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东摄
秘境追踪
昆仑山脉,海拔平均5500至6000米,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至柴达木河上游谷地,全长2500公里。
在古代,昆仑山被尊称为“万山之宗”“龙山”。
因地处西北,高耸入云,险峻神秘,久而久之成为孕育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嫦娥奔月》《白蛇传》《西游记》等都与昆仑山有关。
斗转星移,到了科技发达的现代,昆仑山依旧是中国最为神秘的地带之一。
而神秘中的神秘要数被当地人视为禁区的昆仑山“死亡谷”了。
充满死亡气息的山谷
昆仑山“死亡谷”,又被称为那棱格勒峡谷、“地狱之门”。
“死亡谷”入口在柴达木盆地西南边布伦台,整个峡谷位于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地带,西起库木库里沙漠,东到布仑台,全长105公里,宽33公里,海拔3000—4000米。
谷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牧草繁茂,繁花似锦,在昆仑山区是难得的水草肥美区域。
但是相传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宁愿牛羊没有牧草吃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这是一个能带来死亡的恐怖区域。
在这里,茂密的牧草中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动物尸骨,甚至有误入其中非正常死亡的牧民的骸骨,再加上谷地中随处可见的倒塌的石屋、荒丘孤坟,更让这里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谷中发生的离奇事件
1983年,一位牧民入谷寻找丢失的马匹,几天之后,马回来了,牧民却不见了踪影。
后来他的尸体出现在一座小山上,衣服已经破碎不堪,怒目圆瞪,嘴巴大张,手中还紧握着猎枪,但是身上却并无伤痕。
周围的草原上也没有打斗的迹象。
他脸上的恐惧表情似乎昭示着,牧人在死前看到了可怕的东西,在那之后,就很少有人再敢踏入昆仑山“死亡谷”了。
牧民事件发生后不久,1983年7月,有个新疆的地质队来到“死亡谷”开展科研活动,谷外酷热难当,“死亡谷”附近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
随着一声雷响,地质队的炊事员当场被震晕过去。
事后他回忆,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失去了意识。
第二天,地质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地上的黄土已变成了如同灰烬般的颜色。
这些离奇的事件,更是给“死亡谷”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死亡原因的科学解释
几次到“死亡谷”考察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305项目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华东说,网上把那棱格勒峡谷炒作成“死亡谷”并不科学,该峡谷实际上是当地动物迁徙的一条大通道。
峡谷河岸两侧有许多种自然野生动物,每年迁徙的动物中,老弱病残的会在半途死亡,还有的食草动物会被狼或熊吃掉。
年复一年,河谷平原上的动物骸骨自然就越来越多。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见到这么多骸骨,难免让人把这里和死亡联系起来。
在电脑上打开航磁图,马华东说,沿“死亡谷”近东西向带状航磁异常明显,越向西段,磁异常值越高。
蟠龙峰磁铁矿床就位于此带西段。
有科研小组指出,由于“死亡谷”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海拔很高,夏季这里的气流很容易被昆仑山脉阻挡,形成局部气流的涌动,磁异常容易与云团发生反应,增加了云团放电的数量和强度,容易聚集闪电甚至雷暴。
常年的打雷,使这里很少有高大的树木存活,由于上空带电的对流云或雷云的影响,这个地区地表的大气电场增强,经常引起尖端放电现象。
马华东表示,由于雷电多,这里的降水量十分丰富,木草繁茂,又吸引了许多食草动物前来,因此这些动物也成了雷电主要的打击目标。
马华东称,至于人和动物尸体的神秘消失,并不是如网上所说“死亡谷深处沼泽下的暗河是吞噬生命的陷阱,如果人和其它动物踏在沼泽上,立刻会被暗河的极大吸力送入无底深渊。
”峡谷内没有喀斯特地形地貌,何来的暗河之说。
尸体消失与沿河谷两边串珠状的湖泊和近百公里的带状湿地有关。
随着夏天雨水的增加,沼泽地、湿地水位会升高,从而会把尸体淹没,造成尸体消失的假象。
此外,人和动物在沼泽地上行走,也有可能陷进去被吞没。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注:风水中借龙的名称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
因为龙善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
山势就象龙一样变化多端,故以龙称呼。
平地也有龙脉,其标志是微地形和水流。
对龙脉好坏的看法,是审定山脉的长远,辨别山脉的大小兴衰如何。
山脉来得绵远者,发富亦绵远,山脉来得短促者,发富亦短促。
总之,风水龙脉大致反映了我国的山脉走向,是古代先哲对中华地理的朴素认识,是千百年经验的积累。
中国自开国以来,华夏种族的扩散方向,莫不是东进南下,直到东到东海,南至北海,华夏种族从此止步,自三皇五帝以降,其后数千年,这个方向从未改变过。
中国的统一方向亦是如此:从来都是西方征服东方,北方统一南方,反向的例子鲜少。
实际上,俯瞰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方胜东方,北方胜南方,故而,控制西方和北方,就能控制东方和南方。
