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夫金字塔是发电机为什么古埃及绘画跟雕塑都那么呆板|金字塔-千易网
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发电机为什么古埃及绘画跟雕塑都那么呆板

时间:2023-07-18网络作者:小白

如果说史前艺术属于人类童蒙时代,那么古埃及时期就是孩子上学了。

继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发明楔形文字后,古埃及人也在差不多时间发明了称为神的语言(eroglyphics)的象形文字。

有了文字,文明就能产生积累,艺术表现也开始有了可延续风格,所以古埃及通常也被研究者定义为艺术的一个起点。

古埃及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00年的前王朝时期,然后历经早期王朝(公元前3100年开始)、古王朝((公元前2686年开始)、新王朝(公元前1550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22年灭亡,合计31个王朝。

关于古埃及历史年表不是我们艺术主题的探讨重点,大致清楚背景即可。

众所周知,艺术有三件套,建筑绘画与雕塑,三件套在古埃及时代就非常有建树,形成独特表达方法。

这种表达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格,风格的本质定义是可概括,可识别,可学习。

古埃及艺术风格概括起来有3大特征:

其一是严密精确,其二是高度几何、其三则是有超现实主义气质。

最后一点跟他们对死亡与神明方面的认知密切相关。

过去谈设计史分享过20世纪的装饰艺术(Art Deco)设计风格,其实就跟当时古埃及的考古发现密切相关。

几千年前的古埃及艺术元素经设计师之手重焕新生,成为当时流行的装饰风格,可谓发人深思。

那么古埃及艺术的3大特征有何具体表现呢?

我们放到三件套中跟大家逐一探讨。

古埃及建筑

谈埃及建筑大部分人只想到金字塔,其实还有神庙、城市跟大型纪念碑。

第一座埃及金字塔是建于约公元前2686年的乔赛尔(Djoser)梯形金字塔,是个有六级台阶,高达60米的建筑。

根据文献记录,这些台阶是为了方便法老攀升天堂使用。

法老在古埃及语中是大房子的意思,后来延申为住在大房子里的人,就是国家元首的意思。

古埃及时代从法老到平民百姓都认为人死后的生活就是现实生活的翻版与延续。

所以法老跟贵族们都希望死后仍然能享受现实一切,因此陪葬物品可谓衣食住行样样俱全。

一些直接用实物,一些则是用雕塑或者壁画进行象征表现。

假设金字塔是权贵人士的陵墓,就等同于他们往生后居住的大房子了,我用假设一词是因为陵墓这种说法其实还有争论。

一些科学爱好者曾经论证过著名的胡夫金字塔是个大型发电厂,因为里面居然找到了一根铜芯电缆,配合其过去周围河水,跟自身花岗岩材质中的石英晶体受热受压确实可产生电效应。

另一种大胆猜想则是外星文明留在地球的某种工具。

胡夫金字塔确实有太多未解之谜,比如用其边长乘以2后除以高度居然刚好等于圆周率。

其次是无法猜透它如何建起来,目前多种主流讲法都有自圆其说的嫌疑。

胡夫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最大金字塔其实属于梯形金字塔的升级版,称为斜面金字塔。

它完美表现了前面谈及的严密精确特征。

首先胡夫金字塔是个完全几何的四棱锥,对称、比例准确,线条精密。

每个巨型石块构件都非常平整光滑,大小基本一致,最后让金字塔整体呈现出简洁有力的造型。

据说之前外层还有精美坚硬的石头外壳,可以想象外观会更加宏伟气派。

这些外壳据说是被后来的阿拉伯人在开罗建造清真寺时敲掉运走的。

如此才导致金字塔遭受千年风化,层层剥落,还因此矮了一截,过去塔高146.59米,如今剩下130多米。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的代表建筑还有被誉为百门之城的底比斯都城,从古埃及十一王朝开始,这里属于国家首都。

底比斯都城目前虽然只剩下局部,但通过科技模拟复原后的效果让人非常震撼。

这些由石头材料为主垒砌的宫殿房屋恢宏大气,结构严密,重视对称与平整,可以感受到修建前有过周密计划与严格计算。

无论是俯瞰视角中还是近距离观察这个都城都是高度秩序的几何形态。

这样的特征也延续到雕塑跟绘画中,属于古埃及人骨子里的审美意趣。

形成这种意趣跟风土环境其实密切相关,比如建筑材料的限制,饮食习惯的喜好,天气变化的规律等。

接下来我们走向雕塑。

古埃及雕塑

古埃及雕塑有超越时代的成熟,其中主要体现在人物刻画上,尤其是五官与表情。

而且奇怪在于,年代越久远优秀作品似乎更多,可见一些工艺技术真的会随时代变化而失散。

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创作于古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村长像。

