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南极和北极究竟有何不同?两者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7-0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家园。

它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母亲,这个绚烂的星球有着两个独一无二的顶点,分别位于最南端和最北端。

最北端,其名曰北极。

坐拥世界上最绝佳的地理位置和数量众多的冰川。

其淡水面积和南极洲可以媲美,它是一个梦幻神秘的冰雪世界,白茫茫的天地银妆素裹,像是年轻的少女穿上的那层洁白的仙女裙,一望无际,好像永远也望不到头。

别看这里冰冷无比,许多小动物都生活在这里。

北极熊、北极兔、北极狐,下一秒,可爱的小脚印就映在你的眼前。

这里也有人类居住,是因纽特人等众多土著人的家乡。

八个国家将这里划作领土的一部分,俄罗斯、芬兰、纽约......住在房间里也能看到极光,许多情侣慕名而来,在黑绿的夜空下许下一生一世的誓言,期待能一直走到天荒地老。

但,浪漫的背后也有不少小烦恼。

如果在北极圈内住别墅,每天都能欣赏到漫天大雪。

同时,也有一天五小时的雪等着你去清理。

上一秒刚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铲除家门口的积雪,下一秒就又被铺天盖地的雪花覆盖。

偶像剧里的雪景相遇已经不愿想象了,因为顺势积起的飞雪没过了膝盖。

在这里,铲雪机成为每天经过的风景线之一,超市里的大雪铲是必备物资。

有车的家庭甚至要购买雪杆,防止哪天车子不小心陷进坑里了。

与北极不同,南极更显得人迹罕至。

这里被誉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人类生活的痕迹。

最常见的动物就是企鹅,冰块一段段地屹立在河流上,光是到达南极洲还需要穿越260多平方公里的浮冰。

此外,大规模的冰山也成为了不小的阻碍,无形中对船只造成了潜在的天然威胁。

学术界流行的“冰山理论”就是源于极地附近的冰山,看似只有“小荷才露尖尖角”,实际上深不见底的部分占据了五分之四,泰坦尼克号失事就是意外撞上了冰山,酿成了悲剧。

尽管气候艰难,环境恶劣,但在世界众多科学家机智的努力下,南极到底还是成为了触手可及的地方。

许多极限运动爱好者纷纷前往,挑战自己的极限,追求生命的刺激。

部分南极旅游团甚至推出了“极地跳水项目”,成功者可以拿到极地跳水证书。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地理考察项目初获成效,推出了船票旅游活动。

许多人对南极的想象就是一片漫无边际、暗无天日的惨淡白色。

其实,南极洲有丰富多彩的壮丽景观。

群岛、半岛,甚至是火山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这种“反差感”不仅仅”只有南极才有,在赤道圈上,非洲有名的乞力马扎罗山就有雪景的存在。

这不是因为纬度,而是由于海拔所致。

南极洲是个充满诱惑又十分危险之地,它就像爬到你眼前的蛇蝎,吐出的舌头丝发出骇人的凶光,昭示出惹上的代价。

不过,尽管南极洲内部寸草不生,狂风肆虐,然而其周边海域却是一片生机盎然,许多动物甚至是此地的独有物种,比如“磷虾”就是鲸类、海鸟、企鹅等生物的“盘中餐”。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针对南极生态而签订的保护协约。

这项约定的签署,明令禁止了核废水的排放,那些深不见底的,远离世俗之外的瑰丽美景才得以保留下来,让世人窥见其惊鸿一面。

大部分国家还在这里设置了长期的科研站,进行细致的研究。

游客去的南极旅游,游览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南极之大,如同垂天之云,未开发的地带占据大多数。

南美洲的港口是通往南极半岛的必经之地,二十多年来,每一位去南极旅游的旅客都会经过这里,感受极寒之地所带来的自然之美和蕴藏其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东边的威德尔海,是南极半岛最险的地方。

这条航道有船只惧怕的冰山,巍峨的山头被白雪覆盖,直冲云霄。

尖头微微向下俯瞰,好像一位庄严的女王高傲着蔑视着下方的臣子,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说北极是被娇生惯养的小姑娘儿,那么南极就是难以接近的冷酷冰山,不苟言笑。

他们一个活泼开朗,待人热情,适宜居住,孕育着自然与生命。

另一个则铁面无私,不易相处,包含着鬼斧神工的冰原雪景,无不令人望而生畏。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为何从来没有任何国家敢去占领南极洲?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极是个梦一般的存在。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又称第七大陆,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

1775年8月,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探险者)克受命寻找古希腊传说中地处南半球的“未知的南方大陆”——据传比美洲还要丰饶富裕的大陆。

库克航遍南大洋,当时地球上只存在一个尚未被发现的大陆——那就是南极大陆,而库克在寻找南方大陆航程中却遗憾地与其失之交臂。

尽管库克也曾经怀疑过南极点冰层之下可能存在面积可观的陆地,但英国人觉得没必要进入被冰层覆盖的海域寻找,冒那个险不值得。

18世纪,欧洲探险家陆续发现了一些南极大陆周边的岛屿。

19世纪初,南极大陆被发现。

但由于南极洲气候寒冷,无固定居民,也无来自其他地方的移民,所以没有定居者,也没有建立政府或国家。

到20世纪初中期,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提出了对南极大陆的领土要求,此后美国、智利、阿根廷等国也提出对南极大陆的领土要求。

在各方协商未果的情况下,1959年12月1日,阿根廷 、澳大利亚 、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英国、美国、苏联13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

条约规定: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

根据《南极条约》,南极洲只用于和平目的。

可以说,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

所以,并没有什么“敢”或“不敢”只说,这里是全人类和平共处的象征!

