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菜!襄阳最有名的特产之一非大头菜莫属了。
大头菜,又名诸葛菜,孔名菜,学名芜菁。
相传,诸葛亮躬耕隆中时,因当地盛产芜菁,为了长期保存,发明了三翻六晒九卤的腌制之法,被周边村民学会后,将之命名为诸葛菜。
因为大头菜含盐量高,便于携带,诸葛亮曾将其作为行军菜,成为每名士兵的标配,诸葛菜也因之闻名天下。
过去,襄阳大头菜种植面积很多,高峰时有几十万亩。
夏秋之季,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大头菜对土质要求不高,产量却高,根茎可腌制加工,青叶可喂鸡鸭猪牛,全身皆宝。
大头菜猛一看,和青萝卜差不多,不过,个头却小很多,形状也大不一样,外形扁圆长在身上和头上,萝卜的叶子仅长在头顶上。
大头菜和萝卜种植季节相差无几,收获时间略早。
秋季收获后,旋掉茎叶,去掉根,晒上两天,放入酱缸,撒上盐,腌制几天后,沥去水分,再倒入酱油,密封发酵。
等到第二年夏季,阳光火辣时,才捞起来,铺在地上曝晒,阳光一点点从表皮渗入,往往两三天过后,黑乎乎的表层便结出亮晶晶的盐花来,再放入酱缸浸泡,一般要反复晒制六次,才算腌制到位。
好的大头菜,是阳光与汗水共同的结晶。
前几年,襄阳市几乎每个乡镇都有酱品厂,全市知名的酱品厂就有襄江酱品厂、襄樊酱品厂、东津酱品厂等,很多都是百年老字号作坊改制的企业,如今早已烟消云散了。
前些年,有人在一家酱品厂意外发现腌制大头菜的大龙缸,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上学时学校附近,有一个老字号的邓湖酱品厂,专门生产大头菜。
有机会就会跑到酱品厂,看他们在太阳底下用大漏勺把黑头土脑的大头菜,从半人多高、一丈方圆的大缸里捞出来,铺在水泥地上。
天上地下的阳光都明亮亮地,白得耀眼,那大头菜上面的水分不断地发散着氤氲的气息,空气中弥散着酱香和大头菜独有的气息,顺风飘出十里远,都能闻到大头菜酱香的味道。
家庭腌制大头菜也很方便,洗净后切条或片,晒制半干,撒上盐,揉搓返潮后,再揉搓两回,放进玻璃瓶或者泥坛中,在阴凉处保存,可以放上一年多时间。
吃得时候,取出一些,撒些蒜苗和葱花,淋上小磨油,拌一下,就是一道脆爽可口的下饭菜。
工厂腌制的大头菜,含盐量高,吃之前,需反复洗上几回。
切成细丝,用温水泡半个小时,再洗两遍,直到酱菜丝金黄发亮,沥去水分,凉拌即可食用。
也可以配肉丝,青椒丝,胡萝丝等爆炒。
如今,不少大头菜生产厂家,研制了开袋即食产品,有麻辣,酱香,蒜香,酸辣等多种口味,食用更加简单方便。
大头菜,是襄阳人餐桌上必备的一道菜品。
早晚餐时,一小碟大头菜,一个白馒头,一碗白米粥或杂粮粥,既可裹腹,又节俭方便,更是寻常家庭必备小菜。
往往上了年岁的人,经过了风霜就会发现,一道小菜,一碗粥,才是生活的真谛。
菜以人名,人以菜传。
一道普通小菜,走进了寻常人间的餐桌,也让智圣诸葛亮走下了神坛,更加可亲可爱起来。
#行走在襄阳城##记录#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