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线路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射线”骨架结构中唯一的环线,也是武汉轨道交通建设的首条环线,全长59.9公里, 为世界第二、国内最长的城市地铁环线。
全线共设站37座,经由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两大交通枢纽, 并与18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换乘站数量达26座, 未来将成为武汉轨道交通的“换乘之王”。
12号线工程走向示意图。
单线串联武昌站、汉口站覆盖武汉7个中心城区12号线连通武汉三镇,串联硚口、江汉、江岸、青山、洪山、武昌、汉阳共7个行政区域,衔接王家墩商务区、四新城市副中心、华中金融中心等多个城市功能中心,服务后湖、四新、月湖等多个居住组团,是引导我市近期建设“垂江轴线”发展,支撑城市重点发展区建设的主要线路;首次单线串联起武汉两个枢纽站——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
3次越江、2次穿湖……施工难度全国少有12号线全为地下线,区间2次越长江、1次穿汉江,2次穿湖(墨水湖、沙湖)。
22座站点处长江一级阶地,52处下穿既有的铁路、地铁、市政桥梁,37%的正线区间需要穿越建筑密集区等复杂地块,70%的车站与既有或规划线路换乘。
线路涉及岩溶车站及区间10处总长约14.01公里,丹水池车辆段局部岩溶。
线路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全国少有。
12号全线分为武昌、江北(汉口段、汉阳段)两个项目:武昌段线路长22公里,设站14座,新建板桥停车场,线路起于青山区科普公园站(不含),经由武昌区、洪山区,终于青菱站(含),建设工期58个月,该段已于2020年3月30日开工。
江北段线路长37.9公里,设站23座,新建复兴村停车场、丹水池车辆段,线路起始于青菱站(不含),在白沙洲附近穿越长江,经由汉阳区、硚口区、江汉区、江岸区,在丹水池附近穿越长江后终于科普公园站(含),建设工期67个月。
城市地铁环线建设之中,莫斯科正在兴建的地铁环线设计全长70公里,完工后将成为世界最长地铁环线;国内目前已建成最长的地铁环线是北京10号环线,全长57.1公里; 全面开建的武汉地铁12号线超过该地铁线长度,跃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
武汉地铁6号线近日,随着“海瑞克673”盾构机刀盘的破土而出,标志着临空港大道站到码头潭公园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
同时,也预示着 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的全线“洞通”。
目前,6号线二期轨道铺设的进度也在稳步推进之中, 预计在春节前可全面实现“轨通”。
地铁6号线分成两期建设。
6号线一期工程从沌口开发区的体育中心到金银湖公园,全长35.95公里,目前已通车。
6号线二期自金银湖至富民南路,线路长7公里,设车站5座, 建成后将拉近金银湖吴家山和硚口竹叶海等地方的时空距离。
武汉地铁19号线近日,花山新城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成为武汉地铁19号线全线首个主体结构完工的车站。
武汉地铁19号线于2019年2月19日开工建设, 西北起自洪山区武汉火车站站,途经青山区,南至洪山区高新二路站, 一期工程全长21.2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预留远期提升至140千米的条件。
19号线建成后将有力提高武汉站、空港枢纽集散能力,加强光谷及沿线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提升东湖高新示范区轨道网的联通性,构建武汉城市东部轨道网快速通道,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武汉地铁16号线武汉地铁16号线铺轨总长5公里,已有5座车站主体结构完成, 预计到年底,有望完成11座车站的主体结构,明年上半年,有望实现全线洞通、轨通。
武汉地铁16号线属于市域线, 设计目标时速 120公里/小时, 是武汉市目前 设计时速最快的地铁线路之一 ,也是一条联系汉南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
线路南起纱帽周家河站,北至国博中心南站。
全长33.1公里,设站12座。
其中,老关村站、国博中心站均可换乘6号线,方便居民出行。
武汉地铁8号线2期武汉地铁8号线2期的土建、机电、装修等各项施工本月底将全部完成, 预计下月初将实现整个车站“大联调”,这也标志着该车站全面建成投用指日可待。
此外,截至10月底,包括省博湖北日报站在内的12个站点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全线路实现洞通、轨通、电通,部分站点附属工程建设和装修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武汉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贯穿高校、风景区、文化场所,串联起已建成的8号线一期和三期工程,打造一条横贯江南江北的主干交通大动脉。
工程全长17.6公里,全线设12座车站,起于一期终点梨园站,经东湖路、八一路、珞狮南路、野芷湖大道至野芷湖站,全部为地下线路。
待未来建成后,8号线将实现三期工程同步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39.2公里,作为武汉市第四条过江轨道交通线路,成为跨越长江的重要客运交通走廊。
它看似神秘莫测,充满玄学色彩,实则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环境、人类居住以及宇宙能量运行规律的独特认知和深刻理解。
在现代社会,随着一座座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风水理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再次引发了广泛热议。
风水理论究竟是迷信糟粕,还是传统智慧的结晶?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一探究竟。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特殊时期的风水密码 2020 年初,新冠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武汉瞬间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堪称奇迹。
这两座医院的诞生,不仅是现代工程技术的伟大胜利,背后还隐藏着耐人寻味的风水理论。
从命名角度来看,湖北地区作为古楚文化的发源地,楚人们一直以火神祝融的后裔自居。
在传统的五行学说里,人体的肺部对应五行中的金,而火能克金,且新冠病毒在高温环境下活性会显著降低。
因此,“火神山” 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它更寄托了人们借助火神之力战胜病毒的美好愿景,寓意着驱散疫情这一 “瘟神”。
“雷神山” 的命名同样蕴含深意,在民间文化中,雷神一直被视为正义的化身,能够惩罚罪恶,凡是犯下不可饶恕罪行的人都会遭受五雷轰顶。
从五行生克的角度分析,雷在后天八卦中对应震卦,五行属木,木既能克制金,辅助火对金的克制作用,又能生火,与 “火神山” 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再看选址,火神山医院选址于武汉市蔡甸区知音湖大道的武汉市职工疗养院旧址,地处武汉的西方。
在 2020 年的九宫飞星图中,西方是九紫右弼火星飞临的方位,九紫右弼星五行属火,在此处建设火神山医院,在风水理论上寓意着催旺此星的力量,为武汉带来好运,助力疫情的控制。
雷神山医院则位于武汉江夏区黄家湖,处于武汉的正南方,在后天八卦的离宫方位,同时也是 2020 年二黑巨门星飞临的地方。
二黑巨门星五行属土,在传统风水观念里,它代表着疾病和灾祸,而雷神山五行属木,木能克土,所以可以克制此凶星,抑制疾病的传播。
在这两座医院争分夺秒的建设过程中,风水文化的融入,不仅给予了人们精神上的慰藉,也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念。
上海金茂大厦:风水与现代建筑美学的融合典范及风水化解之道 上海金茂大厦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独特的设计和外观一直备受瞩目。
而它与相邻的上海金融中心之间,更是流传着一段关于风水博弈与化解的故事。
