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迷案追踪

晚清第一腐败大案,军机大臣严格执法,最后却导致自己死于非命

时间:2024-03-25网络作者:小白

前言

在晚清政治腐败的浊流中,一桩轰动一时的大案备受关注,它不仅揭露了当时官场上的黑暗面,更昭示着权力与利益的危险旋涡。

这个故事以一位正直而严明的军机大臣为主角,他不畏强权,坚持执法,为何最终却不幸导致自己死于非命?本文我们就聊聊这个晚清政治史上的第一腐败大案,解析其中的权谋斗争、人性陷阱以及正义与邪恶的交锋。

一、肃顺的铁腕手段

咸丰六年,肃顺受命入京,出任户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一职。

这位远亲宗室,为人刚正不阿,主张以严刑峻法整饬吏治,屡兴大狱,引起朝野哗然。

他用人一大特点,就是重用汉人,排斥满人,视满人为"多废物,不堪大用"

因此,镇压太平军的主力将领,如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翰、左宗棠等,无不出自肃顺之手。

肃顺之所以能够如此铁腕,关键在于他深得咸丰帝的信任。

作为远亲宗室,肃顺的地位本就尊崇,加之其刚正不阿的性格,更使得咸丰帝对他倍加器重。

在当时的朝廷上,宗室贵戚横行,腐败风气盛行,但只要得罪了肃顺,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肃顺对郭嵩焘十分器重,不仅令其入值南书房,更希望他"勉力为有用人,他日仍当出办军务"

郭嵩焘虽然才学有限,但极得肃顺赏识,成为其心腹重臣。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肃顺在用人上的独到眼光。

他不拘泥于学识,而更看重一个人的操守和能力。

正是凭借着这种铁腕手段,肃顺得以在朝中横行无忌,为后来的科考大案的查处奠定了基础。

他的作为,无疑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但对于一个急需整肃吏治的君主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利器。

二、柏葰的失职疏忽

大清咸丰八年六月,柏葰应旨主持顺天府乡试。

柏葰乃两朝元老,德高望重,官声颇佳,由他当主考,理应能保证考试公平公正

然而,柏葰却在监督过程中疏于尽责。

或许是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又或许是受到了一些不正当的影响,总之,在他的把关下,竟然出现了如此严重的舞弊问题。

其中最为离谱的,要数旗人平龄和罗鸿绎二人。

平龄本是一介唱戏名伶,几乎全然不识字,却高中乡试第七名,可见内中定有蹊跷。

而罗鸿绎虽为捐官出身,但一直想获取功名,于是通过贿赂,添加暗号等手段,最终也获得了举人资格。

这两个人的出现,无疑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亵渎。

科举向来被视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但如果连一个连字都不会写的人,都能凭借金钱和权力获得功名,那么这个制度还有何存在的意义?

柏葰作为主考官,理应严格把关,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但他却在关键时刻放松了警惕,致使这样的舞弊行为得以发生。

这不仅损害了科举制度的公信力,也让人不禁怀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失职。

或许是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又或许是受到了一些不正当的影响

无论如何,柏葰的这一失职,都将成为历史的一个污点,也必将引发朝野的强烈反响。

三、郭嵩焘的识破与举报

九月,肃顺请郭嵩焘协助"磨勘"考卷,即监督考试防止作弊。

郭嵩焘才干了第一天,就发现拟中举考生中,错别字、语句不通者比比皆是。

他在平龄考卷上,更发现负责监督的袁希祖写有"可否免议"四字,意思是请人复核,可见内有问题。

郭嵩焘对此事的发现,可谓是意外之喜。

作为肃顺的心腹,他自然知道肃顺对科场腐败的痛恨。

而这一次的发现,无疑为肃顺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来彰显他对贪腐的决心。

郭嵩焘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告知御史孟传金

孟传金乃是咸丰帝的心腹,深得皇帝信任。

他一听此事,立即奏请立案彻查,引发咸丰帝龙颜大怒。

咸丰帝对此事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科举制度的重视程度。

自乾隆以来,腐败之风蔓延到社会各个角落,尤其是科场舞弊行为,更是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科举制度的公信力,也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人才选拔。

