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田某寿51岁生日当天,警察上门了。
他在贵阳一家网吧打工,既搞卫生,也会做些基础维修,拆换电脑零件等等。
他自称李波,没有身份证,工资常常收现金,或者拜托同事用银行卡代领。
贵阳警察来了,他说自己叫李波。
第二天,杭州警察来了,他还是说自己叫李波。
但是,这一回大老远飞过来的杭州警察开始办手续,给他迅速办了刑事拘留。
手续办完,田某寿便不再抵赖。
他把19年来身负的命案招认了。
他不只是杀了人,他们灭了人家一家六口,连3岁孩子都没放过,到手几十块钱和一只手机。
他们一伙4人,他是最后一个落网的,也只有他有前科,而且是两次。
19年后,从深山出来的他被押送到杭州,是坐高铁来的。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而他的结局,在19年前就已经落定。
我们请19年来一直关注此案侦破的公安线老记者柏建斌,为我们完整地回忆这一桩尘封旧案。
此案震惊全国。
最后一名凶手抓到!19年了,杭州富阳这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案终于画上句号。
【满地血泊中只有一只鸡在走动】
19年前的命案,发生在杭州富阳灵桥镇外沙村,当时太轰动了。
2001年6月20日早上,大雨刚停,太阳出来了,员工小何高高兴兴地和司机一起去老板家接人。
他们约好去上海谈一笔业务,希望这是顺利的一天。
结果,到了一推门,先看到老板的儿子倒在厨房的地上……
那天,老板家的房子周围都是围观的人,沿着马路两边很远都挤满了人。
他们看到各种警车和黑色的公车开过来,他们看着大批警察在命案现场忙忙碌碌,他们看着老板的亲戚们呼天号地,一次次想冲进去都被警察拦住。
整幢楼内有6具尸体,按照民间的说法,这叫灭门惨案。
按照公安的说法,这是富阳2001.6.20”灭门案,死者分别是老板的父母、老板夫妻、老板的两个孩子。
歹徒对家里大面积翻动,但是最后确定失少的仅仅是一只摩托罗拉手机和数十元现金。
从一楼到二楼,从卧室到客厅,现场的惨状,凶手的残忍,连经历过各种大案的刑警也为之震惊。
那天,楼家的院子里仅剩的生命,是一只依然在现场来回暴走的老母鸡。
【警察找出了老板的28条人际关系矛盾】
从浙江省公安厅、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公安一直到属地派出所,都投入了大量警力,组建了联合专案组。
凶手是谁?为什么?
当时的道路上还没有那么多监控探头,破案真的是全靠硬办法”——勘察现场、走访群众、搜集线索、逻辑推理。
一开始,侦查员们是从仇杀的角度去排摸。
老板在富阳当地有一家造纸厂,他有生意来往、有雇佣员工,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被警察一一调查。
警察们梳理出来有28条老板的人际关系矛盾,这28条矛盾,看上去都可能导致凶案的发生。
但是很快,来自浙江省公安厅、杭州市公安局的刑侦专家都提出来,这起命案很可能是抢劫杀人。
这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抢劫杀人有可能是从入室盗窃开始的,一旦遇到被害人反抗,歹徒狗急跳墙,偷鸡摸狗演变为抢劫杀人的恶性案件。
侦破抢劫杀人的重点,是这些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4件物证提供无声的线索】
当时的富阳公安刑侦大队长,刚刚上任三天,第四天就遇到了这么大的案子。
所有人不眠不休地查了20多天,居然没有什么进展,那压力就越来越大了。
最后还是现场的4件物证起了作用:
第一件是捆绑在被害人脚上的绳子,因为这绳子特殊的质地和编织方法,警察找到了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的产业带。
这,大约说明,他们可能会从这片区域来。
第二、三件是凶器,在现场几百米开外的秧田里找到的一把杀猪刀和一个木柄的大号起子。
核对伤口可以证实,就是这个起子扎死了老板。
但是,警察追踪到生产这把起子的工厂时,厂家说这批货将近十万把,销往全国各地。
第四件是两个娃哈哈矿泉水瓶子,但是它们不是同一个时期,也不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的。
理论上,也不应该同时销售出去。
最后,种种线索不断缩小了包围圈,指向一个越来越接近的答案。
这时候,又有刑侦专家提出了一个后来被证实为极为可靠的猜想:凶手之中一定有人有前科。
专案指挥部专门要求萧山、义乌、诸暨三地公安协助查案,全面深入进行调查。
【32天,8个月,19年】
32天里,浙江公安出动警力2000余人次,排查外来人口2.4万余人,走访各类场所5000余家。
专案组先后组织7个工作组,分赴10省71个县(市)开展查控工作,查档30余万份信息并开展串并、比对。
32天后,620专案组查明原籍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田应成、田某寿、吴治云、吴治金4人就是620特大抢劫杀人案的真凶。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发出紧急协查令:以杭州、富阳公安为主,专案组组织精干警力立即追捕;向公安部报告,进行全国性通缉。
田应成是第一个被抓获的,其余三人已经逃回老家,遁入深山。
这时候,侦查员锋哥、良哥(为保护侦查员,化名)带队踏上了远赴贵州深山的征程。
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8个月,准确地说是244天。
这是锋哥数的日子,他在山野间摸爬滚打,飞檐走壁地过了244天。
不去深山里看看我真的不知道贵州同行的工作环境是那么难!我本来在杭州跟他们打电话,每次都牢骚满腹,去了以后一看实际情况,完全无语了……兄弟们一起干就是了!”
