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小喵就听老厦门人常调侃称:“人生就像一条思明南路,不过是从妇幼保健院到大生里。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妇幼保健院出生到大生里殡仪馆火化,人的一生便会就此完结。
与出生的喜悦不同,死亡总是充斥着悲痛,甚至还有那么一丝神秘。
而厦门老殡仪馆的所在地——大生里也总是让人充满了好奇,它被形容为人生“终点站”,又被人描述成厦门“阴气”最重的地方。
可事实真的像大家说的这样吗?大生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小喵决定带着大家的疑问和好奇,踏入这块厦门“神秘之境”,一起来探寻关于大生里的前世今生……
01.
大生里名字的由来
说起大生里这个名字,大家早已习惯了这个称呼,所以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时,多数厦门人的回答都是:“就是个地名,大家都这么叫的”。
因为这份习以为常,让大家失去了对这个名字的好奇心,但小喵在整理资料时发现,关于这个名字的“传说”还挺丰富!
有人说大生里是大柽柳的谐音。
据了解,清末厦门的轻微案犯都被罚到鸿山下的镇南关外种树。
久而久之,这里树木繁茂,其中有一种植物叫大柽柳,谐音“大生”,于是这一带就叫“大生里”。
除了这种说法,还有人说大生里其实是“大生意”的意思(闽南语中大生意与大生里同音),这里主要说的是大生里街头巷尾的殡葬用品店,人们都说他们是在做大生意。
而且据传,靠近铁路公园口两侧的殡葬用品店经常易主,究其原因,是因为按照厦门的习俗,前往殡仪馆参加吊唁的人在结束后不能直接回家,而是要去人多的地方溜达溜达,去掉身上的“晦气”。
而这些店面便成为大家最经常光顾的地方。
久而久之,店铺的财气便被损伤。
如果是这样,小喵好奇,殡仪馆搬走后这些店铺的“大生意”是否能够如愿到来?
话说回来,大家对于大生里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地方有着无尽的想象和猜测,关于大生里名字的由来也传出了很多个版本。
但随着小喵对大生里深入了解后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子的。
其实,大生里这个名字的诞生是因为一家叫大生的房地产公司,故而取名大生里,并没有其他典故。
看到这里小喵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嗨!原来一直是大家的“内心戏”太丰富了,仅此而已……
02.
大生里=乱坟岗?
早期的大生里原来是这样子的!
大家都知道大生里是厦门老殡仪馆的所在地,因此关于这个地方一切的神秘与“灵异”都跟殡仪馆联系在一起。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厦门殡仪馆建立之前,大生里就已经充满故事与争议……
大生里在还没有开发之前, 并不叫大生里,这一带统称为镇南关,旧时这里是厦门城通往厦门港的必经路。
但是早在1920年,这里就已经坟墓遍地,甚至有人称这里就是一座坟墓“围城”,走到这里就等于走到了鬼门关,说这是一处人鬼杂居地。
旧时镇南关隘口大概示意 现为思明南路鸿山寺旁的九竹巷口位置
是不是人鬼杂居地我们无从考究,但那时候的镇南关确实是坟墓多如积雪,放眼望去山头上白花花一片,根据记载,那一带有坟墓数十万座,这种数量着实让人震惊,这可真真是大坟场!
▲1903年鼓浪屿美璋照相馆出品的镇南关墓地照,在鸿山寺的前方,是一片不算太陡的下坡(今大生里),遍地坟墓。
图片来源:视觉厦门
图片上看似鹅卵石的白色斑点就是坟墓,放眼望去白花花一片。
所以乾隆年间诗人张锡麟在《南关踏雪》中就描写过这样的现象:“昨夜鸿山雪片稠”意思是说鸿山附近的坟墓包裹着一层洋灰,白如积雪,但却被后人解读为厦门曾经下过雪。
03.
改造后的大生里
磨难重重?
遍地坟墓的现象一直持续到1926年鲁迅先生到厦门大学任教,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到厦门大学上课只得搭乘小船,如果不这样,便只能从这坟堆中穿过,这让鲁迅十分气愤,向主持厦门市政建设的周醒南提改造建议。
其实,改造、建设大生里是大势所趋,厦门要想发展一定绕不开这块“核心区域”,于是在1927年后,厦门进行了首次大规模市政建设,填海修筑堤岸,开山修路,同时吸引大量华侨回厦投资开发房地产。
于是一座座坟冢用金斗储藏,集中运至郊区,一排排的骑楼拔地而起。
镇南关一带一改之前乱葬岗的“形象”,摇身一变成为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大生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大生里跟建成初期的样子依然有差距。
因为在1938年日军登陆厦门时,炸毁了大生里西北部的其中一段骑楼,这些地方到解放初期仅剩框架,我们现在看到如此完整的建筑样貌其实是后期修复后的样子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据说当时大生里遭受日军轰炸后伤亡惨重,后来便传出这地方“闹鬼”。
周边一带晚上鲜少有人外出,所以很多人说厦门这个地方阴气重不是空穴来风,但小喵以为,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
04.
