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
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玛雅文明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与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依据中美洲编年,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
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后古典期(约9世纪-16世纪 ),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衰弱)。
玛雅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
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
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
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玛雅人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
2018年8月5日,英美研究人员发现干旱与玛雅文明衰落相关的新证据。
文明历史
玛雅文明的建筑工程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能对坚固的石料进行雕镂加工。
通过长期观测天象,已经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运动规律;雕刻、彩陶、壁画有很高艺术价值,被称为"美洲的希腊"。
公元前400年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此后长期湮没在热带丛林中。
公元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美洲,距离第一次发现"新大陆"刚好10年。
船在洪都拉斯湾靠岸,哥伦布和船员踏上久违的葱茏陆地。
在当地的市场上,一种制作精美的来自"玛雅"的陶盆吸引了他。
从此,"玛雅"这个神奇的名字第一次传入欧洲。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Hernan Cortez)率领西班牙军队横扫墨西哥,征服正处于文明鼎盛时期的帝国,摧毁了阿兹特克文明。
此时,玛雅文明已近尾声,但在尤卡坦半岛上,残存着一些玛雅小邦。
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前往尤卡坦,试图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并强制推行基督教信仰。
不肯屈服的玛雅人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游击战。
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飞烟灭。
18世纪末开始引起学术界关注,19世纪末发掘一批重要遗址,开始玛雅文明的现代考古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后,研究进展较快,形成专门的"玛雅学",是世界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玛雅文明的发展阶段,说法不一。
据美国考古学家N.哈蒙德的划分,可分为前古典期、古典期、后古典期三个阶段。
在太平洋的东部群岛上幸存古玛雅的后裔。
通常中美洲文明被划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300年称为前古典期,公元前300年至公元900年为古典期,公元900年至16世纪为后古典期。
传说玛雅人在3000年前就开始建造宗教性建筑,最早的遗迹由一些简单的土坟组成,后来演化为金字塔(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人的金字塔在造型上略有不同,其建筑作用有本质区别:埃及人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统治者法老的陵墓,科学家推测玛雅人的金字塔其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则是举行祭祀与庆典祭坛)。
早期的玛雅文明似乎受到更早的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800年是玛雅文化的兴盛时期。
玛雅人发展了数百座城市,蒂卡尔(又译提卡尔)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学者估计在最高峰时,此城有10万-20万居民。
已发现的蒂卡尔最早的石碑,建于公元445年,记录的是一位名为"暴风雨的天堂"的国王的登基仪式。
国王"暴风雨的天堂"的统治标志着蒂卡尔黄金时代的开始。
石碑背面象形文字记录了公元317年到445年之间蒂卡尔王国的历史,其中包括蒂卡尔战胜二十千米外的城市瓦哈克通的故事。
这次胜利标志著蒂卡尔王国的崛起,但也是和另外一个城邦,位於今天墨西哥南部的卡拉姆尔之间竞争的开始。