=因此,咸丰帝决定亲自出马,严惩不贷

他命怡亲王载垣、肃顺的哥哥郑亲王端华、兵部尚书全庆、刑部尚书陈孚恩组成"审案组",对此事进行彻查。

郭嵩焘的识破与举报,无疑成为了此案的关键。

他不仅发现了问题的所在,还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

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忠诚,也为后续的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

可以说,没有郭嵩焘的这一举动,或许这一腐败案就难以被揭开

四、彻查舞弊丑闻

随着"审案组"的调查深入,发现情况比想象中更为严重。

除了平龄和罗鸿绎,还有多名考生通过贿赂等手段获得中举资格,其中包括刑部侍郎李清凤的儿子李旦华、工部郎中潘曾莹的儿子潘祖同、湖南布政使潘铎的儿子潘敦俨等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宗室贵戚,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极为尊崇。

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势和金钱,不仅买通了考官,还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或亲朋好友顺利中举。

这无疑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亵渎,也是对国家利益的背叛。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连负责审案的陈孚恩的儿子陈景彦,也卷入了此案

陈孚恩作为刑部尚书,理应公正无私,但他的儿子竟然也参与了这一腐败行为,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多么恶劣。

陈孚恩得知此事后,毫不手软,立即下令将儿子捉拿归案,等待判决。

这种大义灭亲的决心,无疑令人钦佩。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做到如此公正,实在是难能可贵。

经过层层调查,审案组最终确定有50名考生存在舞弊行为,其中38人被革除功名、停止乡试资格;另外12人则涉嫌违法犯罪,由刑部议罪定刑。

这一结果,无疑震惊了整个朝野

原本,科举考试就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但如果连这样的制度都被腐蚀,那么国家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咸丰帝对此事高度重视,可见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五、铁腕惩治腐败分子

主考官柏葰按规定应被"斩立决",但由于他门生故旧遍布朝中,很多人为他求情。

然而,肃顺坚持认为"必须处死柏葰,以彰显朝廷整肃贪腐的决心"

经过反复考虑,咸丰皇帝最终同意了肃顺的建议。

肃顺之所以如此坚持,无疑与他对科场腐败的痛恨有关。

作为户部尚书,他一直致力于整饬吏治,屡次兴起大狱,可见其对贪腐的决心。

而柏葰作为主考官,竟然在关键时刻放松了警惕,致使如此严重的舞弊行为发生,这无疑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亵渎。

因此,肃顺认为,如果不对柏葰严惩不贷,就无法真正彰显朝廷对腐败的决心

他希望通过柏葰的处置,向全国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绝不容任何人玷污。

咸丰皇帝虽然也有一些顾虑,但最终还是采纳了肃顺的建议。

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科举制度的重视,也显示了他作为君主的魄力和决断。

于是,柏葰、李鹤龄、浦安、罗鸿绎、程炳采五人被当众斩首,其余人员分别受到不同处罚。

这一结果,无疑震惊了整个朝野。

对于肃顺的做法,固然有人认为过于残酷,但也有不少人为之叫好。

毕竟,科举制度关乎国家的根基,如果任由腐败分子肆意妄为,那么国家的前景将会堪忧。

而咸丰皇帝的英明决断,更是令人钦佩。

他不仅能够正视问题的严重性,还能够果断地做出处置。

这种气度和魄力,无疑是一代明君应有的风范。

至此,咸丰朝科考大案终于落下帷幕

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整个朝野,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结语

科举制度素为选拔人才的重器,然而一旦被腐蚀,必将导致国之根基渐失。

咸丰朝科考大案,正是当权者对腐败分子的一记重拳,警示天下人切勿妄图钻营

虽然肃顺的手腕残酷,但其对国家的忠心耿耿,对贪腐的绝不姑息,实在值得钦佩。

而咸丰帝的英明决断,更彰显了一代明君的睿智与气度。

只有杜绝腐败,才能使科举这面明镜长明;只有严惩不贷,才能让天下读书人安心向学。

咸丰朝科考大案,正是对后世的一个有力警示。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大案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