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奇闻百怪

1938年蒋介石人为制造黄河决堤,淹死多少日军?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时间:2024-01-0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人为制造黄河决堤?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确实是蒋介石做出决定。

当时面对如狼似虎的侵华日军,为了迟滞其入侵中国的脚步,蒋介石决定在河南省花园口实行战略性毁堤。

蒋介石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决定人为制造黄河决堤那么你知道此次花园口决堤事件到底淹死了多少日军吗?答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两个情报,一个决心

花园口决堤事件的发生与两个情报有关。

根据《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一书记载:在1938年春夏,国民党第五战区部队受命在滕县和蚌埠阻击侵害日军,这批日军分别自津浦路南下和北上,抗日革命部队判断,日军可能不光是想要侵占徐州,他们接下来最有可能以徐州为依托,进攻华中重镇武汉。

日军针对武汉的作战计划武汉在当时作为国民政府的行都,战略意义重大,为了保住武汉,蒋介石命令军令部科长蔡文治拟定在武汉附近的作战方案。

别看蔡文治只是一个小科长,但眼界卓绝,并且他长期以来经常出席蒋介石召开的大小例会,算是在蒋介石跟前儿的小红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划布局,蔡文治将作战方案成文递交蒋介石。

蔡文治曾受命拟定在武汉附近的作战方案其中不但分析了当下的敌情,并且还针对敌情制定了战术。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文件中,蔡文治并未提到花园口毁堤。

但是在1938年5月,蒋介石收到了两份情报,这两份情报促使蒋介石决定人为制造黄河决堤。

在来自天津的情报中,国民党特务机关称,日军“即将开始其对武汉攻略之外线作战”;来自上海的情报亦称,日军“决以权力……分路直攻武汉,无休息整理意……”不仅如此,上海情报中还详细记录了日军的分兵部署,其中“沿陇海线西进图取郑州”的日军最让蒋介石担忧,因为郑州地处中原,是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的交汇点,战略地位异常重要。

郑州地处中原,是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的交汇点如果日军占领郑州,接下来向南就可以直取武汉。

最重要的是,中国军队应对从黄河北岸直插兰封的日军14师团已经力有不逮,而要是兰封失守,郑州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基于此,蒋介石决定动用唯一能用的招式——黄河决口,以水代兵。

花园口决堤的讨论部署

1938年5月中旬,蒋介石在武汉召开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会议,专门讨论黄河决口的相关事宜。

蒋介石主持会议专门讨论过花园口决堤当时国民党内部对黄河决堤一事分歧严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军队在对抗日军时越发式微,国民党内部支持黄河决堤的声音越来越大。

5月31日,程潜电联河南修防处主任陈慰儒和总务处长朱镛:“委员长命令掘开大堤,阻挡日寇。

”很显然,蒋介石已经百分百肯定要“以水代兵”,只不过具体的计划还未形成,因此在6月1日,蒋介石又在武汉举行最高军事会议,会议上蒋介石分析了眼下的局势,并宣布不日将于黄河赵口毁堤。

蒋介石最终拍板黄河决堤计划尽管当时仍然有人以“河南农民会反对”等理由反驳,但都没阻止黄河决口计划的实施。

2日,陈慰儒等人带着拆迁款前往赵口,留军队人员开始掘堤,其他人则通知两岸居民尽快搬迁。

不过赵口的掘堤计划进行很不顺利,因为洪水流量实在是太小了,根本不足以阻挡日军。

而随着开封的失守,蒋介石更加着急,在与陈慰儒等人商议后,蒋介石打算转移阵地,在花园口毁堤。

1938年6月9日凌晨,蒋在珍新8师趁夜埋下的炸弹在花园口黄河大堤爆炸,奔腾的黄河水从决口疯狂涌出,一泻千里。

花园口决堤后洪水淹没大片土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中记载:“黄水泛滥23000平方公里,造成3省44县市大面积受灾,死亡人数89万,1200万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花园口决堤至今都极具争议

