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都是隐藏在人迹稀少的地方,深山老林、神秘深海、酷暑沙漠都是生产传说与故事的好地方,而地球上有五个大洲四个大洋,其中位于南极的南极洲一直都是人类最少踏足的地方,广阔的南极只有寥寥几个科研站而已,这其中同样流传着故事——据说这里就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
斯巴克一号,是一名前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他曾主动联系著名的外星人调查记者琳达·豪微,希望通过她的镜头,想向世人曝光美国政府试图掩盖的外星人事迹——这是一个不能公开的秘密。
全球闻名的海豹突击队
位于南极的神秘黑色八边形建筑
这位斯巴克一号的前美国海豹突击队身份,经过记者琳达的核实为证,而这位记者琳达也曾在1981年获得亚利桑那州斯克茨戴尔地区的艾美奖,这是一个颁布给优秀电视工作者的奖项,相当于电影节的奥斯卡奖。
因此记者琳达的职业操守可靠度挺高,起码斯巴克一号的身份真实度很高。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位斯巴克一号所说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斯巴克一号在节目中直言,他在执行海豹突击队的任务时,负责将一队科学家护送到距离横贯南极山脉中的一个黑色八边形建筑中去。
黑色建筑模拟图
这个建筑只露出其中的一角,还有很大一部分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住了,而且看上去与人类所有已知的建筑都不一样,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能知道,这不可能是人类的造物。
斯巴克一号说,资料中显示此建筑占地25公顷,而且建筑的主体其实深埋在冰层之下, 一共有三层,露出地面的这一层仅仅是面积最小的顶层。
即便是被冰雪覆盖住大部位的建筑,裸露出来的建筑也十分巨大,斯巴克一号和他的队友们带着科学家乘坐南极专用的履带运输车来到建筑面前后,高达15米的纯黑建筑让斯巴克一号感到十分震撼。
白雪与纯黑建筑的对比应当十分强烈
黑色建筑的材质与火山岩十分相似,在裸露出来的这一部分,正好有一个进入好像是大门一样的正方形,这个大门高约八九米,上面刻着两个奇怪的圆形图案,也没有开门把手之类的东西,门与建筑之间只有一条很细的缝隙。
原本斯巴克一号原本也不知道该如何进入建筑,但当他的手触碰到大门时,却发现大门竟然被他轻轻推动了,于是斯巴克一号就推动着大门,带领着队员与科学家们一起前进,一直推着大门前进了五六米,他们终于进入了一个到建筑的内部中去了。
那个边长好几米的立方体大门,看上去起码有上千吨,但就被轻易推动前进了,这是斯巴克一号对任务的内容第一次感觉到不可思议。
大门模拟图
斯巴克一号看到建筑里的地板和天花板都散发着神秘的绿色光线,奇怪的是找不到发光的源头在哪,就像是墙壁本身就会发光一般,也因此他们在室内的视野没有受到黑暗的阻碍。
整个内部墙壁都刻画着奇怪的不规则纹路和一些看上去很像中国文字的图案,除此之外,整个建筑内部,空无一物。
在内部可以看到被冰雪覆盖住的那一部分建筑,内部是如此的空旷,一根承重的柱子都没有,整整二十多公顷的空间在斯巴克一号面前展现着。
进入室内后,科学家们开始收集建筑内部的各种信息,而斯巴克一号和队员们则负责在建筑内搜寻通往下层的通道。
因为根据美军的探测,建筑下面应该有两层更大的空间。
但找寻了许久后,一无所获,根本找不到任何有可能的入口。
等科学家们收集完信息后,一行人只能返回基地。
而那个方形的大门,并不会自动关闭,是斯巴克一号的队友用吸盘将它拉了回去的。
其他关于外星人的信息
自从那次任务后,斯巴克一号对外星人的存在就深信不疑,于是他到处向队友打听关于外星人的信息。
斯巴克一号始终藏在幕后
他说,从他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地球上起码有七种外星生物的存在,而且这也只是美国政府有接触的外星人,这些外星人从很久以前就与地球人有接触了,而且我们人类的出现也是因为外星人的干预。
外星人们为了加快地球的文明进程,将古人猿的基因改造,使得大脑异常发达的人类出现,这是斯巴克所在小队内部普遍的共识。
八边形建筑是真的吗?
