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夏天,东北辽宁营口好几天都不见太阳出来,蒙蒙细雨笼罩着整个村庄,辽河北岸的芦苇丛变成了一片汪洋,河水不断的暴涨,里面的鱼和虾都漂了上来,人们隐约闻到了一股难闻的腥味,等雨势小的时候,有人顺着味道的方向寻找,没想到在一片密密丛丛的芦苇中看到了一个巨型生物,奄奄一息的躺在那里喘着粗气,半睁着眼睛两个爪子放在前面,看起来就像是传说中的龙一样,附近的村民认为这是祥瑞的预兆,于是天天来给它浇水,还找来僧人念经,可没过几天,人们口中的真龙就飞升了,只留下了五块神秘的龙骨。
大家好 我是神秘,1934年7月28号的时候,《盛京时报》中提到,营口出现了一条龙从天而降,直接打翻了三条渔船,掀起了厂房的屋顶,还弄坏了车站的火车头,这一次事故一共造成9人死亡,多人受伤,当时的目击者回忆,这个巨型生物显然是受伤了,它掉进河里不断的挣扎,但是没人敢上前探个究竟,可没过多久河里就没了动静,谁也不知道天上掉下来的是不是龙,看完热闹后就回家吃饭去了。
紧接着在8月8号,距离辽河入口十公里的芦苇丛中,人们又一次看到了,和龙长得一样的生物躺在那里,它的声音就像牛叫一般洪亮,之后就失去了生命体征。
在《营口市志》中记载,辽河南岸东巷子一农户的芦苇丛中,发现了一巨型尸骨,约长十米左右,头顶上各有一角,大约在一米左右,脊梁骨共有二十九节,伪营口第六警察局的人,将其运到了西海关港口周边摆放了数天,人们得知消息后纷至沓来,想要一睹真龙面容,这种情况还造成了营口车票供应不足,价格一度大涨。
后来这个巨型生物被当时的一所师范大学做成了标本,原本以为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没想到战争爆发后,这架传说中的龙骨也就不翼而飞了。
当年的cctv栏目和大连自然博物馆等研究人员,他们竭尽所能地寻找坠龙的真相,但苦于没有任何证据,只能在已知的生物范畴内寻找答案,他们最后解读为一次年幼须鲸的搁浅。
所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营口坠龙并没有留下什么靠谱的证据,来支撑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
可就在2004年6月16号的时候,一位已经80岁的东北老人,将自己保存了六十多年的五块龙骨捐赠给了博物馆,把营口坠龙事件又一次推向了另一个风口浪尖,让更多人开始怀疑,或许龙真的存在过,只是人类没发现而已。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孙正仁,在上交的同时还说出了自己的经历,只不过这个故事一共出现了两个版本,我们先来听听第一个版本,孙正仁自称九岁那年,亲眼目睹了营口坠龙的真相,当时那条巨龙奄奄一息的躺在芦苇丛中,他每天都会去偷偷看上一眼,当他鼓足勇气想要和龙接触的时候,发现芦苇丛中的龙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了五块奇怪的骨头,附近的村民都说这是巨龙飞升了,留下的骨头是祥瑞之兆,让孙正仁好好保存。
第二个版本是孙正仁十六岁那年,因家中贫穷迫于生计来到了大连给有钱人当管家,巧的是家中的男主人是辽宁营口人,同时也是营口商会长的弟弟。
孙正仁每天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平日中别人注意不到的小细节他也能安排妥当,得到了男主人的赏识,在他们离开的时候,送给孙正仁一段龙骨当作谢礼。
男主人的妻子还告诉孙正仁,这就是当年营口展览的龙骨。
虽然故事版本不同,但孙正仁回忆的时间线和当年营口坠龙的细节基本吻合,当然神秘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节目中也有过相关报道,第一个版本则是民间百姓口中的说辞。
当时博物馆的专家也对这一次上交的龙骨充满了期待,若真的可以证实龙的存在,那将会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可以揭开困扰人类千年的谜团。
在人们急切地盼望之下,研究院也展开了鉴定的工作,只不过结局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老人上交的龙骨确实是骸骨,也是某种生物留下的骸骨。
但这五块龙骨并不是传说中的龙留下的,而是远古时代第四纪,距今有一万多年的野马化石,可老人坚信当年看到的是龙,当年的男主人和女主人也不会欺骗他。
更有专家站出来回应,他认为龙根本就不存在,营口坠龙出现的骸骨也只是用鲸须拼凑出来的。
但这一次龙骨鉴定的结果出来后,,引起了很多爱好者的质疑,距今一万年的野马化石,怎么看起来是新骨头的样子,完全没有年代感的痕迹,怎么就变成了化石,况且他们是史前野马,怎么会在近代死亡。
显然专家的结论都不能自圆其说,可因为没有更多的证据,只有目击者的描述,营口坠龙的真相依旧是一个谜团,神秘认为即便老人孙正仁的龙骨不能证明龙存在与否,但也不能一口否认龙不存在,龙的真实性依旧有待考究,但我们也可以大胆的猜测,龙也许并没有固定的形象,只是古人对生物认知的限制,从而混合出来了一种祥瑞之物。
也或许龙是存在过的,只不过它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史前生物,远古的人类可能见过这种史前生物,但因种种原因它还是消失了,所以才会被祖先不断的神化,变成了现在人们口中的龙。
当然,以上都是神秘的个人猜想罢了,龙是否存在依旧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话题,谁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只求下一次出现坠龙事件的时候,专业的人士可以还我们一个真相。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