抓获吴治云、吴治金两人时,他自己头发老长,胡子老长,简直像野人一样。
因为他跟自己发了个狠:抓不到凶手不刮胡子。
良哥原本是刑警重案队的美男子。
这一趟穿着迷彩服爬山时,衣裤全部湿透,黏在身上;潜伏时,风一吹,冷到刺骨;怕打瞌睡,居然抓起山上带刺的植物扎自己。
还困?生嚼辣椒。
贵州的辣椒真是非同一般的辣,我想杭州人是受不了的……”直到今天,这种火辣辣的灼痛,还深深地印在良哥的脑海里。
2002年3月,吴治云、吴治金两人被抓获。
押回杭州的时候,从富阳的迎宾大道起经桂花路、市心路到公安局大院,道路两旁再一次挤满了围观群众,大家还自发打出了公安民警辛苦了”的横幅。
那个时候,同样也没有人能预测到,第四个犯罪嫌疑人田某寿,要19年之后才会落网。
这些年,专案组的几位骨干警员虽然相继离开,但是到了6月20日,他们有时聚会,把酒问天:19年来这么多警察上天入地都没能找到的田某寿,难道他依然躲在通讯靠吼、交通靠走的山里?会不会已经不在人世?
但是,他们对自己,对战友,对全省同事和全国同行都有信心,因为真正的警察永远不会停下缉凶的脚步。
杭州刑警和富阳刑警,每年都会继续追查这件案子,每次有线索都依然会迅速出发。
所以,19年后,他们终于等来了那个贵阳同行电话:我们发现一个叫李波的人,长得很像‘富阳2001.6.20灭门案’的犯罪嫌疑人田某寿。
”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钱江晚报
家庭和家庭,也十分不同,甚至有高下之分。
有的家庭财力,十分雄厚,家庭关系和睦,资源众多。
而有的家庭吵吵闹闹,经济基础脆弱,过得十分不好。
其实,高质量的家庭,是很难得的,需要用心经营。
一旦这种家庭遇到了风险,以他们的团结和能力,就更容易挺过去一些痛苦。
想要营造家庭好的风水,就是打开“四扇门”。
01 赚钱之门 一个家庭如果打开赚钱之门,把心思放在赚钱上,那么天长日久,他们的抵抗风险能力,就十分强大。
比如说,有的家庭里,大家都不是铺张浪费的人。
老人节约,儿女都十分努力赚钱,大家一起存钱。
那么,遇到一些家庭风险,他们都有不少资产,去应对风险。
而有些家庭,在赚钱或者存钱上,并不十分投入。
最后导致呢,他们的生活基础,并不扎实。
很难解决一些人生难题。
02 团结 现实里,一个家庭如果特别团结,那家里往往更容易解决一些问题。
关系也会更加和睦。
就拿做家务来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家庭很团结,那就有人买菜,也有人烧饭,大家互相搭配,一起分担辛苦。
自然呢,家里就互相关心,没那么多矛盾产生。
而且遇到事情,也更容易互相搭把手。
相反,有些家庭里十分不团结。
平日里,就各种龃龉、矛盾、口角。
遇到问题更是一盘散沙,根本捏不起来。
这久而久之,能有什么家庭质量呢? 03 借力之门 其实一个家庭里,甚至一个家族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比如福建、浙江一些经商的家庭里,那都是团结起来,互相提携,大家一起赚钱。
利用彼此的长处、借力。
这就让他们普遍都很富裕。
其实普通家庭也是如此。
比如说,家里有的人擅长洗衣烧饭,照顾家人,十分有生活能力。
还有的人喜好赚钱,有财力。
还有的人,很擅于管钱,精打细算的能力惊人。
这些长处,通通都可以团结起来。
04 “知识之门” 现实里,一个家庭打开了知识之门,尊重知识,那么,他家里的氛围就会更加开明、包容。
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不错的影响。
而且,一个人处理各种问题,都要用到相应的知识。
比如医学知识、健康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等等。
有知识的家庭,普遍会处理问题,更加高质量。
比如说,父母都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储量惊人。
他们在生活里,对待小孩、工作,都会有更科学的态度。
孩子受到他们的影响,也会更善于学习,有动力学习。
前途,往往也会更好一些。
总而言之,家庭这个东西,如果经营好了,真的是会带给我们温暖、幸福,跟很多支持。
就好比人生病时,往往是家人朋友在身边。
这就是一种很强大的精神支持、物质支持。
所以说,重视家庭,不要随便对待家庭、当作儿戏。
这很重要。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承载着家族的期望、个人的身份,甚至被认为与冥冥之中的命运息息相关。
而“王”字,这个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字眼,在取名文化中却是一个禁忌。
历史上,敢于以“王”为名的人寥寥无几,他们的命运轨迹也各不相同,这不禁令人深思:名字,真的有如此大的魔力吗? 冯野王 冯野王,西汉时期的一位才子,出身官宦世家,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十八岁时,他便大胆上书自荐,希望能够出任长安县令,虽然最终未能如愿,却也因此得到了汉宣帝的赏识。
在地方任职期间,冯野王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后来更是官至大鸿胪,位列九卿之一,他的才华与能力,在当时堪比三公九卿等国之重臣。
然而,冯野王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贵大司马王凤,而被罢免官职。
这次打击对冯野王来说是致命的,他从此一蹶不振,不久便郁郁而终。
随着冯野王的去世,他的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逐渐衰败。
