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广胜寺之飞虹塔 中国佛塔的绝美之作|奇闻百怪-千易网
首页 > 谜团 > 奇闻百怪

山西临汾广胜寺之飞虹塔 中国佛塔的绝美之作

时间:2024-06-21网络作者:小白
从洪洞县城出来,下一站就一定是广胜寺。

广胜寺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啊!我充满了期待并且是迫不及待。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摄飞虹塔广胜寺景区分上、下两寺。

上寺在山顶,下寺在山麓。

景区牌坊进入景区后,乘坐观光车直奔上寺。

观光车在山路盘旋,这座山叫霍山,看似不高,如果要爬的话,还是需要费些脚力。

上寺山门广胜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

唐大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

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

元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

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受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是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

山门泥塑护法天神我国隋以前佛祖真身舍利塔有十九座,周晋州霍山南塔,即今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之旧基,是十九座之一。

佛灭度后一百八十六年,摩竭陀国铁轮王名阿育,开前故塔,取其舍利八万四千粒,使七宝为资驱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宝塔,每一塔中安舍利一粒,请鸡头末寺十六万八千僧中,第一座号曰耶舍尊者,于五指端放八万四千道光明,敕鬼神寻光尽处,安塔一所,大唐国内得一十九所也。

广胜寺是有佛祖真身舍利记载的地方,但广胜寺佛塔中的佛祖舍利后来到哪里去了,没有下文了。

明代在旧基上矗立了一座精美绝伦的琉璃飞虹塔。

山门进入山门,正对是垂花门,开门见塔。

垂花门,开门见塔飞虹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47.63米。

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

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

塔顶建有铁制法轮,中镶风磨铜塔刹。

飞虹塔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童子、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色泽如新。

飞虹塔但看,龙凤跃跃欲飞,金刚盔甲鲜明,力士威风八面,菩萨衣袂飘逸,童子活泼可爱,各个动感十足,呼之欲出,从塔上随时跳将下来。

飞虹塔飞虹塔,是全国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琉璃塔,也是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

明正德十年(1515年)达连和尚开始建塔,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铸成塔下金佛,再到明嘉靖六年(1527年)合尖竣工,历经12年。

据说当年古人工匠建塔,是在四周堆满沙土,建好一层用土埋起来再建上一层,一层一层往往修,再一层一层往下刨开,用沙土做成天然脚手架,所以建起这么一座精雕细作精美的塔。

飞虹塔1986年版《西游记》的《扫塔辩奇冤》中,唐僧扫塔就在此处取景。

听这么一说,我仰头找孙悟空,他一定藏在某个檐上。

飞虹塔微风吹过,檐角传出悦耳的铃声。

真是赏心悦目,美妙神怡!飞虹塔塔下围廊是天启二年(1622年)增建的。

塔廊下有碑文数方,有游山诗碑、功德碑,还有护林碑。

廊下东侧还有明崇祯元年(1628年)铸造的铁钟一口。

飞虹塔,塔下围廊进入塔室。

有铜铸释迦牟尼坐像,但现在已用木龛围住,只看得见坐在窗洞里的小佛像。

塔内一层的小佛像和壁画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

塔的设计十分巧妙,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里是这么描述的:其前殿之前,正中线上之琉璃塔,则为佛塔中之极特殊者。

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级,全部砖砌,而壁之柱额斗栱椽檐等,则以琉璃砖瓦镶砌,并饰以多数佛像,外观至为华丽。

塔最下层绕以木廊。

自第二层以上,塔身逐层收分起点甚低,收率不递加各层檐角亦不翘起;故其轮廓梗拙,无卷杀圆和秀丽感。

塔内最下层供极大释伽坐像一尊,如应县佛宫寺木塔之制,其下层藻井作穹窿式,饰以纤细斗棋。

塔内阶级结构,于通常用半楼台之处不作楼台,而使升降者迈空跨上次一段阶级(下图),虽非安全善策,但在各种限制之下,亦可见设计人之巧思也。

志称塔建于北周,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重修;塔上琉璃多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年号疑即现存塔之建造年代也。