这个被雕刻者其实名为卡别尔王子,属于王族庄园管理者。

当它第一次在墓地出土时,被在场一位阿拉伯工匠惊呼这不就是俺的村长吗?而得名。

由此说明雕像那种现实主义的逼真感。

村长像是个木头雕刻,身体躯干同属一块原木,而两个手臂是单独雕刻后组装上去的。

村长神情严肃,有沉默的威严,最大亮点在眼睛,眼球采用透明白石英镶嵌在青铜外壳中,眼珠用了黑水晶。

眼睛后面居然还隐藏一枚闪闪发光的钉子,当人物出现在光亮处眼睛就能散发出真人一般的光芒。

同样著名的另一个雕刻也来自第四王朝,就是1871年在米达姆(Meidum)大墓地发现的拉霍泰普和奈弗莱特坐像。

拉霍泰普(Rahotep)跟奈弗莱特(Nofret)都是人名,前者是法老儿子,后者则是他的妻子。

这组雕像保存完好,颜色鲜艳,工艺精湛,用色方法属于同类雕塑的缩影。

就是男性肤色通常以棕红为主,女性以黄色为主,都是采用赭石制作的颜料。

如果村长像叫逼真,这组雕像简直栩栩如生。

据说当时发现它们的工作人员误以为是俩真人坐在那里瞪他,吓得面无人色手足无措。

这对夫妇的姿态跟村长一样,动作保守,道貌岸然。

这跟大部分古埃及出土的人物雕像一样,几乎看不到自由运动形态,无论站着、蹲着、躺着身体跟头部都一律向前看,手部跟腿部动作也很克制。

如此一来古埃及雕塑就跟其建筑风格保持了高度协调,讲究井然有序,整齐划一。

这也是后世认为古埃及雕塑呆板的理由,视为艺术创作的局限性来诟病。

但正因如此才让埃及雕塑有了鲜明特征,俗称品牌资产。

关于他们为何要刻意将人搞成这样,不得不说古埃及人艺术创作中重要的正面律规范。

这种规范跟品牌VI指导手册那么重要,但要放到绘画环节去讲述会更清楚。

古埃及雕塑除了人物刻画之外,还有不少超现实主义生物,这些生物通常属于人畜混合体。

其实就是古埃及人的神灵,比如胡狼头的阿努比斯(Anubis)、母牛头的哈索尔(Hathor)、鳄鱼头的索贝克(Sebek)跟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Sphinx)。

这些神灵具体有什么业务范围与创业故事实在让人头痛,所以这方面话题还是留给讲神话的朋友会更佳。

就艺术创作而言,这些神灵雕塑也都符合正面律规范,偶尔才能看到一些打破常规的作品,这些作品放到现代审美当中备受推崇。

也许因为带有象征性与抽象概括处理,比如荷鲁斯青铜像(Horus)跟称作巫女的赤陶女雕塑等。

古埃及雕塑其实还包含各种深浅浮雕,这部分创作跟绘画已经很接近,就像绘画的立体版本,因此不专门探讨。

古埃及绘画

古埃及绘画某程度而言可视为平面设计,因为它们总是跟文字或者各种神秘符号一起出现。

这跟它的功能性密切相关,后面再说。

讲绘画前,要正式解释下正面律,不然无法想明白为何古埃及绘画中人会长得那么奇怪。

正面律的核心创作思想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最具辨识的角度将人物画得最完整。

诞生这样的艺术创作规范源于古埃及相信人的灵魂永远存在。

死了的人会到冥界冒险走一趟,假设能平安回来,灵魂就会回到身体,这也是古埃及人要制作木乃伊的根本原因。

而各种壁画跟死亡书(一种在莎草纸上通过文书插图记录死者生前事迹的手卷)负责打配合。

描述死去的人生前有什么故事,拥有什么,方便死者灵魂能顺利准确找回自己躯体,除此之外也通过绘画寄托来世的追求。

重点来了,如果画面中的人物身体缺少某些部分,死者回来就变残疾了。

所以当时一个合格画家不是要画得多美,也不是画得多像,而是首先要将甲方画得完整。

于是他们研究出一系列方法,比如画头部一律侧脸,这样才容易画出鼻子。

但眼睛却要用正面形态,不然属于畸形,然后上半身采用最完整的正面姿态,下半身却又要侧面两腿要劈开,不然识别不了脚,如此一倒腾,古埃及绘画中的人物就符号化了。

这些符号化的人物通常出现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跟相关文字及各种物件组合搭配。

这些物件通常是供品,但不管内容多复杂,情节多曲折,古埃及人都能将相关元素安排得井井有条,高度秩序。

试问这不是平面设计是什么?

所以古埃及绘画属于典型功能决定形式,一开始他们也跟原始人一样涂画,后来因应各种需求逐渐有了规范,跟当代人的UI设计适应载体变化基本同一回事。

古埃及的绘画通常使用6-8种不同颜色的矿物质颜料,正因如此可保存很久,而且不会因为光线照射而变色。

我惊讶发现他们原来是采用网格法画壁画的。

原理是在草图中打上严谨规范的方格,然后通过计算将草图放大复制到墙壁。

推测也是因为这种创作方法让他们的绘画风格有高度几何化特征,因为这样才好复制,不然像中国山水画那样写意可就麻烦大了。

关于古埃及艺术的分享写到这里,感谢各位,下期再会!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