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有一片海域,传说出现了很多离奇的神秘失踪事件,这片神秘的海域就是百慕大三角洲。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百慕大三角又称魔鬼三角,它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由英属百慕大群岛、美属波多黎各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形海域,面积约116万平方公里。
众多百慕大传闻事件中,有一起至今仍是美国海军历史上人数最多的非战斗伤亡事件,那就是独眼巨人号失踪事件。
独眼巨人号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独眼巨人号是一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美国战舰,长165米,宽20米,是当时美国海军最大、最快的补给舰,最高航速为15节,1918年3月4日至5日期间该船及其上306名船员在百慕大三角区域神秘失踪,独眼巨人号于1917年5月1日开始服役,直到1918年1月9日被分配到海军海外运输局。
独眼巨人号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该船启航前往巴西海域,负责为南大西洋的英国船只补充燃油。
该船于1918年2月16日从里约热内卢出海,并于2月20日进入萨尔瓦多。
两日后,独眼巨人号装载着锰矿出发去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卸货后并没有停留。
这艘船在离开巴西时被认为超载,因为它的最大载重量是8128吨。
在离开港口之前,指挥官沃利中校称右舷发动机的汽缸有裂纹,无法正常工作。
调查委员会确认了这一报告,但建议将该船送回美国。
因为水位超过了满载水线,独眼巨人号在巴巴多斯进行了非计划停留。
指挥官乔治·W·沃利(George W.Worley),图片来源网络
但在里约进行的调查表明,这艘船当时的装载并没有问题。
该船于3月4日启程前往巴尔的摩,在这之前只留下一个天气报告,一切都很好。
有报道称3月9日弗吉尼亚海域附近的一艘油轮有可能见到过独眼巨人号,但该船船长随后否认了这一点。
此外,因为独眼巨人号原计划在3月13日才能到达巴尔的摩,因此3月9日它不可能出现在弗吉尼亚海域,因为该地点距巴尔的摩只有一天左右的行程。
但现实情况是独眼巨人号从未到达巴尔的摩。
有气象报告表明,3月10日,一场猛烈的风暴席卷了弗吉尼亚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有些人认为超载、发动机故障和恶劣天气等多种不利因素导致了独眼巨人号的失踪,但一项广泛的海军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尽管有许多可能的理论与假设,但没有一个能令人满意地解释该船的失踪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独眼巨人号消失的当天,美国海军与它失去联系之前,没有任何遇险信号,船上也没人发出求救信号,法国和美国的船只搜查了它航线上的海滩、偏远海湾,没有发现船只和船员的任何踪迹,没有任何船只残骸,也没有救生艇在海上漂流,甚至连船员帽和救生衣都找不到,这艘船和306名船员像是在地球上被抹掉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也有人怀疑是德国潜水艇发动袭击,战争才刚开始一年,独眼巨人就会成为战略目标,但是没有发现任何碎片的痕迹,这个结论显然是不成立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潜水艇进入该地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还有更离谱的说法,说独眼巨人号在百慕大三角地区航行时遇到了巨大的海怪巨型大王乌贼,它巨大的触角包裹着船只,然后把巨人号拖入海底,说到这里,估计谁都不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这艘船的失踪有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理论,独眼巨人号是被深海巨兽吃掉了,还是被不明飞行物带走了,亦或是这里存在平行物理空间,所有的这些都不足以解开这个谜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这艘船的失踪是美国海军史上最令人困惑的谜团之一,所有试图找到它的尝试均未成功。
菲律宾释放危险信号,海军或展开行动 近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塔里拉表示,中国派遣军舰伴随海警船,菲律宾也可以部署军舰。
换句话说,菲律宾侵闯中国岛礁除了民船和海警船,现在还有了海军舰艇这个第三方势力? 不得不说,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12月3日,黄岩岛海域便因中菲之间的直接对峙而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当时,菲律宾多艘海警船企图侵闯我国黄岩岛,中国海警船在警告无效后,对菲方海警船持续发射水炮,最终迫使其离开。
(菲律宾海警船与渔船侵闯中国岛礁) 值得一提的是,周围还出现了054A护卫舰咸宁号的身影。
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任何挑衅势力都妄想在南海搅弄风云,侵犯中国利益。
菲律宾海军会不会派出舰艇尚未可知,但即便他们这么做了,也未必能改变南海的形势。
此前,菲律宾曾进行了大规模的海上军事演习,出动了何塞·黎刹号和安东尼奥·卢纳号导弹护卫舰。