不可上塔,在塔心室里绕三圈,阿弥陀佛!飞虹塔梯级结构图(梁思成《中国建筑史》)飞虹塔的后面是弥陀殿。

在阳光照射和塔的阴影下,弥勒殿显得小巧玲珑弥勒殿这个弥勒殿可不得了,广五间,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斗栱重昂重栱计心造。

脊上正中琉璃牌子上写着的几个字是皇帝万岁!弥勒殿看清楚了是皇帝万岁!古代对皇帝是有个人崇拜的。

弥勒殿脊上皇帝万岁弥勒殿内供奉西方三圣,正中为铜铸阿弥陀佛,两侧为泥塑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西方三圣,保护转移《赵城金藏》的力空法师佛、大势至和观音殿内两侧摆放着经橱,绝世孤本《赵城金藏》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全国的佛教寺院成千上万,为何山西洪洞广胜寺却著称全国,闻名世界,其原因就是这部《赵城金藏》。

存放《赵城金藏》的经橱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刷的佛教经典总集(称大藏经)是北宋的《开宝藏》,到民国初年,宋、元刻印的大藏经只有残存的零散卷本,当时学术界和僧院都缺乏系统的大藏经。

1933年,范成和尚到广胜寺,在弥勒殿经橱中发现了这部尘封了几百年的金代大藏经,一时中外震惊,后被蒋唯心命名为《金藏》,因被发现于赵城(现洪洞)习称《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刻于金代,以《开宝藏》为底本复刻,保留了《开宝藏》的面貌。

因其刻印年代早,留存数量大,汇集了金代以前在中国流行的各种佛教的经、律、论,其中300余卷为海内孤本,堪称稀世瑰宝。

抗日战争中的1942年春,我太岳区第二地委获悉日军将劫掠广胜寺藏经消息,八路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肩挑人背把经卷从寺内运出,又用牲口驮着转移,将《赵城金藏》护送至解放区。

1949年4月30日移交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收藏,《赵城金藏》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成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有一部电视剧,专门讲述爱国僧人和八路军突破日本人的重重包围,保护转移国宝的这段可歌可泣历史。

《赵城金藏》释迦说法图《赵城金藏》全藏共682帙,千字文始天终几,总计6980卷,六千多万字。

今存4000余卷,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视为稀世瑰宝。

在临汾博物馆,看到这卷馆藏并常设陈展一卷经书。

存放临汾博物馆的一卷《赵城金藏》殿内墙上绘有佛和诸菩萨壁画。

弥勒菩萨和他的侍者塑像在大殿的后面,佛像们面带喜感,可喜可乐!弥勒菩萨塑像组从弥勒殿内出来,回过头来看它在太阳下,像一个展翅的飞燕。

那部保护《赵城金藏》的电视剧及历史就在眼前,一时充溢着感动。

弥勒殿后弥勒殿后是大雄宝殿。

殿前两株古柏,相传栽植于唐代。

两棵千年古树一左一右,纹理对称,左边的朝左扭,右边的向右旋,被称为护法二金刚。

大雄宝殿外景,殿前两棵唐代古柏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式。

哈哈,它的建筑等级比弥勒殿要低。

大雄宝殿重建于明景秦三年(公元1452年),而前面的弥勒殿是元代建筑。

上寺总平面图(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殿内佛龛上方悬挂兰底金字蟠龙匾额,上书光辉万古,为雍正皇帝胤祯在即位前十年所书。

木雕龛内供奉华严三圣像,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佛前是迦叶和阿难。

释迦牟尼佛像佛前的木供牌很独特,甚是庄重。

供牌文殊骑狮,普贤坐象,衣饰华丽,神态自若,风姿秀逸,精美木雕,令人久久不能移目。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东西两山墙砖台上有铸铁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像殿后是一组观音及童子像。

