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来自称龙的传人,而这个名号,原来和昆仑山息息相关。
不论是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是在现代的地理记录中,昆仑山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传说中,它不仅是西王母的栖息地,也是伏羲氏发端的福地,它本身也是在一个深入云端的高处,四周的峭壁如刀削一般陡峭,但内部却是应有尽有的神仙之所。
直到现在,昆仑山在我国的地理位置上,也有好几处共用这一个名字,并且彼此都认为自己才是最正宗的“昆仑”所在。
其中,最著名的昆仑山,一处在甘肃,一处在山西,一处在西藏、青海和新疆交汇的地方。
他们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都占据了不小的分量。
昆仑山被人们渲染的很神秘
古时候,人们认为甘肃就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那个昆仑瑶池,佛教传入之后,也有不少人在甘肃这里建筑寺庙,传经布道;把这个地方渲染得更加神秘;后来,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旨在追求修仙长生之道,他们将西王母尊为正神,认为她可以指引信徒成为神仙。
所以道教创始人也就选择在西王母之乡开宗立派,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和七个弟子,在这里留下了道教的“洞天福地”,并且传到全国,流传到后世。
金庸小说的全真七子,也是化用了这一段典故。
1900年,甘肃玄阳道长胡真人和金丹子,把青海省零度线的一处如同莲花聚拢的地势,判做是万神之乡,认为这里才是真正的昆仑山,还在这里花费了14年的时间修建了昆仑道观。
不过在今天的山西阳城境内的析(xī)城山,也被认为是神话中所传的昆仑神山,道教认为,这里才是盘古的脊梁所在,前身就是不周山,是洪荒世界的始祖山脉。
伏羲一族也是在这里发端,道教三大上神元始天尊的玉虚宫道场也在这里。
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根据传说的指引,寻找直达天庭之路的时候,来到了昆仑山脚下。
可是这里的万仞高山难住了他,甚至没有路可以攀爬,只有坚韧的藤条,可以帮助最勇敢的英雄完成探险。
等伏羲到了昆仑山顶,他发现其实这里好像一个巨大的碗,山洞排列有序,绵延不绝。
有的像城墙,有的像房子,并且这里水草丰茂,花开遍地,水流清澈,伏羲觉得,这就是神仙生活的地方。
他兴奋地告诉山脚下等他消息的伙伴们:这里就是天庭下都,你们快来!
伏羲聚合同伴,将昆仑山彻底查探了一番,发现这里的地势非常像一条出水一半即将腾飞到半空的巨龙,中间有一处山丘高耸入云,伏羲坚信从这里可以最终达到天帝居住的地方,去祈求天帝保佑人民平安。
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地下溶洞,冬暖夏凉,可以直接充作地宫。
东边的海里鱼肥虾美,这下伏羲觉得族人们不会再挨饿了。
伏羲带领族人迁居这里,他在这里意外获得了火种,并学会了使用火的办法,教给族人们,族人不再因为吃生肉而腹痛;他又通过观察日升月落、北斗七星的变化而发现了季节变化,带领族人定期祭拜天神,以得到庇佑;后来,他越发觉得,每次走在昆仑山脉,就是往返在地龙的脊背上,而天上也有一条龙,两条龙上下呼应,阴阳相互,我伏羲一族发展壮大,不就是受到了天龙的指引吗?因此他由此推演出八卦和十二时辰,还教会族人如何打渔捕鸟,族人把伏羲尊为天神,而他的后代子孙,因此被称为龙的传人。
尽管我们已经证实了一部分神话传说是经过夸张了的远古史实。
但对于中华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始祖们俨然已经被神化了,所以神话典籍的记载不可尽信,具体昆仑山应该是哪里,没人能够说清。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昆仑山的敬仰之情。
在中国人心中,它更像是一个民族符号,再加上我国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认为他们的统治也是受命于天,而他的王朝也是有气运的,气运不断,这个王朝就会屹立不倒。
所以,几乎每一朝皇帝都很在意他们的龙脉,不允许被任何人破坏,这个龙脉之一就是昆仑山。
因此,人们对于昆仑的好奇心也十分浓厚。
但随着人们对于昆仑山的靠近,昆仑却多出了死亡之谷和地狱之门的传说。
死亡之谷的由来是真是假?
