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姆大陆这个说法的人呢,叫詹姆斯·丘奇沃德,也有人翻译成詹姆斯·乔治瓦特,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叫他詹姆斯好了。
他是美国的一名作家,他在1926年写了一本书就叫做《失落的姆大陆》,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了姆大陆的说法。
当时这本书一经出版,直接大卖!后来还写了四本续集,总共五本。
书中就说,大概在5万年前,在太平洋的中心地带,有一块大陆叫姆大陆,占据了太平洋大部分的面积,东西长约8000公里,南北宽约5000公里,相当于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面积总和。
他说人类最早诞生于7万年前,而姆大陆上的文明是诞生在5万年前的,而且他还说圣经中描述的伊甸园就是这个姆大陆。
7万年前,神就是在这里创造出了人,而且这个詹姆斯一直强调他的这部书,并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他通过研究发现的事实!
他说他在16岁的时候参了军,也就是1868年,随后呢,就被派到了印度,印度当时正在闹饥荒,他们名义上是去救援的。
这个詹姆斯当时的工作呢,就是在印度的一个寺院里做一些维修寺院的工作,因为当时闹饥荒嘛,好多人就居无定所,就会跑到寺院去住,就需要把这些破旧的寺院修缮一下。
由于詹姆斯对壁画比较感兴趣,小的时候学过雕刻之类的技能,所以就安排他跟着寺院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僧人雕刻壁画。
但是他就发现,他和这个老僧整天在这雕刻的这些东西,完全看不懂。
他就问这个老僧,咱们雕刻的这都是些啥玩意儿啊?我怎么一个字都看不懂呢?
这个老僧一看这小子这么没礼貌,就没搭理他。
但是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感觉这个小伙子还不错,挺好学,也很有上进心,于是就决定把这些壁画的内容讲给他听。
老僧就说,这些文字其实叫那卡尔文,是我们地球上最早的文字,整个地球上认识这种文字的人已经不超过3个了,这个老僧就是其中一个。
感觉这个老僧有点像天龙八部里面那个扫地僧的感觉。
我们现在把这种已经灭绝的、或者即将灭绝的语言称之为死语,就是已经没有人再以这种语言作为母语了,其实这种死语有很多,回头我们专门再聊这个话题。
扫地僧
这个詹姆斯一听,就特别感兴趣,再加上跟这个老僧相处的不错,这个老僧呢就把这个那卡尔文教给他了,于是就一边雕刻壁画,一边跟着老僧学这个那卡尔文,整整学了两年的时间。
等他学会了之后,老僧就把他带进了寺庙里的一间密室里,这个密室里面摆放了大概100多块泥板,上面落满了灰尘。
苏美尔文明也有泥板对吧。
老僧就跟他说,这些泥板呢,就是地球上最早的人类留下来的,叫那卡尔碑文。
整个100多块泥板上写的内容呢,其实就是一本书,叫做《圣灵之书》。
圣灵之书
后来,詹姆斯就开始没日没夜地研究这些泥板,就发现其实这个圣灵之书里讲了一段历史故事。
就是大概5万年前,地球上有一个大陆叫做姆大陆,这个大陆上有一个文明叫做那卡尔文明,这个文明经过上万年的发展之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人口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400万人,并且不断地扩展到其他的大陆上。
当时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几乎控制了整个地球,这个帝国就叫姆帝国,由7个大都市组成,而姆帝国的中心就在姆大陆上。
但是泥板上并没有写姆大陆就在太平洋上,而是詹姆斯根据泥板上的描述得出结论说,姆大陆其实就在太平洋上。
就是说,泥板上可能描述了,姆大陆上有一部分人往东去到了夏威夷群岛,另一部分人呢向西去到了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就是马里亚纳海沟那个地方,另一部分人往南,就去到了复活节岛附近,这样这个复活节岛上那些石像就容易解释了。
另外泥板上还说,姆大陆上有5个人种,各种肤色的都有,白色的、黑色的、黄色的、棕色的,甚至有绿色皮肤的人。
而这个姆帝国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国王,叫拉!没错,跟埃及神话里面太阳神的名字是一样的。
他是神的儿子,所以是永生不死的。
整个姆帝国也是信奉太阳神的。
其实这个国王的全名叫拉姆,就是因为他是姆大陆的国王,在后面又加了一个姆字。
泥板上还说,当时姆大陆上到处都是巨石建造的雕像和建筑,港口上有很多船,每天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而且当时地球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他们所有的食物全都来自于自然,就是他们根本不需要发展农业。
就出去溜达一圈,摘点果子就够吃的了。
所以作者才说,这里其实就是圣经中所描述的伊甸园。
后来人口不断增多了之后,就开始有人出海,去到其他大陆上进行开拓,这些出去开拓的人就被称为玛雅!玛雅在那卡尔文中的意思是开拓者、殖民者的意思。
