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利坚大名鼎鼎的华裔连环杀手吴志达,不但拥有变态杀人狂的名号,还凭一己之力让加州政府史无前例烧钱2000多万美金,还让当地政府差点破产
1999年关押在州监狱的61岁的吴志达,因在1984年至1985年间,在加州至少谋杀六名男子、三名妇女和两名男婴而被判犯有11项谋杀罪成立。
其同伙伦纳德·莱克在1985年因持有带消音器的枪支被捕后用氰化物胶囊自杀。
吴志达虽然因犯连环杀手、性犯罪、囚禁...被判处死刑,但他已在加州州监狱死囚牢房待了23年,距离执行他死刑的日期还遥遥无期。
1960年吴志达出生在中国香港,家境非常富裕,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董事,就读的是当地名校圣若瑟书院 港片里经常听到看到这所"高贵"的学校。
从小就性格叛逆好勇斗狠,他的父亲对此并不满意,而且学习成绩非常差。
为此吴志达经常遭到父亲的打骂,造就了非常叛逆的人格
读初中后他先后被几所学校开除,有在教室里纵火被开除,从同学那里偷东西和入店行窃而被英国的一所寄宿学校开除……。
18岁那年吴志达获得了学生签证,并搬到了加州的贝尔蒙特,就读于圣母大学,但他对学习没兴趣,只坚持了一个学期就自己辍学了。
退学后他参加了海军陆战队混入这个美利坚引以为傲的纪律部队。
但是入伍不久他就因从夏威夷军队基地偷窃榴弹发射器、M 步枪和几支手枪面临军队审判。
也是在这个时候,吴志达认识了纳德·莱克,后者甚至在保释期间期间逃到加州来找他,但最后在82年被警方抓获,并因盗窃和私逃罪被判刑,服刑18个月后释放。
伦纳德·莱克是一个笃信世界正走向核浩劫的生存主义者 好莱坞真害人,教育出来一帮科幻末日利己主义者。
吴志达从监狱出来后,两人再次重逢,并一起搬进了莱克位于北加州内华达山脉附近的一栋小屋。
在小屋旁边,胆怯世界毁灭的莱克用煤渣砌成了一个"末日地牢"的掩体建筑。
在吴搬进来之前,莱克已经在那个地牢里,折磨并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唐纳德和他的朋友查尔斯。
由此开始,二人犯罪杀人的思绪犹如潮涌绵绵不绝,开始一场持续近两年的疯狂杀戮。
这倆货在加州疯狂的绑架,再将受害者带到自己的谜团基地 末日地牢,对受害者实施捆绑、虐待,最后将他们一个个残忍杀害。
警方怀疑他们杀害的人数超过25人。
但按州法律杀害人数以找到尸体或残骸为准,最终轻点残骸确认11人遇害。
这倆货共同拥有的一本250页的日记,及大量的录像带,记录了他们的杀戮。
男性和婴儿受害者一般会被迅速杀死,而女性受害者往往会遭受非人的折磨,二人用到的工具有且不限于老虎钳、电熨斗、电钻螺丝刀,剪刀等五金工具"太吓人了"。
以追求更多的乐趣",将可怕的经历拍摄下来。
因为吴志达特别喜欢折磨和纯粹的恐怖。
警方确认的受害者有他们的邻居女友及儿子。
当亲朋好友到处寻找失踪的亲人时,吴志达会引诱他们到地牢中,并无情地折磨和杀死他们。
1985因为吴的盗窃癖犯了在五金店偷窃老虎钳时被抓,天知道二人还要杀多少人。
警察讯问时,纳德·莱克趁机吞下自带的氰化物胶囊服毒自杀了。
吴志达在莱克自杀后,潜逃到了加拿大,同年再次因入店行窃和袭击保安在卡尔加里被捕,于91年引渡回美国。
杀了这么多条人命,必死无疑。
但是原本不爱学习的他,此时激发出很大的求生欲,在监狱里自学法律迟延死刑执行,而且效果还挺显著。
利用美国法律在美国监狱与美国法院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斗争。
1991年被引渡到美国后,到99年宣判,其案件卷宗350箱,证人75名,整起案件整整审理了8年,费用高达2000万美金。
他案子当时所在的加州的橙县应为此案耗费很大在此期间甚至申请过破产。
直至今日吴志达还在为"续命"努力学习中
此展是2024国际工艺美术教育院长论坛暨亚洲漆艺交流项目之一,展出马来西亚著名华裔作家、画家朵拉精心创作的南洋风水墨画作品。
朵拉本名林月丝,195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福建籍华侨华人最聚集的槟城。
在文学领域,她著有52部个人作品集,荣获国内外文学奖60余项,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并收入多地教材;在绘画领域,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水墨画创作,被称为融合马中文化的“南洋风水墨画”,已举办26次个人画展。
11月20日,“听香·廿七——朵拉南洋风水墨画展”在位于福建福州的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开幕。
