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灵异事件

在荔湾广场的真实经历 差点就从楼上走了下去

时间:2023-07-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我是相信这个世界有鬼的,但在我看来鬼也不能随便杀人,一般只能吓到人。

之所以我会这么觉得,大概是与下面这几件事情有关。

第一件事,荔湾广场。

荔湾广场想必有不少人是知道的,网上有各种传言,以及关于那个地方的历史,但是身为一个老广州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95%都是假的。

当然了,虽然网上的传闻很多都是假的,但是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那个地方真的有些邪,可以说是我见过的广州最凶险最邪乎的地方没有之一。

下面是我和父亲的亲身经历,那时候我大概是小学,有一天我们一家人去荔湾广场,当时还没有传的那么邪乎,我i们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我还经常去那里玩街机,大概是我初中的时候开始有各种传闻的。

当时母亲在商店里看商品,我和父亲就在外面的平台,然后父亲突然指着某个地方和我说,那个地方的景色很美,起初我还没感觉到,但是听他说完之后看过去发现确实很美,然后两父子就不知不觉的向那里走去。

根据父亲后来的描述,当时他看见的景色就如同仙境”,有雾气还有阳光照下来折射的彩虹,但是后来父亲再去找,已经再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了。

那时候幸好母亲在对面大吼一声你们在干什么,过来!”才把我们叫醒(她自己也是无意的)。

然后发现我们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平台很边缘的地方了,一个守在附近的保安也探头探脑的注视着我们。

然后我堂姐也在荔湾有过很奇怪的经历,当时他们在附近上下九步行街唱完K,就到荔湾广场附近去玩,然后接下来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她看到了有一个人影在不知道几楼的栏杆上面健步如飞。

另一个是:他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跑进荔湾广场里,然后转角的位置突然碰到一个一声不吭推着清洁车的清洁工,偌大的一群人吓得乱叫着跑了...

第二个故事,工厂。

父亲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后面有一道楼梯,基本没人走,父亲当时年轻胆子大,为了方便就经常走后面的楼梯。

有一天晚上父亲从后面进厂子,走楼梯的时候,突然上面跑下来一个人,父亲一侧身让了路,侧身的时候余光看到一个陌生人,很年轻的样子,下意识向后面一看,人已经不见了。

后来听工友说厂子里以前有一个年轻工人因为货梯事故去世了,就在后楼梯附近,所以基本上没人敢走后楼梯。

第三个故事,晨跑。

大概是父亲十来岁的时候,他朋友约他去跑步,当时五六点钟,天还没亮,路灯还亮着,然后他们看到一个人站在路灯下面,浑身是血的看着他们(据说是认识的人,以前被人打死的),然后两个人吓的赶紧跑走了...

第四个故事,厕所跟踪。

这个是我大伯父的亲身经历,说是有一天晚上,他感觉有人跟着他,可是回头一看什么人都没有,连续几次回头都是这样,明明听到身后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可就是没人,然后伯父就走进厕所里,把打火机推到最大,举着打火机从转弯处突然冲出去,只听唰的一声,有个东西很快的溜走了,当时伯父什么也没看到,那个厕所有个不短的走廊,从转弯处到门口再到外面是一条直线,有人的话应该肯定能看到。

第五个故事,奇怪光影。

小学的时候我是跟父母睡同一个房间的,有一天快天亮的时候醒了,发现父母不在房间里,然后我站在门前的门帘位置看到父母在我房间里睡觉,重点是我们看到我房间门和厨房之间的墙上有一团光影大概是圆形的映在墙上半米高的位置,当时我家里养了一只猫很通人性的,就守在房门前喵喵喵的叫着,然后我就站在门帘后观察了很久,大概是光晕的样子,两三圈的金色黄色,很奇怪。

以上大概就是我们家的超自然经历了,所以我虽然相信有鬼,却不觉得所谓的鬼有多厉害,正所谓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大家如果真的遇到灵异事件了也不用太害怕,因为绝大部分超自然现象都只能吓唬人而已,不能杀人害人,可能你经历了都不会知道,只会想起来后怕而已。

好了,故事讲完了。

这期就不科学解释了。

原因是上一期的科学解释之后有好几个同学都特别认真的指责我,说我解释的不好,这是对灵异”的不尊重...

总之现在我也搞不清楚,是真的有人看不懂我为什么要科学解释,还是说有些人就想喷喷喷...

