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阳,曾被视为"河南头号悍匪",也有人称他"内地版张子强"。
周向阳的团伙作案数量、嚣张气焰、以及案件的恶劣程度,远远胜过张子强。
以周向阳为首的犯罪团伙,自1996年以来,先后流窜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六省,他们持枪抢劫、绑架人质,无恶不作,疯狂作案67起,伤害公安干警以及无辜群众22人,血债累累。
尽管周向阳团伙阴险狡诈、气焰嚣张,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02年周向阳在中越边境被击毙,团伙其他主要成员也落网。
那么周向阳是怎样一个人,他和他的团伙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又是如何被警方剿灭的呢?
周向阳
01、骇人听闻的12·15绑架案
2000年12月15日凌晨5点,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学生小徐准备去学校上课。
小徐刚刚走出小区,便被周向阳团伙绑架,上了一辆机动三轮车,凌晨5点,很多人还没起床,小徐就被他们趁着夜色带离城市。
上午8点,他们给在西华县某机关上班的老徐打电话,索要50万赎金,此时,老徐才知道,儿子没有去上学,而是被绑架了!
得知儿子被绑架,老徐有些慌张,心系儿子的安危。
他清楚地知道,50万元不是小数目,一天时间他筹不到这么大一笔钱,他还知道,哪怕是给了钱,绑匪也未必会放回孩子,很可能撕票。
他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穷凶极恶的绑匪身上,于是,他选择报警。
接到报警后,西华县警方紧急抽调40多名警力,警方制定了提前埋伏、在交接时生擒或击毙绑匪的总体方案。
狡猾的周向阳团伙从上午开始,不断打老徐电话,更换交接时间以及地点。
从上午到下午,从下午拖到晚上,同时,他们把交接的地点,也从城区更换到农村。
最后,周向阳团伙要求徐家晚上7点,驾驶桑塔纳轿车,带上赎金11万,前往太康三所楼村,交换人质。
交接中,一名绑匪拿着手枪抵在小徐脑袋上,要求老徐把车门打开、亮着车灯,确定车内没有其他人,才拿走赎金,放回小徐。
小徐回到老徐身边以后,确认小徐人身安全不再受到威胁,潜伏在边上的警察果断向绑匪开枪。
但是,令在场的警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周向阳一伙人竟从3个不同的方向,同时向警察开枪射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凶手的奸诈、狡猾、凶残始料未及,他们的火力之强更出乎意料。
在双方的交火过程中,一名警察被击成重伤,周向阳团伙见此情形,叫嚣着:"你们的火力不行,不和你们玩了。
"遂驾车扬长而去。
经过现场的勘察,警方发现有冲锋枪弹壳6枚,五四式手枪弹壳5枚。
这起恶性持枪绑架且击伤警察的重大案情,震惊了周口市公安局和河南省公安厅,警方立即成立了"12·15"武装绑架案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周向阳团伙武装绑架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12·15案"还没有侦破,时隔20天,2001年1月5日,专案组接到报案。
扶沟发生绑架案,并且绑匪在索要赎金的电话里,公然声称:"我们不怕报警,他们火力不行"。
专案组迅速赶赴扶沟,这一次,全市抽调800多名警力,进行秘密调查、设卡堵截。
最终,经过监控调查,专案组发现,绑匪的位置在商水一带,于是大批警力立即赶往商水布控。
此时的周向阳团伙,察觉到警方正准备围捕他们,他们意识到,实力相差悬殊,寡不敌众。
于是,他们将劫持的小男孩丢弃到公路边,逃出了河南。
专案组找到被绑架的小男孩,请他描述被绑架经过,被绑架的一天一夜里,他被关在一间农村的屋子里,远离公路,没有汽车的声音。
房间有10平方米左右,进门处可看见窗户,屋子里只有一张老旧的沙发,和一个写字台,墙壁上贴着古惑仔电影的海报。
专案组将这些信息记录在案,之后通过对两起案件的电话录音,进行比对,发现:他们是同一伙人,于是,专案组决定并案侦查!
专案组分析,这个团伙的武装火力配备如此完备,不可能只是为了绑架一两次,从他们的火力判断,应该是长期以武装绑架获取巨额利益。
于是,专案组搜集了各县、区、市近年发生的绑架案件,以及走访调查了附近省市发生的绑架案件。
这一次的调查,令专案组感到异常的震惊,他们发现1999年"6·25绑架案"等7起绑架案,无论是作案过程,还是人质的描述,都几乎与这两起案件完全一致。
通过对9起绑架案的分析,初步认定这个团伙在4人以上,他们的侵袭对象是10多岁、家庭富裕的学生群体。
他们具备基本的军事素质和射击技能,拥有4支以上的军用枪支。
绑架后,交接的时间也比较紧,一般是当天,或者次日凌晨,结果是要么勒索成功、要么杀害人质。
总结出这几起案件后,专案组把太康的东部、鹿邑的西部、淮阳的北部、邯城的西北部的22个乡镇,划为了重点排查区域。
同时根据人质的描述和模拟画像,准确确定了"12·15案"其中两名案犯的体貌特征,结合这些线索,专案组重点排查了3000多人,找出有价值的犯罪线索100多条,并且成功锁定了一个嫌疑人韩磊。
韩磊
02、400天、千里追凶!
