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百慕大

流传了65年的百慕大三角,真的是一场骗局

时间:2023-10-0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题图:过往船只被卷入大漩涡中,图片来自灵异故事

怪谈故事|第27辑

流传了65年的“百慕大三角”,真的是一场骗局?

百慕大,又称百慕大群岛,位于北大西洋,是历史最悠久的英国海外领地。

在地理学上,并不存在“百慕大三角”这样的划分。

现实中,“百慕大三角”是指人为虚构的百慕大群岛、美国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西大西洋三角地带,每边长约2000千米。

百慕大三角,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百慕大三角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近百年来,在这里屡屡发生各种神秘的海难、空难。

百慕大三角发生过的灾难

1945年12月5日,美国19飞行队在训练时突然失踪,当时预定的飞行计划是一个三角形。

于是,人们后来把美国东南沿海的西大西洋上,北起百慕大,延伸到佛罗里达州南部的迈阿密,然后通过巴哈马群岛,穿过波多黎各,到西经40线附近的圣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的这个三角地区,称为“百慕大三角区”或“魔鬼三角”。

从1800到1976年间,约有158次的失踪事件在百慕大三角区发生,至少有2000人在此丧生或失踪。

其中,有97次是发生在194979年的30年间。

180076年百慕大三角区飞机、船只失事名单,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以上是180076年可以查到的百慕大三角区的失事名单,它们只记录了众多的失事船只和失踪人员中的一部分。

真的有某种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在导致这些灾难的发生吗?

百慕大三角灾难成因猜想

对于百慕大三角的真相,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说法。

触礁说

有人说,船只会在百慕大出事是因为触礁,如同泰坦尼克号一样。

确实,在百慕大三角的海底,存在着很多的海底山脉,但据测量,最高的山脉离海面也有60多米,所以触礁的可能性很低。

而且,飞机在空中飞,又怎么触礁呢?

飓风说

距离赤道越近的地方,天气变化就会越剧烈。

有人说,百慕大离赤道那么近,从北方吹来的冷空气和赤道的暖空气相遇,气压相差太大,就会形成飓风。

飓风发生时变幻莫测,且发生区域很小,如果飞机或者船只在海面上遇到了飓风,就不容易被人发现。

咦?这个解释好像很有道理?

龙卷风说

有人说,在海面上很容易遇到极端天气中的海龙卷(龙卷风,在陆地上被称为陆龙卷,在海面上的则称为海龙卷)。

在海面上行驶的船只和在空中飞行的飞机,遇上了龙卷风,可以瞬间被卷走。

但是,龙卷风毕竟是一种极端天气,不可能常常发生,而那么多的失事船只和飞机又怎么解释呢?

海水漩涡说

据太空卫星发现,百慕大海域曾出现过巨大的漩涡,专家们分析,这巨大的海水漩涡有如一面巨大的凹透镜。

当阳光充足(一般都是在风平浪静之后突然狂涛巨浪时发事)且漩涡形成时,它就会反射太阳光而聚焦于一点,当有飞机此时经过“水凹镜”焦点时,便会熔化得无影无踪,轮船遇上也会遭殃。

科学家们推测:如果漩涡直径为1公里,阳光聚焦点直径就有1米多,温度可达上万摄氏度,而“魔鬼三角”里的漩涡直径大多为200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寿命长达60多天。

这样的焦点直径可达几百米至上千米,其温度足以使不幸闯人其中的飞机、舰船顷刻熔化,即使是稍一靠近,也能引起爆炸和燃烧。

沼气泡说

最近,英国地质学家、利兹大学的克雷奈尔教授提出了新观点:造成百慕大海域经常出现沉船或坠机事件的元凶是海底产生的巨大沼气泡。

在百慕大海底地层下面发现了一种由冰冻的水和沼气混合而成的结晶体。

当海底发生猛烈的地震活动时被埋在地下的块状晶体就会被翻出来,因外界压力减轻,便会迅速气化。

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来所具有的浮力。

恰逢此时经过这里的船只,就会像石头一样沉入海底。

如果此时正好有飞机经过,当沼气遇到灼热的飞机发动机,无疑会立即燃烧爆炸,荡然无存。

岩浆陷阱说

在这个区域的海底,有一座处于睡眠状态的待喷发火山。

也许几千万年前的某一天,海底地层下的岩浆涌动,从地壳的最薄处喷吐了一股岩浆熔岩,这股熔岩混合物在海水中冷凝成一个圆锥体,慢慢又回落到岩浆喷口处。

这样反复多次,喷井管直径加大,同时圆锥体也随之加大,慢慢演变成了自然井盖,久而久之形成了威胁人类与海洋生物的“岩浆陷阱”。

这些飞机、船只被漩流卷入空洞,从几千米的高空和水洞中垂直掉入——砸在了坚硬的旋转井盖上,粉碎后又被离心力抛到井盖边缘,随着海流进入“岩浆”中被熔化。

当岩浆开始平静下来时,海空一切又都恢复了正常。

百慕大三角之谜,已解?