大生里的老殡仪馆
见证了太多厦门人的别离
不知道是否因为大生里早期与“死亡”、“坟墓”的各种联系,所以后来才把殡仪馆放在这里,但自1967年大生里殡仪馆建成投用,到2013年搬迁至天马山福泽园,这46年间,它确实见证了不少厦门人的别离。
吕先生的父亲去世后,就选择在这里与父亲做最后的告别,他说,父亲以及父亲的朋友都是老厦门人,对这里“熟悉”,觉得大生里对他们来说有着特别的记忆。
关于大生里的记忆,老陈也有同样的感慨 。
他就是在这从小住到大的,读的第三中心小学也在这附近,对他而言这里就是他的出生、成长地,他并不会觉得晦气啊!
反倒是大生里给了他很多成长的经历和回忆,最后他调侃地说道:“住这挺方便!从这出生,从这离开,人生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都在这了……”
直到后来听说殡仪馆有一天要搬走,竟然有些失落,在他眼里,这里早已跟“死人”、“别离”没有关系,这里有的是关于他生活的满满回忆……
05.
老殡仪馆搬走了
大家欢呼雀跃?房价暴涨?
正如小喵前面所说,对殡仪馆的存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有些人觉得无所谓,但有些人仍旧心存芥蒂。
同样住在大生里附近的小许就觉得很受影响,她家就住在殡仪馆后面那栋楼,有时候晚上回家路灯坏了,真的要被吓“死”!而且睡觉比较浅的她半夜会被从殡仪馆传出的哭声惊醒,那是守灵人在为家人哀悼……
所以殡仪馆搬迁小许很开心,至少能睡个安稳觉了。
其实,大生里殡仪馆搬迁是大势所趋,根据周边居民描述,这里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厦门市中心,但是来的人却很少。
而且随着厦门人口逐渐增多,大家对于殡葬需求逐渐增大,这个小殡仪馆早已无法满足,所以会经常出现堵车、停车不方便等各种问题,这个殡仪馆肯定是要搬的。
于是在2013年6月份,天马山福泽园正式投入使用,大生里殡仪馆退出历史舞台,有人说大生里自此之后不再悲伤。
可是小喵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何止是不再悲伤,甚至欢呼雀跃呀!到底为啥?后来小喵才知道是房价涨了!
根据当时报道称,自搬迁后,大生里的房价从之前1W+/平方一下子涨到了1.6W+/平方(2013年房价),2019年更是涨到了5W+/平方。
周边想要卖房子的居民怕是做梦都要笑醒吧?!可是当时有房产中介却说,其实刚开始涨价房子成交量并不理想,处于“有价无市”的情况:“周边都是老房子,交通也不算便利,便宜的时候还有人来看,现在涨价了更没人来看了……”
06.
现在的大生里什么样?
殡葬产业销声匿迹?
现在的大生里,渐渐褪去了当年的那份“隐晦”,慢慢回归平淡,和厦门其他地方看起来并无太大差异。
甚至在周围居民的印象中,殡仪馆带给大家的“恐惧”记忆也随着时间消散了,小喵跟路边大爷攀谈,本想聊聊关于大生里的前世今生,他却用迷惑甚至费力思考的表情来回应我,我已经了然,时间真的带走了太多……
现在大生里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喧嚣的市井模样让人再也无法将这里与乱坟岗、坟冢再联系在一起。
而在骑楼下的店铺中,殡葬用品店都少了很多,仅存的几家有些还大门紧闭。
多的是人们日常所需的服装店、百货店……
当小喵询问殡葬用品店老板现在还有生意吗?为什么不搬走呢?老板笑呵呵的回答道:“习惯了!习惯了……”
其实,对于很多厦门人来说,大生里之于他们就是一种习惯地存在,不是吗?
至于生意,肯定是会受影响的,但也有老板透露,不完全指望这个养家糊口,甚至表示还有其他收入来源。
但小喵也碰到了一些良心老板说:“我要是走了,别人找不到我怎么办?”老板对殡葬事业的“扎根”精神着实让小喵敬佩,这种不辜负信任的真诚在这个向“钱”看的社会显得难能可贵……
07.
老殡仪馆渐被遗忘?
