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是地球上最后被发现的洲际大陆。
1772—1775年间,詹姆斯·库克船长驾驶一艘叫作“决心号”的探险船闯入南大洋海域,自此,慢慢揭开了这座“孤岛”的神秘面纱。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但这片区域,却始终充满着史诗般的传奇与迷幻。
你对南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高耸的冰川,巨大的冰盖,还是成群结队的企鹅?
其实,南极的有趣之处远不止于此。
在南极,你可以听到新年的钟声,甚至可以吃到新鲜蔬菜!
下面,我们将带来关于南极的12问,为您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南极!
Q1 南极可以听到新年钟声?
在我国南极长城站,建有一口大钟,每逢新年,钟声便会响起。
南极驻扎着我国大批科研人员,他们大多在南极的夏天来到此科考,此时正逢北半球的冬天,每到新年期间,亲人朋友们都忙着过年。
敲响这口大钟,是中国南极科考队员庆祝新年的一种方式。
Q2 南极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
在冰天雪地的南极还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没错,去中国南极科考站就可以实现!
南极洲,是地球上的酷寒之地,年平均气温零下10℃左右。
即使是这样,也“冻”不住中国人种菜的决心。
在中国南极科考站,一批又一批驻守的中国医生把种菜当成了“副业”,他们备好种子,借助LED植物生长灯、嵌入式温室控制系统等,经过精心培育,将一拨拨蔬菜瓜果从温室棚里搬上餐桌,让科考队员吃到了新鲜果蔬,实现了“时鲜果蔬自由”!
Q3 南极也有昆虫?
提起南极的动物,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企鹅,但除了企鹅,南极还存在一种叫做南极蠓的神秘昆虫。
这种昆虫体型迷你,大约只有2至6毫米。
南极蠓是南极大陆唯一可以全年生存的昆虫,它体型虽小,却拥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研究发现,南极蠓可通过减少体内形成的水分帮助幼虫在冷冻中存活,还可以稳定蛋白质和细胞膜,来使自己耐受极端低温。
正因为拥有这样的“超能力”,才会让南极蠓在南极安全地存活。
Q4 南极为啥没有“南极熊”?
按照板块漂移学说,北极圈并非是一块独立的大陆,许多大陆板块都在北极圈内。
在冰期,巨大的冰面曾将北冰洋和陆地连接在一起。
一些生活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皮毛厚、能够抵御北极严寒的熊适应了这种自然条件,能在冰面和陆地间生活,靠捕猎海水中的鱼类和陆地上的其他动物为生,再经长期演化,成了如今的北极熊。
板块漂移学说认为南极洲曾与多个大陆板块衔接在一起,因地球内部驱动力,最终瓦解成了现在孤立的大陆。
只是南半球几乎没有熊,而且熊也不擅长游泳,难以跨越大洋,所以历史上南极洲一直就没有熊这个物种的存在,也就不可能进化出“南极熊”。
Q5 南极是世界上最容易寻找陨石的地方?
截至年3月28日,全球范围内所有陨石共计72979块,其中在南极洲发现的共计45236块,约占61.98%。
从概率上来讲,陨石坠落到地球各处的概率是相当的,那么为什么南极陨石这么“富裕”呢?
这首先是由气候决定的。
南极具有低温、干燥的气候特点,坠落在南极冰盖的陨石被封存于冰层中,避免了液态水对陨石的侵蚀和污染,为陨石长期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其次是地质影响,南极冰盖中央厚,薄冰在重力作用下向四周流动,陨石随着冰流向南极四周的海洋。
一旦遇到山脉阻挡,冰流速减缓,并发生消融,陨石就被富集在了南极的山脉周围。
因此,南极四周的山脉所在地都是潜在的陨石富集区。
最后是颜色,外表深色的陨石和蓝白色冰盖对比度高,当然就很容易辨别了。
Q6 南极气候类型究竟是怎样的?如何划分季节?
国际上并没有对南极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气候类型分类。
南极面积辽阔,远离其他大陆和人类活动中心。
在其他大洲,之所以对气候类型进行划分,很重要的原因是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进行气候类型划分可以指导人类生产生活。
南极洲不同区域天气气候有着显著的差别,其中,南极半岛是地球升温最快地区之一。
南极素有“寒极”之称,极昼极夜会主导天气变化,大部分研究会划分冬、夏两季,也有一些研究以极昼期和极夜期进行划分,没有严格的规定。
一般来讲,每年4月至10月为冬半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夏半年。
Q7 南极到处是冰雪,但为何下雪不多,甚至是全球最干燥的地区?
