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气味甜丝丝的,闻起来好像刚开始烧暖气时的味道。
”
格斯内尔回忆起1966年12月的一天,那是他第一次知道人肉烧焦是什么气味。
作为燃气公司抄表员,格斯内尔经常出入宾特利医生的别墅。
老医生当年已经92岁了,常年住在宾州的小县城里。
他平时对格斯内尔信任有加,允许其自由进入家里检查管道。
可是那天早晨,格斯内尔独自进门之时就发现屋里烟雾缭绕。
他顺着烟味的源头查找过去,发现地上有一摊灰烬。
抬头一看,头顶的天花板,也就是二楼卫生间的木地板居然被烧穿了一个大洞。
格斯内尔赶忙跑上楼,只见卫生间一片狼藉,灰烬之间赫然撂着一条未被烧尽的人腿。
所谓的“人体自燃”现场,受害者被烧得只剩一只腿
“宾特利医生被烧死了!”消息四散而去,警方随之而来。
可是在一番调查之后,当地警察也陷入了困惑:老医生之前的生活一切正常,没有自杀倾向,而他杀的可能性也被排除。
有人说,这一切只是意外,因为老人生前有抽烟的习惯,或许不小心引火烧身了?可是现场勘查的结果显示,烟斗被好好地放在卧室,老人却被烧死在卫生间,这似乎解释不通。
除此之外,现场也没有发现其他火源。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烧死这位可怜的老人?
震惊之余,人们纷纷想起了一个可怕的传说:人体自燃。
人体自燃,延续几个世纪的恐惧
提到“人体自燃”这四个字,凡是小时候读过世界未解之谜系列图书的读者肯定都有所印象。
在这些猎奇类图书中,所谓的人体自燃案件被包装为超自然现象,各类人体焚烧的案发现场照片既满足了我们的猎奇心理,又成了夜晚的噩梦源头。
或许有人会问:书上说的人体自燃事件真实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会不会发生在我自己头上?
毫无疑问,人类的躯体确实是可以燃烧的,不然就没有火葬这回事了。
可关键在于,人体的燃点很高。
正常情况下焚烧尸体需要易燃物品辅助(比如木材、织物、汽油),还必须得人为地点火。
可是根据这些“自燃”案件的描述,受害者并未主动点燃自己或是被别人蓄意纵火。
他们的躯体似乎没有接触火源,就莫名其妙地开始燃烧。
尼泊尔一处传统火葬场。
人体的燃点不低,需要木材、织物等易燃物以及火源才能烧成灰烬
听上去,人类的躯体好像是个危险的“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启动“自毁程序”,用一把熊熊烈火送主人归西天。
若果真如此,那实在是骇人听闻!实际上,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会为这些故事感到好奇或恐惧,不少古人也曾对人体自燃事件的真实性深信不疑,甚至还有一些知名学者对此进行过讨论。
据记载,17世纪丹麦解剖学家巴托林(Thomas Barthopn,人体淋巴系统的发现者)是第一位记述了所谓人体自燃现象的学者。
他在书中描述了一位巴黎老妇人夜里睡觉时莫名浑身起火,最后被烧成灰烬的不幸事件。
不过在当时,人们还没有提出人体自燃(Spontaneous Human Combustion)这一概念,只是简单地将这些焚烧事件作为个案进行描述。
直至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自然科学会报》发表的一篇论文首次使用“人体自燃”这一名词来形容那些难以解释的人体焚烧事件。
著名作家狄更斯对“人体自燃”现象深信不疑,甚至将其写进《荒凉山庄》一书中
不仅是学术界,人体自燃的说法还传播到了当时的文学界以及民间。
我们所熟知的许多作家,比如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尼古拉·果戈里,都在他们的小说里提到了人体自燃。
而狄更斯先生更是人体自燃概念的坚定拥护者,他在《荒凉山庄》一书中用人体自燃的办法“写死”了笔下一位爱喝酒的商人角色。
对于这种“领盒饭”的方式,文学评论家亨利·刘易斯颇为不满。
他认为人体自燃完全不靠谱,不该将如此荒谬的事情写进书中。
而狄更斯的态度也很是有趣,他在序言中写道:“除非有关人体自燃的全部事实资料也自燃了,否则我不会放弃我的观点。
”
是天谴,还是意外?
