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传说中有很多种神兽,包括山海经中所载,想必很多人是只闻其名,不知其形,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世界神话体系中,按体型来排名的话,能上榜的5名上古神兽,这5位神兽的出现可谓是诸神的黄昏。
鲲在我们认知中已经是非常的大了,可是在世界神话中,还是有不少比鲲还大的巨兽。
第六名、鲲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需要俩个烧烤架...
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过,那鲲鹏到底有多大呢?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
据《庄子·逍遥游》记载:鲲鹏的形态特征为十分庞大,不论它是鲲这种鱼时,还是当它变为鹏这种鸟时,其形体都不知有几千里长。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意思是鲲鹏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第五名:山海经-巴蛇
巴蛇又叫修蛇,通体漆黑,头部一点蓝色,乃是上古传说中顶顶有名的凶兽。
修蛇体型巨大如天,其周身自带法域,万法不侵,万神不入。
生性贪婪,喜欢吃食,有吞天噬地之能,所过之处无物不吞,也是蛇类中少有可搏杀真龙的种族。
据《山海经》记载,巴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以吞吃过往的动物为生,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
“人心不足蛇吞象”蛇指的就是巴蛇。
由于巴蛇也袭击人类,所以黄帝派遣大羿前往斩杀,大羿首先用箭射中了巴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
巴蛇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称为巴陵,而血液则染红了整个洞庭湖。
第四名、古希腊神话-提丰
提丰,别称一切恶魔的王、恶魔之神、妖魔之父,希腊神话中泰坦族的一员。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绰号叫“万魔之王”,是古希腊所有神话中妖魔的祖宗,它的身体是一个大于山的喷火巨人,长着一百个蛇头,浑身覆有羽毛并生有一对翅膀有翅膀。
古希腊神话中提丰偷走了宙斯的武器,甚至还打败过宙斯。
大家说的火山爆发,在古希腊神话中其实就是提丰生气喷火了。
第三名、山海经-相柳
共工臣名曰相柳,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
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百兽莫能处——《山海经》
相柳,是古代神话中水神共工麾下的一员猛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异兽“九头蛇”。
日本神话中的“八岐大蛇”就是源自于相柳的传说,就是大禹治水时被斩去一个头的相柳。
相柳虽说战力完全比不上应龙,但是它的体型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
相柳有九个脑袋,它寻找食物时,脖子一伸,就可以在九座山上搜寻食物,喷出的毒水可以形成沼泽,毒到飞禽走兽闻到气味便会死去。
这可了不得,就算是九座普通的无名小山,相柳的脖子最起码也得有几百米长。
如果是九座大山,那相柳的体型估计得有一两千米长。
第二名、北欧神话-耶梦加得
耶梦加得是北欧神话中能环绕人世的巨大海蛇,属于巨人族,它是诡计之神洛基和女巨人安格尔伯达的第二个儿子,芬里尔和海拉的兄弟。
根据冰岛史诗《埃达》的记载,耶梦加得是一条身型极为庞大的巨蛇,它与巨狼芬里尔、死神海拉都充满着邪恶的力量。
主神奥丁感到洛基的这三名儿女都是阿斯加德的重大威胁,也将会是破坏世界的祸根,于是分别想出主意来压制它们。
奥丁趁耶梦加得还年轻时,就把它扔进环绕着人间世界的无底深海之中,被自己的体重和海水的压力所困着。
巨蛇的体型已经非常庞大,它把身子伸展,竟然刚好在深海的另一端碰见自己的尾巴。
耶梦加得在海中不能挣脱,只好把身体紧拢着,把整个尘世围堵了,因而被称为“尘世巨蟒”及“围绕中庭的巨蛇”。
第一名、印度神话-阿难陀龙
阿难陀龙是印度教神话中的巨兽,属于巨蛇神,又叫做“阿难陀舍沙”。
在印度神话传说里,世界是一个大盘子,大盘子由四头大象托举,大象下边又有一只巨型的乌龟,再下面是阿难陀龙,它有一千个蛇头,每个头顶托着不同的宇宙行星,它的身体又支撑着印度神话世界的大地,头顶宇宙行星,在印度神话的说法当中,如果世界毁灭,阿难陀龙就会喷火,烧毁一切。
这可比耶梦加得大多了,堪称世界神话中最大的巨兽了吧。
每个生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性格特征。
