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疆域辽阔,有着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47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领海面积第五的国家,分别排在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之后,陆地边境线长约2.2万公里、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
在我国2200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上,由东向西逆时针算一共与14个国家相邻,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其中俄罗斯和印度是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或两处陆上相邻)的两个国家,中间分别“夹”了有蒙古国和尼泊尔。
说起邻国之一的蒙古国,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抛开《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前乃至元朝时期的这段历史不说,这可是举全国之力刚刚向中国捐赠完30000只绵羊的国家,结合2019年蒙古国畜牧业生产总量,绵羊总数量为3220万只,基本上占到了绵羊总数量的约千分之一。
如果按照一只羊的单价为1500~2000元计算,相当于捐赠了4500万元~6000万元,这对一个以畜牧业(属于第一产业)为主,经济相对落后,科技又不是很发达的国家来说是非常的难能可贵。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向我国慷慨捐羊的国家。
蒙古国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全境位于蒙古高原上,其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我国的内蒙古、甘肃、新疆接壤,北部则与俄罗斯辽阔的西伯利亚为邻,总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大约是我国山西省面积的10倍,在全球各国中排名第19位。
不过要在全球各内陆国家中做比较的话,蒙古国的面积仅排在同样与我国接壤的哈萨克斯坦之后,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内陆国家。
蒙古国不仅国土面积较大,平均人口密度还是世界上最低的。
根据2019年1月蒙古国的统计数据,全国总人口为320万人,比我国绝大多数地级市的人口还要少,简单的计算可得出人口密度还不到2.1人每平方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受地形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经济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蒙古国各地人口分布是极为不均的,尤其是南部的荒漠地带人烟稀少,而中北部的河谷地带人口分布相对较多,尤其是处在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虽然面积只有区区4704平方公里,但常住人口早已超过140万人,几乎占到了蒙古国总人口的一半,其中青壮年人口占74%,是全球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由于蒙古国地处亚欧大陆内部的高原之上,且纬度比较高,一方面由于距离海洋较远,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弱,另一方面则是海拔相对较高,暖湿气流难以爬升,因此降雨较少,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在120~250毫米之间,大部分区域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
从地势地貌上来看,蒙古国的总体地势表现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西部主要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中部为杭爱山,平均海拔和走向与西部山脉基本一致,东部为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为2000米的肯特山。
受山脉的阻挡,蒙古国南部和北部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南部由于海拔高,地势平坦,降雨稀少,形成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而北部海拔相对较低,且地势逐步向俄罗斯西伯利亚倾斜,有利于来自北冰洋水汽的汇集形成雨雪等降水,因此蒙古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带,而湖泊多分布在西北地区,由于蒙古国的降水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因此形成了高山草地、原始森林和草原,为蒙古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蒙古国畜牧生产总量达到了7077.24万只/头,其中尤以绵羊和山羊居多,分别为3220万只和2920只,总量接近有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1/3,但若按人口平均占有羊只数算,蒙古国却是澳大利亚的3倍。
尽管蒙古国深居亚洲内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内陆国家,但是由于蒙古国西北部分布着多个单个水域面积超千平方公里的湖泊,主要有乌布苏湖(咸水湖)、库苏古尔湖(淡水湖)、吉尔吉斯湖(硫酸-碳酸盐湖)和哈拉乌苏湖(淡水湖)等,而淡水湖的存在不仅为蒙古国提供了淡水资源,而且也为蒙古国海军的发展提供了“场所”。
其中库苏古尔湖是蒙古国第一大淡水湖,水域面积达2620平方公里,比我国太湖的面积略大,但是由于湖水特别深,平均深度超过244米(最深处达262.4米),且有90多条河流注入其中,因此水量也是非常惊人的,总蓄水量为3800亿立方米,比我国的三峡水库(393亿立方米)、鄱阳湖(最大值约260亿立方米)、洞庭湖(220亿立方米)、洪泽湖(最大总库容176亿立方米)、巢湖(约49亿立方米)、微山湖(约19亿立方米)、太湖(约48~54亿立方米)等主要淡水湖的库容之和还要多好几倍,淡水储量约占全球的2%。
库苏古尔湖属于贝加尔湖水系,通过流经蒙古最大的河流色楞格河汇入到俄罗斯境内的的贝加尔湖,并最终经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流出,汇入北冰洋。
由于库苏古尔湖水量巨大,且通过色楞格河与有着占全球淡水储量近20%的贝加尔湖相连,也就是说蒙古国的轮船可沿色楞格河航行到贝加尔湖,最早主要向前苏联(后来是俄罗斯)运送畜产品、毛皮、木材、煤和矿物,并运回工业品和消费品。
为了维护航运安全,上世纪30年代(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1949年10月16日中蒙正式建交),外蒙古就开始组建海军队伍,驻扎于库苏古尔湖。
虽然时至今日蒙古国的海军有着90年的历史,但人员编制仅仅只有7人,相当于一个小分队的人员编制。
而且在服役的三艘“军用”舰船中只有一艘配有发动机和两门炮,其余两艘则不能下水作业而停在岸边作为“指挥室”。
2001年起,一艘被任命名为苏赫巴托尔号的老式俄罗斯拖船被启用,巴特巴彦为该舰船的“舰长”,按照蒙古海军的建制划分的话,巴特巴彦就是蒙古国的“海军司令员”了。
不过,作为世界上少数有内陆海军的国家,蒙古国海军无论是装备配置还是人员编制规模都特别少,这也难怪在《东游记》里郭德纲曾拿“蒙古国海军”开涮,说于谦的老丈人是蒙古国的“海军总司令”,因为蒙古国是内陆国,离大海接近2000公里远且气候较为干旱,怎么可能有海军部署呢?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