直至今日,像狄更斯与刘易斯那样为人体自燃真实性而辩论的声音仍是不绝于耳。
支持者认为:世界上存在某种超自然力量,或是人体内存在某种特殊因素,可以不借助外界火源而点燃自己。
反对者则认为:所谓人体自燃都是误会一场,一定是其他类型的意外事件被不明真相的群众误认成了诡异的自燃事件。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将狄更斯口中所说的那些“事实资料”拿出来一探究竟,看看人体自燃是否真有可能发生。
在狄更斯生活的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绝大部分报道中的自燃事件受害者,都有些共同点——要么爱喝酒,要么身躯肥胖。
巧合的是,在西方宗教文化中,肥胖和嗜酒往往被当做纵欲享乐的象征,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当时虔诚的教徒眼中实在是罪过万分。
因此,人体自燃就被解释为“神灵施加于有罪之人的天谴”。
在许多文化中,嗜酒被认为是放纵享乐的生活方式
不过这种基于超自然力量的解释显然是无法服众的。
且不论是否有鬼神,就算是有,世间做恶之人多了去了,比纵欲享乐更严重的“罪过”也是五花八门,为何最后遭天谴的只有这些可怜人?况且有不少受害者死前并未喝酒,也不肥胖。
于是乎,很多支持者又尝试从人体内部找原因。
一些观点认为:酒精是易燃品,大量饮酒配合上体内易燃的脂肪会提升人体的易燃程度,而人体内部的压力会导致火花产生,引发燃烧。
这种理论看上去有点科学的味道,但实际上毫无科学根据。
不管酒的度数有多高,喝下去的量有多大,酒精始终不是体液的主要成分,不太可能显著改变人体的燃点。
至于人体内部压力点燃酒精的说法更是远离现实。
不仅如此,人体内部作为密闭空间也缺少燃烧所需的大量氧气。
实际上,即使不用这些科学知识进行反驳,只用基本的逻辑推理就会发现人体自燃的说法站不住脚。
在此方面,著名科学作家拉德福德(Benjamin Radford)的评论很有代表性:
“我们当今世界有50亿人(1987年),如果人体自燃真实存在的话,为什么相关事件数量如此之稀少呢(据统计,几个世纪以来全球不超过数百例)?此外,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走在大街上时发生自燃,也没有人在踢球或是去星巴克喝咖啡自燃呢”。
人体自燃的话题也被搬进银幕,成为电影题材。
海报为1990年科幻电影《自燃》
没错,几乎所有的“人体自燃”案件都发生在夜深人静之时,或是没有他人在场之时。
很显然,正是因为没有人目击,所以故事才能乱编。
而如果我们再多举几个类似案件的共同特征,你会发现人体自燃的真相其实近在眼前。
以往的学者们总结了“人体自燃”案件受害者的共同点[8],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主要是老人或行动不便的肥胖人士
生前往往有喝酒或抽烟的行为习惯
尸体周围普遍存在火源,比如蜡烛、油灯、壁炉、卷烟、烟斗
事发前部分受害者处于意识不清醒的状态(正在睡觉或醉酒)
将这些线索联系起来,我们就能基本还原出所谓“人体自燃”的真实面貌:这些受害者在事发前独自一人呆在室内,因为抽烟或是蜡烛等火源倒在身上而意外地引燃衣物。
然而,由于年迈体衰、肥胖、醉酒或是没睡醒,受害人意识不清、行动迟缓,未能及时自救。
接下来,衣物和被褥作为易燃物品致使火势越发猛烈,最终将丧失逃跑能力的受害人活活烧死。
也许有人会问,在文章开头所讲的自燃案件中,老医生身处卫生间,周围没有火源反而有水源,为什么也会烧死?学者们推测认为,老医生原本是在卧室抽烟而不慎引燃衣物的。
当他发现后,就前往卫生间找水灭火,可惜92岁的他步履缓慢,还没来得及打开水龙头就被烧死了。
以此类推,其他缺少火源的“人体自燃”案件很可能也是这个道理。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超自然灵异事件不过就是消防事故而已。
在科学精神尚未普及的18、19世纪,人们把难以理解的意外事故描绘得怪力乱神还算情有可原。
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它们。
如果继续以人体自燃作为噱头宣扬伪科学,恐怕就是对人类理性的背叛了。
几百年来有许多关于人体自燃的案例被记载下来。
例如1673年法国的一份医学资料记录了一个名叫帕里西安的人躺在草垫床上化为灰烬,只剩下部分头骨和指骨,而草垫床除他躺的部位外基本保持原样。
1949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53岁的科特里斯妇女在家中被烧死,房间其他地方却几乎没有火灾迹象。
1951年弗罗里达州的利泽太太被发现烧为灰烬,周围仅有少许火烧痕迹,12英尺外的蜡烛有明显融化迹象但灯芯仍完好。
同年英国的玛丽李塞尔在房间内被烧成灰烬,除一条腿外躯干几乎都化为灰,而周围家具毫发无损,她背后墙上有浓黑烟痕。
