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三国(杨简)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非常具有价值的文物,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其中有一个可谓是至宝,那就是传国玉玺。
毕竟传国玉玺是皇帝行使皇权的工具和代表,处于古代封建社会的顶端,又带有非常浓重的政治色彩。
在汉末三国时期,一些军阀或者当权者对传国玉玺也非常重视,毕竟这个东西代表着接替上一个政权的法理性和皇权天授的正统性。
而汉末的乱世当中,汉室自顾不暇,几乎完全崩溃,传国玉玺有一个"旅游"的过程。
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传国玉玺的来历
首先聊一聊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的来源是存在争议的。
第一种是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到蓝田采玉,玉工孙寿雕刻,李斯撰字。
也就是其历史始于秦朝;还有一种说法,传国玉玺的原材料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李斯磨和璧作之",是荆楚玉。
相比之下和氏璧的历史更加悠久。
按《韩非子·和氏》中的记载,和氏璧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时期,楚人和氏三献玉璞。
在战国时期有又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它的历史和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
还有一种说法,秦始皇本来用和氏璧做玉玺,然而巡视洞庭湖的时候遭遇大风巨浪,将玉玺投入湖中;之后再采蓝田玉做玺,这是结合了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在小编看来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为了包容以上两种说法而产生了推论。
不管怎么说,历代学者对传国玉玺的来源莫衷一是,这是传国玉玺年代久远且历经劫火所导致的,也为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结合一些史料记载,传国玉玺色泽洁白,"方围四寸",这个方围不是每一边都是四寸,而是总共加起来四寸,一边只有一寸,相对于各种影视作品当中的皇帝玉玺,是非常小的,难怪总会丢失。
传国玉玺上面的纽的形状是"交五龙",玉玺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一说"昊天之命皇帝寿昌"。
整体缺失一角,这还是发生在两汉之间,王莽篡汉索求玉玺,孝元皇后将玉玺投在地上,因此摔坏了。
这些就是传国玉玺的一个大概的形象。
根据《三家注史记》中的记载,在秦朝之前,百姓是可以用金、玉材质作印,以龙、虎形状雕刻印钮,全凭个人的审美意趣。
然而在秦朝之后,只有皇帝可以用玉做印,也就是玉玺。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的同时加强了皇帝的个人权威,而传国玉玺作为天子之印流传到两汉,似乎成为政权交替的"接力棒"。
这也导致汉末三国时期的人非常热衷于争抢、收藏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周折
传国玉玺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波折的过程,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战乱太过激烈,汉室流离失所,几乎无法维持运转。
首先是在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当时袁绍、袁术、韩馥、王匡、孔伷、焦和、张邈、张超、曹操、鲍信、孙坚、刘岱、桥瑁、张燕、刘备等人组成联军,大概分为三个方面讨伐董卓,河内、酸枣方面的义军经常吃败仗,袁术与孙坚这一路却取得突破,逼近洛阳。
在这种情况下,董卓基本上算是放弃洛阳,撤退到关中地区。
而孙坚作为前锋进入洛阳。
《江表传》中记载,早在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火并,张让等人劫持少帝刘辩逃出洛阳的时候,传国玉玺就被丢到井中,按《江表传》的说法叫做甄官井。
孙坚进入洛阳收拾被董卓破坏的皇陵的时候,发现井中有五色气,每天早上就会出现。
孙坚令军士汲取,就得到了这个传国玉玺。
这些史料当然带有一些神异色彩,但是孙坚得到传国玉玺这件事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孙坚和袁术同为军阀,但是从史料记载来看,孙坚要归属于袁术,是袁术的部下。
甚至孙策也有一段时间是袁术部曲,直到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袁术僭号才正式脱离。
袁术知道孙坚手中有传国玉玺,他本身是有称帝野心的,于是拘禁孙坚的妻子吴夫人,强迫孙坚交出传国玉玺。
袁术得到象征皇权和正统性的玉玺;在当时又有"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袁术的"术"、表字"公路"和"涂"都有路的意思);另外按照"五德始终说",袁术的舜的后裔,舜的德性是土德,正好接替东汉的火德。
这些东西都齐活儿,袁术高高兴兴僭号天子,结果两年之后就穷饿而死。
袁术手底下有一个人叫做徐璆的人,徐璆本身不愿意辅佐袁术,是被袁术劫持起来的,袁术很喜欢干这种事。
袁术死后,徐璆得到了这个传国玉玺,然后投奔汉朝,这个时候汉朝已经被曹操安置在许县,是曹操这个军阀在维持它的运作,但毕竟还是汉朝不是?徐璆于是归玉玺于汉朝;曹魏代汉时,曹丕向曹皇后索求玉玺,曹皇后学王政君把玉玺丢到地下;等到西晋代魏的时候,玉玺又落到晋武帝司马炎的手中。
这就是传国玉玺在汉末三国时期的流传过程了。
余论