对于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花园口决堤事件,国外一直认为其是非常重大的灾难。

花园口决堤造成了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是非常重大的灾难因为该事件对普通民众的伤害非常巨大,而日军在这起惨案中的伤亡却令人有些难以置信——第一,日军的伤亡实在是太小了;第二,披露出来的日军伤亡数据差异极大。

据北京日报刊载的写自崔乐的《兰封战役蒋介石12万人未能围歼2万日军成笑柄》一文中写道:“后来,在谈到黄河决堤所带来的战斗人员伤亡时,日军承认‘曾受相当损失’,从中日双方所披露的材料来看,这个数字从7000人至20000人不等。

”不过在年吉林共青团更新的微博中,有一张“碑文”图片则显示,日军伤亡仅1000多人。

花园口决堤事件的相关“碑文”但不管是几千人还是20000人,数字相较于受灾的百姓数量而言,还是太少了。

也是因为如此,一些编辑在向大众讲述花园口决堤时,总是突出强调当时百姓的伤亡和受灾情况,转而忽略花园口决堤本身的战略意义,这其实是有些偏颇的。

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一书中,作者就非常客观而公正地写下了花园口决堤事件的两面。

该事件的确造成了大量普通百姓受灾,但日军的军事进攻行动也受到了重大挫折。

第一,日军迅速占领武汉的战略计划遭到破坏;第二,日军的战车以及大炮等重型军事装备无法在短时间内投入到前线作战中,降低了前线将士的死伤率。

当时日军对此事件也写战报说:“黄河南流入淮,不仅对于华北战局发生重大影响,将来华中战局,亦将受其影响。

”花园口决堤后的黄泛区旧照在花园口决堤事件发生后,中日军队在郑州附近因黄河决口后形成的新河道处对峙,虽说最终日军还是侵占了武汉,但该事件为国民政府保存战斗有生力量、退守四川这个战略大后方至少赢得了3个月的宝贵时间。

如此方才有了之后的“战略反攻”,而不是战线全盘崩溃。

参考资料:[1]《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 王晓华、戚厚杰[著][2]《兰封战役蒋介石12万人未能围歼2万日军成笑柄》 崔乐.北京日报[3]《#吉团分享# 83年前的今天,花园口决堤!》

风水是左右人类命运的枢纽,它既可趋吉避凶,也可庇荫子孙。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有俗语称 “一坟二宅三命”,古人笃信风水堪舆之术,将其视作主宰人类命运走向的关键要素,认为风水不仅能助人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还具备福泽后世、庇佑子孙的神秘力量。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民间的九曲黄河阵,为什么称为黄河阵?

中国最准的免费运势网  在小说《封神榜》中,云霄、碧霄、琼霄劈地开天成道行,叁仙岛内真形,六气叁尸俱抛尽,为截教隐仙,有大神通。

闻兄遇害身亡,遂带法宝混元金斗下山,摆出“九曲黄河阵”,败陆压道人、燃灯道人,并将阐教玉虚宫原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赤精子、广成子、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太乙真人、清虚道德真君、道行天尊、玉鼎真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黄龙真人,各个擒拿。

俱闭入九曲黄河阵中,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损仙之气,丧神仙之原本,捐神仙之肢体,削掉顶上三花,消去胸中五气。

千年道行,一朝成化饼。

  而九曲黄河阵,按考证在明代以前就有了,封神榜作者许仲琳也是根据民间的故事传奇来进行改编汇总成小说的,小说中不乏有艺术夸张的成份,那么在现实中,九曲黄河阵又是如何?常有一言,天下阵法出九宫。

在简单的九曲黄河阵法,实际上就是九宫阵法,先分九宫,而每宫中又如太极合抱阴阳鱼状,故九宫共有十八弯,九曲黄河阵所以也名叫九曲十八弯,九曲黄河阵的本来是九宫阵法的演化。

为什么又要称为黄河阵?因为传说黄河有九曲,所以九曲黄河这一个词说的是一回事。

  九曲黄河阵因为以点灯为主,所以也被称为九曲神灯,明《帝京物略》中记载:“正月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秸作棚,周悬杂灯,门径曲折,藏三、四里,入者如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阵”也。