韩磊又名韩华炯,1992年曾在北京某特警指挥学校服役,转业后被安排到原周口行署招待所。
后来辞职没有收入,但平时出手却非常大方,经常装着几沓钱在身上,并且他的红色摩托车与"12·15案"人质描述的相吻合,这些情况,让韩磊的嫌疑越来越大。
后来,专案组还将与韩磊交往密切的周向阳也纳入了侦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专案组发现,周向阳的体貌特征与模拟画像中的另一个嫌疑人相似。
周向阳与韩磊都曾在同一个宾馆打工,他们又都有作奸犯科的历史。
专案组立即围绕二人的社会关系开展了调查,他们很快发现了吴宝玉、邓永良、张国强3人与周向阳交往密切,并且他们3人都曾买卖枪支,有抢劫的前科。
在摸排过程中,民警到吴宝玉的家中,发现与扶沟绑架案中,人质描述的场景一致,墙上同样贴了古惑仔的海报。
蛛丝马迹,联系到一起。
专案组将这5个人列为重要嫌疑人展开调查。
然而,7个月过去,专案组出动警力近万人次,调查走访近万户,却始终没有发现这5个人的踪迹,案件侦破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直到2001年8月19日,专案组接到群众举报,韩磊已经遣回鹿邑辛集镇老家。
警方得到消息以后,连夜行动,将韩磊秘密抓捕。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审讯,韩磊一言不发,警方在调查过程中,也并未发现韩磊作案的直接证据,最终专案组决定,释放韩磊,引蛇出洞。
就在专案组秘密监视韩磊期间,在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又陆续发生了多起绑架事件,其中还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杀害人质事件。
得到消息后,专案组赶赴案发地,与当地警方共同分析案情,他们发现这几起绑架案与"12·15案"极为相似。
周向阳团伙作案的手法是,先抢劫机动车辆、杀害司机,然后利用抢劫的车辆来实施绑架。
他们索要赎金的时限很短,要么当天,要么次日凌晨,通常都是不成功就撕票。
综合分析之下,警方推断,这些案件都是一伙人所为,于是决定并案侦查。
多省市接连发生绑架大案,迅速惊动了公安部,2002年1月17日,公安部在安徽合肥市召开了豫鲁苏皖冀串并案大会,并成立了联合指挥部,紧急密调武警官兵参与抓捕行动。
各地调用卫星定位系统,对五名重大犯罪嫌疑人实施定时、定点、定向严查密控,1月24日指挥部捕捉到了周向阳在云南河口一带活动的信息,极有可能潜逃出境。
随后根据相关信息,另外四名嫌疑人的活动轨迹也被警方掌握了,主要嫌犯全部出现。
指挥部决定收网,他们连夜制定了抓捕方案,几个抓捕组同时进行抓捕。
2002年1月25日下午2点,韩磊被鹿邑县公安抓捕,下午3点安徽警方将邓永良抓捕。
警方抓捕邓永良
然而,抓捕周向阳的过程却异常艰难,警方前去周向阳在河口的短暂居住地,敲门无果,正准备离开时,周向阳戴着帽子,帽檐压得很低,从外面回来,与警方擦肩而过。
周向阳意识到问题严重,溜了,因为城市人流量大,警方无法开枪,给了周向阳逃脱的机会。
周向阳的通缉令已经全城散发,接到群众举报,警方再次在郊区找到周向阳,双方交火中,周向阳的腿部被击伤。
谁知,狡猾的他钻进了橡胶林,林深树茂,为周向阳提供了掩护。
2002年1月30日,当地立即调集了1000多名武警官兵迅速展开搜山。
为了防止周向阳潜逃出境,边防大队也参与了对周向阳的抓捕行动。
经过分析,周向阳极有可能从南溪河偷渡出境,南溪河两岸也分布许多警力。
不出所料,警方很快发现,在南溪河的废弃竹排上,趴着一个人妄图越境,这个人正是周向阳! 武警官兵鸣枪警告,周向阳却拔枪向武警射击,双方再一次发生了枪战,不过,在武警的面前,周向阳的火力明显不行。
仅仅两三分钟,周向阳就被击毙。
随后,在他身上,搜出,手枪1支,子弹31发,手雷一枚以及1万元现金。
10天以后,吴宝玉、张国强二人在新疆奎屯市被警方抓获。
至此,周向阳团伙全部落网。
经过调查,周向阳团伙自1996年以来,多次在云南购买枪支弹药,其中五六式冲锋枪1支,五四式手枪5支,自制枪7支,手雷7枚,子弹400多发。
他们先后流窜六省数十区县市,持枪抢劫、杀人、绑架,疯狂作案67起,致22人死亡,其中还包括2名警察。
抢劫机动车18辆,赃款赃物300多万元。
在作案过程中,四次与警方交火,气焰十分嚣张,罪行罄竹难书。
2002年,韩磊、吴宝玉、邓永良、张国强被执行枪决,自此周向阳团伙彻底覆灭。
03、从小偷小摸到职业犯罪
笔者在翻查周向阳团伙的滔天罪行时发现,周向阳自小行为不端,习惯小偷小摸。
1968年,周向阳生于河南省周口地区,彼时周口还是一个地区,没有建市。
上个世纪60年代,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大差不差,都比较艰苦。
家境贫寒造成了周向阳对于金钱的渴望,然而,这并不能给他后来作恶多端充当借口。
他没有选择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反而是偷窃邻居的财物来贴补家用。
父母发现后,只是随便教育几句,没有引起重视,他们以为: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事了。