想要知道八边形建筑是否真实存在,这个并不容易,由于斯巴克一号在节目中直接给记者琳达提供了当初执行任务的地图,上面有准确任务地点的标记,因此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卫星地图进行查找。
以我们今天的卫星技术,拍摄的卫星照片甚至能看清楚自己家的房顶,但是这个任务地点的卫星照片却模糊得完全无法看清任何东西。
模糊的卫星图片
而南极其他地区的卫星照片也同样十分清晰,让人感觉似乎是有人故意降低分辨率。
再加上我们并没有能力前往真实地点进行查看,所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斯巴克一号讲的是真的,那里真的存在一座神秘黑色建筑,美国政府为了掩盖真相,故意模糊化了这个地区的卫星照片。
南极大陆卫星图
另一种是,这一切都是谎言,斯巴克发现地图上这一块卫星照片不够清晰,所以以此为基础,编造了一个外星人的谎言,博取眼球。
具体是真是假,还请看官们自行判断。
同样神秘的南极空洞
关于南极的神秘事件并不仅仅是斯巴克一号这一件,南极上还存在着别的神秘事件。
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在南北极的两个极点上空有一片禁飞区,禁飞的理由是靠近两极是:飞机上的磁性罗盘会失灵,地面上也没有能引导飞机飞行的导航站,只能依靠卫星导航和飞行员的经验。
飞机磁性罗盘
这种情况下飞行十分困难,因此国际上公认禁飞此领域。
但是,因为某次突发事件一位美国海军退休飞行员兼工程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开着飞机穿越了南极点的禁飞区,并且在距离南极极点不远的地方,看到有一个巨大的空洞,那个洞口的大小起码能让他开着的那台巨大的运输机飞进去。
这位工程师化名为布莱恩S跟斯巴克一样上电视节目公布了他的神奇经历。
布莱恩S在南极的主要任务是为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运输物资,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建立在南极点附近,所以只能通过运输飞机从南极边缘的麦克默多站将物资运送过去。
地点示意图
每次运送物资,布莱恩S都必须跨越横贯南极山脉,在服役期间,除了亲眼目睹那个神秘的南极点空洞,布莱恩S还多次在穿越横贯南极山脉时亲眼目睹过有银色的圆形飞行器在山脉中穿行而过。
由于南极洲的环境几乎都是一片雪白,一开始布莱尔S怀疑只是因为周围的环境导致的轻微幻觉。
后来遇见了几次之后,才确认了并不是幻觉,所以布莱恩S只能怀疑这是研发的新型飞行器,或者真的是UFO,它甚至怀疑禁飞区之下的巨大空洞就是这些飞行器的起飞地点。
神秘的飞行器
但当时的任务负责人禁止留下任何与银色飞行器有关的记录,因此布莱尔S对这些神秘现象只有猜测,而无法留下很多有效的证据。
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为何会隐藏在人群中?
斯巴达一号与布莱恩S的言论,都太过于夸张,不符合我们的常理认识,虽然真相有可能偏离我们的认知,但一般并不建议盲目相信这些证据不够充足的言论。
不如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假设他们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外星人的存在就成了必然,但我们的确从来没有见到过外星人存在的真实证据,所以几乎可以肯定,外星人是隐藏在我们视线之外,或者就隐藏在我们的身边。
外星人构想图
请问,外星人为什么要躲着我们呢?
