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金字塔

最新科学解释 金字塔建造全过程 古人的智慧简直颠覆想象

时间:2023-07-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最新科学解释,揭秘金字塔建造全过程,高达146米的胡夫金字塔,由 230万块巨石组成,每块石头平均重约3吨,如此庞大的工程,埃及人是如何限时完成的?

2013年考古学家在红海边缘发现了一块胡夫时代的莎草纸,经过研究发现这块莎草纸是当时一位金字塔建造者留下的日记,有人根据破解内容推断,建造金字塔的石头是通过尼罗河水路运送到吉萨的

但经过实地考察后人们发现,该说法根本行不通,考察人员利用现代铁镐和斧头拆下一块3吨重的石头就花了半天的时间,如果要开采230万块则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这还仅仅只是开采,在金字塔中每层的石块都大小统一,并且石块完美到连一张卡都插不进去

这种开采工艺放到现代也很难做到,其次,金字塔中还有很多重达百吨的巨石,这种石头水运,木船根本承受不住,而利用人力去拉石头,一块3吨重的就需要40名苦力,但如同阿斯旺方碑这样的花岗岩一块就重达1200吨,至少要用12000人加9000头牛才能拉得动,更何况还要把这些石头抬到500米的高处,难道真有外星人在帮他们?

一位考察人员在金字塔中意外发现,一根完美镶嵌在墙壁中的木头,四周没有一点空隙,这种情况只有在石头软化时插入才会形成

为了证实这些石头像混泥土一样都是浇筑制成的,考察人员对金字塔进行了古地磁测量,在自然界中每块石头形成时都会被地球磁化,其中产生的磁极方向也都不同,而对金字塔测量后发现所有石头都具有相同的磁北,这个结果也将进一步证实建造金字塔所用的石材是浇筑制成

与此同时,考察人员还发现埃及的粘土石灰岩储量达到数百万立方米,这种石灰石与高岭土的白色粘土混合后加入水便产生化学反应,几小时后就变成金字塔覆盖石一样坚硬的石块

发现石灰岩神奇之处后,埃及人便开始拿它和各种材料混合,而埃及的纳特龙地区存在大量的碳酸钠,在碳酸钠和石灰混合后就会产生烧碱,烧碱再与白沙混合加水加热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玻璃,放在阳光下就如同一个放大镜,短时间内温度可以达到2000摄氏度

被直射的花岗岩瞬间融化,埃及人将熔岩倒入粘土模具中,就这样第三王朝的雕像诞生了,学会利用太阳能后,运输石块就更简单了,只需将花岗岩融化成30厘米的碎片,再通过船只运送到900公里外的吉萨,这些带有融化痕迹的花岗岩和掉入熔岩中凝固的辉绿岩,都证实了这一说法

掌握了太阳能的埃及人开始融化各种石头,并通过浇筑制造出一个个完美的雕像,庆幸的是他们没有遇见黑色金属,既然解决了建造金字塔所用的石材,那么接下来最难的一步开始了,埃及人结合了π和黄金比例等4种通常数,从1亿多种选择中找到了金字塔最完美的样子

这块石头只要移动50厘米,整座金字塔就会消失

再对比现代建筑,金字塔只有1厘米的误差

最令人惊讶的是,在国王入葬后,猎户星座将从竖井中直达国王墓室,而中室也指向天狼星,这两颗星记载了金字塔的建造日期在公元前2550年到公元前2560年,那么埃及人又是如何知道这些复杂的公式?

原来,在埃及每年夏天都会有特定的一天,天空中会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随着太阳一同升起,之后尼罗河就会淹没田野,土地连续3个月无法使用,停止工作的埃及人躲在山上的旱地,无聊中学会了数手指和数脚指,并利用这种方式给物品编号

直到洪水退去所有人的田地都被淤泥盖住,为了每个人都能分到同样大小的田地,埃及人用国王的脚作为一个测量标准,但后来他们发现,所有国王的脚大小都不一样,于是他们开始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物体,把所有的谷物、植物、水果以及能见到的物体都测量了一遍,最后发现这些东西都没有固定的大小,直到有人脑洞大开,测量了一滴水,发现水滴的直径是恒定的,从此便诞生了第一个测量单位皇家手指(直到如今一滴水的直径仍然是1厘米)

拥有测量单位后,埃及人便开始疯狂测量身边的物体,在一次测量中他们发现,不论圆盘有多大,最终得到的数字都含有3、1、4,他们认为这个数字很重要便记录了下来,除了测量,埃及人还发现了水可以衡量物体的重量和记录时间,他们发明了一种类似流沙的水钟

在数年后,埃及人开始计划建造胡夫金字塔,他们将所拥有的知识都融入到了这座金字塔中,施工地点选择了吉萨高地,这里有足够的粘土石灰石,但制造混泥土时需要大量的水,于是他们将时间定在了尼罗河洪水开始,清晨洪水到达山脚,早已等待的工人利用螺杆泵将水运向制造混泥土区,这里的工人一队挖掘石灰石,一队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泥土通过阀门运到模具中,这将用于创建地基和地下隧道

当地基建好后,埃及人使用棍棒和绳子来定位金字塔的周边

定位结束,将混泥土倒入模具中,每一层都按照提前设计的模具进行浇筑

到了金字塔最复杂的竖井时,他们每隔几米就会停下来进行测量,以保证最亮的天狼星能直通墓室

当墓室建好后,就开始封闭下面几层的通道了,为了保证墓室不会塌方,埃及人使用花岗岩制作了上梁,为确保花岗岩已经充分冷却,工人会提前预留一个隧道观察,最后即将完工时国王和建筑师会站在最顶处取下模具为金字塔揭开面纱

等国王去世后,工人将其放进墓室,并把最后的隧道进行填补,这样胡夫金字塔就完成了,埃及人利用所有的智慧建造一座坟墓,他们希望灵魂能像星星一样在宇宙中航行

双子座速查手册:10道考题测出你的"双核"纯度!敢晒你的段位吗?