不学无术的周向阳,长大以后没有工作机会,父亲托关系帮他找了一份临时工,单位说好只要他两年以内爱岗敬业、没有犯大错误,就给他转正。
周向阳没有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继续在单位里偷盗公家财物。
被发现后,他的父亲继续为他再三求情,单位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没有将他扭送公安机关,开除了他。
笔者以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宽严相济,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严惩不贷。
从小,父母没有教育他,法律的高压线不能触碰,小错误没有得到惩戒,他就会反复不断试探法律的底线。
如果他的父亲知道,周向阳后来会犯下滔天大罪,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为他求情呢?
周向阳自知在周口混不下去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下海热"之际,他南下广州。
到了广州,他没有学历,又不肯出苦力,于是混迹在广州火车站继续偷盗、抢劫,竟然还干起了倒卖枪支的勾当。
他从云南、广西等地购买枪械,带到内陆地区转卖,获取巨额利润。
一个人尝到了非法获取巨大利润的甜头以后,就更加不会靠辛苦的劳动养家糊口了。
他贩卖枪械,一次可以赚1万元以上,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内陆地区一个家庭半年的收入,铤而走险的不法收入,再次撑破了周向阳的熊心豹子胆。
好景不长,1995年,他在河南漯河火车站被捕,贩卖枪械,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如果此时的周向阳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径,反省过往的思想行为,痛改前非,踏实工作生活,也还来得及。
然而,判刑没有给他敲响警钟,他不但没有悬崖勒马,反而变本加厉。
很快,他在广州火车站结识了吴宝玉、邓永良,三人都有作奸犯科的黑历史,臭味相投,一起走上了职业团伙犯罪的道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后来,他们又通过亲友的关系,结识了张国强和韩磊。
令人痛心的是,韩磊与张国强,两人曾在某特警指挥学校服役,却为了金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5个人恰恰是没有明晰法律底线,他们心狠手辣,谋财害命,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起初,他们抢劫,用抢劫来的钱购买枪支弹药,然后再次持枪抢劫,还在缓刑期间的周向阳就和邓永良、吴宝玉一起劫持客车。
他们三人分工协作,一人持枪上车,挟持司机,一人强迫车上乘客交出财物,一人站在车外放风,事成之后,立马逃窜。
第一次在安徽蒙城,他们劫持财物1万多元,得手之后,继续流窜作案,抢劫机动车辆,杀害无辜群众。
在一次作案过程中,他们遭遇公安机关盘查,3人与警方交火,被缴获枪支后,竟然利用手雷逃脱。
之后,周向阳等人消停了大半年,作案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他们又再度出山,干起老本行。
他们觉得抢劫的财物数量不固定,有时被抢劫对象随身财物不多。
他们就再次购置枪械,进行武装绑架中小学生,都是家境富裕的孩子,每次赎金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信息共享还不发达,不要说省份之间,同省不同市县的公安机关的信息共享也不是很畅顺,他们钻了这个洞,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窜作案。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只要是犯罪就有痕迹,只要是有痕迹,就会被发现,被抓捕,被治罪,任何人不要存侥幸心理。
在一次又一次武装绑架之后,周向阳团伙更加气焰嚣张。
也就是在前文所述的"12·15案"发生之后,河南省内各市区县公安机关紧密合作,后来各省公安干警加入。
在对周向阳犯罪团伙定点定位监控后,历经400天,千里追凶,终于将这个罪恶滔天的犯罪团伙剿灭。
公诉机关指控,1980年1月19日晚,龙康财冒充军人身份,趁机进入昆明市五华区向阳路军队离休干部招待所内解放军现役军人韦成芳所住房间,用砖头砸击韦成芳致其重伤,并抢得其钱财及身份证一张后逃离。
后韦成芳因抢救无效于当晚22时50分许死亡。
1980年2月29日,龙康财在云南蒙自火车站准备乘火车外逃时,被有关部门抓获。
经审讯,龙康财交代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及作案经过。
审讯及定罪 网传信息显示,龙康财因涉嫌抢劫杀人被捕。
但鉴于该案发生于1980年,根据东方大国刑法规定,20年以上抢劫罪及杀人罪已经不在追诉时效内。
