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人类找不到外星人的12个原因:细思极恐的费米悖论!外星人你在哪

时间:2024-04-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1

科学家认为,外星人是必定存在的。

但是,人类至今为止却从没实实在在的接触过它们,似乎它们从未存在过。

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恩利克·费米,美籍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费米是物理学家中金字塔尖的存在,不仅自己在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还培养出了包括杨振宁在内的6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生!

而他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在1950年的一天,与其他科学家闲聊讨论外星人时候的一句话“where are they? ”(它们在哪里?)最终演变成了半个世纪以来最著名的费米悖论:

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

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人类并未接触过任何外星人!

科学家认为外星人必定存在的推论如下:

银河系中有1000亿-4000亿颗恒星,可观测的宇宙内存在着1000亿以上的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

保守计算可观测宇宙内的恒星数量大概是在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颗!

这个数量是地球上沙子数量的10000多倍。

这些恒星当中大小、温度、光度与太阳类似的大约占5%到20%。

我们仅用最保守的5%计算,类似太阳的恒星有5000000000000000000000颗。

这些和太阳类似的恒星里有22%-50%有类地行星。

按照保守的20%计算,类似地球的行星就有100000000000000000000颗。

比地球还宜居的“超宜居”类地行星

即便是这些类地行星中只有1%的行星上可能产生生命,并只有1%的有生命行星能发展出和地球类似的文明,那么可观测宇宙中的文明数是一百万亿左右。

进而可以得出我们的银河系中大约有10亿个类地行星和10万个与人类相当的智能文明!这就是著名的德雷克公式#全能创作家#

德雷克公式

而且!

我们年轻的地球年龄是45.4亿年,假设我们把地球和一个80亿年的行星K对比,行星K出现文明应该领先地球大约34.6亿年。

那么理论上来说他们的文明程度应该远比我们发达!

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他们!

他们的文明是不是没有发展到让我们能够发现它们的水平呢?

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

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在研究地外文明时,认为技术的先进程度取决于这个文明的对能量的掌控。

随即提出了一个用来衡量潜在文明的层次及技术先进程度的标准-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

并初步将宇宙文明分成三个等级,后来科学家将其扩展到7个等级。

我们人类文明还没有毕业,现在正处在0.72级文明

科学技术推算人类如果要达到3级文明需要5000-10000年左右,据此推算,结合德雷克公式的结果,银河系中应该至少10000个3型文明的出现!

即便它们没有留下殖民星球的痕迹,也应该出现冯·诺依曼探测器或者其他的信息采集装置,理论上应该在短短50万年中就可以探索完银河系中所有的星系,当然也包括太阳系!

可以自我复制无限繁殖的冯·诺依曼探测器假想图

但是至今为止,我们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什么信息都没发现,也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我们为什么找不到外星人?

费米悖论提出近70年来,科学家们始终试图对其给出合理解释,试图给出我们到底为什么没有找到外星人的终极谜题答案。

其结论大体上可以总结成两大类观点。

第一类推论是建立在宇宙中并不存在2级和3级文明的前提下。

既然我们推算出了上万亿的高等文明,假设几乎所有高等文明都是宅男属性,即使99.999%的高等文明都不和外面接触,剩下 0.001%的总会奇葩一点偶尔抛头露面,这样我们就会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可是并没有,原因分为以下三种可能。

1.稀有地球假说

首先幼年的星系含有大量黑洞和超新星这样的宇宙杀手,它们释放出的辐射可以杀死一切生命,因此宇宙大爆炸早期生命是很难出现的。

而像银河系这样的成熟稳重的星系早已度过了放荡不羁的少年时光,这就成为了地球生命诞生的先决条件。

而就算是在银河内,也只有距离其中心13000到33000光年的环形区域,才有诞生生命的可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宜居区。

银河系宜居区域

同时恒星的年龄、体积、热量、都必须和太阳相当;星系中还需要有木星土星这样的大型行星做护盾,在外围抵挡太阳系外的小型天体入侵;还要有磁场保护我们不受宇宙粒子伤害;最重要的一点还要有适合密度的大气层。

同时满足这些要求对于一颗行星来说实在是太苛刻了!

因此也顺理成章地产生了第二种可能:

2.我们是第一批智慧生命

即使广袤宇宙有着无数其他地外文明,文明程度也远远不及人类或者和我们差不多,再加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了我们无法互相发现。

显然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是最有利的,人类可以真正地把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3.过滤器理论

第三种可怕的可能是有其他的原因干扰了高等文明的出现,这个因素就是“过滤器理论”!