从上述的资料来看,传国玉玺从少帝刘辩到孙坚、袁术、徐璆、汉献帝刘协、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链条。
然而毕竟死出久远,《三国志》中记载不详,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比如裴松之认为孙坚在各路军阀中最为忠烈,不应阴怀二志私藏玉玺,这是从人性的角度进行猜测。
《江表传》又根据"太康之初孙皓送金玺六枚,无有玉"来判断玉玺并没有到过孙坚手中,"明其伪也",裴松之也认同这个说法。
但是《后汉书》中记载袁术通过胁迫的手段从孙坚手中抢走玉玺,玉玺自然不会在孙皓手中。
或许是虞溥、裴松之等人没有看到或者采用类似史料。
后来传国玉玺继续流传,一般认为被焚毁于后唐末帝李从珂手中,没有实物,才导致对传国玉玺的情况争议不休。
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注》、《后汉书注》、《三家注史记》、《韩非子》、《汉书》、《秦代传国玉玺揭谜——两个版本、两种材料、两枚玉玺》
民间流传谚语:“生肖定命格,尾数藏玄机。
”在十二生肖的轮回里,生肖牛以其勤勉、坚韧著称,而不同的农历生日尾数,似乎也为这些“牛儿们”的命运添上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生肖与命理学说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古籍《易经》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意指人的命运虽由天定,但行善积德方能改写命运。
对于生肖牛而言,他们的性格中本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而特定的生日尾数,则如同命运之轮上的璀璨星辰,为他们指引着一条通往幸福与富足的道路。
接下来,我们将细细剖析这五个“最好命”的农历生日尾数,看看它们是如何在生肖牛的命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
一、尾数为1:天时地利,贵人相助 那些农历生日尾数为1的生肖牛,仿佛是大自然特别宠爱的孩子,他们自出生起便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庇护,这股力量既源自天时的巧妙安排,也离不开地利的慷慨馈赠。
正如古语所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他们,却巧妙地拥有了这三者的完美融合。
他们的性格,就像那田间耕作的老牛,沉稳而坚韧,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
但不同于传统印象中的笨拙与缓慢,这些牛儿们在稳重之中还藏着一抹灵动与智慧的光芒。
他们懂得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这种智慧,就像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手中的羽扇,轻轻一挥,便能掀起一场改变局势的风暴。
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的人生路上,总有那么几位贵人如同及时雨般降临。
这些贵人,或许是在他们迷茫时指引方向的智者,或许是在他们困境中伸出援手的朋友,又或许是在他们成功路上推波助澜的伙伴。
他们的出现,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生肖牛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而到了晚年,这些生肖牛们不仅收获了物质上的丰盈,那是他们用汗水与智慧换来的金山银山,更是拥有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宁静。
懂得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无论是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还是独自品茗赏月的静谧时刻,都能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正如那句民间谚语所说:“家有万贯,不如身心安康”,他们真正实现了“富贵双全”的人生理想。
在这样的生肖牛身上,我们看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融合,也见证了贵人相助的奇迹力量。
二、尾数为3:才华横溢,名利双收 对于那些生肖牛且出生日期尾数为3的人来说,他们的生命轨迹似乎注定了不平凡。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尾数为3的生肖牛们的生活哲学——他们不仅拥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才华,更具备不懈追求理想的坚韧精神。
在艺术与学术的殿堂里,这些人总是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正如宋代文豪苏轼在其《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意着这类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总能发现与众不同的灵感,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无论是在音乐、绘画、文学还是科学研究等领域,他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常常能够引领潮流,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进入中年后,这些人的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正如《大学》中所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意味着,只有在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思考之后,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就。