这样一来呢,这些开拓者就把姆大陆上的先进文明带到了世界各地发展起来了。
但是泥板上说,在距今12000前,地球上突然发出了地鸣!这个时间跟大洪水的时间也基本能对的上。
地球就发出了一声巨响之后,火山不断喷发,海啸从南边袭来,一夜之间姆大陆就沉入了海底,变成了现在的太平洋。
泥板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了。
所以我突然觉得有句话说的很对,就是其实地球上并不是有71%的海洋,而是这71%的陆地被海洋淹没了!也许这71%的海洋下面,在很久以前就孕育着一个先进的文明,就像姆大陆一样。
泥板上所描述的地鸣,感觉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小行星撞击到了姆大陆的南边,他不是说海啸是从南边过来的吗?然后引发了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等一系列的灾害。
而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地球的南极是大陆,而北极却是海洋。
可能在姆大陆还没有沉没的时候,地球的南极也是海洋,就是因为一个有南极大陆那么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这颗小行星上可能还带着好多水就来了,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落到了南极,才形成了南极大陆。
而这一撞,导致整个地球的板块重新构造,有些大陆被抬升,有些大陆下沉,当海水再次平衡的时候,姆大陆就被淹没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环太平洋这一圈,都容易发生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之类的地质灾害了。
这个詹姆斯在书中就说,姆大陆沉没之后,我们刚才说的那些玛雅,就是所谓的开拓者,就慢慢的发展起来了,就形成了后来所谓的古印度、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埃及还有玛雅文明。
但是书中并没有提到中国,而是说我们中国这个地方当时叫古蒙古。
这个詹姆斯就说,圣经中所描述的大洪水应该就是那个时候发生的,而且就是在姆大陆和太平洋上发生的。
因为有了这些开拓者的存在,所以世界各地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
后来有人就发现,其实詹姆斯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姆大陆这个概念的人,有人专门查阅了资料,发现第一个人是一个法国人,叫查尔斯·布尔堡,比詹姆斯大了50岁左右。
他是天主教的一个神父,也是一个有名的考古学家,他主要研究的是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南美洲度过的。
这个人在1862年的时候,当时詹姆斯才十二三岁,他就在西班牙的国立图书馆里发现了一份16世纪的手稿,叫《尤卡坦纪事》,这份手稿的作者叫迭戈·卡尔德隆,是一个西班牙的传教士。
这个人在学术界特别出名,他是最早跟随西班牙舰队去往南美洲的传教士,就是这个人下令烧毁了玛雅文明所有的文学作品,以至于现在玛雅文明的书籍,现在只剩下了四个卷轴,还是残缺不全的。
请大家记这个名字迭戈·卡尔德隆。
就是因为这个人,才间接导致我们现在无法完全解读玛雅文字。
但是,好在这个卡尔德隆在烧毁玛雅文明的这些书籍之前呢,他对玛雅文明的文字有过很深的解读,所以这个人才是研究玛雅文明的第一人,研究完了就给烧了,只有他知道玛雅文明的书里面都写了什么。
他表面上烧掉这些书籍是因为不想让除了基督教以外的文化存在,实际上,我觉得可能玛雅文明的书籍里面记载了一些无法让他接受的一些东西,可能颠覆了他对当时世界的认知。
那么这个卡尔德隆在返回西班牙的途中,就写下了这份手稿《尤卡坦纪事》。
在这个手稿中,他就对玛雅文字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且还翻译了一部分。
刚才我们说的查尔斯·布尔堡看到这份手稿之后,就利用卡尔德隆给出的一些翻译和注释,翻译了仅存的四个卷轴中的其中一个,叫《波波武经》,听上去像是一本武功秘籍,其实不是,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人民之书》的意思,这也是四个卷轴中最长的一本。
而这个布尔堡翻译的并不是原版,而是叫《马德里手抄本》,翻译完之后,他发现上面记载了一个远古帝国,叫做Mu。
一开始很繁荣,后来被大洪水淹没了。
当时这个布尔堡一看这上边说是被大洪水淹没的,就觉得这个手抄本里面说的这个大陆就是亚特兰蒂斯!于是呢,这个布尔堡就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出去了。
那么除了这个布尔堡之外,还有一个人解读了《马德里手抄本》,这个人呢是美国当时的国会议员,叫伊格内修斯·唐纳利,他和布尔堡年龄差不多,这个人一生都在研究亚特兰蒂斯,而且还在1882年的时候出了一本书叫做《亚特兰蒂斯上古世界》,在这本书里他就提到说,自己解读了《马德里手抄本》,也是说曾经有一个叫做Mu的上古文明,而这个Mu呢,就是亚特兰蒂斯。