"为什么我总在深夜突然想学法语?""刚买的衣服怎么第二天就嫌土?""聊天记录里永远有五个不同话题?"——每个双子座都经历过这样的灵魂拷问。

作为黄道十二宫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双核处理器",你的思维宫殿里到底藏着多少个人格?今天这份全网最野的"双子纯度测试",将用10道致命选择题揭开你的灵魂底色! ▶ 第一关:精神分裂现场 凌晨三点刷到埃及金字塔纪录片,你会: A. 立即下单象形文字教材(+3分) B. 打开AI绘制狮身人面像(+2分) C. 转手发给五个群开启讨论(+1分)D. 切到美食视频点外卖(0分) ▶ 第五关:社交变色龙段位 同学会上遇到初恋、甲方和健身教练同时出现,你第一句话是: A. "你那个项目我正好认识投资人!"(社交模式+3) B. "上次说的生酮饮食我试了…"(知识模式+2) C. "还记得我们逃课看流星雨吗?"(怀旧模式+1)D. 默默打开手机假装回消息(隐身模式0) ▶ 第八关:信息焦虑重症 手机通知栏出现红点时,你的血压变化是: A. 必须0.5秒内消除所有红点(+3) B. 留着三个未读保持神秘感(+2) C. 定期清理但允许存在(+1)D. 经常忘记看通知(-1) 计分暗门:每个选项背后都藏着双子座量子态的秘密。

比如选A代表你的"求知欲粒子"处于激发态,选D则可能暴露了潜伏的"假性双子基因"。

【段位解析】(测试完整版见评论区) ▶ 25-30分「纯血双子」:你的大脑是24小时直播的思维蹦迪现场,建议直接申请"人格分裂合法执照"。

别人带手表你看量子钟,聊天框能同时进行哲学辩论和砍价教学,是行走的维基百科+单口喜剧演员混合体。

▶ 15-24分「潜力双子」:体内住着半个哲学家半个段子手,偶尔会陷入"社交牛逼症"和"社交恐惧症"的量子纠缠状态。

请小心保管你的兴趣收藏夹——里面可能同时存在《存在主义咖啡馆》和《母猪产后护理指南》。

▶ 0-14分「伪装者警告」:你的双子属性可能正在待机!但别慌,这或许意味着你成功驯服了体内的另一个灵魂,也可能...你根本就是个偷穿双子马甲的天蝎? 终极彩蛋 真正的高级双子都懂:我们在等红绿灯时,脑子里已经在进行三场辩论赛+策划两场旅行+构思五条朋友圈文案。

如果你测试后发现自己属于"超频版双子",恭喜你获得"脑细胞马拉松终身会员"资格! 现在轮到你了!在评论区打出你的测试得分+最分裂的日常瞬间(比如"正在开会却突然想学驯鹰术")

埃及古墓现插图书 是世界最早的插图书

10月10日报道英媒称,考古学家放弃的古墓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书。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0月8日报道,一个世纪前,第一拨来到这座古墓的西方考古学家放弃了它,因为他们在地上发现了烟头,认为盗墓者已先他们一步拿走了墓中的宝藏。

  直到现在,人们才发现墓中真正的珍宝:世界上第一本插图书的已知最早版本。

它是历史埃及人关于死后的某种使用指南。

这本既有象形文字又有图画的书,被画在了4000年前一名叫做安赫的女性的木质棺材里。

 书中有一些咒语,作用是驱赶墓主人认为自己在阴间可能会遇到的恶魔。

书中还有一些在现代人看来像是地图的东西,所以也被称为《两条路之书》。

它描绘了两条曲折的道路——也许是在阴间行走并最后到达其统治者奥西里斯古埃及神话中的冥王身边的道路。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福伊·斯卡尔夫说:“从很多方面来说,《两条路之书》可以说是史上第一本有插图的书。

”斯卡尔夫并未参与此项研究。

他还说:“它是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圣地指南。

”  画着这本书的棺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10年左右的门图荷太普二世法老统治时期。

这使得它的古代比已经发现的其他任何版本都要早半个世纪。

  画着这本书的棺材碎片是在巴尔沙修道院的一个墓穴中发现的。

这个墓穴最早是由美国的埃及古物学者乔治·莱斯纳率领的一个西方考古团队发掘的。

莱斯纳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墓穴已经被盗墓者洗劫一空,于是对它失去了兴趣。

  直到2012年,,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埃及考古研究员哈科·威廉斯博士和他的团队再次勘察了这个遗址,并发现几块木头碎片。

但直到4年后,研究人员才弄清楚它们究竟是什么。

威廉斯博士说:“当我们意识到这是一本《两条路之书》时,兴奋之情油然而生。

”  报道认为,这种书仍然是一个谜,人类目前已经发现了二十多本《两条路之书》。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金字塔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