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厚回报,更重要的是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许多人因此成为了行业内的权威人士,甚至被后人铭记为时代的典范。
然而,真正的智者从不会因为眼前的成就而停下脚步。
《道德经》中有句话说得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提醒着我们,即使身处高位,也要保持谦逊的心态,继续学习与进步。
对于尾数为3的生肖牛而言,晚年不仅是享受生活的时刻,更是回馈社会、传承智慧的重要时期。
他们通过撰写著作、开设讲座等形式,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希望年轻人能够从中受益,走上更加光明的人生道路。
三、尾数为5:坚韧不拔,终成大器 当我们谈论到那些命运中带有特殊符号的人时,尾数为5的生肖牛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对象。
他们内心的坚韧不拔,不仅仅体现在面对困难时的顽强抵抗,更在于能够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光芒。
正如《庄子·逍遥游》中所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只有经历过深沉的积累,才能承载起生命的重担,驶向成功的彼岸。
尾数为5的生肖牛们,往往在年轻时便开始默默积蓄力量,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他们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而坚定的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看似平凡的生命,逐渐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当岁月的车轮缓缓前行,那些曾经的磨难与挑战,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个艰难的日子,都是通往辉煌未来的垫脚石。
尾数为5的生肖牛,在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后,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家庭生活也同样温馨和谐。
进入晚年后,他们的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这正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真实写照。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适用,无论是职场竞争还是个人成长,只有那些能够承受住压力,不断努力的人,才能最终站在人生的巅峰。
不仅如此,尾数为5的生肖牛的故事,还提醒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忘记自己最初的追求。
但真正的成功者,总是能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坚守自己的信念,直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刻。
正如网络上流行的那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奋斗的鼓励,更是对尾数为5的生肖牛这类人物最真实的赞美。
四、尾数为7:智慧超群,福泽绵长 尾数为7的生肖牛,便如同古老智慧与现代洞察的完美结合体,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他们,仿佛是从《道德经》的深邃智慧中走出的智者,以一种超乎常人的洞察力,透视着人心的微妙与世态的炎凉。
“智者”之誉,非虚名也。
这些生肖牛的朋友们,他们不仅拥有敏锐的直觉,更具备深厚的学识与广阔的视野。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当多数人还在犹豫不决、徘徊不前时,他们却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那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善于分析、精于计算,更在于他们那颗永远保持敬畏与好奇的心,让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保持清醒与独立。
而谈及晚年,尾数为7的生肖牛更是展现出了“福泽绵长”的特质。
他们不仅自己能够享受到生活的宁静与富足,更将这份福祉传递给了子孙后代。
这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丰盈,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传承与引导。
他们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家族前行的道路,让后代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多了一份从容与坚定。
古今民俗,共话“7”之魅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7”往往与神秘、吉祥相关联。
七星高照、七夕相会,无一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民间,更有“七上八下”之说,寓意着尾数为7的事物往往能够带来上升与好运。
