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或许是毁在了水污染

时间:2023-07-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蒂卡尔是玛雅时代最强大的城邦之一,也是玛雅文明中最大的遗弃都市。

美国科学家近日在《科学报告》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在蒂卡尔的水库中,发现了严重的汞和藻类污染,并推断这可能是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之一。

玛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诞生于热带丛林的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如今的墨西哥南部、萨尔瓦多西部和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国家的丛林地区。

不知是什么原因,繁华的玛雅文明仿佛一夜之间在美洲消失了,空留下成千上万座巨型石碑、神庙、宫殿和金字塔。

玛雅文明为何会消亡?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寻找答案,并根据考古发掘、壁画、玛雅象形文字等,提出了环境破坏和干旱、战争、疾病和瘟疫等可能的原因。

汞和藻类污染的发现,为玛雅文明消亡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论据。

原因一 人口增长造成 土地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玛雅文明诞生于公元前10世纪,在公元300年到900年之间达到鼎盛时期,发展形成了数百座城邦。

当时,在这片土地上,拥有密集的农业种植区,玛雅人主要以玉米为食,没有畜牧业,没有金属工具,从某种角度来讲,玛雅人的食物受气候变化影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新伟有数年在玛雅遗址现场考古的经验,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玛雅文明在公元800年以后开始出现衰落迹象,大量著名城邦的核心区被废弃,没有新的金字塔等高级建筑出现,也没有竖立起新的国王石碑,好像王族消失了、社会解体了,但是整体人口并没有减少。

到公元900年以后,人口开始减少,很多著名城邦被完全废弃,淹没于丛林之中。

李新伟说,从考古现场发掘和研究资料可以看出,玛雅文明衰落的首要原因是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过度开发和破坏。

玛雅衰落的种子在其全盛时期就已经播下。

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扩大,那些不能持续保持合理收成的区域也被开垦出来。

当作物产量下降,就会出现因食物不足造成的健康问题。

这样的问题,在广大下层民众中尤其严重。

2018年,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据估算,在公元650年至800年间,有超过1100万人生活在危地马拉南部的这片土地上,是之前估计数字的好几倍。

为了让当时的人们吃饱饭,一些地区95%的可用土地被用于种植,包括低地和沼泽地区,大部分湿地也被排干用于农业种植。

蒂卡尔地处玛雅世界的核心,位于如今的危地马拉佩腾地区。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在对蒂卡尔的考察中发现,该地区人口众多且稠密,居住区并不是零星分布的,而是一个密集的聚集地,人口密度相当于现代我国的农村地区。

在一些调查中发现,山坡上的梯田有种植痕迹,古代玛雅人试图将土地的边边角角都利用起来。

在城市中建造宏伟的金字塔和华丽的神殿、在广场上立起大量的石质纪念碑,都增加了玛雅人对森林资源的需求。

建筑需要用木材做支架以及用木材运输石材,用石灰岩制造石灰膏的过程中也需要用木材做燃料。

花粉研究展示了从玛雅人开始占用土地到公元1000年之间,热带雨林植物逐渐消失的过程,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了土壤侵蚀、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

原因二

持续大干旱导致 战争频发和社会动荡不安

李新伟说,当时的玛雅,平民家庭可能聚居在乡村地区,比如伯利兹西北地区就是这样的平民居住区。

但上层社会的人士却更加奢华,王室家庭扩大并更加雄心勃勃,其他显贵宗族也欲分享权力。

人口的增长和宗派之争引发暴力冲突不断增长。

2019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团队于《自然·人类行为》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他们分析了在纳兰霍发现的象形文字铭文,纳兰霍是当时威兹纳南部的一座玛雅城市。

根据铭文记载,公元697年5月21日,威兹纳遭到第二次攻打并被焚毁。

在焚烧事件后,威兹纳能被利用的土地大幅减少,与人口增长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而干旱可能又对玛雅文明的衰落起到助推作用。

气候记录显示,在玛雅文明开始衰退的前一个世纪,玛雅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高,当时玛雅人口快速增长,作物收成也很喜人,城市发展处于全盛时期。

但在公元900年前后遭受了近200年的持续干旱,每隔50年左右就发生一起极严重的旱灾,即公元760年、810年、860年和910年。

其中后3次旱情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大体一致。

每次大干旱的发生还会引发政权争斗,战争频发,社会变得动荡不安。

虽然一些地区的玛雅人凭借着较多的地下水勉强度过了前两次危机,但在随后的第3次大干旱面前,他们再也无能为力了。

伴随而来的农业减产、饥荒、死亡,使玛雅人被迫放弃繁荣的城邦,走向北部高地的热带雨林,寻找食物和避难所,没有离开的玛雅人已没有能力再恢复核心城邦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李新伟说,严重干旱造成卡拉克木等玛雅核心地区城邦的衰落。