当时,几乎所有的小城邦都臣服於这两个较大的王国,最终敌对双方发生激烈战争,并分裂成一些小的诸侯国,玛雅文明也从此逐渐衰落。
数百座城市发展成许多个农业密集、城市集中城邦。
其中最为显著的遗迹是建于宗教中心的金字塔和皇宫。
其他重要的遗迹有雕刻石板,用象形文字写成的石板主要描述宗谱、战争胜利和其他成就。
玛雅人曾经参与了古代中美洲的长途贸易,主要的货品有可可、盐和黑曜石。
公元9世纪开始,古典玛雅文明的城邦突然同时走向衰败,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到公元10世纪,曾经繁荣的玛雅城市被遗弃在丛林之中。
此后,以奇琴·伊察为首,尤卡坦半岛北部兴起一些玛雅城邦,开始了史学上称为玛雅文明的后古典时期。
奇琴·伊察城邦政权于公元1224年被推翻,继之以玛雅潘为首的城邦联盟。
1450年玛雅潘政权因内乱而瓦解。
当西班牙人登上美洲大陆时,玛雅人的地区已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主要特点
玛雅文明古老而神秘,有一些有据可循的特点:
1、玛雅文明属于石器文明,玛雅人未发明使用青铜器,更不用说铁器。
玛雅文明遗迹
2、 掌握高度的建造技术,玛雅人不会使用铜铁、轮车。
轮子的概念虽然在陶器等文物中出现,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用化,却创造了高度的城市文明。
3、农业以玉米为主食,所以又称为"玉米文明"。
没有牛马猪羊,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农民采用的是一种极原始的米尔帕耕作法。
4、数学采用二十进制,发现并使用了"零"的概念(一说由奥尔梅克人传授),掌握高度的数学和天文历法知识。
5、使用独特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
玛雅文字比现在的文字更为复杂,因为例如字母文字,是一维,只有左右之分;汉字,二维,有上下左右之分;但玛雅文字,是三维,不仅有上下左右之分,还有远近之分;其阅读顺序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近后远。
主要文化
1839年,探险家约翰·史蒂芬斯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的热带雨林中发现古玛雅人的遗迹:壮丽的金字塔、富有的宫殿和用象形文字刻在石板上的高度精确的历法。
玛雅人的文明足迹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南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直达安第斯山脉。
考古学界对玛雅文明湮灭之谜,提出了许多假设:诸如外族入侵、人口爆炸、疾病、气候变化等,给玛雅文明涂上了浓厚神秘的色彩。
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20世纪80年代未,一支包括考古学家、动物学家和营养学家在内的共45名学者组成的多学科考察队,踏遍了危地马拉佩藤雨林地区。
这支科考队用了6年时间,对200多处玛雅文明遗址进行了考察,得出结论:玛雅文明是因争夺财富及权势的血腥内战,自相残杀而毁灭。
玛雅人并非传说中热爱和平的民族。
相反,在公元300-700年这个全盛期,毗邻城邦的玛雅贵族们一直进行争权夺利的战争。
玛雅人的战卒们用矛和棒作兵器,袭击其它城市,其目的是抓俘虏,并将其
玛雅文明遗迹
交给已方祭司,作为向神献祭的祭品,这种祭祀正是玛雅社会崇拜神灵的标志。
玛雅社会曾经相当繁荣。
农民垦植畦田、梯田和沼泽水田,生产的粮食能供养激增的人口。
工匠以燧、石、骨角、贝壳制作艺术品,制作棉织品,雕刻石碑铭文,绘制陶器和壁画。
商品交易盛行。
自公元7世纪中期开始,玛雅社会衰落。
随着政治联姻的增多,除长子外的其他王室兄弟受到排挤。
一些王子离开家园寻找新的城市,其余的人则留下来争夺继承权。
这种"内斗"由原来为祭祀而战变成了争夺珠宝、奢侈品、王权、美女等,战争永无休止,生灵涂炭,贸易中断,城毁乡灭,最后只剩10%的人幸存下来。
公元761年,杜斯-彼拉斯城的王宫覆灭可视为玛雅社会衰落的一个起点。
杜斯-彼拉斯是方圆1500英里的中心城邦,它遭到从邻近托玛瑞弟托城来的敌人的攻击。
一个装有13个8岁-55岁的男人头颅的洞窟证明该城被攻占时遭到斩草除根的大屠杀。
8天后(这些细节被精确地记录在石头刻板上),胜利者举行了"终结典礼",砸烂了王座、神庙和刻板。
一些贵族逃到附近的阿瓜迪卡城--一个巨大裂缝环绕的天然要塞,苟延残喘了40年,最终还是遭到敌人的攻占陷落。
公元800年,阿瓜迪卡已是一座鬼城。
今日仍有200万以上的玛雅人后裔居住在危地马拉低地,以及墨西哥、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处。
但是玛雅文化的精华如象形文字、天文、历法等知识已消失殆尽,未能留给后代。
"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属于地球所有"--根据玛雅预言,我们的地球已经在所谓的第5太阳纪,迄今为止,地球已经过四个太阳纪,而在每一纪结束时,都会发生惊心动魄的毁灭。
第一个太阳纪是马特拉克堤利(Matlactilart),最后为一场洪水所灭,一说为诺亚的洪水。
第二个太阳纪是伊厄科特尔(Ehecatl),被"风神"吹的四散零落。
第三个太阳纪是奎雅维洛(Tleyquiyahuillo),则是因天降火雨而步向毁灭之路。