也就是说他和布尔堡的解读是完全一样的。
而他们和詹姆斯最大的不同就是,詹姆斯说亚特兰蒂斯是亚特兰蒂斯,姆大陆是姆大陆,这是两个不同的文明。
水瓶座,作为十二星座中的思想先驱,他们热爱自由、追求创新,对未知世界充满无限好奇。
因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旨在触动水瓶座内心深处对未知和探索的渴望。
一、星际主题创意活动 未来科技展:邀请水瓶座参与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展览,展示最新的科技产品和创新理念。
在这里,他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感受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
创意工作坊:组织一系列创意工作坊,如编程马拉松、3D打印设计、机器人制作等,让水瓶座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未来趋势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就未来科技、社会趋势、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水瓶座将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思想,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
二、星际探索体验 虚拟现实星际旅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水瓶座身临其境地体验星际旅行。
从地球出发,穿越浩瀚的宇宙,探访神秘的星系和行星,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
星空观测活动:在晴朗的夜晚,组织一次星空观测活动。
水瓶座可以仰望星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星座和行星,用望远镜观察它们的细节,满足他们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
星际主题派对:举办一场以星际为主题的派对,邀请水瓶座穿上宇航服或未来风格的服装,享受一场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狂欢。
在派对上,他们可以结交新朋友,分享彼此对未来的憧憬和创意。
三、激发创意的互动环节 创意挑战赛:设立一系列创意挑战赛,如设计一款未来交通工具、构思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等。
水瓶座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交自己的创意作品,并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励。
创意分享会:邀请水瓶座分享他们的创意想法和经历,无论是科技发明、艺术创作还是生活小窍门。
在分享中,他们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创意市集:设立一个创意市集,让水瓶座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如手工艺品、科技产品、设计作品等。
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结识更多有创意的人才。
吸引水瓶座的因素 未来感与科技感:水瓶座对科技和创新充满热情,他们渴望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未知的领域。
因此,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活动将深深吸引他们。
自由与创意:水瓶座热爱自由,追求个性与创意。
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
因此,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创意挑战的机会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社交与互动:水瓶座善于社交,喜欢结交新朋友。
他们渴望在交流中分享思想,碰撞创意。
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交和互动环节将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
综上所述,“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将是一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盛宴,旨在吸引水瓶座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