在生命出现前到3级文明出现的过程中,有一道几乎不可逾越的天堑挡在中间。

它是演化过程中一个或多个极端困难甚至不可能跨过的阶段,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之为过滤器。

大过滤器理论模型

核战争、人工智能、小行星撞击、宇宙射线暴......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每个阶段都可能成为过滤器。

而最为恐怖的是,或许有一个人类现有智慧所无法理解和预知的“大过滤器”,正在某个空间某个时间以某种形态等着我们!

进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我们在火星上或者其他行星上发现任何简单的生命,这都将是灾难性的信号!

如果火星上发现生命,可能意味着灾难

因为这将大大降低了我们已经越过大过滤器的这种可能性!如果我们在其他行星发现了复杂生命的化石,那将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新闻,因为这说明大过滤器几乎肯定会发生在我们的未来!

这可能将导致人类的灭亡。

第二类推论是建立在宇宙中已经存在2级和3级文明的前提下。

也就是说高等外星生命是存在的,我们找不到他们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高级文明可能已经造访过地球

可是由于有记录的人类历史只有区区5500年,在那之前就算发生了什么接触也没有办法流传至今。

或者外星文明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造访过地球,我们就更加无从得知了。

2.银河系可能已经被殖民了

只是因为太阳系所处在边缘地带,高等物种的星际交流可能已经在周围几个恒星系发生了,我们不知道而已。

3.黑暗森林法则

一旦某个宇宙文明被发现,就必然遭到其他宇宙文明的打击。

因此所有高等文明都避免暴露自己的位置,隐藏在宇宙的某个角落。

4.顶级文明毁灭说

指的是宇宙中有文明等级食物链顶端存在,有一个超级牛B的文明就在某处观察宇宙,他们会消灭所有发展到了对他们有威胁的文明,我们人类只是还没有触碰他们的警戒线而已。

5.存在形式不同

可能是高等文明可能把物质世界看做很原始的存在,而人家可能是以意识或者其他的某种形态存在,我们之间无法产生交集。

6.存在维度不同

高等文明已经在我们身边了,但是由于维度等级的差异,导致我们无法接触他们甚至理解他们。

就像一个细菌无法理解我们人类的日常一样。

7.动物园理论

在高级文明的眼里我们都是“被囚禁的动物”,只是被高等文明圈养的小白鼠。

太阳系只是一个试验场,高等文明只在安全距离内暗中观察我们,而并不参与人类的发展。

我们被高等文明绝对地隔离在太阳系中。

8.虚拟现实说

认为我们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我们只是活在类似电脑的模拟现实中,就好像电影《黑客帝国》一样,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模拟出来的数据,只是模拟让我们感觉活在真实的世界中而已。

9.天文馆理论

这种说法是指我们被高等文明有意地隔离了,独自放在这个我们所认知的静默的宇宙中。

在目前人类能理解的范畴内,费米悖论暂时还没有标准答案。

科学家们只能提供可能的解释而已。

人类文明的出现在科学上来讲就是一件非常不科学的事情,你和我出现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一个神话。

因此无论我们身处平行宇宙还是虚拟现实,都请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活在当下。

2025星际奇遇:水瓶座如何成为未来世界的引领者

水瓶座: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要吸引水瓶座的目光,就必须拿出点新鲜、独特且富有创意的招数。

水瓶座,作为十二星座中的思想先驱,他们热爱自由、追求创新,对未知世界充满无限好奇。

因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旨在触动水瓶座内心深处对未知和探索的渴望。

一、星际主题创意活动 未来科技展:邀请水瓶座参与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展览,展示最新的科技产品和创新理念。

在这里,他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感受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

创意工作坊:组织一系列创意工作坊,如编程马拉松、3D打印设计、机器人制作等,让水瓶座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未来趋势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就未来科技、社会趋势、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水瓶座将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思想,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

二、星际探索体验 虚拟现实星际旅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水瓶座身临其境地体验星际旅行。

从地球出发,穿越浩瀚的宇宙,探访神秘的星系和行星,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

星空观测活动:在晴朗的夜晚,组织一次星空观测活动。

水瓶座可以仰望星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星座和行星,用望远镜观察它们的细节,满足他们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

星际主题派对:举办一场以星际为主题的派对,邀请水瓶座穿上宇航服或未来风格的服装,享受一场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狂欢。

在派对上,他们可以结交新朋友,分享彼此对未来的憧憬和创意。

三、激发创意的互动环节 创意挑战赛:设立一系列创意挑战赛,如设计一款未来交通工具、构思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等。

水瓶座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交自己的创意作品,并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励。

创意分享会:邀请水瓶座分享他们的创意想法和经历,无论是科技发明、艺术创作还是生活小窍门。

在分享中,他们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创意市集:设立一个创意市集,让水瓶座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如手工艺品、科技产品、设计作品等。