细想一下,有能力在宇宙随意穿越的外星人,其技术与能力必然比现在的我们更加强大。
角色互换一下,如果是我们去到一个全是猴子的世界,我们有可能隐藏在猴子之中,学猴子生活吗,我们会害怕被这些猴子看到我们使用先进的工具吗,我们会帮助猴子进化让他们发展出自己的文明然后深藏功与名吗?
所以外星人需要隐藏的原因只有可能是两种——1、打不过我们;2、我们维持正常生活才能让他们利益最大化。
外星人构想图
第一种可能性很低,但也不是没有,很可能外星人的科技并不发达,而且数量也很稀少,因此一旦被人类发现,他们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
至于为何科技不发达也能来到地球,这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他们只掌握了宇宙航行的能力,却没有相应的攻击能力;再比如他们只是因为意外来到地球,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科技才来到地球的。
第二种可能性挺高的,科学家们关于为何我们一直都找不到外星生物有一种解释——我们人类是更高级的外星文明的实验对象,就像我们观测培养皿里的细菌一般,我们生活的宇宙只不过是外星人的培养皿。
因此我们正常生活才能让高级外星文明获得准确的数据。
世界上在真的有外星人吗?
结语
每一个人都天生拥有无限的好奇心,所以我们会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想象,这种好奇心也是驱使我们不停前进的动力。
但是对于网上关于外星人的一些文字和视频,我们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判断,不能人云亦云,像这个斯巴克一号和布莱恩S的这种发言,如果没有足够让人确信的证据,我们就需要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来看待。
世界上曾传出多种多样的“飞碟照片”
这些不知真假的言论会阻碍我们对唯一真相的探索,也许外星人真的存在,但并不在南极,如果我们相信了他们的话,只在南极进行查找,结局只会是一无所获。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普通百姓并没有真的遇到过外星人并留下证据,自从手机普及以来,在人手一个手机的世界中,从前那些像素极低的所谓外星人出现视频,再也没有出现过。
国庆中秋长假过后,人们出游兴致却没有消减:寻一家民宿住下品味慢生活,找一条老街挖掘背街小巷里的美食,去一处田园村镇偷得浮生半日闲,觅一间最美书店让时光在纸张间停留……一种以距离近、时间短、随心性、慢体验为特点的“微旅行”悄然兴起。
“微旅行”利用时间空间上的“微”,让市民游客在个性化、主题化的深度体验里,像手持放大镜般发现和欣赏生活之美。
游客打卡石梅湾凤凰九里书屋。
杨师忠 摄 “微旅行”受市民青睐 “一想到长途旅行要规划路线、收拾行李、舟车劳顿,我就犯懒了,所以选择在周末等空闲时间和朋友一起在周边找些好玩有趣的地方待一待,享受生活。
”在海口市民刘安珠看来,不用花太多时间,不用带太多行装,不用全盘规划和刻意安排,利用闲暇时光即可实现“说走就走”,率性而为,尽兴而返,是人们缓解压力的方式。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的调查显示,56.2%的被访者选择旅游时间控制在2—3天最为合适。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也显示,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城市公园、休闲街区、夜间美食、城郊乡村游高位运行。
有35.8%的游客认为“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国内中长线旅游变为省内游或近程游”,不少人在假期中段返程后二次短途出游和多次本地休闲游。
这在我省旅游市场中也有所体现。