南极出现反常高温,再次敲响气候变化警钟

目前正值南半球隆冬季节,但多家气象机构观测到南极地区时隔两年再次出现反常高温天气,比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约10摄氏度,再次敲响气候变化警钟。

又“发高烧” 随着地球面临“最热一天”、“最热一年”,一向寒冷的南极地区也面临“烤验”。

美国缅因大学和英国商业气象服务机构MetDesk的观测数据显示,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南极地区7月气温高出约10摄氏度,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升温28摄氏度。

据报道,华盛顿大学的大气科学家爱德华·布兰查德认为,这次热浪对南极地区的影响可能创下新纪录。

“热浪的巨大足迹也很引人注目,覆盖南极洲东部大部分地区。

” 在气象分析师斯蒂法诺·巴蒂斯塔看来,南极地区面临自2002年以来最热7月,气温比往年平均水平高出约6.3摄氏度。

7月20日至30日,当地气象站测得平均气温为零下47.6摄氏度,这与南极地区2月底时,也就是夏天结束时的气温相当,可见反常。

巴蒂斯塔还说,相比强度,此轮高温的持续时间更不寻常。

MetDesk主管迈克尔·杜克斯也认为,尽管个别日子里的高温引人关注,但更重要的是南极地区7月平均气温上升。

这是南极地区时隔两年再次出现反常高温天气。

3月,多名气象学家观测到南北两极地区均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超出往年同期平均水平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

当时,南极地区测得气温为零下11.5摄氏度,创下新纪录。

还有数据显示,在2019年至2020年的南半球夏天期间,南极地区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次热浪。

当地气象站测得最高气温为9.2摄氏度,比当地平均最高气温高6.9摄氏度,最低气温也达到破纪录的2.5摄氏度。

多重因素 导致南极地区此轮高温的具体原因仍有待研究证实,但科学家们表示,目前看来,极地涡旋减弱是原因之一。

极地涡旋是南极或北极下沉的冷空气受阻,停止环流并就地旋转,进而形成绕极地旋转的一股环流,冬季较强,夏季减弱。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大气科学家艾米·巴特勒说,在南半球的冬季,极地涡旋通常表现稳定、强劲。

但今年,大气波挤压导致其减弱,高空温度飙升,即“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现象。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还可能削弱南极地区周围的西风带,使得通常被限制在南极地区附近的冷空气转向北方。

至于极地涡旋为何状态不稳定,可能是受到全球大气运动复杂性的影响。

同时,全球科学界有一个共识——随着全球日益变暖,原有的气候模式被打破,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频繁出现。

导致南极地区高温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海冰面积减少。

在通常情况下,海冰会通过两种方式来帮助极地地区降温。

一是将阳光进行反射,二是担当冷空气和温暖海水之间的屏障。

但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南极地区冰川加速融化,海冰面积不断减少,去年8月降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卫星监测以来最低水平,比往年同期减少约12%。

还有观点认为,南极地区此轮高温或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今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说,去年延续至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高峰已过,但影响仍将持续。

此轮厄尔尼诺现象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5次之一。

不祥信号 在接下来的10天里,预计南极洲部分地区的气温仍将高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

有评论称,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表明在越来越暖的地球上,极地地区可能会出现更多高温天气。

而极地地区被视为体现气候变化趋势的“放大器”。

有研究显示,过去30多年里,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3倍多。

此外,地球南北极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冰川消融会对生态系统、水资源产生影响并造成海平面上升…… 同样令人难以忽视的是,近年来,其他地区的高温数据也在不断被刷新。

受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等因素影响,全球气温升高至前所未有水平,2024年可能“碾压”,成为新的最热一年。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数据还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已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高出1.5摄氏度。

7月22日,全球日平均气温为17.16摄氏度,是自1940年开始记录相关数据以来最热一天。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陆依斐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国家航天局:2025年将开展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 中国压力来了,月球北斗或开建:发射35颗卫星美欧日都宣布竞争 水星距离太阳最近,白天温度高达432℃,却储存了一万亿吨水? 行星是球形的,这是理所当然的吗? 中子星,科学家的暗物质秘密武器 南极疑似巨大飞船坠毁痕迹,长11公里,宽2公里,是什么东西? 在南极从事气象工作,是种什么体验?40年,跨越时空的探问! 中国科学家提出设计方案:建造21颗卫星组成的近月空间导航星座 中国压力来了,月球北斗将开建:发35颗卫星,美欧日都宣布来竞争 你了解土卫六吗?科学家发现了什么?为何认为上面存在生命? 距太阳最近!水星表面温度最高达430℃,为何仍有不化的水冰? 地球进入12.8万年来最热时期!研究警告:五年后或许不适人类生存 更大的灾难还没来临?高温100年或变20年一遇,但地球将变冷一下 “南极墙”被发现,离地球很近但一直被遮挡,这到底是什么神物? 南极冰盖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2米!我国哪些城市可能被淹没? 南极疑似巨大飞船坠毁痕迹,长11公里,宽2公里,到底是什么? 焦点访谈:极地考察 探索无极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40度可能成高温界限,地球8大临界点或崩塌 NASA局长:我不想让中国到达月球南极,南极可着陆区域有限! 孤独,死亡,绝望,我为什么一次次回到南极?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