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太祖朱元璋马皇后合葬墓,至今保存完好未被盗,影响皇陵历史500年|奇闻百怪-千易网
首页 > 谜团 > 奇闻百怪

南京明太祖朱元璋马皇后合葬墓,至今保存完好未被盗,影响皇陵历史500年

时间:2024-07-04网络作者:小白
欢迎点击关注,一键关注未来历史网易号,和历史君一起了解古今中外!未来历史 中华陵墓系列第001站 南京明孝陵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围观本期的未来历史(中华陵墓系列),本期将要给大家介绍的陵墓是历史君不久前刚刚参观过、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背景故事:明孝陵开始修建于朱元璋54岁的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建后的第2年马皇后就去世了,于是在9月入葬,定名为孝陵。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71岁时在应天府驾崩,于是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

直到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之后,整个孝陵才算建成。

整座陵墓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长达30余年!明孝陵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帝王陵墓而有所增益,总体布局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

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

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

鹿鸣其间,气势非凡。

历经200多年的明朝,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

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

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建筑布局:明孝陵地处于南京城东北方向的紫金山之上,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

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有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

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洗礼,地面上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早已不存,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

第一部分是神道部分,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等部分。

1,下马坊下马坊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尊敬。

2,神烈山碑神烈山碑位于下马坊东边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立,正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3字,原有碑亭,现已不存在,仅存四角石柱础。

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的。

再向东17米处有一块卧碑,为禁约碑,是明崇桢十四年(1641年)所立,碑文上刻了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9条禁约。

3,大金门大金门位于下马坊西北750余米处,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也是如今景区买票的一个入口)。

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

4,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四方城)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位于大金门正北70米处(如今在大金门和碑亭之间修建了一条马路,游客需要穿过一座小桥抵达碑亭),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

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外观如一个城堡,故俗称四方城。

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顶已毁。

原碑亭为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亭子的结构顶部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

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太祖一生功德。

驮碑的龟趺高2.08米,碑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碑刻,看上去非常壮观(历史君1米85的身高都被比的非常矮小)。

狮子獬豸5,神道石刻离开四方城再向西北行约100米过御河便进入神道。

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

其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

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

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600年来没有下沉。

骆驼大象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象路,全长615米。

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子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麒麟马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是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

石望柱武将文臣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至棂星门,长250米,这一段被俗称为 翁仲路。

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云龙纹,又称为华表。

通常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则置于神道中间,这也是朱元璋的独特之处。

石望柱之后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都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6,棂星门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是棂星门,存石柱础6个,现在已重新修复。

从遗迹看,棂星门应是三开间的建筑。

7,御河桥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就是御河桥,也称金水桥。

御河桥为石砌桥,原为5孔,现存3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

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第二部分陵寝主体建筑部分。

自正门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筑有围墙。

8,文武方门(正门)文武方门就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

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

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

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

正门东侧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所立,以六国文字书写,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

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

9,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

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是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

正中有一块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

其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

治隆唐宋碑立于碑殿之内,它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

治隆唐宋的意思就是颂扬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的。

这时清朝刚刚统治中国不久,康熙执政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康熙皇帝深知,光靠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

所以,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谒明孝陵。

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

在治隆唐宋碑左右还有清朝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东西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10,享殿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位于碑殿之后,用于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

原建筑早已经毁于战火,现存的地表建筑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

虽然主体建筑早已不存,但享殿还尚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64个。

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

大殿基长57.30米、宽26.6米,可见当时该建筑之宏大。

11,大石桥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

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

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

12,方城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

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

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

13,明楼明楼在方城之上,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每扇门上面的门钉为9行,每行9颗,以显示九五之尊。

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也称宝城,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

14,宝顶(宝城)宝顶近似圆形,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周围砌有砖墙。

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于民国时期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

1998年至1999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采用先进的精密磁测,证实朱元璋墓的地宫就在这下面,埋葬深厚,保存完好,从没有被盗过。

地宫未盗之谜:明孝陵地宫历史上没有一次能够盗掘成功,至今都保存完好,归纳起来原因有许多,比如:特殊防盗措施、历史机缘以及地理位置等等。

1,横穴式设计:明孝陵所在的独龙阜原本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山。

有些皇陵是从上往下扒开一个深穴,建好后再封起来,但明孝陵却是横向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建玄宫。

这种横穴式的方法虽然工程浩大,但十分坚固。

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古代盗墓贼从顶部向下打盗洞根本行不通。

2,侧墓道:横穴式设计使墓道成为盗墓贼的唯一通道。

为了隐藏好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也是费尽心机。

通过精密磁测,考古人员探测到,墓道并不是人们想象中在正中间,而是偏在一边,这种反常规的设计让许多盗墓贼无功而返。

3,鹅卵石防盗法:考古人员还在明孝陵宝顶高高的封土堆下发现了厚厚一层圆润的鹅卵石。

鹅卵石本来应当出现在低洼的山涧中,它们现在出现在独龙阜的山头上只有一个原因——这是人们背上来有意铺设的,不仅便于雨水迅速渗透到宝顶排水设施中流出去,更为重要的是防盗。

这类似于古代一种流沙防盗法,当盗墓贼挖开一个洞时,鹅卵石就会从四面八方滚落下来把洞填满。

这也是现在连盗掘的痕迹都很难找到的原因。

4,历史机缘:虽然明代以后南京城屡经战火,但每个新政权无一例外地对明孝陵加以保护。

清朝建立后,通过保护明孝陵,有效消除了江南地区的抗清思想。

甚至康、乾二帝每次下江南必定要来明孝陵祭拜,康熙还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

洪秀全、孙中山在南京成立政权后的第一件事也是祭拜明孝陵,以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决心。

5,地理位置:明孝陵躲过贼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离南京城太近了,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城里立即会知道,这让盗掘活动不可能延续太长时间,只有无功而返。

后世影响: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

改变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轴线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宫布局建立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

这种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陵寝制,反映的既是礼制,更突出的是皇权和政治。

明孝陵的开创性地位还体现在其依山势地形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

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形似北斗七星。

由卫岗的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达2400米左右。

还首开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作为后世子孙陵寝共用神道的制度。

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影响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所以,明孝陵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旅游贴士:门票价格:明孝陵景区是包括在整个钟山风景区中的,还包括中山陵、音乐台、美龄宫、灵谷寺等景点。

单独买票是70元/人,钟山风景区的联票是100元/人,历史君建议大家买联票,可以在这里玩一整天。

景区内观光车景点间、景区单趟10元/人次。

开放时间:明孝陵景区:3月至11月(6:30——18:30)、12月至次年2月(7:00——17:30)。

明孝陵博物馆:(9:00—17:00)16:30停止入馆。

用时参考:2-4小时。

游览明孝陵,一般是从南边进入,经过S型的神道后,继续向北直至宝顶。

公共交通:可以乘坐南京地铁2号线在苜蓿站下车。

也可以乘坐南京公交20路在终点站明孝陵停车场站下车。

欢迎点击关注,一键关注未来历史网易号,和历史君一起了解古今中外!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