拉里·库舍(Kusche)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名图书馆管理员,他找到了一本自己曾经发表过的名为《百慕大三角之谜——已解》的书。

库舍仔细研究了那些被其他作者所忽视的记录。

他发现,许多异常事件根本就不用奇怪,每当有狂风暴雨将要来临的时候,追踪百慕大三角现象的作家们,便常常能记录到有船只或者飞机会在“平静的海域”消失。

船虽然“神秘地消失”了,可事实上却找到了它们的残骸和其沉没的原因。

他列出了十条结论:

大多数的事故都能有合理的解释,并不神秘。

比如,有的是因为遇到了飓风,有的是船体结构本身有缺陷又遇到了坏天气,这些在事后的调查报告中都有结论。

在一些传说的“事故”中,关键的细节,甚至整个事故,都是虚构的。

一些明显发生在别处的事故也被算进了百慕大三角之中。

其中最著名的是1902年发生在太平洋的一起海难和1951年发生在爱尔兰的一起空难,都被当成了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事故。

事实上百慕大三角的失踪现象并不突出。

有一些失踪船只的航线只是经过了百慕大三角,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是否是在那里失踪的。

在许多事故中,船只或飞机的失踪地几乎完全未知。

许多事故在发生的时候,当时的人并不认为有神秘之处,但在许多年后,持神秘现象观点者在寻找证据时,却开始把它们也算入了神秘事故。

这时候要再去完全搞清楚发生在多年前的事故详情,一般是很困难的。

与传说的相反,在许多事故发生的时候,天气都非常恶劣。

在几起事故中,飓风应承担主要责任。

许多事故发生在下午或晚上,使得援救人员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清现场,因此大海有整夜的时间“破坏现场”,所以才难以找到残骸。

许多作者在介绍事故时,并未做原始的调查,而只是引用其他作者的文章,因此才会以讹传讹,越传越离谱。

在介绍某些事故时,那些持神秘现象观点的人,隐瞒了许多对失踪有明显解释作用的重要细节。

关于百慕大三角的真相,众说纷纭。

小编认为,恶劣天气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

至于是否有某种神秘的磁场导致事故发生,现在还不得而知,这需要科学家们反复的研究和论证才能证明。

大家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对百慕大三角区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以说说你想知道哪些神秘的现象,小编会慢慢为您道来~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百慕大;

百度百科:百慕大三角;

搜狐:“死亡百慕大”背后竟藏13大惊人秘密;

百慕大三角百科

本期编辑团

主稿:菩提;校对:橙;排版:望月

[怪谈故事]往期回顾

微信改版了!点击括号中关键字,就可以收看更新哦!

(怪谈1)流传在日本民间的怪谈

(怪谈2)细思恐极的身边的灵异

(怪谈3)每个学校都有一个怪谈

(怪谈4)鬼打墙?你有撞上吗?

(怪谈5)笔仙惊魂,够胆就来!

(怪谈6)鬼压床,谁与你共眠?

(怪谈7)夜半传来弹珠声

(怪谈8)灵魂到底有多重

(怪谈9)UFO真的存在吗

(怪谈10)从死神手下逃生之后

(怪谈11)人体自燃之谜

(怪谈12)尼斯湖水怪之谜

(怪谈13)埃及法老王的诅咒

(怪谈14)都灵裹尸布之谜

(怪谈15)球状闪电!

(怪谈16)世上真有吸血鬼?

(怪谈17)石头自己会“旅行”?

(怪谈18)人居然能笑死?

(怪谈19)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鱼吗?

(怪谈20)“行尸走肉”是种病

(怪谈21)“阿波罗登月”是骗局吗?

(怪谈22)单身汪想什么,动物灵媒都知道?

(怪谈23)武侠小说里的点穴,真能让人无法动弹吗?

(怪谈24)午夜摇铃声,是谁在赶路?

(怪谈25)什么样的灵异事件,居然让故宫官方都出来辟谣了?

