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迷案追踪

个个都是震惊全国的大案 这国产新剧太敢拍了

时间:2023-07-18网络作者:小白

#01

基层法官

-

深夜,一家工厂。

几个大汉围着一个女人,逼她还债。

女人没钱,不断地哀求着大哥宽限几日。

见拿不到钱,带头的大哥怒了。

他开始用言语侮辱女人,劝她卖身:

八十一次,要是好好干,肯定比这场子挣得多。

光是言语侮辱不够,大哥又解开裤腰带,当着女人儿子雷星宇的面,对着女人裸露生殖器官。

雷星宇忍无可忍,起身就要动手,却被另外几个人按住动不了。

情急之下,他摸出一把事先藏好的刀,对着眼前的人捅了上去······

一死三伤,雷星宇被捕。

法院一审判决,雷星宇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舆论哗然。

对于这个判决,他只说了一句:

我就想问,如果你们的母亲被人侮辱,被当着面侮辱,你们受得了吗?

以上这个情节,来自近期的国产新剧——

《底线》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不错,本案的原型,就是当年震惊全国的大案——于欢辱母案。

剧中绝大多数案件,都是根据这些年震惊全国的大案改编而成,比如于欢辱母案、江歌案、吴谢宇弑母案······

最高人民法院亲自监制,靳东、王劲松、张志坚等众多老戏骨担当。

全国大案,全网直播,情理、法理如何衡量?

压力,都落在一个群体身上——

基层法官。

这正是本剧视角的独特之处。

法院、法官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神秘而神圣的。

但《底线》打破了这种刻板认知,或者说刻板印象。

许多人印象中的法院,是一层层大理石台阶,庄严、肃穆。

但实际上呢?

人来人往,吵吵闹闹。

每一个走廊两旁,每一间调解室内,都爆发着不断的争吵声和拉扯。

就像本剧一上来,来法院视察的领导,就遇到一个举着女儿遗像的母亲,骂法院糊弄老百姓,不管她的死活,引得路人纷纷围观。

许多人印象中的法官,是理性、客观、高高在上的审判者。

但实际上呢?

不过是一个有情绪、有脾气的人,来回劝架,抱怨加班,充满着打工人的无奈。

庭长方远(靳东饰),案件调解高手,立案庭的定海神针,备受人尊敬。

但面对来法院闹事的母亲,他不得不当着所有领导和群众的面,跑过去好生安抚。

一对要离婚的夫妇在调解室打了起来,丝毫不在意旁边哇哇大哭的孩子。

方远一边劝架,一边抱着孩子不断安慰。

连最终的宣判,他都是抱着孩子宣判的,可谓既当法官又当家人。

然而,辛苦的招待,调解,安慰,换来的却是一通投诉,对方说孩子反悔了,一审中孩子的归属问题判的不合理······

知乎上,一名曾在法院工作的网友留言:

现实中很多法官跟方远一样,数轮调解,两头扯皮,分别做工作,还得面对‘一言不合就投诉。

这样的场面或许不好看’,但够真实。

#02

法律无情,人有情

-

罗翔在他的《圆圈正义》一书中说过一句话:

作为法律人,我们接受了太多技术主义训练,拥有很多的法律知识。

但是,如果没有良知的约束,法律技术主义比法盲更可怕。

直接道出基层法官的难处——

在道德和法律之中,如何衡量?

在情理和法理之中,如何抉择?

在公权力的边界地带,如何坚守底线?

女主播猝死案中,主播和公司没签正式的劳动合同,依法公司不需要为她的死负责。

而且女主播之所以超负荷拼命加班,是因为被父母逼着要钱。

所以女主播的死,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原因。

方远说:资本追逐利益,父母随机分配,但只要他们没有违反法律,我们就无权干涉。

这对父母尽管遭受丧女之痛,但依法一分赔偿也得不到,而直播公司却可以有恃无恐,换个员工继续赚钱。

在正常人朴素的观念里,结局不该如此。

方远的同事叶芯也这么想。

他通过调查,发现直播公司许多变态的激励方式,比如PUA员工,以奖金刺激员工疯狂加班等等。

多番衡量后,法官最终依法判定了直播公司的赔偿责任。

判决书里有句话,令人感动:

人不是机器,人有极限。

可当公司所有的制度设计完全趋向于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时,这将是对人和人性的扼杀。

而这个扼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于,它利用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各种成功学说辞作为话术,来让劳动者自发的进行自我剥削。

法律条文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一如剧中所说:

一段法律条文怎么解读,解读到什么地步,以往的解读框架是什么,这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这就注定,即使身为法官,各自也有不同的看法。

典型如雷星宇案,在法官内部:

一方,倾向法理,对方的辱母行为已经终止,如此,雷星宇是故意伤人,不是正当防卫;

一方,倾向情理,是一个不堪母亲受辱,一心保护母亲的儿子,如此,虽然行为过激,但仍属于正当防卫;

判轻了,对死者不公;

判重了,对于欢不公。

更严重的是,一旦判罚不明,就会失去民众对法律的信任。

全社会的舆论都在关注,但压力,只能由主法官宋羽霏一个人背。

一审判决,雷星宇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

果然,舆论哗然,就连法院许多内部人都表示:合法理,不合情理。

是宋羽霏冷漠吗?