冯野王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他拥有卓越的才华,却最终落得如此下场,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王”字的禁忌。
难道真的是因为名字中的“王”字,给他带来了厄运吗? 或许,这只是巧合,又或许,这其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得罪权贵往往意味着身败名裂,冯野王的悲剧,更像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非“王”字带来的诅咒。
顾野王 与冯野王的坎坷命运不同,顾野王的人生则显得更为顺遂。
顾野王,南朝梁陈时期著名的学者,他并非一开始就叫顾野王,而是因为仰慕西汉时期的冯野王而改名。
他自幼聪慧,九岁能文,十二岁便完成了地方志的编撰,堪称神童,他的才华横溢,不仅在文学、历史方面造诣颇深,在书画艺术方面也颇有建树。
顾野王在世时官至太学博士、光禄大夫等职,死后更是被追赠为右卫将军,他的一生,可谓是功成名就,安享晚年。
与冯野王相比,顾野王的命运截然不同,他不仅没有因为“王”字而遭受厄运,反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顾野王的例子似乎打破了“王”字的禁忌,这是否意味着,“王”字本身并没有所谓的诅咒,而只是人们赋予它的意义? 或许,名字只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而真正决定命运的,是自身的才华、努力,以及所处的时代环境。
顾野王凭借其卓越的才学和智慧,在乱世中立足,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与“王”字本身并无直接关系。
骆宾王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他的名字同样带有“王”字。
与冯野王和顾野王不同,骆宾王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悲剧色彩。
他七岁能诗,被誉为“神童”,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脍炙人口,尤其是那首《咏鹅》,更是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然而,骆宾王的仕途却并不顺利,他多次被贬谪,政治抱负难以施展。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骆宾王更是因为反对武则天而参与了徐敬业的起义,并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曌檄》。
这篇檄文气势磅礴,文采飞扬,历来被誉为檄文中的经典之作。
可起义最终失败,骆宾王也从此下落不明。
骆宾王的命运,似乎再次印证了“王”字的禁忌,他虽然才华横溢,却最终未能善终。
骆宾王的一生,是才华与气节的交织,也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他敢于挑战权威,不畏强权,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王”字禁忌的成因与演变 “王”字的禁忌,并非凭空而来,它根植于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土壤,在古代,帝王被称为“王”,这个字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普通百姓使用“王”字,则被视为僭越,是对皇权的挑战,这种观念,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是根深蒂固的。
“王”字的禁忌,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名字与命运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一个不吉利的名字,可能会给个人带来厄运。
因此,人们在取名时,往往会避讳一些带有负面含义的字,而“王”字,因为其特殊的象征意义,自然也就成为了禁忌。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王”字的禁忌也逐渐淡化。
在现代社会,“王”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姓氏,人们可以自由地使用“王”字取名,而不再担心会招致灾祸。
结语 名字,虽然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但它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个人的努力、时代的环境、偶然的机遇,都会对人生轨迹产生影响。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名字与命运的关系,不要过分迷信,也不要完全否定其潜在的影响。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你给孩子起名字,会考虑哪些因素呢? 参考资料 浙江在线——浙江宣传 | 骆宾王,在大唐用力活过 澎湃新闻——江南访古 | 不见野王居——谒顾野王墓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