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传国玉玺失踪三次,前两次失而复得,目前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 ?

时间:2024-04-0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传国玉玺最可能存在的地方是在洛阳的某一个角落,只是不为人所知而已。

传国玉玺的前世

传国玉玺的前世是和氏璧,源自2000多年前的一个悲壮故事。

楚国人卞和在砍柴时,偶然发现一块精美的璞玉,将其献给楚厉王,然而无人识得此宝玉,经过鉴别,认为这是一块普通石头。

楚厉王大怒,下令削去卞和的左膝盖骨。

楚武王时期,卞和再次献宝,又是相同的结论,可怜卞和的右膝盖骨被削去。

楚文王时期,卞和已经没能力前去献宝,只能在荆山脚下怀抱宝玉哭泣,哭得眼泪都干了,哭出血来。

周文王派人前去询问,才得知前因后果,派人打开玉石,果真是绝世珍宝,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是楚国的国宝,后流落到赵国,但是秦王对此宝垂涎三尺。

因此有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秦王灭六国,统一天下后,派丞相李斯将稀世珍宝和氏璧雕琢成玉玺,并永传后世,这就是传国玉玺。

它象征着皇权与地位,历代皇帝为抢夺传国玉玺,血流成河,在所不惜。

传国玉玺的今生

传国玉玺,是皇帝的专有印玺,它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这八个字的含义是:我(皇帝)当皇帝是上天的任命,(所以)国运必然长寿、永久、昌盛,流传万世。

从此,传国玉玺开启了它传奇的一生之旅,但它多灾多难,多次失踪,多次失而复得。

传国玉玺第一次失踪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四处游玩,乘龙舟过洞庭湖时,突然风云突变,龙舟即将倾覆,秦始皇感到害怕了,为祈求神灵镇浪,急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传国玉玺第一次失踪。

在过了八年后,有人找到传国玉玺,将它献给秦王,秦王失而复得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第二次失踪

传国玉玺在秦朝仅仅传了二世便亡了。

秦王子婴将传国玉玺献给刘邦,刘邦据有传国玉玺,打败项羽,建立西汉,号为汉传国玺。

此后,传国玉玺一直跟随皇帝传承,中间偶有波折(断了一角,变成金镶玉玺),也无大碍。

时间到了东汉末年,何进带兵入宫诛杀宦官时,段珪带着小皇帝出逃,传国玉玺再一次失踪。

后来,孙坚等关东诸侯击败董卓,攻入洛阳。

孙坚的士兵看见城南甄宫中的一口井中有五彩云气,派人下去查探,打捞出一个自尽的宫女,找到传国玉玺。

从此,传国玉玺第二次重见天日。

此后,孙坚因传国玉玺而亡,后来袁术得到传国玉玺,称帝,实力不够而亡。

辗转多年,传国玉玺又回到汉献帝刘协手中,重归汉室。

传国玉玺第三次失踪(彻底失踪)

虽然朝代更迭,但传国玉玺作为正牌皇帝的信物,一直代代相传。

从东汉汉献帝手中,传给曹魏,后传给晋武帝司马炎。

前赵刘聪、后赵石勒、冉魏冉闵等人先后拥有传国玉玺,后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北朝时期,传国玉玺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在隋朝一统天下后,被隋文帝杨坚得到。

隋朝被灭后,传国玉玺流落到突厥短暂时间后,归于李唐,被唐太宗李世民得到。

到了唐朝末年,朱全忠夺传国玺,建立后梁。

不久,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传国玉玺归后唐所有。

后唐末帝李从珂通过兵变,得到皇位,他打仗非常勇猛,但不会治国。

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联合契丹反叛,大军来到洛阳城外。

公元936年,李从珂看见大势已去,但他非常刚烈本着我得不到的东西,石敬瑭也别想得到,于是带着传国玉玺和妻儿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

从此之后,传国玉玺彻底消失,再没现世。

结语

传国玉玺曾三次失踪,其中前两次都失而复得,第三次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没现世。

传国玉玺最可能在的地方,很可能在洛阳城的某一个角落,因为传国玉玺乃是国宝,经历过无数战火、摔打,湖水浸泡,都安然无恙,由此推断,它不一定会被大火烧毁。

传国玉玺是我国第一重宝,是无价之宝,如果你有幸得到,交给国家,使其重见天日,对华夏民族来说,是无上的尊荣。

洛阳当地人为什么喜欢说地邪?一千多年建都史,都怪风水禁忌太好了

如果你在洛阳待过一段时间,或者有洛阳的朋友,那你很可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洛阳地邪"。

当地人习惯把在洛阳地界内发生的一切离奇、怪异之事,都用这一句话当作解释。

也不至于让人感到害怕,反而更像是一句当地的俚语。

比如几个朋友在一块聊天,聊到生病,某人自豪地说自己一年都没去过医院了,就会立马被人打住,并且认真地劝告他,洛阳地邪,不吉利的话不要乱说,不然很有可能你今天刚说完,明天就有了个头疼脑热的,得去看医生了。

而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还有了下半句,叫做"敢说不敢噘"。

噘就是骂人的意思。

就是说你千万不能在背后骂人,不然很可能你一句话还没骂完呢,话里的主人公就先出现在你的面前了,真的是比"曹操"来得都快。

所以很多当地人,都不敢在背后说人坏话。

为什么洛阳会有这么灵异的说法呢?有的人说是风水问题。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1000多年的建都史,更是龙脉的集结处。

并且早在西周时期,就被周公看重,准备在这里建城,直到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也第一次成为了一国之都。

极佳的风水必然引来有野心之人的觊觎。

几千年来,这座古城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兴衰,各种尔虞我诈、战火纷飞上演了早已不止一次。

有句话叫,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无数次的战争让邙山成了世界上死人最多的地方,很多神话故事里,都将邙山当作鬼域。

直到今天,北邙山也有着全国最大的古墓博物馆,墓葬群占地756平方公里,大型封土墓970多座,古墓葬多达数十万,数量之多"几无卧牛之地"。

而按照民间的说法,风水好,死去的人多,"邪气"自然就重了。

除了风水的问题,洛阳的道路也很奇怪。

我们打开百度地图看一眼就会发现,和其它城市主干道都是正南通正北、正东通正西不一样,洛阳市的道路布局都是斜的。

这就很容易让人把方向搞混,很多从外地来洛阳上学的同学,出门不带手机必迷路。

这和洛阳在历史上不断重建和破坏有关。

过去人们都秉持天圆地方的说法,道路都是东西南北分明的,也只有洛阳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历朝战争都要损毁,然后再重新修修补补,最后就成了这样一个格局。

当然,不管是哪种原因,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解释都是站不住脚的。

但它之所以一直存在,其实已经慢慢变成了当地人心中对未知的敬畏,对欲念的约束,告诫每一位在洛阳生活的人心向善良。

毕竟不乱说话,也就能少了很多是非。

洛阳盲师运势经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