从此只存留在厦门人的记忆中
在铁路公园入口旁边有一条上山路,叫白鹿路,这条就是通往殡仪馆的必经路,很多厦门人甚至戏谑地称之为“黄泉路”。
小喵在走向老殡仪馆的路途中,并未感受到有什么异样,去之前小喵心中还做了铺垫和猜想:那里会不会让人感觉后脊发凉、阴风阵阵?事实上这些纯属凭空臆想,周边除了破败的房子、零星的行人和两侧停放的轿车,再无其他。
走到鸿山半山腰,小喵回头一瞥发现了老殡仪馆旧址,看得出来,这里已经许久未有人问津,门口也变成了停车场。
环顾四周小喵发现,虽然破败,但依稀能够看出当时殡仪馆的样子,有人还指着排气口说:“那些就是当年存放尸体的地方,之前都是福尔马林的味道,非常臭。
”
听了这样的话,小喵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而当我将目光往右手边移动时,看到了殡仪馆的冷库和用来祭祀的焚烧炉,更加觉得不寒而栗。
小喵震惊之余甚至有些感伤:之前是谁在这里与至亲告别,又是谁曾在这里焚烧着对已故亲人的悼念……
此时殡仪馆的大门紧闭,还上了锁,小喵透过大门观察,过道一片漆黑,就连里面的植物都渐渐变黄,干巴巴地挂在前人扯的藤上,看起来有点荒凉、有点凄惨。
至此不难发现,殡仪馆在大生里这个地方的印记已经随着时间渐行渐远,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而大生里本身也逐渐褪去那份“灵异”的氛围,变得跟这个现代化的城市越来越融合。
很多人说这是好事,时代在发展必然要走这一步,而另一部分人则在感慨和怀念,物是人非事事休,确实会有些伤感……
大学必经路
@华
70年代在厦门大学上学,经常从中山路走路到学校,必然会路过大生里,别人还说这里以前是厦门的花街(即红灯区),现在抬眼一看,竟是变了一幅模样,感慨岁月流逝,时过境迁……
也有些人对于大生里的概念是从父辈那里获取的:
我爸爸这样说
@小猫莱拉
我爸说当年住在思明电影院,走到大生里,就是民国时期那石墙附近已经是觉得非常遥远了……
还有人根据自己儿时的经历,回忆起对大生里那份为数不多的记忆。
儿时的我被吓坏了
@璎
儿时与外婆到大生里找外婆的熟人,夜间回来时,路过鸿山寺边上的马路总有怪异的风啸声,传说是冤魂在哀嚎,我吓得揪住外婆的衣襟……
不知道日后成长起来的厦门人对这块土地是否留有这样或美好或“诡异”的回忆?但至少此刻大生里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故事和无尽的遐想,还挺有趣的是不是?
最近小喵在努力挖掘着每一个体现厦门城市性格的角落,目的就想呈现给每一位热爱城市生活的你们,让大家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
其实,有故事的不一定是隔壁班的女同学,还有众多不为人知的厦门街巷呀,所以如果你觉得小喵写的不错,就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小喵吧~
#今日话题#
你对大生里了解吗?
你对它有着什么样的记忆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告诉小喵呀!
对于厦门这个地方,作为风水专业人员,当然要以风水方面来进行解剖厦门整体风水格局。
厦门市是一个小岛,属于岛内环境,在四面环水的情况下,几条桥连接起厦门和泉州、厦门和漳州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这是和内陆的必通之道。
厦门地处福建省的东南部,也是一个天然的海湾形成地理位置,在现在的厦门来说,厦门可以称得上是国际城市,因为厦门在现时代的城市建设上,是一个现时代感特别明显的新型城市,岛内高楼林立,建筑物新颖造型,以及岛内的绿化气息,都充满现时代气息。
岛内环岛路线宽阔,虽然在老市区的道路并不太大,但新建区域,还是十分的宽阔,路边是一片片的热带林木,给人感觉就是一个热带海边的活力气息。
二、厦门风水格局厦门在整体上,是一个呈圆珠型的的小岛,在海湾环抱中,正是有如一个小宝珠一样的静静躺在环抱中,在海口入口处,刚好有台湾的金门岛守护门户,挡住海风的吹入,形成一个真正良好风水格局,可以这样来看,厦门是以大陆为靠山,金门为案山,两边泉州和漳州作为龙虎护卫,保守着厦门的风平浪静气息,这也就是所谓的风水宝地的像征。
风水学所谓的藏风纳水,正因为有金门的挡风,这就是藏风的要点,纳水者,厦门四边环水,水流缓慢,龙虎护卫得力,纳水力量强大,这样也就形成厦门的正格,当然,环水格局来说,正合风水学中的山是人丁水是财的理论,从而也定下厦门的风水标,厦门是一个经济高速发达的地方,福建人的勤劳和精明,在厦门可以看出来,外来人口的密集,也可以在厦门这个小岛来体现。
因此来说,厦门这个地方是经济强势的地方,在福建来说,厦门的经济可以说是全省的前予之一。
三、厦门人信仰风水和神明厦门地势力不高,又是在海中的一个海岛,但厦门却是没有台风的一个海岛,据说,是因为厦门在外围一个小岛上,建有郑成功的神像守卫,这样才让厦门不会出现台风的现象,这只是传说,郑成功的神像在存的,但我认为,更为主要的是有金门的守卫,地理环境上的优越,才让厦门能够体现出风平浪静的好环境。