(怪谈26)手贱勿入!《盗墓笔记》没写完的神秘蛊事

想收看小站更多往期内容

可以点击右上角查看历史消息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招新信息】

飞机上有老鼠窜来窜去?长安航空:属实!已做捕鼠消杀处理

视频截图 西部网讯(记者 杨晏宁)12月3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12月2日乘坐的长安航空公司航班发现机舱有老鼠窜来窜去。

“如果老鼠在空中啃食飞机线路,是否对飞机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后果?一百多人的人身安全问题是否能够有保障呢?” 当天上午,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联系了视频拍摄者刘先生了解情况。

刘先生称,自己是乘坐新疆喀什飞往西安咸阳机场的9H8356航班,当时飞机已经在西安咸阳机场降落,有几名女乘客突然尖叫,称发现了老鼠。

据刘先生回忆,他现场就询问了该航班乘务人员情况,并且表示需要航空公司针对这个问题给他一个回复。

“但是一直到现在并未接到航空公司的回电,也没有一个解释。

” 长安航空飞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此,记者联系了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公司非常重视此事,在飞机落地后就安排了地面工作人员进行了捕鼠作业,同步对飞机进行了深度消毒。

“目前发现这是一个小家鼠,维修工程师也对飞机各项系统进行了严密排查,目前为止一切均正常,没有发现飞机系统或零件有异常情况。

”该客服表示,目前还未查到老鼠进入机舱的原因。

记者在爱企查查询显示,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系海南航空旗下公司,其占有71%的股权。

此外,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国内外航班上已多次出现老鼠“入侵”机舱事件。

2024年9月5日,由上海浦东飞往新疆喀什的东航航班MU6219,因“飞行途中出现老鼠原因”曾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备降。

2024年5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一架入境客运航空器内捕获活鼠1只。

此前有航司申报称,驾驶舱内线缆有鼠咬痕迹,并发现鼠粪1粒。

工作人员采取放置鼠笼、鼠夹、粘鼠板等方法,在客舱里将活鼠捕获。

2020年11月,由江苏徐州飞往云南丽江的祥鹏航空8L9838次航班,途径贵阳时因机上有老鼠紧急停飞。

乘客张女士说,“我觉得比中五百万的几率还要低。

空姐打开行李架,一个包后面蹿出一只小老鼠。

”事后,所有乘客被请下飞机安置至酒店,随后航班取消。

编辑:杨晏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原创 中国靠技术杀出一条血路!美国满眼担忧,不敢再卡脖子

看得出来,C919这次让美国人急了,喊话中国赶紧合作在天空中,有两位长期霸占地位的巨头:波音和空客。

然而,随着2017年C919的大型客机从中国的工厂起飞,全球航空界的版图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位来自东方的新秀正大步迈入这个领域,试图打破旧有的垄断。

1、国产大飞机装上“中国心” 先来看看C919的“硬件配置”:全长38.9米,翼展35.8米,高达11.95米。

这些数字背后蕴藏的是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勃勃雄心和不懈努力。

截至目前,C919已经成功交付9架,并开通了5条航线,与世界五座城市紧密相连,累计安全载送近50万名乘客。

这对于一个依赖自主研制的航空项目来说,不仅仅是里程碑,而是一场航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标记,它宣告着中国终于打破世界垄断,有能力与波音、空客在空中掰一掰手腕了。

当然,比起这些,C919的内核更为重要。

发动机,向来是飞机心脏中最为复杂和关键的部分。

毕竟没有强劲的“心脏”,一切华丽的外表都只是浮云。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CJ-1000AX横空出世,并于2023年在上海成功完成整机点火,核心机转速达到了惊人的6600转每分钟。

这标志着中国在民用航空领域,首次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验证平台,无疑为未来航发国产化提供了深厚的技术动力,让国产大飞机装上“中国心”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2、美国不敢对中国大飞机“卡脖子” 没想到的是,中国在航发领域的突破,迅速引起轩然大波,就连美国都感到些许担忧。

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和欧洲发动机制造巨头们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们的技术封锁和壁垒并非虚言。

然而,中国工程师用他们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毅力,逐渐在技术封闭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背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中国航空,需要更多的“自己造”。

对此,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召开听证会,美国企业和政界对于“中国制造2025”计划展开激烈探讨,而焦点,则被锁定在如日中天的中国航空工业上。

美国航空动力咨询公司的总经理理查德·阿布拉菲亚在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应摒弃保护主义,继续保持与中国的航空合作。

此番看似友好的建议背后,其实蕴含着一层更为深刻的战略意图——以合作之名,行掌控之实。

3、美国忧虑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知道,目前,美国通用电气、普惠公司,以及英国罗尔斯-罗伊斯,正垄断着航空领域,他们拒绝向中国转让关键技术。

然而,中国明白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即便面对技术封锁,中国依旧相信:一步一个脚印,终究能到达彼岸。

所以,在理查德·阿布拉菲亚看来,一旦切断与中国的联系,那就相当于倒逼中国在喷气发动机领域自力更生,这反而会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上述忧虑并非空穴来风。

在未来十几年里,如果中国能如计划般推出完全国产化的大型喷气客机,那将意味着一个新的竞争时代开始了。

所以,美国一方面希望通过技术合作维持对华优势;另一方面,他们也深知,随着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任何阻挡都会促使中国更快地建立自己的全产业链。

这种两难困境,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航空工业近年来的突破,以及美国对中国战略决策的重新审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