而说到生肖中的猴,它不仅是机智、灵活的代表,也是欢乐、活泼的象征。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生肖猴的世界,领略它的风采。
生肖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说故事。
据《山海经》记载,猴子是一种能言善辩、机灵多变的动物。
而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孙悟空就是猴子的一种化身,他聪明伶俐、法力无边,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神话人物之一。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乙巳蛇年将至,大街小巷、商场店铺逐渐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所包围,玩偶、雕塑、衣服、手机壳等与蛇有关的装饰纷纷登场,可谓转角便能遇到“蛇”。
在一派喜庆之中,怕蛇人士却默默“碎了一地”。
对他们来说,蛇元素产品不仅不可爱,反而可能引起心理上的不适,甚至有网友评论,“出门只想闭眼走,过节就像是过劫,能不能把蛇‘开除’出生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开除”虽是戏言,但不妨以此为引,先弄清楚让人害怕的蛇,是如何进入十二生肖的?提起蛇,我们常会想到蛇蝎心肠等负面词语,但在古代,蛇却是先民崇拜的始祖神。
蛇生存于丛林与河谷地,生命力顽强、捕猎智商高、生殖力旺盛,且蜕皮行为常被视为“死而复生”,极具神秘感。
种种特性,让蛇成为了远古图腾。
早在新石器时代,文物中便常见蛇的形象;神话传说里,创世神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山海经》中也记载了蛇耳之神等蛇神。
广受膜拜、为人敬畏,是蛇入选十二生肖的民间基础。
而关于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又有根据动物每日活动时间而确定之说。
我国至迟自汉代始,即采用十二地支记一日之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九时至十一时,蛇类始活跃,即为巳时。
以此相推,蛇便成为了十二生肖的第六位。
生肖之中,蛇排在龙后,也是龙的主要原型,多被称为“小龙”。
其实在传统文化中,蛇与龙一样,同样寓意着福气与祥瑞。
常言道“蛇不入无福之地”,古人认为有蛇出现就是好运气。
《抱朴子•对俗篇》称“蛇有无穷之寿”,《拾遗记》指出“蛇鹤延年之物”,表明蛇是长寿的象征。
蛇的知性、灵性和神性,被认为有助于财富的积累,古语称“宁失千里驹,不失黄蛇珠”,《广异记》《崔炜传》等传奇小说记载着蛇报恩予财的故事。
具体在现实里,蛇也有许多益处。
一方面,蛇多以鼠类为食,能够控制鼠害泛滥,避免植被过度破坏以及粮食、牧草被啃食。
另一方面,蛇有着巨大的药用价值,蛇胆、蛇黄、蛇蜕、蛇油都能入药,可以活血化瘀、镇痛消炎。
在许多国家,蛇就代表着治愈和生命的力量,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的会徽都包含有蛇杖元素。
在文化层面,我们对蛇不必抱有偏见;在生理层面,如果害怕也实属正常。
有研究表明,婴儿观看蛇与其他动物影像没有显著区别;但听到恐惧声音时看蛇的时间比听到快乐声音时看蛇的时间长得多,对其他动物则没有这种差异。
这可能表示,人们对蛇本身并不害怕,但在学习“恐惧”时,倾向于将之与蛇联系起来。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40万人遭蛇咬伤,180万到270万人因此中毒,8万到14万人丧生。
一项对英格兰人的调查显示,38%的女性、12%的男性都害怕蛇。
或许正是在与蛇共存的岁月里,蛇的威胁已烙印入人类的基因记忆,并在代际延续与文化传播中不断深化,从而形成了怕蛇的恐惧本能。
所以,对怕蛇人士来说,与其努力自我克服,不如选择自洽,心态上告诉自己保持平和、见“蛇”亦喜,行动上不与本能对抗、绕道而行。
各个平台商家在设计新年装饰时,也不妨多进行一些创造性转化,不追求过于夸张的造型,而是深入挖掘其后的文化内涵、吉祥寓意。
今年春晚主标识中的“巳巳如意纹”,就是将甲骨文中的“巳”字巧妙变化为“灵蛇吐信”造型,并对称反转拼合形成“巳巳”并肩之态,既传达出“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还在对称之中体现了方正与流畅的和谐美感。
在审美上丰富文蕴、在形态上解构重组,舍去一些令人恐惧的细节,以创新的视角赋予“蛇”全新的艺术观赏力,相信会让更多人不为恐惧所扰,接纳并爱上蛇年生肖文化。
这正是:乙巳迎春蛇影繁,怕蛇人士难欢颜。
设计焕新弘文蕴,方得佳节尽福缘。
大家晚安。
(文丨常晋)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