上海金融中心的外观造型宛如一把直插云霄的利剑,被坊间称为 “军刀托日”,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具有强大的气场和运势。
而金茂大厦在设计时,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巧妙的风水化解。
从外观造型上看,金茂大厦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宝塔,呈螺旋式上升的形态,顶部收束,如同一个巨型的 “定海神针”。
这种造型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能够吸纳天地间的灵气,化解周围不良气场的冲击。
金茂大厦顶部的塔尖设计,不仅是建筑美学的体现,更被视为一种风水上的应对策略。
它的尖锐造型,既与上海金融中心的 “军刀” 造型形成一种微妙的制衡,又能将可能受到的不利影响向上引导,避免其对自身及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从建筑布局来看,金茂大厦的出入口设计、内部空间规划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都严格遵循了风水的原则。
大厦的出入口朝向经过精心考量,旨在引导气流顺畅地流通,汇聚天地能量,营造出良好的商业气场。
同时,出入口的设计也考虑到了与上海金融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巧妙的角度和布局,避免了 “军刀” 气场的直接冲击。
内部空间的布局充分考虑了采光、通风等因素,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
此外,大厦周边的水系和道路布局与建筑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风水格局,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气场和运势。
在建筑装饰方面,金茂大厦也运用了许多风水元素。
例如,大厦内部的大堂设计庄重大气,采用了大量的金色装饰,金色在风水中象征着财富和繁荣。
大堂的中央摆放着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摆件,如象征着招财进宝的貔貅等,这些装饰不仅提升了建筑的文化内涵,也在风水上起到了汇聚财气、化解煞气的作用。
风水理论的科学与争议并存 风水理论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它蕴含着许多与现代科学相契合的理念。
比如,风水理论强调建筑选址要依山傍水,背后有靠山,前方视野开阔。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选址方式充分考虑了地质稳定性、水源供应以及采光通风等实际需求。
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营造出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这与现代建筑设计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然而,风水理论也存在着诸多争议。
一些人认为,风水理论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寄托和文化传承。
就像火神山医院埋朱砂辟邪的传闻,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朱砂只是一种普通的红色矿石,虽然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辟邪的寓意,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它能够真正对抗疫病。
在现代土木工程领域,我们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否应该完全遵循风水理论?又该如何在科学与传统之间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 土木工程中的风水理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既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也引发了关于科学与传统关系的深刻思考。
无论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特殊时期对风水理论的运用,还是上海金茂大厦和上海金融中心将风水与现代建筑美学的完美融合,都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风水理论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应该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风水理论中的智慧精华,让这一古老的传统在现代土木工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它们,就是十二生肖。
今天,我们要揭秘的是生肖虎,一个充满力量与勇气的图腾。
属虎的人,你们是否好奇自己出生的年份,是否想知道自己与哪些历史名人同属一脉?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探索生肖虎的奥秘。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这句古语生动描绘了虎的威猛与不凡。
正如《易经》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属虎的人天生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就像古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所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论遭遇何种逆境,属虎的人总能如长江之水,奔腾不息,勇猛向前。
属虎的人,性格豪迈,热情奔放,他们如同《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总是充满活力,对生活充满热爱。
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如同《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能够与不同性格的人和谐相处,建立深厚的友谊。
属虎的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都是值得信赖的支柱。
在历史的长河中,属虎的名人数不胜数。
如三国时期的猛将张飞,他的勇猛与忠诚,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典范。
又如宋朝的文天祥,他的不屈不挠,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这些属虎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了我们心中的英雄。
属虎的人,他们的年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从古至今,属虎的年份有:1926年、1938年、1950年、1962年、1974年、1986年、1998年、2010年、等。
每一个年份,都代表着一代人的记忆,每一个属虎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
在这些年份中,每个属虎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比如1950年出生的老李,他是一位退休教师,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无数的学生。
他的故事,就像《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虽然岁月已逝,但他的贡献如同桃花般绚烂,永远盛开在人们的心中。
亲爱的读者们,无论你是哪个年份出生的属虎人,都请珍惜自己的生肖,它不仅是你出生的标记,更是你性格与命运的象征。
愿你们如虎添翼,勇猛精进,在生活中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最后,让我们以一句祝福结束这篇文章:“愿你如虎添翼,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愿每一位属虎的朋友,都能在生活中收获满满的福气,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