第四个太阳纪是宗德里里克(Tzontlilic),是在火雨的肆虐下引发大地震灭亡。
玛雅预言说,从第一到第四个太阳纪末期,地球皆陷入空前大混乱中,而且在惨不忍赌的悲剧下落幕,地球在灭亡之前,一定会先发出警告。
玛雅预言大多是年代纪录,宣告在"第五太阳纪"时终结,因此,玛雅预言地球将在此时更新。
第五太阳纪始于玛雅纪元3113年,历经玛雅大周期5125年后,走向新纪元,并非世界末日。
现今公历对照此日期,在公元2012年12月21日。
数字历法
阿拉伯数字(包括"0"的概念)是阿拉伯人从印度传到欧洲的,古代欧洲没有如此简单
神秘的符号
的数字概念。
希腊人擅长发明,但必须用字母来写数目;罗马人虽然会使用数字,但只能用图解方式以四个数字来代表。
玛雅人使用一点、一横与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来表示数字。
考古学家研究玛雅人的数字系统时,发现他们的数字表达与算盘的算珠有异曲同工之妙,使用三个符号:一点、一横、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就可以表示任何数字。
类似的原理今天被应用在电脑的"二进位制"上。
这种计数方法,使用于天文学的数字,在危地马拉的吉里瓜发现称为石标的雕刻石柱中,记载着九千万年、四亿年的数字。
玛雅的历法非常复杂,有以260日为周期的卓金历、6个月为周期的太阴历、29日及30日为周期的太阴月历、365日为周期的太阳历等不同周期的不同历法。
现代天文观测一年是365.2422天,而玛雅人已测出一年是365.2420天,与现代只相差0.0002天(大约18秒)。
玛雅人运算出来著名的金星公式:
月球 20x13=260 260x2x73=37960
太阳 8x13=104 104x5x73=37960
金星 5x13=65 65x8x73=37960
这些公式的意思是,每一种周期经过37960天后,便会相遇在一条直线上,根据玛雅人的神话传说,那时"神只"就会到一处宁静的休息处所。
金星历年是指金星环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玛雅人费了384年的观察期,算出584的金星历年(他们发现金星在八个地球年中刚好走了五圈,然后重复循环,便用5除8个地球年的天数--2920--得出584天),今日计算则为583.92天,误差率每天不到12秒,每月只有6分钟。
以如此高的精确度计算出金星历年,实在是不可思议。
玛雅计日的单位出奇的大,考古学家已经知道的数值为:
20金(Kin)(天)=1乌纳(Unial)(月)或20天
18乌纳(Unial)=1盾(Tun)(年)或360天
20盾(Tun)=1卡盾(Katun)或7200天
20(卡盾)=1伯克盾(Baktun)或144000天
20伯克盾=1皮克盾或2880000天
20皮克盾=1卡拉盾或57600000天
20卡拉盾=1金奇盾或1152000000天
20金奇盾=1阿托盾或23040000000天
为何要发展如此巨大的数字?这个数字单位大到即使是现代人也用不上。
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如此巨大的数字只有天文学会用到。
天文学家经常要用很大的数字单位表示星系间的距离,只有天文学的"天文数字"才会这么大。
在玛雅历法中"卓金历"的历法,以一年为260天计算。
奇怪的是在太阳系内却没有一个适用这种历法的星球。
依照这种历法,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应在金星和地球之间。
"卓金历"中的符号,表达玛雅人所描述的银河核心,与太极阴阳图非常相似。
有玛雅学者认为,"卓金历"的历法记载了"银河季候"的运行规律,据"卓金历"所言:地球已处在"第五个太阳纪",这是最后一个"太阳纪"。
在银河季候的这一时期,太阳系正在经历一个历时5100多年的"大周期"。
时间从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
在这个"大周期"中,地球以及太阳系正在通过一束来自银河系核心的银河射线。
这束射线的横截面直径为5125地球年。
换言之,地球通过这束射线需要5125年。
玛雅人把这个"大周期"划分为1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演化都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载。
13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又划分为20个演化时期。
每个时期历时20年。
历法循环与中国的"天干"、"地支"十分相似。
历法是循环不已的,不是像公元纪年直线似的没有终点。
认为自创世以来,地球已经过四个太阳纪。
当太阳系诸星体经历完这束银河射线的"大周期"之后,将会发生根本变化,玛雅人称之为"同化银河系"。
从玛雅预言中的"大周期"的上看,从1992年到2012年这20年中,地球已进入"大周期"最后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
玛雅人认为这是"同化银河系"之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称之为"地球更新期"。
在这个时期,地球要完全达到净化。
在"地球更新期"过后地球将走出银河射线,进入"同化银河系"的新阶段。
既然玛雅人的历法如此精准,其预言应该有一定的根据。
在环境污染严重、天灾人祸不断的今日,可以设想,玛雅预言究竟在提醒我们何事?