海口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里唯美梦幻的粉黛乱子草爱心广场迎来众多打卡的市民游客;文昌市铺前镇迎来许多为寻味糟粕醋而来的吃货;琼海市留客村被热衷于乡村休闲的人们发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微旅行”具有旅行目的生活化、出行方式多样化、产品需求品质化、消费支出大众化等典型特质,这既是旅游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旅游生活方式的变革。
“‘微旅行’不要大而全,它是小而精的,在目的地选择上没有固化的边界,更能满足城市人群去体验、感受和收获生活之美、生活之趣的需求。
”天恒旅业营销中心总监张惟惟表示。
市民游客在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粉黛乱子草爱心广场拍照。
袁琛 摄 休闲生活里的深度主题游 心之所向即为景,行之所到即是游。
相比千里迢迢去遥远之地看风景,发现身边的美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微旅行”显得更方便、更轻松。
与此同时,“微旅行”也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把一处景点、一个街区、一个主题去慢慢游、细细品、深度游出不同的味道。
作为一个新海南人,刘畅对海南本土文化十分感兴趣,周末常常去往海口骑楼老街。
“在骑楼戏院可以边喝咖啡边听戏,在一碗辣汤饭里体味海口老味道,再走到东门市场,目不暇接的海鲜干货里都是这座海岛的人间烟火气。
”刘畅说。
而热爱摄影的“老海南”高煜一有空闲便走进万宁山钦湾等小众景点待上一晚,去拍摄海岛夜空上的斗转星移,喜欢文艺范的女朋友则待在石梅湾的“海南最美书店”凤凰九里书屋,在海风吹拂中享受阅读时光。
在个性化、主题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微旅行”中,美食、娱乐、建筑、技艺、购物等日常生活中的元素,皆可成为“微旅行”的吸引物,“微旅行”所对应的是“微目的地”。
“许多人是冲着我家民宿来到这里的,在入住的一两天时间里,或是去清澜买海鲜自己回来做,或者去石头公园观沧海,或是在夜里跟着村民在海滩抓螃蟹。
‘微旅行’其实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生活。
”文昌海暇民宿负责人张帆说。
游客在福山镇的咖啡馆悠闲品咖啡。
苏晓杰 王家专 摄 打造旅游新消费品牌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休闲旅游的本地化趋势明显,人们更加热衷于本地游、周边游,来自本地旅游休闲的需求正在孕育新的市场空间。
我省旅游从业者们也看到了“微旅行”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依托周边资源,根据旅游地域性和差异化因素,南湾猴岛生态旅游区推出拥有超值体验的“疍家港湾游”,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参观疍家渔排水上人家,一睹当地“海上110”(新村港边防派出所海上警务室)的与众不同,还可喂食深海石斑鱼感受渔家渔趣。
当人们不再执着于空间距离上的“远方”,而是愿意在城市及周边发现新潮的玩法和体验,本地旅行社也纷纷推出面向本地游客为主的一日游、两日游等“微旅行”产品,帮助游客寻找藏在城市街头巷尾的新体验,体会在近处旅行的乐趣。
“‘微旅行’的需求更为纯粹,目的地更为精准,主题性也愈发突出,我们也在不断挖掘新的旅游资源,更新旅游产品,围绕核心目的地推出更多游玩体验,为人们打造不同的生活方式。
”张惟惟表示,今年以来推出的“东寨港红树林 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 铺前老街”打造出江东“微旅游圈”,“白沙罗帅村 五里路茶园 仙女溪瀑布”为市民游客营造户外生活体验,颇受消费者青睐。
而如何让“微旅行”的体验更丰富,如何在“微旅行”中更好地融入本地的历史风貌、时尚潮流、文娱生活、特色美食等元素,也值得旅游业者深入研究。
“微旅行”小名片 顾名思义,“微旅行”即短小的旅行,随时可以出发,说走就走,不需要太多的行装,也不需要长时间精心策划和刻意安排,以距离近、时间短、随心性、慢体验为特点。