很多人认为南极大陆冰雪资源丰富,所以降水也一定很多,其实南极降水极少。
相关数据表明,南极洲平均年降水量仅为55毫米,最干旱的地区在中国南极昆仑站附近,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1毫米。
南极下雪少,是由于南极日照时间和强度都不足,加上冰雪反照率非常高,因此并不会吸收太多的太阳热量,所以南极气温非常低,当气温低到一定程度后,空气就会变得非常干燥,不会有湿热的水汽上升形成雨雪。
Q8 南极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
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零下28℃左右。
自有观测以来,地球上的最低温度纪录是在1983年的7月21日,当时,东南极洲东方站的气温达到了零下89.2℃。
南极地区因为低温环境和日光反射,降水所需要的“天地”循环很难形成。
除了纬度高,太阳不能直射外,根本原因在于南极冰盖将80%的太阳辐射反射掉了,致使南极热量入不敷出,成为永久性冰封雪覆的大陆。
Q9 南极是刮南风吗?
南极地区盛行极地东风。
由于南极处于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盛行东南风;而南极大陆的盛行风向是东北风,因为南极洲太平洋东部沿岸有一条呈东北-西南方向的横贯南极山脉,其西南地区是山地、高原,而东北部相对平坦,所以风只能从东北部吹来,因此南极大陆盛行的风是东北风。
Q10 为何说“南极的风能‘杀人’”?南极的风有多大?
南极科考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极的冷不一定冻死人,但南极的风能‘杀人’。
”
南极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大风是南极的“常客”。
有些地区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300多天,年平均风速19.4米每秒,被称为地球的“风极”。
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每秒;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每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风之所以如此强劲,核心原因在于南极大陆特别是南极冰盖中心区域表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冷却收缩而变重,密度增大。
南极地形又以高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斜坡多,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了海岸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因此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
Q11 南极寒季较暖季增加的海冰面积有多大?
每年9月,南极海冰范围最大,约为1900万平方公里,超过南极大陆约14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每年2月,南极海冰范围最小,平均约为400万平方公里。
南极海冰运动剧烈,即使同一地区海冰范围年际变化也很大。
气温、洋流或风的作用,都会使海冰的边缘线在一日之内变化数十公里之多,因此南极海冰的生长与消融场景极为壮观。
Q12 南极冰芯“储存”有过去上万年的历史信息?
冰芯是在冰盖上钻孔获得的连续冰层。
冰芯就像树木的年轮,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冰芯破解周围区域甚至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秘密。
例如,冰芯中记录的冰雪累计量,可以反映降水变化;冰芯中的尘埃含量、气泡等,可以反映当时的大气环境;冰芯中的水稳定同位素可以反映温度的高低。
南极内陆降水少,冰雪累积速度慢,数千米厚的冰盖记录了百万年时间尺度的地球气候变化信息,因此,南极内陆深层冰芯被称为地球古气候的“年轮”。
目前科学家已获取具有83万年历史的冰芯。
(作者:张琳皓 摄影:赵勇 责任编辑:徐嫩羽)
转自中国气象科普网
来源: 黔西南气象
水瓶座,作为十二星座中的思想先驱,他们热爱自由、追求创新,对未知世界充满无限好奇。
因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旨在触动水瓶座内心深处对未知和探索的渴望。
一、星际主题创意活动 未来科技展:邀请水瓶座参与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展览,展示最新的科技产品和创新理念。
在这里,他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感受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
创意工作坊:组织一系列创意工作坊,如编程马拉松、3D打印设计、机器人制作等,让水瓶座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未来趋势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就未来科技、社会趋势、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水瓶座将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思想,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
二、星际探索体验 虚拟现实星际旅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水瓶座身临其境地体验星际旅行。
从地球出发,穿越浩瀚的宇宙,探访神秘的星系和行星,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
星空观测活动:在晴朗的夜晚,组织一次星空观测活动。
水瓶座可以仰望星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星座和行星,用望远镜观察它们的细节,满足他们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
星际主题派对:举办一场以星际为主题的派对,邀请水瓶座穿上宇航服或未来风格的服装,享受一场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狂欢。
在派对上,他们可以结交新朋友,分享彼此对未来的憧憬和创意。
三、激发创意的互动环节 创意挑战赛:设立一系列创意挑战赛,如设计一款未来交通工具、构思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等。
水瓶座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交自己的创意作品,并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励。
创意分享会:邀请水瓶座分享他们的创意想法和经历,无论是科技发明、艺术创作还是生活小窍门。
在分享中,他们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创意市集:设立一个创意市集,让水瓶座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如手工艺品、科技产品、设计作品等。
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结识更多有创意的人才。
吸引水瓶座的因素 未来感与科技感:水瓶座对科技和创新充满热情,他们渴望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未知的领域。
因此,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活动将深深吸引他们。
自由与创意:水瓶座热爱自由,追求个性与创意。
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
因此,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创意挑战的机会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社交与互动:水瓶座善于社交,喜欢结交新朋友。
他们渴望在交流中分享思想,碰撞创意。
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交和互动环节将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
综上所述,“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将是一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盛宴,旨在吸引水瓶座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