在民间摆此阵时,往往还有供神的习俗,供神比较有意思的,一般供的是三霄娘娘娘,这个与《封神榜》的小说相同,但民间也有供燃灯道人的,这个与小说相违背。

在民间的传说里,九曲黄河阵有来历主要有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商周时代,赵公明的三姨妹为报杀兄之仇所摆;二说是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孙庞斗智”,被庞涓嫉妒的孙膑出于无奈,为与庞涓和解而布下的阵。

  一般民间所摆的九曲黄河阵是不全的,九曲黄河阵里的旗帜,涉及五行、八卦等术数要求,并且每个颜色的旗帜都有自己的方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因此,尽管全国很多地方也有黄河阵,但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九曲黄河阵。

细说的话,九曲黄河阵的阵法中,纵横各19个点,总共为361个点,360个点对应于360周天,其中1点,是天元一点,如果了解围棋的就会发现了,围棋盘也是这样设立的,1919方阵,天元一点遁于360周天之中,在出入门处,通常还有4个点,总共加起来是365个点,对应于一年365天。

在阵法的中间,九宫四角和正中央一共有五根十米高的木杆上悬挂着红黄绿紫蓝五种颜色的方旗,分别代表五行,上书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丙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在道家一般是用相应的符文直接代替。

在这个阵法中,361个点,每一个都是要点上灯的,灯的高度也有讲究,如果灯恰好与人头齐高,人进入阵中,四处灯海,往往会精神恍惚,不知所向。

  民间很多地方都有习俗,修建九黄河阵后,然后大家去绕阵,如果能绕出来,就象征着接下来的一年中顺顺利利,如果绕不出来,则象征着来年运气不顺。

即使是简单的阵法,人在进入其中也容易晕头转向,简单化的版本中,一般只有一条路线,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是改造过的,每一个九宫都能通往其它宫位时,只要一步走错,就有可能迷失在阵中,不知自己身在哪里。

所以通常在转阵时,都会让僧道法师带路来转,以免迷失,九曲黄河阵,如果仅仅只从九曲十八弯上来看,九曲黄河阵在形式上也就是一个灯海迷宫。

  但是,如果在道家阵法中,这个九曲黄河阵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它按周天所制,这个通常可以作为行使道法的法阵来用,通常九宫中八个方向分八门,每门中立一法师,分作八门,各执八门幡,且每一个时辰,法师往往会顺转一宫或三宫,以应八门变化。

又有法师各举九星幡,在九宫中斜步而行,如九宫飞星状,以应九星变化。

阵外十二人,各执地支幡,以轮十二地支变化。

每个法师在不同的宫位时,根据需要念诵不同的咒语。

而法阵中间,一般会垒七星塔,或是一根极长的杆子,顶部有一个平台,法师在上站立行法,更简便点的通常是一张张搭桌子,搭成七层,然后法师爬到顶上。

阵法在施行后,有没有效果,还要验阵,一般的法坛验坛,通常就是以召风引雷来验证,比如召风后起风,召雷后起雷,召雨后起雨,如果条件不允许,也通常使用打卦来验证。

像这种情况这个阵法中灯很多,自然是不能以召风或是召雨来验证是否阵法布置成功了,所以只能采用打卦验证,在焚符召神后,打卦通常是以连续七次连得阴阳交会为法阵成功。

  八门命名不同的地方不太一样,有一个命名是分东南西北为四个门,四角分天门地户人门鬼户四大门,更有一分是分太阳太阴罗候丰都四大门,另外也有巫教中分为九州,幽州、冀州、雍州、青州、豫州、荆州、兖州、并州和扬州九州,如果施行九州法则按九州法的要求来游动。

这些实际上都是九宫阵法的变形,然后在民间的遗留。

@-----------------------提示-------------------------@ 今日生肖运势播报专版,每日生肖运势查询,欢迎大家到(今日运势版)查看。

化太岁锦囊开始热销,欢迎有需要的到【吉祥商城】查看下单购买。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