观音及童子像。

非常奇特的是这个韦陀将军和背后童子构成的图案,甚妙。

韦陀将军还有这个组合也很惹人眼球,喊他夜叉算了。

夜叉从大雄宝殿出来,进入最后一个院落。

院落东配殿是白衣观音殿。

原来的观音像早已损坏,现新塑送子观音。

白衣观音殿西配殿为地藏殿。

地藏殿殿内正中供奉地藏菩萨,两侧依次是天女二人、供养人两尊,神台下是闵公长者与其子道明和尚,最前面是牛头和马面。

左右神台上排列着十殿阎君坐像,每人前面都有童子一名。

殿两头各有判官三躯,合称六曹判官。

地藏殿塑像群梁架上面有一组悬塑,正中为骑着大鹏金翅鸟的佛,两侧为十二圆觉菩萨、罗汉、金刚及天堂楼阁等。

行家赞这一组悬塑是令人震撼,内容丰富,技术精湛,为悬塑艺术精品。

梁及悬塑最后院落的主殿是毗卢殿。

毗卢殿毗卢殿,又称天中天殿,面阔五间,单檐九脊顶。

前坡设琉璃方心,四周檐边沟头、滴水和脊刹,全部用绿黄蓝三色琉璃烧造,鸱吻高达两米。

脊上有蟠龙、荷花、牡丹,灵兽驮着宝刹和佛珠,和尚脚踏祥云,脊背上还有鸟兽和仙人。

整个殿顶是富丽堂皇,气势宏伟。

毗卢殿殿门正中上方悬挂天中天三字巨匾,天中天,天为人之所尊,佛为天之所尊,佛是至高无上法力无边的。

天中天巨匾收录在《中国建筑史》中梁公的镜头下的天中天殿是这样的。

梁公说因平面之近似方形,故正脊极短,形成奇特之外观。

果不其然。

毗卢殿(《中国建筑史》)进入殿内,佛像就太精彩了。

三身佛正中是三身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佛佛前站立四大菩萨,头顶金冠,身披璎珞,身材秀美,衣带飘洒。

菩萨佛和菩萨嘴上都有蝌蚪形胡子。

菩萨佛身下的须弥座共三层,有天王、灵兽、七宝、花卉不同形象,姿态生动,色彩绚丽。

须弥座毗卢佛前有铜铸的千佛台,台上坐着卢舍那佛。

佛台由一千个莲花瓣组成,每个莲瓣上都有一个小佛像。

千佛台东西两壁佛龛内有铁铸的35尊佛和两组菩萨。

墙壁上是明清时期绘制的壁画,释迦牟尼在给十二位菩萨讲《圆觉经》。

佛像和壁画这两个,站殿金刚。

头束金冠,身着盔甲,足蹬战靴,面孔红润,阔鼻大眼。

站殿金刚之一看这个样子,随时准备听佛的号令。

站殿金刚之二大殿外的墙壁上嵌有碑碣多方,上自尚书御史,下至知府县令等人的诸多题诗。

大殿外墙这方碣是唐太宗御制赞,也叫《唵字赞》,高82厘米、宽60厘米,书体为楷书。

上部正中是唵字,两侧是佛教警语:义净三藏于西天取得梵书唵字所,在之处一切鬼神见闻者无不惊怖。

下部为太宗皇帝御制赞诗一首: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蟠梵质层峰峭,凤展翎仪已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闭绝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这是一道符,一个咒语,也是广胜寺的一个标注和LOGO。

太宗御制赞碑碣唵、嘛、呢、叭、弥、吽。

正准备出寺,导游拉着我们一定要去参观韦陀殿。

韦陀殿内塑像群额滴天!韦陀,你太帅了,帅得不要不要的,比双林寺的还要帅。

中国最美的韦陀,是您了!韦陀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精美飞扬的壁画上。

韦陀殿内壁画(未完待续:《广胜寺之下寺,元代建筑之孤本》;《广胜寺之水神庙,精美的壁画在唱戏》)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