闻名太平洋的复活节岛石像这些复活节岛石像大部分都高达7~10米,最重的达到了90吨,它们被整齐的排列在石座之上,最多的排放了15尊,现代人看起来这么多巨石像仅仅只靠岛上的居民来完成真的是不可思议,许多不明原因的网友纷纷传石像是外星生物隐居地球的杰作。
在这座天涯孤岛,这些复活岛石像一双长手放在肚前,朝着无边的大海眺望,表情冷漠,神态威严,一副茫然若失的神态,势如大军行将出征,蔚为壮观,足可与秦始皇嬴政兵马俑相媲美。
人类远古大陆文明的遗作自从200多年来,许多专家意图找到是哪位雕刻了复活节岛石像谜团,其中最令人可信的一种推测是复活节岛石像是古大陆人类文明遗迹的见解。
这种见解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科学的论断,很多文献或教科书均有所引用,流行一时。
但是现代科学证明地球上猿人的出现最早也不超过几百万年,人类文明史连1000万年也达不到,更谈不上5000万年了。
这为复活节岛石像谜团破解蒙上了新的阴影,后来对石像放射性碳14的测定,复活节岛石像是公元5世纪修筑的,并不像詹姆斯所说的那么古老。
疑似历史玛雅人创造的奇迹后来的专家们经过仔细研究,认为复活节岛的巨像文化起源于南美大陆。
他在1947年撰文指出,复活节岛的最早移民并非是来自太平洋岛屿的波利尼西亚人。
其有力论据是:在复活节岛上发现了刻有表意文字的硬木书板,而在岛上一些巨石人像的后颈部位也发现刻有表意文字。
但古代学界经过考察得出一个一致公认的事实,即波利尼西亚人从未有过书写文字的表达形式。
这就是说,复活节岛的最初移民一定是来自有过文字古代的某个其他民族。
海尔达尔认为,这个民族就是历史玛雅人的后裔、印加帝国统治以前的秘鲁人。
他们不是在公元12世纪左右才来到复活节岛上的,而是早在公元3世纪时就乘船只漂流到了这里。
这些移民即真正的"长耳人",有很高的石刻技术,大约在公元1100年开始修筑"莫埃依"巨石人像。
至15世纪左右,"短耳人"才从马克萨斯群岛迁居到岛上。
至今未解的石像谜团不过复活节岛石像雕刻谜团依然没有被破解,因为雕刻一尊不大不小的石人像,需要十几个工匠忙一年,所以雕这样很大的石像,至少需要5000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才干完成。
小岛上仅有的几百户土著人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养活5000个强壮劳动力的粮食。
显然,那些石像不可能是当地人做的。
时至今日,石像谜团仍未解开,尽管当代学术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但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之中,亚特兰蒂斯是一个史前发展特别富有的文明,令人十分的好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是否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最终因为灾难沉入到了海底,而在海底,是否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亚特兰蒂斯谈论起亚特兰蒂斯曾在一些记载之中都曾能够找到蛛丝马迹,可最早还是出现于柏拉图的对话录之中,性质和论语是比较相似的,多数都是对话的形式,里面则是记录了柏拉图与老师苏格拉底和其他人所探讨的一些问题。
在书中所记载,9000多年前在地球上面有一座岛屿,面积非常的大,对于这个城市书中有一些描写,面积已经超过了土耳其以及北非相加的面几十分的富余,没有纷争,人们过着和野生生物和平相处的日子。
曾发现一些遗址所描述的这座城市就是亚特兰第1次,但在书中描述的尽管再详细不可能是亲眼所看到。
剧本人所说,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令人怀疑文字的真实性,没办法再去确认。
除了柏拉图书中所记载的之外,在希腊罗马的一些国家,文献之中其实都找不到亚特兰蒂斯的相关记载,这让人相信确实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可随着19世纪的到来,考古学逐渐兴起人们又再次对亚特兰蒂斯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开始研究是否是外星文明或者是古埃及文明的前身,随着探索很多探险家说找到了遗址。
无法解开的谜题由于亚特兰蒂斯太过于神秘,让人不断的想要去追逐。
曾有历史学家表示,能源系统可能是巨大的磁铁时。
如果城市真的存在,则是通过磁铁石吸收太阳转化能量,将改变人们的生活。
传说中,亚特兰蒂斯的人还能够通过光能再生细胞让人返老还童,只是最终因为海底能源爆炸所导致国家的毁灭。
有一部分人避难离开过之后,失去了能源和普通人一样。
研究学家曾经预言过,说1968年肯定能够找到遗址,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如今依旧是没能够找到遗址。
到底说的是真是假无法确认,只能说模棱两可,到底是是否真的存在,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看将来是否能够解开这个秘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