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决堤事件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的人为造成的大灾难,花园口决堤事件造成了89万人被淹死,上千万人流离失所,据说蒋介石在炸花园口的时候还炸出了真龙,为此蒋介石还大病了一场,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现在已无从考证,但花园口决堤事件确实是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花园口决堤是中国抗战史上与文夕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
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史称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的任务由守卫黄河的国军商震的部队执行,地点首先选在了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
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
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
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担心手下执行消极,一再通过口谕、电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妇人之仁”。
1938年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
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
第二天,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
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
日军被黄水阻隔后,就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
他们退守到徐州后,南下到蚌埠,过淮河,再到合肥与日军其他部队会合,又开始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
黄河改道,虽然为国民政府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
花园口决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
1939年,日军为防止黄河水回归古道,保护通过故道的汴新铁路,决定扩大花园口口门。
7月间,乘进犯花园口之机,杉山部队在原口门以东另挖一个口门,当地人称之为东口门:,旋即冲宽扩大,东西两个口门之间相距100多米,中间留下一段残堤。
到1944年8月大水,始将残堤冲去,两个口门合而为一,最后花园口口门宽达1460米。
花园口决堤犹如脱缰野马,卷起的滔天巨浪历时4天4夜,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民宅被冲毁140万余家,淹没耕地800余万亩,安徽、江苏耕地被淹没1100余万亩,倾家荡产者达480万人,89余万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鱼腹,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这次决口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旱灾,并由此引发著名的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农民死于饥饿。
花园口决堤是中国抗战的一大惨案,据说蒋介石当年在炸花园口的时候就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三条蛟龙,不光发现还亲眼目睹到了蛟龙,而蒋介石也因为亲眼目睹蛟龙后大病一场,后来也没人敢再提起此事。
到了后来,人们无意中发现宋美龄的日记中提起蒋介石炸黄河的时,还提及了蒋介石看到河中的怪物后大病一场,但是对于怪物”是什么病没有详细的记录,也没有说是不是蛟龙,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支持方:
当时的局势,人们必须在中原沦陷、大后方沦陷,还是炸开花园口保住中原做出一个选择,而中原附近的国民政府军队已无力再战,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也还不足以抵抗日军的进攻,在这个局势下,以水代兵”是唯一现实的选择,如果需要负责也应该是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人。
质疑方:
花园口决堤并未对日军造成太多的困难,之后武汉依然是沦陷了,花园口决口,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89万人,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所杀中国军民的三倍,占八年抗战中中国损失的3500万人口的2.5%,而日军伤亡只有1000多人,花园口决口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
。
。
。
② 三奇六仪的飞步规律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乙 丙 丁 ③ 六甲飞步规律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④ 六甲与六仪的隐遁规律 甲子戊 甲戌己 甲申庚 甲午辛 甲辰壬 甲寅癸 换句话说 六甲的飞步就是六十甲子飞步的旬首落宫情况,三奇六仪就是就是六十 甲子飞步中各宫最后一位干支的天干。
把图简化一下(阳遁):坤二宫兑七宫乾六宫 坎一宫疑问:六十甲子和三奇六仪到底是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还需商榷啊下面是透玄网友观点:上面两图称为“阳遁地盘图”和“阴遁地盘图”实欠妥,应为“阳遁一局60甲子分布九宫图”和“阴遁九局60甲子分布九宫图”,所谓的“遁甲”中的“隐”一词,乃是有其针对性而言,奇门遁甲中地盘九宫的60甲子的“隐”,乃是隐于地盘的三奇六仪之下,上面所提及的“阴阳两遁,甲子隐于戊午,甲戌隐于己未,甲申隐于庚申,甲午隐于辛酉,甲辰隐于壬戌,甲寅隐于癸亥。
均以混天六十甲子在九宫分宫的最后一位天干,飞宫游遁”以愚浅见以为,“隐”当是参照于另一层或是另一级的对象而言,上面两个图中,九宫中的60甲子都是同样的一类属性,它们是60浑天甲子气的顺逆流行,对于60个干支来说,它们之间是等同的、流行的属性,它们只能相对与上一级的三奇六仪而“隐”,不能相互的“隐”,甲子隐于戊午之下,那么戊午又隐于什么呢?莫非互相隐于甲子?此外,为什么是隐于“九宫分宫的最后一位天干”,其六甲的最后一旬有何特殊性?按照上面的说法,也就是说六甲旬中的甲子至癸丑50个干支是隐于甲寅旬中九干之下,而非地盘的三奇六仪之下。
这样说来,60甲子中的乙卯一定是隐于乙下,丙辰一定是隐于丙下,丁巳一定是隐于丁下,戊午一定是隐于戊下,己未一定隐于己下,庚申一定隐于庚下,辛酉一定隐于辛下,壬戌一定隐于壬下,癸亥一定隐于癸下。
等于是甲寅旬中九组干支是隐于自身之下。
奇门的“隐”当是潜藏、隐遁之意,这样的“隐”则是自我隐形了。
这一点不知诸位发现没有,我想如果是这样呆板的话,那奇门遁甲也就毫无“隐”“遁”之意义所在。
而据吾所知晓之遁甲,应是60甲子隐遁于地盘三奇六仪之下,绝非60甲子之间相互隐藏,而甲寅旬中自乙卯至癸亥,由于地盘三奇六仪的顺逆不同,它们隐遁之说是相对于地盘三奇六仪而言的,其中乙卯是隐于地盘丁奇之下,丁巳是隐于地盘乙奇之下,而戊午至癸亥也是隐于地盘的六仪之下,而绝非干支隐于自身天干之下。
地盘三奇六仪才是隐藏六十甲子的根本道具,没有这层道具,何来隐之说? 我所见过的多种活盘、飞盘奇门遁甲,在谈到遁甲的问题时,都是将60甲子遁藏于地盘九宫的三奇六仪之下(不是60甲子的某些天干),而三奇六仪都是一顺一逆飞布的。
例如陶真人的飞盘,也是这样。
只有舍弃的地盘九宫中一顺一逆的三奇六仪,将60甲子排布九宫,而将最后一旬乙卯至癸亥的落宫天干强指为地盘三奇六仪,这样才会得出三奇六仪皆顺排的结论来。
但是六甲旬中,为什么甲寅旬中的九干可以作为地盘奇仪遁藏其它51个干支,而甲子至甲午旬中的天干为和不能作为地盘三奇六仪遁藏其它干支呢?甲寅旬的特殊性缘何?三奇的特殊性如何区别于六仪体现出来?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