“微旅行”在目的地选择上没有固化的边界,具有明显的“去景区化”特质,是一种休闲生活方式的选择。
不同于以往传统视角,“微旅行”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微”,换取更加有深度和细致的体验感。
在身边寻找更容易抵达的风景和生活,让每一次出发都心生雀跃。
突然萌发想外出走走的念头时,以游客的视角挣脱出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庸,不论是寻一处美食、觅一座建筑,还是观一门技艺、找一些乐趣,海南本地“微旅行”可谓选择多多。
生活的新鲜感,就从一场“微旅行”中开始吧! 建筑 对于喜爱旅游和摄影的人们来说,极富特色的街道建筑,不仅是当地的历史文化风情的体现,更是拍照打卡的热门之地。
在本土文化、南洋文化、海洋文化交融里的海南,各类建筑特色不一,这里有红墙清幽的祠堂庙宇,有穿越历史岁月的南洋骑楼,有青砖黛瓦的乡村民居,也有世纪大桥等地标性建筑,有造型大气的博物馆,有伫立海边的灯塔……行走之间,去发现沉默不语的建筑之美吧。
打卡推荐: 世纪大桥、五公祠、骑楼老街、宋氏祖居、溪北书院、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神州半岛灯塔 美食 都说逛吃逛吃才是旅行的意义,因为美食中蕴藏着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认真。
对于许多游客来说,在海南休闲度假游玩,除了欣赏风景之外,更乐意享受美食、体验文化。
如果觉得太累了,可以放松一下,走出家门,开启逛吃逛吃模式,在沿途美景和大街小巷里感受久违的烟火味。
海南美食众多,除了远近闻名的“四大名菜”和让人大快朵颐的海鲜大餐,还有许多特色小吃散落在全岛各地,绝对不枉你为它而来。
打卡推荐: 去海口水巷口吃辣汤饭,去文昌铺前吃糟粕醋,去琼海嘉积寻味杂粮小吃,去兴隆品咖啡吃糕点,去陵水吃最正宗的酸粉,到三亚尝一碗港门粉,去临高吃香喷喷的乳猪,到儋州那大吃正宗米烂 休闲 身处海岛,慢调悠闲的生活方式最具休闲度假气息。
喜欢小酌的人们,海边的餐酒吧气氛氤氲,可以度过悠然自在的夜晚时光;热爱咖啡的人们,小镇上乡村里都有本地咖啡馆,你可以体验不同于都市精致生活的别样滋味;寻求方寸间静谧的人们,也可去到风格各异的书屋里感受阅读带给人的满足;热衷户外运动的人们,则有日月湾、后海等地可供冲浪、滑板,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找到自我。
打卡推荐: 海口外滩餐吧、琼海海的故事餐酒吧、兴隆瓦西里咖啡店、石梅湾凤凰九里书屋、三亚西岛海上书屋、万宁日月湾、三亚后海 (记者:赵优)
据黑猫投诉,上海小朱(化名)和丈夫计划今年12月去南极玩,临行前被通知:夫妻只能分房入住。
小朱说,去年双十一自己在飞猪平台上下单购买了19万的南极邮轮游,因为支付限额,夫妻分开下单一人各付了一半。
今年4月,小朱称自己加了客服微信,明确自己和丈夫是同行的关系,并提交了结婚证。
10月,小朱被客服告知,虽然当时定的是双人间,但自己和丈夫的床位被分开在两间房间,并且需要和陌生人拼床睡。
客服称,当时他们只说两人“一起”,没说“一起住”,小朱和丈夫的床位被分开了。
小朱和客服的聊天记录显示,确实少打了一个“住”字。
小朱表示,“国内的邮轮你只要是报一间,不可能同行人是分舱的。
” 小朱向飞猪客服提出要换房,但被拒绝,理由是现在邮轮已经满员了,无法调整。
小朱非常愤怒,认为这是文字游戏,南极游气候恶劣且长达两周,如果夫妻要和陌生人拼房,他们就不想去了。
然而,订单早就已经不能退了。
飞猪:未告知为夫妻 19日下午,据蓝鲸新闻报道,飞猪方面回复称,两笔订单为分开下单,两位用户下单前、下单后、预约船期等环节均没有向平台提出同住需求,其房间已于去年11月份确定,且船方已于7月完成所有房间的分配。
报道中引用的4月21日截图,系飞猪客服联系消费者上传签证材料时,发现两笔订单电话相同,主动询问两人是否同行,平台于8月份被告知双方系夫妻,11月份收到结婚证材料。
图源:黑猫投诉 来源:九派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