这些案例有一些共同特征,受害者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多数为中老年人,他们大多有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燃烧对肢体的毁灭性强,常只留灰烬,周围易燃物极少受损,现场会出现奇怪刺鼻气味,尸体周围有古怪粘稠液体。
自燃事件发生概率较低,有时会留下部分完好肢体,如腿脚。
对于人体自燃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假说试图进行解释。
·1、烛芯效应。
这是目前较有影响力且有证据支持的解释。
该理论认为人体脂肪可作为燃料,而衣物起到烛芯的作用。
在特定条件下小的火苗可能穿透皮肤点燃脂肪,然后持续缓慢燃烧。
例如受害者因酗酒或其他原因陷入深度睡眠,无法对疼痛和刺激做出反应。
外在火源如蜡烛、烟头点燃其身体,脂肪燃烧使衣物成为烛芯,导致身体像蜡烛一样燃烧。
由于火焰倾向向上燃烧,所以周围物体不易受损。
·2、酗酒。
曾有人认为酒精在体内堆积会增大可燃性,但相关实验并未证实这一说法。
·3、脂肪过多。
虽然部分自燃事件中肥胖者比例偏高,但该说法存在较多漏洞。
·4、静电。
有人提出自燃是静电引起的,但静电说的成立与否有待证实。
·5、体内化学物质与可燃气体的堆积。
医学博士认为可能是罕见的,肥大细胞激活综合征导致。
会使人体温度达到90以上。
也有化学家认为是肠道中过量产生的二膦类自燃液体导致肠道中的氢气和甲烷气体燃烧。
然而人体封闭空间内氧气能否支持燃烧以及如何解释诸多奇怪现象仍是疑问。
·6、燃粒子。
法兰西大学的Larry E Arnold提出人体内可能存在比原子还小的燃粒子,其局部空间堆积过多可能导致燃烧,但目前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尽管有了这些假说,但人体自燃之谜尚未完全解开,一些案例中仍存在无法解释的现象,如玛丽李塞尔事件中头骨在高温下缩成杯子般大小。
未来还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神秘现象。
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以及长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等,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从科学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的解释。
一些假说包括:“烛芯效应”假说,认为可能是人体衣物等先被外部火源点燃,像烛芯一样慢慢燃烧人体脂肪,导致人体逐渐被烧尽,但这种解释并不能涵盖所有案例;还有化学物质反应假说,认为人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自燃;静电累积假说,即人体静电的异常累积可能引发燃烧。
然而,这些假说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完美解释所有人体自燃现象。
它的发生可能涉及到复杂的生理、化学、物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或者可能存在目前尚未知晓的机制。
人体自燃现象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受害者往往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被发现,身体大部分被烧毁,而周围物品损坏程度相对较轻;现场可能会有一些奇怪的气味或痕迹。
总之,人体自燃现象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破解的谜题。
情侣闹矛盾,男子激动自燃,全身着火追赶女子 人体自燃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存在以下几种可能的解释: **“灯芯效应”假说**:认为人体自身的脂肪可以成为内源性燃料,衣物等作为灯芯,缓慢燃烧导致人体逐渐被焚化。
但并非所有情况都能以此完全解释。
**化学物质作用**:人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异常反应,产生足以引发燃烧的能量和物质。
**代谢紊乱**:可能存在某些代谢方面的异常,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热量或易引发燃烧的物质。
**静电积聚**:身体静电的不寻常积聚和放电,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点火源。
**微波辐射**:有观点认为可能受到外界微波辐射等能量影响,引发体内的变化导致自燃。
**未知生物能**:或许存在目前尚未被认知的生物能量机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被激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