荔湾广场诡异事件真相 最开始的旧址的确是一处乱坟岗

2004年,当荔湾广场跳楼案一经曝光,这个位于广州商业中心地带的著名地标建筑,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荔湾广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闹出人命了。

几个月前,荔湾广场多家商铺老板莫名惨死家中,送医检查后,却被查出死于心脏病。

但奇怪的是,这些死者的身体都很健康,送医之前,毫无半点心脏病发的征兆。

结合最近发生的连环跳楼案,人们不免对荔湾广场生出了惧色。

甚至有人怀疑,荔湾广场是不祥之地,那些人之所以死于非命,是因为招惹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01当广州警方再次接到来自荔湾广场的报案后,他们也有些头疼。

他们已经数不清这是荔湾广场第几次发生意外了。

但出于工作要求,他们也只能前往调查取证。

还是和之前的好几次命案一样,死者毫无征兆的从荔湾广场的高层跌落,当场失去了性命。

这一次的死法,和两个月前那名五岁小女孩的死法一模一样。

同样是失足意外从高层坠落,同样是当场死亡。

警方调取了商场里的监控,并没有在案发地点看到其他人的踪迹。

虽然排除了凶杀案的可能,但种种意外的频发,还是让警方不得不重视起这座邪乎的荔湾广场。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这些人的死亡,真的是冤魂作祟?即便是相信唯物主义的警察们,此刻也不得不怀疑起来。

可尽管他们已经足够努力,却也查不出半点结果。

无奈,他们也只能暂时将荔湾广场的高层封锁起来,避免日后再有人因为失足坠楼而造成死亡。

02荔湾广场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那个时期,是广东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期间。

荔湾广场位于广州市的市中心,占据着交通要道,并且面积庞大。

在广州房价均价六千元的时候,荔湾广场的商铺价格便被炒到了一万多块钱。

放在当时,许多人一年的收入加起来,都不够在荔湾广场买下一个平方。

由此足以看的出来荔湾广场的商业价值有多高。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商业价值惊人的广州重要地标,在建成以后,却频频发生诡异事件。

这不禁让当时的广州老百姓惶恐起来。

尽管警方多方加派人手,守在荔湾广场附近,可还是无法阻止那些诡异事件的发生。

而随着这些诡异事件的频发,有关荔湾广场的恐怖传说,也变得越演越烈起来。

03有人声称夜晚途径荔湾广场附近,发现挂在商场门口的招牌竟然变成了‘荔湾尸场’四个大字。

还有人称,荔湾广场这块地皮在开发以前,曾经是一处乱葬岗。

因为广场建设压住了这些冤魂,导致这些冤魂对活着的人进行报复。

要想活命,唯一能做的,便是拆除荔湾广场。

对于这些传言,警方在调查一番后,发现并不是空穴来风。

他们翻阅了广州城的历史,发现荔湾广场的位置,在清朝时期的确是一片乱葬岗。

不过在建国以后,广州城因为建设,便将乱葬岗转移了。

之后进入经济腾飞时期,才建成了荔湾广场。

至于‘荔湾尸场’这一说法,警方怀疑是夜晚光线问题导致的。

虽然这些说法都有迹可查,但荔湾广场里接连发生的这些命案,却是让警方毫无头绪。

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查明真相,给民众一个交代,恐怕荔湾广场也会因为这些诡异事件变得落寞。

什么都在涨,为啥打火机20年还是卖1块钱?

(IC photo/ 图)最近,“为啥一块钱打火机20年不涨价”登上热搜。

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中,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资水准涨了好几倍,物价也在噌噌上涨。

令人好奇的是,20年前打火机是1块钱,20年后的打火机仍然可以用1块钱买到。

全球的大部分打火机都来自中国,而目前中国的打火机则主要来自湖南邵东的打火机产业集群,甚至全球70%以上的打火机,都来自这里。

不过,在有些人的遥远记忆里,在新世纪前后,浙江的温州才是中国的打火机基地。

从温州到邵东,打火机产业有着怎样的变迁?不涨价又是如何做到的?一度辉煌的温州打火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用型打火机被发明出来后,很快就形成了打火机产业,只不过当时为欧美所垄断。

1960年代,日本人率先发明了一次性的金属打火机,相较于传统打火机,这种一次性打火机使用简单、携带方便,重塑了打火机产业。

只是,这种一次性打火机固然比传统的低廉,但价格仍然达到10美元以上,并非普通人家使用得了的。

1980年代,商业头脑发达的浙江温州人从一次性打火机中嗅得了商机。

他们从日本带回的产品进行组装学习和制造,把每一个零件的作用搞清楚,然后撤掉打火机里没必要的零件,把必要的零件全部换成价格便宜的,一下子就把一次性金属打火机的价格打到1美元左右。

凭借举世无双的价格优势,温州打火机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功出海后,更是打遍世界无敌手。

1992年到1994年,中国生产的打火机从每年出口5000万个,猛增到了差不多将近3亿个,几乎把美国一次性金属打火机的低端市场全部占领。

新世纪初,温州打火机企业数量一度高达2000余家,产品主要销往欧盟各国,年外贸销售量6亿只,占全球金属打火机市场总量的70%。

2001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发文,将温州确立为“中国金属打火机生产基地”,彼时的温州也是世界金属打火机生产基地。