目前,龙康财因抢夺他人财物致一人死亡被提起公诉。
据悉,龙康财曾多次冒充军人抢劫作案。
1980年4月24日,龙康财因抢夺他人财物在昆明市五华区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1983年4月刑满释放后,龙康财改名换姓后离开云南。
法庭审理及判决 6月2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龙康财抢夺他人财物致一人死亡案进行了第二次预审。
龙康财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了诉讼。
经审查,该院裁定将本案移交昆明市官委员会。
根据东方大国刑法规定,20年以上抢劫罪及杀人罪不在追诉时效内不得追究刑事责任。
但龙康财此前曾因抢劫他人财物在昆明被判刑。
结语 这样的罪犯真是罪孽深重,屡次作案,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大家对于这样的案件有什么看法?快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等女人熟睡后,男人缓缓起床,看着摆放在角落的锤子,丝毫没有犹豫,拿起锤子再次回到卧室。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床上女人美丽的容颜上,男人心生不舍,但想到女人睡前说的话,他不甘心,认为只有杀了她,她才不属于别人,于是,狠狠朝着女人砸下去,女人还没来得及发出声音就惨死男人手上……这女人是28岁的小香,男人是44岁的田某,这一场悲剧都是源于俩人畸形的爱。
九年前,35岁的退伍军人田某,被分配到河南开封通许县林业局做护林员。
那时的小香才19出头,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在家里排行老三,也是兄弟姐妹中唯一正常一个,其余三个都痴傻,这可能和她的母亲有关系,因为她的母亲也是痴傻。
一家六口,就有四人智力不正常,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负担确实巨大。
小香从小就吃苦耐劳,一放学就帮着父亲干各种活。
这天,她去割草回家,雨过天晴,远山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忍不住停下脚步开心地欣赏起来。
小香却不知道,此时,她美丽的笑容深深印在了站在不远处田某的心坎里。
田某经过和别人打听才得知小香的家庭背景,他很怜惜小香,时常帮她干活。
长期和妻子分隔两地,以至于田某忘了自己是一个有妇之夫,俩人的长期接触,让他对小香产生深深的爱恋。
由于小香的三个姐妹都不正常,父亲的爱自然更偏向他们,田某对她的无微不至关怀,让她分不清是父爱爱还是情爱。
后来小香离开村里去读书,田某为了和她在一起,甘愿放弃护林员,追随小香当保安,每当田某拿着一沓的钱给小香,小香从未拒绝,拿身体报恩。
青春靓丽的小香当然也不乏追求者,但都被田某威胁吓退。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村里人看到小香24岁了还没有男朋友,趁着小香假期回家,就介绍了同村的小周给她认识。
小香也没有拒绝,她知道她和田某不会有结果,毕竟,他已婚,有妻儿,或许,他只是图她年轻漂亮,而自己对他仅有依赖和感恩,谈不上爱情。
就这样,小香脚踏两船,可始终纸包不住火,一次,田某偷看小香的手机,得知小周的存在,故技重施,给他发短信拿他全家性命威胁小周和小香分手。
小周不知道田某是哪位,在小香的谎言下,就以为是她的疯狂追求者,没拿他的威胁当一回事,继续和小香保持交往。
小香看到一个个追求者都遭到田某威胁,她知道这段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该结束了。
就在她和小周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前,小香为了补偿田某的所有帮助,两人一番缠绵后,小香提出两人断绝关系,不再往来。
田某想到这些年为小香的付出,到头来却让他拱手相让,他不甘心,爱恨交织涌上心头,他觉得自己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
把尸体肢解抛入河中,还变态的把部分器官焚烧,把骨灰随身携带,他认为只有这样,小香才干永远留在他身边。
6天后,群众发现河中没有四肢和头颅尸体,警方通过侦查,才发现是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小香,根据她的未婚小周提供的线索,田某很快就落网了。
爱而不得杀害,这是爱吗?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爱",爱到极致就是杀死你!得不到就毁掉,是一种过度占有欲下的极端心理。
占有欲,本是一个正常的心理现象,每个人都会有占有欲,但占有欲过度,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甚至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