这种对“7”的崇拜与喜爱,也悄然融入了人们对生肖牛的看法之中,使得尾数为7的生肖牛更加被赋予了吉祥与智慧的双重光环。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尾数为7的生肖牛之所以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游刃有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那超群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
五、尾数为9:九五之尊,尊享荣华 《周易》有云:“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句经典的话语,形象地描绘了拥有九五之尊地位者的光辉形象,恰如尾数为9的生肖牛之人。
这类人,仿佛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要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像是精心绘制的地图,每一步都指向了成功的方向。
正如“人上有人,天外有天”这句古老的谚语所说,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他们也能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智慧,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他们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精神层面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随着岁月的流逝,尾数为9的生肖牛的人们,在事业上的成就逐渐显现出来。
他们不仅在职场上享有崇高的声望,更在社会生活中赢得了广泛的尊敬。
《诗经》中所记载:“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古人对于贤明领导者的敬仰之情,也恰好映射出现代社会中那些尾数为9的生肖牛之人所受到的赞誉与爱戴。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行胜于言”**这一至理名言,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榜样。
当这些尊贵的灵魂步入晚年,他们的生活更是充满了幸福与安宁。
他们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品味着人生的甘甜,同时也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帮助更多的人成长与进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的存在,不仅为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也为社会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与经验。
在这样的生命旅程中,尊享荣华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心灵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践。
无论生肖如何,尾数几何,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奋斗,终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愿每一位生肖牛的朋友,都能在自己的命运之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
但梦中所见常常晦涩离奇、匪夷所思,使得多数人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梦境,这时就需要请擅长解梦的占梦者指点迷津,判断吉凶。
那么,古之占者是如何解梦的,梦之吉凶又是如何与现实吉凶对应的,下面我们就跟随史料中的相关记载去略窥门径。
一、梦凶,可能预示凶兆。
梦中看到不好的事物,或令人害怕,或令人沮丧,有时确实会指向不利的结果,列举两个简单的案例: 公孙瓒之梦 话说汉末群雄争霸,白马将军公孙瓒与袁绍鏖战多年,最后公孙瓒逐渐不敌,消极地躲进城塞中固守不出。
一日,公孙瓒在睡梦中看见蓟城的城墙崩塌,这蓟城可是他的大本营,显然是凶兆。
献帝春秋曰:瓒梦蓟城崩,知必败,乃遣间使与续书。
公孙瓒心知自己必败无疑,于是派人给自己的儿子公孙续送信,寻求支援。
后来,公孙瓒果然战败,被袁绍攻破城塞,自焚了断。
关羽之梦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北伐曹魏,初期顺风顺水,势如破竹,大军围困樊城,逼得曹魏大将曹仁差点弃城。
虽然进展顺利,但关羽却难以宽心,因为他梦见野猪啃咬自己的脚,于是对长子关平说: “我今年气运衰败,此番恐怕是回不去了。
” 蜀记曰: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后来,关羽果然久攻不下,后方又遭东吴偷袭,最后兵败身死。
以上两个案例,梦中的预兆明显,当事人自己就能解梦,下面我们再看看当事人自己解不明白的两个案例: 邓艾之梦 话说曹魏名将邓艾伐蜀前曾做一奇梦,梦见自己坐在山上,山上还有流水。
邓艾实在搞不明白此梦的预兆,便向殄虏护军爰(yuán)邵请教。
爰邵为邓艾解梦道: “按照《易经》中的卦象,山上有水指的正是蹇(jiǎn)卦。
蹇卦的文辞写道:‘蹇利西南,不利东北。
’孔子解释说:‘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因而,你此番出征必定能攻灭蜀汉,但却是回不来了。
” △蹇卦 邓艾听完解释后,变得怅然不乐。
初,艾当伐蜀,梦坐山上而有流水,以问殄虏护军爰邵。