不是。

她看到了死者的家属,两个孩子还小,母亲年迈,一家五口失去顶梁柱,生活艰难。

但后来,为何宋羽霏又改变了对雷星宇的看法?

因为她亲身经历了一次外卖员的威胁,这才让她开始反思:

站下雷星宇的处境下,我能够自如的、理智的去行动吗?我之前以一种严苛的标准去评价雷星宇的行为,这对他公平吗?

审判者,审的不只是别人,也是自己。

而法官的难,还不止如此。

身处的职位,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只代表自己一个人。

职场性骚扰案,受害人李芳凝遭受了无数打击。

同事没人敢站出来替她说话,领导想让她息事宁人,就连她母亲也认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事情被人传到网上,她更是遭受了网暴。

法官也很难办,性骚扰的界限本身很难界定,而受害人又没有直接的证据。

所以一开始,几个法官都建议李芳凝调解,一旦开庭,不仅大概率会输,性骚扰三个字还可能跟她一辈子。

但经历过类似事情的法官叶芯,对李芳凝的遭遇感同身受,她支持李芳凝起诉。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叶芯和李芳凝的两次私下见面。

一次,是李芳凝迫于母亲压力主动撤诉时,叶芯找她谈话,鼓励她最终下定决心维权;

一次,是李芳凝一个人坚持将近崩溃的时候,叶芯跟她见面聊天,给了她信心。

要知道,案件到了一定阶段,负责法官和当事人是不能私自见面的。

明知身为法官不该跨过职权的界限,却依然选择了良知。

这是愚蠢,也是勇敢。

而叶芯的坚持,也让一开始主张调解的方远改变了主意:

女性的权益受到损害之后,为什么还要遭受舆论的第二次伤害?

这种情况,我们作为法官,应该怎么用判决来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这比单纯地惩戒一个犯错误的人更为重要。

正如培根所言: 一次犯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是污染的水源。

#03

法官的意义

-

一项最新的统计显示,年一整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案件3051.7万件,而全国的法官,只有12.7万人。

这就意味着:

我国的法官每人每年要受理240件案子,平均每1.5天就要办一个案子。

如此繁重的工作,要保质保量完成还不出错,太难了。

案多人少,造成的最典型问题,就是一味追求高结案率、高调解率,使得案件的质量无法保证。

尤其是近些年网络案件等新型案件频发,难度大,调解慢,取证难。

而且,为了追求社会效果,很多案件都是全网直播,舆论压力巨大,面临二审改判的几率也增加。

法官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证,周一到周五开庭,周六日写判决书,很多人调侃自己是五加二、白加黑。

很多法官不得不高负荷工作,心理压力普遍偏高,甚至有的还面临人身威胁。

法官,俨然成了一个高风险职业。

一个长期在基层法院工作的法官曾感叹:法官就像被卷进案件的海洋,淹没了。

其实,案多人少的问题,我国在2010年就提出来了。

然而,10年过去,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基层法院工作者,面临的工作压力依然很大。

就像剧中方远的自说自话:给社会治病的人啊,各自也都有,自己的病要治

剧中,方远被投诉后,他也自我怀疑过。

自己一心解决别人的事情,晚上回到家老婆孩子都睡了。

他失去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失去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

有一次下班回家,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跟妻子大吵一架,还要离婚。

面对妻子的不理解,他将工作的苦水全部倒了出来:

你认为我在院里说一不二,你是对我这个工作有多大的误解。

我哪天不是像个孙子一样笑脸相迎,领导批评我我就弯着个腰跟人道歉,当事人来闹我就弯着个腰跟人开导,跟人解释。

下属埋怨工作多,我也是得哄着劝着,我这腰现在都累的弯成什么样了。

我不也为了这个家吗。

那一刻,你不觉得这是个法院庭长,只觉得是和我们一样,被生活所累的普通打工人。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现实中基层法官的生活缩影。

既然如此,为何这些人为何坚守在岗位?

答案,也许只是源于心中的一丝理想。

剧中有一个情节,迷茫的方远去请教自己在法院的老师,想确认自己要不要坚持下去。

两人爬山时,有一段对话,我觉得是全剧的高光时刻。

师傅:我问你,咱们这活儿,有干完的一天吗?

方远:您是说到了天下无讼那种时候?

师傅:一个绝对完美无缺的世界。

方远:不可能,绝对没有那一天。

师傅:既然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无法完美,那法官必须存在。

这世上只要还有不公,就总得有人来断个是非,判个公道。

这才是法官真正的意义。

原标题:《个个都是震惊全国的大案,这国产新剧太敢拍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大案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