶馆的地方——四合院宅,粉墙黛瓦。

只不过,过去的茶馆是专门供南来北往客人歇息吃茶的地方,现在的茶空间恐怕是供游人参观学习以及开展传统文化传播之地。

练塘老街不长,就三里,一条俗称"三里塘"的市河贯穿古镇东西。

"上塘"、"下塘";"东风"、"前进"此四街道延市河分布。

在不长的市河上,至今还有义学桥、栈房桥、流芳桥、万善桥、朝真桥、中虹桥、顺德桥、余庆桥等10余座桥掩映在垂柳之间,各桥各式,小木船不时轻轻划过,像一幅浓浓的江南水乡画。

到了这里完全是一副古韵的慢生活,老街上白墙黑瓦的建筑都是清末民初的江南民居,过街楼、河埠头、长廊小弄老宅院,绿树成荫,古迹斑斑。

下塘街44弄19号~33号街廊,青浦区文物保护点。

这街廊是清代练塘镇的漕运码头的街廊,可佐证练塘镇当年漕运的繁忙景象。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