死亡之谷的由来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当地居民就算牛羊渴死饿死,也不会把它们赶到绿草葱葱的死亡谷里。
那里遍布着牛羊的尸骸,更重要的是,人和动物一旦靠近,将无一生还。
事件经过大家口耳相传,已经不记得最初的模样了。
而越是神秘,就越是能吸引人们以身犯险,他们总认为,越是神秘的地方,越有可能有绝世宝藏,所以才会编出吓人的传说。
就算没有宝藏,也可以去吸收一下龙脉的气息。
即便这些都没有,也可以得到一个真相。
1949年,曾经有一支代号091的特殊部队,对外宣称是091气象研究所,里面吸纳了各种技能的能人异士,想要解开昆仑之谜。
很可惜历时两年,什么都没有发现。
反而他们在1951年的湘西剿匪行动中,运用自己的知识,破解了土匪运用自然力量装神弄鬼的把戏,为剿匪做出了贡献。
1979年,有一队考察人员进入昆仑山驻扎,他们立志一定要揭开谜团。
结果只发现了一具十分庞大的骸骨,手指骨很长,更像是爪子,而这个骸骨到底是什么,却没人能够回答。
神奇的是,这队科考队员也没能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没能走出来,那么谁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个故事又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呢?别着急,我们慢慢讲。
总之呢,人们越是探秘,昆仑山反而更加神秘。
直到1983年,一个牧民的失踪,才算真正开始被揭开神秘面纱的一角。
这个牧民的马群,顺着草的走势,一路走进了死亡谷。
牧民承担不了这么大的损失,所以就算心里非常恐惧,也还是一个人拿着一把猎枪就进了山谷。
果然,这个牧民就如同传说中的一样,没有回来。
只不过,他的马群却意外地,毫发无损地走出来了。
这件事情层层上报,引起了高度重视。
就在那一年,又有一支考察队进入峡谷。
选择进入峡谷的时间是春末夏初,进去了之后,很快发现了牧民的尸体,他还保持着握枪的状态,面部黝黑,表情十分惊恐,衣服虽然破损了,但身体没有明显的伤痕。
牧民是因为什么而死的呢?瘴气或者什么毒气吗?还是因为见到恐怖的场景受到惊吓?
考察队到了峡谷,首先确定了地理位置,死亡谷属于棱格勒峡谷,长约105公里,宽33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
峡谷的北部是雪山,南部是连绵的高山。
峡谷里存在着特殊的磁场,在靠近山顶的地方,有1000--3000的强磁区域。
而且这种地形,使得空气中常年保持湿润,一旦夏天雷电较多的时候,死亡谷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吸雷盆地,把雷电都吸引到山谷里。
而夏天又是这里草木复苏的最佳时刻。
所以进入这个山谷的动物就容易被雷电伤害,导致这里遍地都是动物的尸骸,各种各样的都有。
还有一个日积月累才能存在的问题,这里有上万年的冻土层,最深的地方有几百米左右。
因此每到夏季高温,冻土层就会逐渐融化,形成沼泽和暗河,而草的长势又太好,人和动物最开始到这里的时候,并不会意识到危险。
但等到草皮塌陷的时候,就会慢慢陷入沼泽中。
人陷入沼泽本来就难以自救,再加上人惊慌失措的时候,越挣扎就越下沉,最后就落得个死不见尸的地步。
紧接着一个夏日晴天雷声狂响的意象,击中了考察队的厨师王力辰,意外发现了79年的考察队消失之谜。
老王虽然被雷击中,但所幸没有大问题。
发生雷击的时候,只有老王一个人在。
而他在强大的雷电释放的磁场中,意外看到了被密集的雷电击杀的1979年的考察队的场景,还有顷刻间从青青草地化为光秃秃黄土的山谷。
考察队也的确在山谷中发现了众多被雷击中的痕迹,所以两相印证,证明了看到的磁场“记录”下来的景象是真的。
尽管看着十分惊人,但昆仑山并不是一个灵异、科学无法解释的地方,只是地理位置和地形,让它意外地放大了一部分自然力量而已。
至此,昆仑山死亡之谷和地狱之门的谜底,基本上算解开了。
只不过,因为这个地方十分危险。
所以我国仍然派兵驻守着这里,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涉险。
到了现在,这个死亡谷已经被开发为景区,供有冒险精神的户外爱好者穿越、探索。
不同季节进入这个地方,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当然,昆仑山脉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全长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总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也许还有更神秘的地方还不为人知。
不论是出于敬畏自然还是尊重历史文化的心理,中国人民对于“昆仑山”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而我们的探索,首先应该在保护自然、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太玄乎的传言就当做故事听听就好,别当真。
本期故事就到这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最后别忘了长按点赞,推荐给更多朋友看。
新朋友也要记得点击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注:风水中借龙的名称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
因为龙善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
山势就象龙一样变化多端,故以龙称呼。
平地也有龙脉,其标志是微地形和水流。
对龙脉好坏的看法,是审定山脉的长远,辨别山脉的大小兴衰如何。
山脉来得绵远者,发富亦绵远,山脉来得短促者,发富亦短促。
总之,风水龙脉大致反映了我国的山脉走向,是古代先哲对中华地理的朴素认识,是千百年经验的积累。
中国自开国以来,华夏种族的扩散方向,莫不是东进南下,直到东到东海,南至北海,华夏种族从此止步,自三皇五帝以降,其后数千年,这个方向从未改变过。
中国的统一方向亦是如此:从来都是西方征服东方,北方统一南方,反向的例子鲜少。
