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秦始皇陵

从审美角度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严意境

时间:2023-07-20网络作者:小白

当我们走进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到处拿着手机拍照的游客,所有人蜂拥着挤向第一排,只为了看上一眼这存世两千年的世界八大奇迹,然后大失所望的摇头叹气着走开。

秦始皇可能做梦也想不到他引以为傲的陪葬军士俑们在两千年后沦为他后代子孙闪光灯下的玩物,曾经战无不胜的大秦将士们严阵以待的不再是敌军,而是中外游客,他们依然在守护着始皇帝的陵墓,但他们早已褪去本来的彩色,还原最原始的本真。

他们于现代世界被复原后傲然屹立在自己的军阵之中,你在角落静静看着这些身高180的勇士们,你忘记了时间流失,你无视了那些拍照的游客,某一刻你觉得自己就是军阵中的一员,你的使命是直至地球毁灭也要守护皇帝的长眠,没有人记得你的名字,你是一个普通的陶俑,与伙伴们一起组成了强大的军阵,你觉得你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皇帝的地方就是大秦疆土,旌旗蔽空,军容肃穆。

当你醒来的时候,你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怅然若失之感,仿佛站立于此已过千年。

《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主持规划设计,秦朝名将章邯监工。

兵马俑是修筑陵墓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秦朝以法家治国,律法严明,兵马俑采取实名制的制作方式,比如陶俑的胳膊不合格,制作者将被直接砍掉胳膊抵罪,部件制作好后再黏贴起来,所有陶俑平均身高1.8米左右,当时的秦国军士也不过1.6-1.7米而已,相传这是秦始皇理想的军士身高。

整个陵墓直到今天不生野草,因为用的是熟土,这是跟白灰一起炒出来的,整个陵墓修建时长39年之久,征调72万人修建,等到两代人修完之后的时候只剩不到8万人平安回家。

史传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他们的兵器都被项王的军队搜刮而走,手无寸铁的他们又被大火焚烧。

考古学家证明一号坑和二号坑中存有黑色木炭遗迹,它们的塌陷也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

1974年0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我们平时看到的完整军阵就是一号坑,游客最喜欢挤到最前面去看热闹,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第一排军士其实都是死士,即由犯罪的人组成的敢死队,两军交战他们负责冲锋,东端排列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

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二号坑呈曲尺形,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混合军阵。

三号坑呈凹字形,出土了大量完整无损的陶俑,是军队的指挥部。

总结而言就是一号坑宏伟壮观,二号坑混合多样,三号坑精品陶俑纷呈,坑坑有货不坑人。

兵马俑种类繁多,分为车兵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驭手俑与将军俑,没有一个兵马俑一模一样,很搞笑的是他们都是单眼皮,因为双眼皮要等唐朝后才通过民族融合才出现于中华民族。

一号坑后面有很多残缺的俑,只有等待修好复原之后才能回到前方军阵中,否则他们将永远站在后面替补,听说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都是彩色的,因为氧化陆续都褪色了,科技的限制导致我们不敢再轻易开启俑坑,希望这些替补俑和待挖俑重见天日的时候不会太远。

汉朝的贾谊过秦地写下《过秦论》,唐朝的杜牧写下《阿房宫记》,古人感叹历史兴衰写下流传千古的文章,兵马俑出土后的年代,给予我们关于那个时代更多的联想,孙皓晖先生创造出《大秦帝国》系列,为我们描绘一个大国如何崛起,李碧华的《秦俑》上演了一出秦俑穿越千年的爱情故事,黄易的《寻秦记》又来了一出今人穿越秦朝创造历史的故事,当电视剧中看到古天乐那具陶俑的时候,我意识到秦始皇其实也只是一个平凡人,什么千古一帝,死后的他也只是希望自己的老师守护在他身边,希望伴随他横扫六合的军队永远陪他长眠,一起陪他见证那他期盼来临的千世万万世的大秦。

2006年9月,德国26岁的小伙Pablo假扮兵马俑跳入俑坑,许久之后才被发现请出了俑坑,他的勇敢尝试给了我们一种复杂的时空交错之感,古俑与精装打扮的今人交错站在一起,我们缺识别不出来,我们期待古俑可以复活,那将是旷世神迹,而古俑跟今人站在一起,如果他们活了过来,发现有人冒充军士,我想他们会先笑一会,然后把他围起来军法处决吧。

11月23日,埃及发现数十具动物木乃伊,其中包括猫、幼狮、鳄鱼等动物。

这些木乃伊或来源于公元前664年到公元前332年,考古学家称幼狮木乃伊是全世界首次发现,从科学角度而言他们只是两千多年前的动物,从实用的角度来而言只是配藏品,从审美角度来说,他们才跟兵马俑一样,是穿越千年到今天的伟大艺术品,他们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我们编造关于他们故事,我们沉浸于自己创造的时空意境。

审美,永无止境,下次遇见古物,慢点走,多看看。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秦始皇陵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