邵曰:“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
蹇繇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
’孔子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往必克蜀,殆不还乎!” 艾怃然不乐。
——《三国志》 后来,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创下灭蜀首功,但他居功自傲,擅行封赏,又被同僚陷害身死。
一切果然如梦中预示的那样,邓艾前往西南伐蜀,立下显赫功业,但回程往东北走的路却成了穷途末路,可谓是有去无回。
二、梦凶,也可能预示吉兆。
蒋琬之梦 蒋琬是蜀汉四贤相之一,诸葛亮病逝后,他接替诸葛亮成为蜀汉的新掌舵人。
早年间,年轻的蒋琬随先主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
蒋琬有治国之才,治理一个小县实在轻松,于是总能早早把活干完,然后便喝得酩酊大醉。
恰巧刘备突击巡察官员,看到蒋琬这个样子,十分生气,当时就想法办了蒋琬。
好在诸葛亮从旁解释,刘备这才发现蒋琬确有才干,只是不太顾及表面工作。
朝廷官员毕竟要做出表率,活干完了也不能放浪形骸,所以刘备便减轻处罚,只是开除了蒋琬。
蒋琬被革职后,有天夜里梦见一个牛头挂在门口,还哗哗地淌血,感觉十分糟糕,于是找来占梦者赵直解梦。
赵直解释道:“看见血说明事情将见分晓;牛角垂到鼻子的位置,这是‘公’字的形象,您将来必定能成为三公,此乃大吉之兆。
” 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
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
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
” ——《三国志》 △“公”字的演变 坚母之梦 东吴创始人孙坚,早年他母亲怀孕时,梦见肠子飞出体外并绕着吴昌门移动。
醒后她十分害怕,把梦告诉了邻家妇人。
邻家妇人告诉坚母不要怕,怎知这不是吉兆。
等到孙坚出生,容貌不凡,性格阔达,才志脱俗,一表人才,坚母这才知道当初的梦果然是吉兆。
及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昌门,寤而惧之,以告邻母。
邻母曰:“安知非吉征也。
” 坚生,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
——《三国志》 梦中令人惊骇的一幕,居然也能是吉兆,可见解梦绝不是只看表面,吉凶也不是简单的对应。
三、梦吉,可能预示吉兆。
程昱之梦 曹魏名臣程昱,本名是程立,年少时曾梦见在泰山上,两手捧日,程昱感到奇异,曾将此事告诉荀彧。
等到兖州反叛,幸赖程昱等人为曹操保住了三城,荀彧将程昱的梦告诉曹操,曹操对程昱说: “你必将成为我的心腹之臣。
”于是在“立”上加一个“日”,改名为昱。
魏书曰: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
昱私异之,以语荀彧。
及兖州反,赖昱得完三城。
于是彧以昱梦白太祖。
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
”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
丁固之梦 东吴重臣丁固,当初他做尚书时,梦见肚子上长出了松树,于是他对旁人说: “松字拆开来就是十八公,代表着十八年后我将位置三公。
” 果然十八年后,丁固被封为大司徒。
吴书曰:初,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
程昱和丁固的梦显然都是吉兆,后来在各自的仕途中也都恰巧得到了应验。
四、梦吉,也可能预示凶兆。
魏延之梦 蜀汉大将魏延一直随诸葛亮北伐,一日魏延梦见头上生角,便咨询占梦者赵直,赵直骗魏延说:“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为不战而敌军自破之兆。
” 离开后,赵直告诉旁人:“角的字形,乃是刀下加一个用字;头上用刀,这是大凶之兆。
” 果然,后来诸葛亮病逝,魏延不听朝廷调令,被定罪杀死。
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 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三国志》 张猛之梦 汉末武威太守张猛,其父为汉末名将张奂,他的母亲曾梦见自己带着丈夫的印绶,登楼高歌。
天明后,猛母把做的梦告诉丈夫,张奂请人来解梦,占梦者解释说: “夫人刚生下男孩,日后必将再临此郡,并以身殉职。
” 许多年后,已是武威太守的张猛遭受韩遂的围攻,寡不敌众之下,穷途末路的张猛登楼自焚殉国,竟是应验了当年占梦者的话。
典略曰:初奂为武威太守时,猛方在孕。
母梦带奂印绶,登楼而歌,旦以告奂。
奂讯占梦者,曰:“夫人方生男,后当复临此郡,其必死官乎!” 及猛被攻,自知必死,曰:“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有知,岂使吾头东过华阴历先君之墓乎?”乃登楼自烧而死。
梦中所见看似有向好趋势,但也可能预示凶兆,占梦者的判断有时还真是令人难以捉摸。
结语 古人解梦的知识实在是博大精深,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也只能初窥门径,还有许多个中深意无法领会理解。
不过我认为大家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解梦,即梦境所指代的吉凶并非是绝对的,它顶多是预示趋势的难易好坏,但事情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个人的心态品性和能力素质。
所以说,无论梦中吉凶,解梦仅是参考,无需过度焦虑,积极处世才是每个人真正的吉兆。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关注,在此感谢。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