但极度辉煌的背后,也存在巨大的隐患。

早在1994年,美国推出了CR法案(Child Resistance Law,即儿童安全法案),要求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打火机售价在2美元以下的,必须加装儿童安全锁。

还没等温州打火机厂商反应过来时,中国打火机在美国市场已经几乎全军覆没。

美国市场没了,还有欧洲市场,温州打火机很快占据欧洲市场的绝对份额——这再度引起欧洲打火机厂商的不满,它们想方设法继续狙击中国打火机产业。

2001年9月,欧盟对温州打火机启动技术壁垒的CR程序。

2006年,欧盟高悬了5年的CR大棒,终于砸向我国打火机企业,欧盟要求从2007年3月11日起,凡向欧盟市场出口的一次性打火机,必须“确保至少能安全使用5年,其间并能提供维修零配件;必须在欧盟境内设立一家维修点,否则必须安装安全锁”等。

美国CR法案,让温州打火机痛失美国市场,欧盟的CR法案,让温州打火机继续失去欧洲市场,温州打火机只能把出口转向日韩等国。

祸不单行的是,2010年,日本打火机CR法规也正式实施,并将一次性打火机列入限制范围,这进一步打击了温州打火机产业……温州的打火机企业数量从最高峰的2000多家不断锐减,到2010年底,能正常生产的只有30家,大量的打火机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

接连遭遇技术壁垒,辉煌一时的温州打火机产业走向没落。

时至今日,温州当然还有一些坚守的打火机产业,只是产业规模已经无法跟辉煌时期相比。

(IC photo/ 图)邵东成为新的打火机基地温州打火机产业没落的同时,湖南邵东的打火机产业迎来生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邵东的打火机产业已经起步,当时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的,承接温州打火机厂商的一些外溢订单。

在温州打火机产业遭遇狙击和挫败后,邵东得以顺利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邵东的打火机产业充分汲取了温州打火机产业的经验教训。

事实上,在1990年代温州打火机遭遇美国市场的拦截后,温州的打火机厂商本来是有充分的时间来改进技术以满足西方市场的准入条件的。

可由于当时温州的打火机厂商处于零散的、单打独斗的状态,不少厂商想到的是,这个市场没了,那我就去下一个市场,凭借价格优势继续攻城略地,而非提升技术含量。

这让温州打火机产业接连在欧盟市场和日本市场遭遇壁垒,一下子无处可售,兵败如山倒。

再加上温州出口的打火机主要是金属打火机,其主要原料是铜和锌合金,在2010年前后价格大涨,使生产打火机的成本增加了25%,企业更加不堪重负,温州打火机企业迎来倒闭潮。

邵东的打火机产业,在新世纪初则做对了几件事。

一个是主打一次性注塑打火机生产,虽然价格与利润比金属打火机低,但生产成本也低,有助于扩大在东南亚市场的领先优势。

其二,形成产业集群。

早在2007年,邵东多家打火机出口企业一起成立了出口监管委员会,统一定价、配额、运输、保险等,而且一起出资,整合分散的资源,研发设计模具。

其三,成立了打火机协会,专门整合“低小散”企业,加大技术投入,进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工艺水平。

事实证明,这个思路走通了。

2012年,温州金属打火机产业仍在萎靡中时,邵东生产的注塑打火机年产量就突破100亿个,出口量首次超过浙江,成了国内打火机出口最多的地区。

此后的多年,邵东在打火机生产上精益求精、协同合作,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比如形成产业集群。

如今的邵东共有出口打火机生产企业12家,拥有完整的打火机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企业80余家,200多种配件全部实现自产,打火机种类多达300余种。

比如不断加大技术革新,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为国内打火机进军欧美市场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比如实行生产的自动化改造,人均效率提升30倍,产能增加40%,产品合格率高达99.5%。

生产效率始终在不断提高——每支打火机的人力成本从0.1元下降到0.015元;生产成本一直在降低——产业集群、生产智能化等都极大降低了生产环节衔接的成本……这让一块钱打火机可以20年不涨价,厂商还能越赚越多。

邵东这个面积仅有17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刚过百万的小县城,共出口打火机35.2亿个,占同期全国打火机出口总量的50.1%,稳居全国第一。

从温州到邵东,打火机产业链的转移背后有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

温州打火机产业的没落,只是一个产业在打击下的挫折,温州仍然有许多引以为傲的产业。

只不过邵东的崛起也有激动人心的部分:不要小瞧任何“低廉”的行业,只要有“智造”的助力,始终保持技术革新的能力,一块钱的打火机也能成就令人惊奇的辉煌。

斯沅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