玛雅人过分依赖玉米,在气候变化或土地生产力发生波动时,玛雅整个社会都显得日益脆弱。

有研究显示,在玛雅文明末期,即公元800年至950年,大部分森林已经被砍伐消失。

那时的玛雅人没有畜牧业,野生动物是食物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森林的减少限制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甚至灭绝,这也导致玛雅人营养贫乏,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疾病。

玛雅遗址考古中,有肺结核和营养不良这样的慢性病证据,但还仅限于少量城邦。

”李新伟说。

汞和藻类污染引发 健康问题和信任危机

来自《科学报告》杂志的最新研究发现,在蒂卡尔的四个中央水库中发现了大量有毒的汞和藻类,并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发现,离城市宫殿和庙宇最近的两个水库中汞的含量极高且具有毒性。

研究人员将污染追溯到玛雅人用来装饰建筑物、陶土和其他物品的色素。

在暴雨期间,颜料中的汞一直流到水库中,多年来沉积在水库底部的沉积物中。

即使烧开了,饮用这样的水也会使人们生病。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距离较远的两个水库中,沉积物中的汞含量较低,但仍然具有毒性。

水库中汞和藻类毒性的新发现,对玛雅文明衰落来说,可能是雪上加霜。

”李新伟说。

李新伟说,从目前的研究看来,玛雅文明的衰落是多种原因整合在一起造成的。

在面对种种危机时,玛雅所崇尚的萨满式宗教的社会体制难以有效应对。

玛雅国王的角色是尊贵的萨满,需要显示影响和沟通超自然的能力,解读宇宙的运行。

毫无疑问,当土地生产力退化、人民的生活恶化时,国王却不能取悦众神降下雨水获得丰收,人民对国王的信任就会如科潘河谷山坡上的土壤一样迅速流失,玛雅平民可能会对国王的永恒正确性产生根本性怀疑。

复杂社会拥有众多的专业人员,需要稳定有效的政府来管理,更需要来自农民的贡赋。

当社会基石被动摇,整个上层建筑就会轰然倒塌。

”李新伟强调。

生肖鸡一生的宿命,69年,93年的好好看看,或许这是最好的安排!

生肖鸡一生的宿命,69年,93年的好好看看,或许这是最好的安排!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生肖鸡,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民俗传说和命运寓意。

对于1969年和1993年出生的属鸡之人而言,他们的命运与生肖鸡的特性紧密相连,同时又各具特色。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神秘的生肖世界,探寻生肖鸡一生的宿命。

一、生肖鸡的宿命特点 生肖鸡,象征着勤劳、勇敢、敏锐和聪明。

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不甘于平庸,渴望在人生道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然而,生肖鸡的宿命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在人生的旅途中,生肖鸡需要不断努力、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不同年份生肖鸡的宿命 1. 1969年出生的生肖鸡 1969年是农历己酉年,也就是鸡年。

这一年出生的生肖鸡,性格独立、坚韧,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毅力。

他们善于思考、勤奋努力,在事业上往往能够取得不俗的成就。

然而,由于生肖鸡的性格特点,他们在与人相处时可能会显得过于直接和尖锐,容易得罪他人。

因此,他们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圆滑、包容,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2. 1993年出生的生肖鸡 1993年是农历癸酉年,同样是鸡年。

这一年出生的生肖鸡,聪明伶俐、机智过人,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他们善于把握机会、勇于创新,在事业上往往能够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生肖鸡的敏感和细腻,他们可能会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导致自己陷入纠结和矛盾之中。

因此,他们需要学会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受外界干扰,勇往直前。

三、生肖鸡的宿命启示 生肖鸡的宿命并非完全由命运决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珍惜自己的命运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克服自己的弱点。

生肖鸡需要学会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在困难中不断进步,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命运并非一成不变。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改变去影响命运的发展。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勇往直前地迎接每一个挑战和机遇。

四、结语 生肖鸡一生的宿命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让我们珍惜自己的命运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弱点,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愿1969年和1993年出生的生肖鸡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健康快乐!同时也祝愿所有生肖鸡的朋友们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文明天下的泰安岱庙,你去过吗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这些建筑伴随着中华民族一起繁荣与动荡,记载了千年的风雨,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载体,也是我们所需要珍惜的地方,在泰安的岱庙是道教非常重要的圣地,本期道教文化为你解析。

岱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

始建于汉代,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都充分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

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同宫殿建筑一致,只是建筑体制略有简化,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黄色,是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标志性建筑。

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重,气象万千。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

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

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创建历史悠久,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

唐开元十三年(725)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

”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修缮。

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

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

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玛雅文明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