厦门和整体福建人一样,同样信奉神明,特别是妈祖,是厦门人最为信奉的神明,在厦门岛内不大的地方,却有很多的寺庙和土地神,据传说,福建泉州一带的人们,对土地神特别的信奉。
在厦门这个文明发达的地方,同样存在着信仰和祈祷,对于神明的敬谓,是这个地方的特色。
在厦门这一带,很多老板在经营的过程中,很多人是凡事都要和神明进行沟通,或者通过问卜,或者进行预测,才能进行。
特别在泉州地方,到处都是土地神和神庙,充分说明,南方一带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信仰。
厦门人对于财神也是一样的信奉,在各家商店中,基本上都是有供奉财神,以及各大公司中,财神的供奉是一件极为重大的活动。
四、厦门人的风水经济厦门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地方,在这里,有高科技发展的大型公司,如软件园、光电企业等,也有一些小型的个人工厂,在一些老城区中,一些不是很明显的地方,也有工厂存在,不过,随时城市发展,老城区的工厂也是逐步减少中,新的经济开发区在形成,一般工厂以及重度污染企业,都直拉到岛外去生存,这点对于岛内环境很重要,由于厦门是靠海边,一些岛内湖和水流,是和海相连,在岛内看到,湖泊中的水质,是很干净,也是很美的景观地方。
厦门是一个外来人口从多的城市,地方语言和外来口语相互交织,厦门人对于外来人口都是十分热情,也是注意利益的地方,厦门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又是一个经济特区,同时也是一个对外贸易的好地方,厦门有着很强劲的外贸兵团,进出口业也是厦门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
总体上来说,服务业,贸易业,加工业,在厦门都能得到有效的生存,这就是厦门经济发达的重要方面。
五、风水大师说厦门风水厦门人信奉风水,不管是阳居或者是阴宅,他们都十分相信,作为一个南方城市,有着自己的信仰,当然也就相信风水和预测更多一些,在一些风景区中,也有不少的预测者存在,根据本人调查,在那种寺庙景中进行预测活动的人,每天的收益还是不少的。
风水是厦门人最为看重的一个部分,大部分人在进新宅新居的时候,都会有风水师来进行处理,以及工厂、公司布局上,都是风水师们的杰作,不过,在本人看过的几个地方,发现真正好的风水师并不太多,因为很多地方处理上,都和风水不太相符。
厦门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据朋友介绍,厦门本地的人,在生育方面总是出现女孩多于男孩,据朋友说,他的很多朋友都是生的是女孩,要一个男孩很困难,在经济如此发达的地方,环境污染也不严重的地方,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不过,通过风水来解说,也就正常了。
厦门是一个小岛,处于四面环水,所谓的山管人丁水管财,因为四周环水,而后山力量并不太强,这样的结果是,生育出来的女孩要多点,也是正常的,因为山管人丁啊,那么,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呢,当然是有的,也就是要通过家居来进行调理,这样才能在生育方面得到有效的改变。
同时,厦门因为地方狭小,老城区内楼层高低不齐,马路冲煞严重,这也是厦门风水方面的严重问题,大体上,很多的城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造成厦门人身体健康方面要差些,以及人心不齐的主要方面。
在边接岛内大桥上,有如火烧屿这座桥,直冲市中心,这样多少也会对厦门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一个明珠式的小岛,保持好完整的珠型是极为重要的,不能有大的冲破,这样风水格局才不会造成破坏,对于当地生活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中国十大情侣分手圣地,厦门鼓浪屿榜上有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地点上榜单吧!中国十大情侣分手圣地一、火车站 很多情侣吵架闹矛盾之后觉得这个城市太伤心了,于是都会在火车站选择分手。
去一个他不知道的城市过你的新生活,大家在电视剧里面也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情景吧,分手了就离开了。
二、厦门鼓浪屿 厦门鼓浪屿是个很美的地方但是却留传着分手的传说,据说这里的旅行团很多很容易影响女生的心情,导致女孩子心情不好容易和男朋友吵架闹矛盾,女生喜欢逛街买东西男生只会闷头走导致抱怨吵架.....三、北京紫竹院 北京紫竹院流传了一句话成不成,陶然亭,散不散,紫竹院。
也就是说情侣来紫竹院就会受到分手的诅咒,关于这个分手传言的版本有很多种,都说这里的竹子只长叶不开花,比如恋情不顺不吉利。
关键字:圣地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