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地球肯定会灭亡但世界末日不是现在

时间:2023-07-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地球肯定会灭亡 但世界末日不是现在(uux.cn)

地球肯定会灭亡 但世界末日不是现在

地球肯定会灭亡,但世界末日不是现在,更不会是2012年12月21日。

”14日,新疆天文学会秘书长宋华刚在有关世界末日的主题科普报告上说,这一天恐怕要等到52亿年后,届时,地球将被不断膨胀为红巨星的太阳所吞噬。

从2010年‘世界末日’一说流传至今,我经常会被问到同样的问题,2012年地球会不会毁灭,甚至有一名研究生连续追问了我两年。

今天我想说,请放心,12月21日将会是非常普通的一天。

”报告会一开始,宋华刚直奔主题。

当天,新疆天文学会邀请了新疆主流媒体,做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的科普报告。

尽管有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出面辟谣,但仍有人相信世界末日的到来,对此,新疆天文学会有必要进行辟谣。

据宋华刚介绍,世界末日是会到来的,不过将在52亿年以后,那时太阳会不断地膨胀,直到膨胀成为气体红巨星,而过度膨胀的红巨星会吞噬掉距其较近的地球。

那么我们未来的子孙们会遭遇被吞噬的末日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首先,物种从诞生到灭绝会经过6500万年的时间,与52亿年相比不过是一瞬间。

其次,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宇宙如此浩渺的情况下,人类终会寻找到适合自己居住的新星球。

宋华刚说,比起太阳吞噬地球的末日”,人类更应重视自己可能会造成的末日”。

战争、杀戮、资源过度开发以及忽视自然规律的现象将会是导致人类悲剧的最可能的原因。

随着12月21日的临近,也有人相信末日”即将到来。

对于这类人,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马俊军分析说,人们对于生活的不确定性导致恐惧的产生,感觉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才会终日惶恐。

另外,现在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以及各种不公平的社会问题,一些人也比较容易接受甚至愿意遐想末日可以将一切不美好的因素毁灭。

绝大多数人对于12月21日的想象实际上是充分发挥娱乐精神”,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大,大家相互传递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只是放松心情的过程。

五大世界末日”谣言

如今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五大世界末日”谣言,对此宋华刚一一辟谣。

谣言一:玛雅人曾神秘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

辟谣:玛雅文化研究专家美国科尔盖特大学考古天文学家安东尼·阿凡尼曾介绍过:根据玛雅历法,1872000天算是一个轮回,即5125.37年。

在玛雅文化的鼎盛时期,玛雅人发明了所谓的长历法,这种历法把最初的计算时间一直追溯到玛雅文化的起源时间。

根据长历法,到2012年冬至时,就意味着当前时代的时间结束,即完成了一个轮回,然后重新从零天开始计算一个新的轮回。

这就像小孩子学数学,从1数到10,但还不会继续数到11,所以小孩子会再从1开始数起。

”宋华刚解释。

谣言二:太阳将于2012年产生强大且致命的太阳耀斑,到时候将会威胁到地球所有的生命

辟谣:太阳活动的强弱变化周期大约为11年,剧烈活动所产生的太阳耀斑确实会对地球上的通信及其他系统造成破坏。

但是经过科学家们反复论证,至少在短期内,太阳活动产生的耀斑不会强大到足以把地球烤焦的程度。

谣言三:黑洞引起中微子爆发,使地球内部热量不平衡,产生山崩地裂的大灾难

辟谣:中微子是在热核聚变中产生的,太阳时时刻刻发生着热核聚变,不断产生出大量的中微子。

而中微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极其强大的穿透性。

人们相互交谈时就会有几十万颗中微子穿透我们的身体,再从地球穿出去,只是我们感觉不到。

”宋华刚笑着说。

中微子的产生是热核反应的产物,和黑洞引力无关,它既不会使地球热量不平衡,更不可能把地球搞得山崩地裂。

谣言四:2012年12月21日世界将会连黑三天

辟谣:连黑三天纯属无稽之谈。

”宋华刚肯定地表示。

地球的昼夜变化和时间长短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只有南北两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而12月21日是太阳将直射南回归线,届时北极会出现极夜现象。

一般来说,极夜会出现在北纬60度这种纬度非晨北的地方,这种情况甚至不会影响到我国的最北端漠河。

对新疆来说,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谣言五:宇宙尼比鲁”星会撞击地球,人们会像恐龙一样灭绝

辟谣:创造了另一个古老文明的苏美尔人曾经预言会有一颗名为尼比鲁”的行星撞击地球并导致世界末日”,其日期一度被预言是2003年5月,但当时什么也没发生,于是这个末日”又被推迟到了今年12月。

但通过实际观察证明,今后一段时间内,根本不会有行星撞击地球。

就算有行星飞向地球,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也完全可以将行星摧毁或改变其飞行方向。

亚心网(首席记者 郭倩 康彦 实习生 黄馨漩)

2025星际奇遇:水瓶座如何成为未来世界的引领者

水瓶座: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要吸引水瓶座的目光,就必须拿出点新鲜、独特且富有创意的招数。

水瓶座,作为十二星座中的思想先驱,他们热爱自由、追求创新,对未知世界充满无限好奇。

因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旨在触动水瓶座内心深处对未知和探索的渴望。

一、星际主题创意活动 未来科技展:邀请水瓶座参与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展览,展示最新的科技产品和创新理念。

在这里,他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感受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

创意工作坊:组织一系列创意工作坊,如编程马拉松、3D打印设计、机器人制作等,让水瓶座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未来趋势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就未来科技、社会趋势、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水瓶座将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思想,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

二、星际探索体验 虚拟现实星际旅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水瓶座身临其境地体验星际旅行。

从地球出发,穿越浩瀚的宇宙,探访神秘的星系和行星,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

星空观测活动:在晴朗的夜晚,组织一次星空观测活动。

水瓶座可以仰望星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星座和行星,用望远镜观察它们的细节,满足他们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

星际主题派对:举办一场以星际为主题的派对,邀请水瓶座穿上宇航服或未来风格的服装,享受一场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狂欢。

在派对上,他们可以结交新朋友,分享彼此对未来的憧憬和创意。

三、激发创意的互动环节 创意挑战赛:设立一系列创意挑战赛,如设计一款未来交通工具、构思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等。

水瓶座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交自己的创意作品,并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励。

创意分享会:邀请水瓶座分享他们的创意想法和经历,无论是科技发明、艺术创作还是生活小窍门。

在分享中,他们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创意市集:设立一个创意市集,让水瓶座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如手工艺品、科技产品、设计作品等。

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结识更多有创意的人才。

吸引水瓶座的因素 未来感与科技感:水瓶座对科技和创新充满热情,他们渴望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未知的领域。

因此,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活动将深深吸引他们。

自由与创意:水瓶座热爱自由,追求个性与创意。

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

因此,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创意挑战的机会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社交与互动:水瓶座善于社交,喜欢结交新朋友。

他们渴望在交流中分享思想,碰撞创意。

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交和互动环节将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

综上所述,“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将是一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盛宴,旨在吸引水瓶座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风水是左右人类命运的枢纽,它既可趋吉避凶,也可庇荫子孙。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有俗语称 “一坟二宅三命”,古人笃信风水堪舆之术,将其视作主宰人类命运走向的关键要素,认为风水不仅能助人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还具备福泽后世、庇佑子孙的神秘力量。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世界末日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