朱婷 摄 “我常常说,中文写作和水墨绘画是我的精神故乡。
”朵拉说,她已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祖父从福建泉州惠安县赴马来西亚槟城谋生,而她之所以还会说中国话、能用中文写作,要感谢父亲把她送去华文小学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
从中文写作到绘画,也受到父亲的影响。
画展上,槟城的日光、维港的海风、榕城的葳蕤在纸端一一展现。
朵拉第一次走出马来西亚,回到中国办画展,就是在福建福州,今天第二十七场画展又回到福州,她觉得意义非凡。
“我曾在三坊七巷住,清早和晚上任我走来走去,看到很多三角梅。
我把三角梅画了,而背景画上了南洋色彩、娘惹色彩。
”朵拉说,希望她画中的花开成人们心中的花。
记者了解到,此次画展将持续至12月1日,不仅面向闽江学院师生开放,也欢迎市民免费参观。
画展还特别设置了通识教育与美育大讲堂和文化沙龙,邀请朵拉深入解读南洋风水墨画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
(完)
黄以静是世界上第一位破解艾滋病HIV病毒DNA结构的科学家,通过帮助确定艾滋病的病因挽救了无数生命,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艾滋病的认识。
她曾被美国科学资料中心评为“全美十大超级女科学家”之一,在2007年《每日电讯报》评选的“全球100位杰出天才”中排名第32位,2020年,Discover将她评为改变世界的十大女性科学家之一。
共同发现艾滋病毒 并成为破解艾滋病毒结构第一人据简介记载,黄以静于1946年8月27日出生于广东中山。
1965年赴美,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968年取得分子生物学学士学位,1972取得生物学博士学位。
1973年,黄以静短暂地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之后,她前往马里兰州的国家癌症研究所任职,成为世界著名的美国生物医学家罗伯特•盖洛博士团队里的重要成员。
1981年,艾滋病在美国开始出现,并且传播迅速,很快成为研究人员的关注点。
1989年,黄以静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破解艾滋病病毒DNA结构的科学家,为研制艾滋病疫苗开辟了新道路,即运用基因疗法治疗艾滋病。
1984年5月4日,黄以静所在的盖洛博士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引起艾滋病的病毒,并起名为T细胞白血病/淋巴结病3B型病毒。
此后他们还发现了白细胞介素-2。
但是这事引起了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卢克·蒙塔格尼尔团队的抗议,他们在一年前分离出了一种叫淋巴结病相关病毒并早已发表。
而事实上,这两种病毒其实就是一种,后来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遗憾的是,尽管盖洛博士团队在艾滋病毒研究方面的贡献更大,秉着奖励原创科学家的宗旨,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仍然颁给了法国科学家蒙塔格尼尔。
而黄以静及其团队则被认为是艾滋病病毒的共同发现者。
创立艾滋病研究中心 努力研制抗艾药物和疫苗1990年,黄以静离开了国家癌症研究所,来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始创立艾滋病研究中心,1994年,她被任命为该研究中心主任,带领该中心发展成为研究艾滋病领域的领导者。
黄以静的研究专注于基因治疗,使用核酶“分子刀”抑制干细胞中的艾滋病毒。
该中心目前仍一直在努力开发抗艾滋病毒的药物和疫苗。
2002年黄以静从UCSD退休,但她并未从科学界退休。
她创立Immusol公司,着力研发抗丙型肝炎的药物。
黄以静曾多次回国在各所大学举办讲座,介绍对抗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的进程和挑战,并与国内的制药厂合作研发艾滋病等疾病的疫苗和药物。
2013年还回到广东中山市的老家寻根探亲。
现在人类在防治艾滋病领域已取得不少突破,艾滋病已经不是不治之症。
相信不久的将来,黄以静为之奋斗一生的艾滋病一定可以完全被治愈和预防。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