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结识更多有创意的人才。

吸引水瓶座的因素 未来感与科技感:水瓶座对科技和创新充满热情,他们渴望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未知的领域。

因此,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活动将深深吸引他们。

自由与创意:水瓶座热爱自由,追求个性与创意。

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

因此,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创意挑战的机会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社交与互动:水瓶座善于社交,喜欢结交新朋友。

他们渴望在交流中分享思想,碰撞创意。

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交和互动环节将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

综上所述,“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将是一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盛宴,旨在吸引水瓶座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解梦:常梦见故去的亲人,是老天给你6点提示,暗示花开富贵

在阅读之前,温馨提醒您,本文仅供参考娱乐,不可迷信!美好生活还需自身努力! 你有没有在深夜突然惊醒,枕边还留着未干的泪痕?那个在梦里对你微笑的身影,分明是早已离开的亲人。

这样的场景重复上演时,先别急着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解释。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些穿越时空的相会,藏着比你想象中更深的生命密码。

一、未完成的情感需要被看见 记忆像被揉皱的纸团,你以为早已抚平褶皱,却总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展开。

那些想说却没说出口的"对不起",想听却永远错过的"我爱你",都在潜意识里凝结成晶莹的琥珀。

梦境是心灵的邮差,反复递送这些未拆封的信件。

大脑在睡眠中会自动整理情绪碎片,就像收拾凌乱的房间。

当某个情感抽屉卡住时,意识会启动"记忆回放"功能。

恰似电脑系统自动修复程序,提醒你该处理积压的情绪缓存。

这不是纠缠,而是生命自带的疗愈机制。

二、潜意识在帮你搭建疗愈的阶梯 科学研究显示,人在深度睡眠时,杏仁核与前额叶皮层的连接会减弱。

意味着理性防御暂时卸下,积压的情感得以自然流动。

那些在清醒时被压抑的思念,此刻化作温暖的梦境拥抱。

这不是沉溺过往,而是大脑在构建情感修复的脚手架。

就像受伤的皮肤需要结痂保护,心灵也需要温柔的缓冲期。

每一次梦境重逢,都在悄悄松动记忆的冻土,让新生的绿芽有机会破土而出。

三、生命轮回的温柔启示 晨雾中的露珠消失后,会以云朵的姿态重现。

亲人离世带来的空缺感,恰似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的贝壳,提醒我们生命以不同形态永恒流转。

梦境中的相聚,是宇宙在展示生死的圆融本质。

现代量子物理学发现,能量永远不会消失只会转化。

那些温暖的笑靥、熟悉的叮嘱,早已融入你的血液与呼吸。

当春风拂过窗台时,请记得每个生命都在参与这场宏大的能量交响。

四、提醒你活在当下的珍贵 梦境像面魔镜,照见最深层的渴望。

当你在梦里紧握逝者的手,现实中的双手是否正虚握着光阴? 这不是命运的捉弄,而是生命在提醒:每个清晨的阳光,都是宇宙馈赠的崭新礼物。

神经科学家证实,人对时间的感知存在"心理折叠"现象。

过度沉溺回忆会让现实变得模糊。

当你学会在当下种下希望的种子,那些穿越时空的牵挂,都会化作滋润心田的甘露。

五、内心深处的自我觉醒 每个梦境都是灵魂写给自己的信。

当熟悉的容颜反复出现,也许是你该重新审视人生轨迹的时刻。

那些未兑现的承诺,未尝试的改变,都在等待破茧成蝶的契机。

脑科学揭示,梦境能激活默认模式神经网络。

这种特殊状态让人跳出固有思维框架,像站在山顶俯瞰自己的人生版图。

那些温暖的注视,或许在暗示你该开启新的征程。

六、生活即将迎来转机的预兆 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预言"告诉我们:关注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当梦境持续传递温暖讯息,其实是潜意识在构建积极的心理磁场。

这不是神秘主义,而是思维模式决定现实走向的科学验证。

就像春天总在冰雪消融后到来,频繁的温暖梦境往往预示着心理寒冬的结束。

当你学会用感恩承接思念,用希望浇灌回忆,生命自会为你打开柳暗花明的新篇章。

站在生命的长河边,每个梦境都是宇宙投来的小石子,激起的涟漪终将汇成滋养心灵的清泉。

与其执着追问梦的寓意,不如把每次重逢当作成长的邀请函。

当你能微笑着对梦中人说"我过得很好",便是真正读懂了这份穿越生死的祝福。

记住,所有温暖的牵挂都不会消逝,它们正在你看不见的维度,编织着下一季的花开富贵。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