菲律宾海军将其视作“底牌”,可这两艘“现代化”战舰的实力非常有限。
前者排水量2600吨,舰载武器是4枚韩国进口的“海星”反舰导弹,别说055了,就连054A护卫舰也打不过。
(菲律宾安东尼奥·卢纳号导弹护卫舰开火) 菲律宾舰艇与中国庞大的海上力量相比,恐怕只能算作“小打小闹”。
菲律宾海军在演习中高调宣扬其所谓的“先进电子战能力”,包括战斗舰艇联队夜间航行演习、无线电控制演习等。
但这一切非但达不到菲律宾向中国“秀肌肉”的目的,反而让外界清楚见识到了两国的差距。
真要打起来,结果可想而知。
美军撑腰?中国可不是吓大的 菲律宾之所以疯狂挑衅中国,不就是仗着背后有美国撑腰,但美军真会为了菲律宾与解放军交火吗?尽管美军在南海有航母战斗群的支持,可纵观整个亚太地区,美军实际更多扮演着威慑的角色,而非直接介入。
航母战斗群虽不可小觑,但放在南海这片海域,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作用。
(054A南通舰) 中国在南海的战略既稳健又坚定,以维护国家主权为首要目标。
中国海警在仁爱礁、仙宾礁等重要海域的常态化巡航,彰显了国家实力。
这一切,都不是菲律宾所能撼动的。
对于马科斯政府以及任何企图挑战中国在南海主权的力量而言,必须意识到以武力威胁只会将他们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中国《海警法》明确赋予海警在面对外国船只袭击或潜在威胁时使用武力的权力。
一旦菲律宾触碰了这一红线,势必将遭到严厉反击。
未来菲律宾若真敢派出军舰挑衅,解放军也不是吃素的,一旦我方进行强力反制,只怕菲律宾这些年侵占的所有中国岛礁,都将被一个不少的全部收回。
(中国海警船拦截侵闯船只) 菲律宾选择与美国为伍,借助外援企图在南海博得优势,无异于在悬崖边缘玩火。
中国愿意以和平姿态解决争端,但决不会退让于任何挑衅。
不论未来局势如何演变,中国都会在捍卫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歼-16出击,摧毁轨道卫星 在现代战争领域,卫星已成为军队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然而,这种技术双刃剑的另一面,也引发了反卫星武器的竞争。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以一段令人瞩目的宣传画面揭示了其航空技术的最新成就:歼-16重型战斗机首次展示了摧毁轨道卫星的能力。
这一公开展示不仅验证了西方媒体多年来对中国具备反卫星技能力量的揣测,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早在冷战时期,美国便已经成功试验了ASM-135“阿萨特”反卫星导弹,其所代表的技术成就至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
尽管随着冷战的结束这一项目被搁置,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从未停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较之下,中国此次高调展示其机载反卫星导弹,无疑是向世界传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不仅具备迎头赶上的技术实力,更有信心在全球军事博弈中获取更多话语权。
2、美国的双标“嘴脸”再一次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方面对其他国家的太空军事化口诛笔伐,指责它们“破坏世界和平”,另一方面却拒绝签署任何禁止太空军事化的条约。
这种“双重标准”行为的背后,是美国在太空领域欲称霸的野心昭然若揭。
成立太空军、加强反卫星技术的研究,正是美国未雨绸缪,为未来可能的太空战争做好准备的实证。
面对美国的不实指责,中俄其实也习以为常,我们实际上更专注于提升自己的防御能力。
俄方也通过米格-31战斗机成功测试了“伊希姆”导弹,这进一步表明,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强化自身安全能力已成为共识,求稳求胜才是长远之计。
美媒总喜欢对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大做文章,称其为美军构成巨大威胁。
该体系涵盖从高超音速导弹、反卫星武器到无人机等多个领域,旨在形成一道强大的“防御泡沫”,遏制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
如果美国不能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将不得不重新评估在第一至第三岛链的部署策略,这对其地缘战略利益无疑是重创。
3、“软肋”曝光,美军空中支援将陷入瘫痪 相较于传统力量竞争,如今的太空作战能力已然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技术。
此次航展上,除了机载反卫星导弹,中国还展示了红旗-19反导系统及激光武器系统,均具备强大的反卫星作战能力。
这些技术的曝光不仅仅是为了震慑对手,也是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方面绝不会妥协。
在此背景下,美国海军对卫星的依赖成为其软肋。
从通讯、导航到侦察,卫星几乎包揽了所有关键任务,一旦失去卫星,美国将在战争中极其被动。
这使得他们对中国的反卫星技术倍感压力,担忧其有朝一日可能令美国海军的空中支援陷入瘫痪。
当美国频频在太空军事化问题上挑衅时,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鲜明的,我们将奉陪到底,以实际行动宣示立场。
我们要走出属于自己的战略道路,让美军在全球军事对抗中无路可走,真正实现地缘政治的平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