按中国的风水学说,凡立国必讲究龙脉和地脉――亦即山与河,中国各朝的城市尤其是都城,无不是依山傍水。
从所处的地理区位和地形地势上看:中国的地脉为黄河、长江――它们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这是人尽皆知的;那中国的龙脉在何处呢?在昆仑山――秦岭!昆仑山――秦岭横贯神州大地,就如同一条巨龙――龙头在西,龙尾在东,在昆仑山的最西端龙头之处,即是我们华夏种族的发源之地,华夏种族的前进方向是循龙脉自西往东,在地脉两岸播下文明的火种。
自周以至汉唐,都依龙脉之龙腹部位――秦岭建都立国,故开中国二千年的文明盛世,自宋以后,立国就偏离了大龙脉,而是选择地方性的小龙脉或是龙尾,中国从此疲弱下来。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建都龙尾――也就是中国的东南,从来都是亡国之兆,因为偏安之地不足以掌控全局。
古之天子必居上游,项羽深知此理,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放弃位居上游的四塞之地关中而选择居于下游的彭城,在与刘邦的争夺天下中败北是在所难免的。
昆仑山传说是中国的“龙脉之祖”,连紫禁城的龙脉都源自昆仑。
中国的风水学中,宇宙间惟山为最大,山脉即龙脉,昆仑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山岭,为宇宙之气所凝结,它气上通天。
龙脉与昆仑山相通就等于与天上的元气相通,故昆仑山被古人当着是万山之祖。
如果一定要说龙脉,便是这自昆仑而发,绵延千里的山脉之气。
面对巍峨万丈的昆仑山,我们能感受到天地的博大和自然的宽广,说不定您便能体味到传说中的“龙脉”之气呢。
龙潜于渊,而昆仑山作为龙脉的发祥地,也是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的。
昆仑山矿泉水自然就是取自昆仑,它的水源地位于海拔6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玉珠峰,水质天然纯净无污染,是难得的天然小分子团弱碱性水。
在探访水源地的时候品尝昆仑山矿泉水,体味来自自然的甘甜清新,相信您能对“龙脉”产生独到的理解。
从地形图中分析,风水学认为全世界龙脉是从昆仑山发脉的。
地理学认为昆仑山是世界屋脊。
它脉出八方,有五大干龙路向各处,其中三大龙脉在中国。
中国龙脉简述 三大龙脉:1、艮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2、震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南,长江以北。
3、巽龙发脉: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这三大干龙发自西北,走向东南。
形成了中国地势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中国龙脉祖山昆仑山在中国上古时代扮演了重要的风水角色,成了中国上古的神话中心。
相传上古时候,天是圆形的,有九重,覆盖在方形的大地之上。
不周山被水神共工撞断以后,离天最近的山就是耸立在大地的西北,高八万尺,方圆八百里的昆仑山了。
那里是天帝和诸神在世间的殿宇。
也有传说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居住之地,山上有壮丽的宫阙,有奇花异木格珍禽怪兽,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的神泉,池水,还有皇帝和诸仙食用的玉液玉浆。
这一美丽,奇妙的神话世界,引起后世人们的莫大兴趣和深厚的民族情。
在风水学上,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
昆仑山为龙脉的中心,昆明山脉形成后,以后天八卦的八方出脉:正北方位有阿尔泰山山脉;正南方位有西玛拉雅山山脉;正东方位有阿尔金山山脉;正西方位有喀喇昆仑山山脉;东北方位有天山山脉;东南方位有唐古拉山山脉;西北方位有阿拉套山(阿尔套山)山脉;西南方位有冈底斯山山脉,组成了八大龙脉系列。
在文化上,昆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尚书》中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
大宛列转》中记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太平广记》记载:“还有周穆王时,命八骏与七华之士,让造父当车夫,向西登上昆仑,而在王母那里作客。
周穆王拿出白玉重锦,用它给王母作寿礼。
”《周穆王传》中记述“已丑,天子斛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也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昆仑山摆宴对歌的动人故事。
昆仑山产瑶即美玉,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
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就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海拔4300米,气象万千,为道教昆仑宗派的发源地。
西安龙脉在秦岭:西安是世界四大故都之一。
是13朝故都,建都1300多年。
四周都是高山峻岭,8座雄关守卫着西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八百里秦川,美丽富饶。
八水环都。
四条龙腿,控制住华东、华北、西北、西南,是中国的白菜心。
是天然的国都。
其次是洛阳。
由于中国实在是立足于大陆的国家,所以未来中国的国都应选在大陆中心而不是沿海。
而建都的最好位置如上所述就是在龙脉的上腹部亦即昆仑和秦岭的结合部位,请不要忘了:昆仑山――秦岭一线是中国的龙脉所在!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