实际上,俯瞰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方胜东方,北方胜南方,故而,控制西方和北方,就能控制东方和南方。
按中国的风水学说,凡立国必讲究龙脉和地脉――亦即山与河,中国各朝的城市尤其是都城,无不是依山傍水。
从所处的地理区位和地形地势上看:中国的地脉为黄河、长江――它们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这是人尽皆知的;那中国的龙脉在何处呢?在昆仑山――秦岭!昆仑山――秦岭横贯神州大地,就如同一条巨龙――龙头在西,龙尾在东,在昆仑山的最西端龙头之处,即是我们华夏种族的发源之地,华夏种族的前进方向是循龙脉自西往东,在地脉两岸播下文明的火种。
自周以至汉唐,都依龙脉之龙腹部位――秦岭建都立国,故开中国二千年的文明盛世,自宋以后,立国就偏离了大龙脉,而是选择地方性的小龙脉或是龙尾,中国从此疲弱下来。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建都龙尾――也就是中国的东南,从来都是亡国之兆,因为偏安之地不足以掌控全局。
古之天子必居上游,项羽深知此理,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放弃位居上游的四塞之地关中而选择居于下游的彭城,在与刘邦的争夺天下中败北是在所难免的。
昆仑山传说是中国的“龙脉之祖”,连紫禁城的龙脉都源自昆仑。
中国的风水学中,宇宙间惟山为最大,山脉即龙脉,昆仑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山岭,为宇宙之气所凝结,它气上通天。
龙脉与昆仑山相通就等于与天上的元气相通,故昆仑山被古人当着是万山之祖。
如果一定要说龙脉,便是这自昆仑而发,绵延千里的山脉之气。
面对巍峨万丈的昆仑山,我们能感受到天地的博大和自然的宽广,说不定您便能体味到传说中的“龙脉”之气呢。
龙潜于渊,而昆仑山作为龙脉的发祥地,也是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的。
昆仑山矿泉水自然就是取自昆仑,它的水源地位于海拔6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玉珠峰,水质天然纯净无污染,是难得的天然小分子团弱碱性水。
在探访水源地的时候品尝昆仑山矿泉水,体味来自自然的甘甜清新,相信您能对“龙脉”产生独到的理解。
从地形图中分析,风水学认为全世界龙脉是从昆仑山发脉的。
地理学认为昆仑山是世界屋脊。
它脉出八方,有五大干龙路向各处,其中三大龙脉在中国。
中国龙脉简述 三大龙脉:1、艮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2、震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南,长江以北。
3、巽龙发脉: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这三大干龙发自西北,走向东南。
形成了中国地势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中国龙脉祖山昆仑山在中国上古时代扮演了重要的风水角色,成了中国上古的神话中心。
相传上古时候,天是圆形的,有九重,覆盖在方形的大地之上。
不周山被水神共工撞断以后,离天最近的山就是耸立在大地的西北,高八万尺,方圆八百里的昆仑山了。
那里是天帝和诸神在世间的殿宇。
也有传说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居住之地,山上有壮丽的宫阙,有奇花异木格珍禽怪兽,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的神泉,池水,还有皇帝和诸仙食用的玉液玉浆。
这一美丽,奇妙的神话世界,引起后世人们的莫大兴趣和深厚的民族情。
在风水学上,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
昆仑山为龙脉的中心,昆明山脉形成后,以后天八卦的八方出脉:正北方位有阿尔泰山山脉;正南方位有西玛拉雅山山脉;正东方位有阿尔金山山脉;正西方位有喀喇昆仑山山脉;东北方位有天山山脉;东南方位有唐古拉山山脉;西北方位有阿拉套山(阿尔套山)山脉;西南方位有冈底斯山山脉,组成了八大龙脉系列。
在文化上,昆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尚书》中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
大宛列转》中记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太平广记》记载:“还有周穆王时,命八骏与七华之士,让造父当车夫,向西登上昆仑,而在王母那里作客。
周穆王拿出白玉重锦,用它给王母作寿礼。
”《周穆王传》中记述“已丑,天子斛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也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昆仑山摆宴对歌的动人故事。
昆仑山产瑶即美玉,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
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就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海拔4300米,气象万千,为道教昆仑宗派的发源地。
西安龙脉在秦岭:西安是世界四大故都之一。
是13朝故都,建都1300多年。
四周都是高山峻岭,8座雄关守卫着西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八百里秦川,美丽富饶。
八水环都。
四条龙腿,控制住华东、华北、西北、西南,是中国的白菜心。
是天然的国都。
其次是洛阳。
由于中国实在是立足于大陆的国家,所以未来中国的国都应选在大陆中心而不是沿海。
而建都的最好位置如上所述就是在龙脉的上腹部亦即昆仑和秦岭的结合部位,请不要忘了:昆仑山――秦岭一线是中国的龙脉所在!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