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安身炮者。
譬如天地之化,育万物各得其所也。
在腹内气之体言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在外之用言之,可以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夫人诚有是气至圣之德,至诚之道,亦可以知,亦可以为矣。
在拳中即为大德、小德。
大德者,内外合一之劲,其出无穷。
小德者,如拳中之变化,生生不已也。
譬如溥博源泉而时出之。
如此形意拳之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至矣。
学者知此,则形意拳中之内劲即天地之理也。
又人之性也,亦道家之金丹也。
劲也,理也,性也,金丹也,形名虽异,其理则一。
其劲能与诸家道理合一,亦可以同登圣域,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学者不勉力而行之哉。
第一节
甲乙二人对舞 甲上手,乙下手。
甲起点三体式。
乙起点三体式。
甲先将左手向外拍出乙之左手。
即速出右手进步打崩拳。
乙即速先向后撤右足,左足提起,腿紧靠右腿,再将左手将甲之右手向外推去,即速进步还打崩拳 图119、图120.
第二节
甲随即将右手向后拉乙之右手,左手与右手同时向乙之面劈去。
两足不动。
乙将右手抽回抬起,左手与右手同时向甲之心口打去,如鹞子入林之式。
甲再先将左足垫横,右足进至乙之左足外边。
左手曲回即搂乙之左手向后拉。
右手亦同时向乙之面劈去如劈拳 图121、图122
第三节
乙随即将左足垫横,急进右足,速将左手抽回,抬起右手同时向着甲之左面劈去。
甲即将右手向里裹劲,手心向上。
左手腕向外扭劲,离面一两寸手心向下。
两手一齐向着乙之右胳膊截去。
右足同时向前迈步 图123、图124
第四节
乙将左手向着甲之面劈去,右手拉回在心口右边。
甲随即换右双截手,与左边相同,随后用右手从自己左手下边出去,向着乙之心口打去。
两足仍不动 图125、图126
第五节
乙将左足向后撤,右足提起;先将右手托着甲之右手,向后引进落空,随后再将左手从甲之手腕底下伸去向后拉,又向后拨,即速将右手向着甲之心口打去。
右足亦随着落下,连拉带拨带打,
一、二、三合成一气,不可间断。
甲立即向下坐腰,右手在乙之右手上边,如同倒物往回倒。
左手向自己右手前边头亦如右手倒法相同,随后即将右手向着乙之面抓去,连捯带抓,一、二、三亦成一气,不可间断 图127、图128,图129
第六节
乙即速屈回右手,随即向着甲之右手钻去,左手拉至心口处,身式要矮。
甲速用左胳膊将乙之右胳膊挑起,右手抽回,再向着乙之心口打去。
左足与右手同时进步,手足与炮拳式相同 图130、图131。
第七节
乙随即换退步劈拳,用左手将甲之右手扣住,右手抽回在心口处,手心向下。
甲即用左手将乙之左手楼开,右手向着乙之左面用手背打去,右足与右手同时进步 图132、图133
第八节
乙随即退右足,左足随着退,谓之后带后。
左手抽回,再急速钻出,手足要同时动作。
甲速进右足、跟左足。
将左手拍出乙之左手。
右手从乙之胳膊下边,向着乙之左面劈去,谓之偷打 图134、图135
第九节
乙进右足,向着甲之两腿当中落下,右手先将甲之右手向外拍出,左手再向自己之手前头伸,又向外拨甲之右胳膊;右手与右足同时打甲之面反嘴巴。
甲将右手屈回,向着乙之右胳膊外边钻出,右足速往后撤,右手再向回拉乙之右胳膊,左手与足同时再向着乙之右面劈去 图136、图137
第十节
乙先往后撤左足,用右手将甲之左手挂回,右足与右手同时提起,用左手将甲之胳膊往下把,右手再往甲之头上抓去。
甲即将左胳膊屈回,向着乙之右手里边钻去,随后将右胳膊如蛇形,向着乙之裆内撩去,右足与右手同时进步 图138、图139。
第十一节
乙即往后撤右足,再用右手将甲之右手顺着往后捋下,左手即速向着甲之脖项伸去,与右手同时向后按着劲拉 乙之动作同图139
甲即将右手屈回,往外挂乙之左手,左手再向着乙之右颊劈去。
两足不动 图140。
第十二节
乙将左胳膊抽回在胁,右手随即速向着甲之左手里边钻去,两足不动。
甲抽回左手在胁,右手随即向乙之左颊劈去,两足不动 图141,图142。
第十三节
乙将右手向着甲之右手拍去,左手随后向着甲之右胁打去,身子即换骑马挡式。
甲坐腰,两足仍不动,随即两手用猴子倒绳式,一、二、三用右手抓去 图143、图144,
第十四节
乙退左足,右手速用钻掌,向甲右手外边钻去,左手在左胁。
甲用左手向乙之右手里往外拨出,用胳膊挟住,再速用右手,向着乙左边脖项切去;左腿与手同时进步,落至乙之右腿外边,抟住他 图145、图146
第十五节
乙用双截拳将甲之右手截开,两足不动。
甲将右手抽回,随后用左手向着乙之右颊劈去,两足仍不动 图147、图148乙之动作同图149.
第十六节
乙仍用双截手,随后再用右手,偷打甲之右胁。
甲向后坐身,两足不动,左手将乙之右胳膊顺着往后捋,谓之顺手牵羊式 图149
第十七节
甲先不起身,用右足向着乙之右腿踢去,右手向着乙之右胳膊倒去,如捯绳一、二、三相似,惟右足不等落地即提起,左足与左手同时起落,如同狸猫上树之式。
乙先提起右腿,再往后退步落下,右手随即屈回再向着甲之右手外边钻去。
左手在心口处 图150,图151。
第十八节
甲用左手挑起乙之右胳膊,右手抽回,再向着乙之左颊劈去,两足仍不动。
乙速抽回右手在右胁处,左手随即向甲之右肩抓去,谓之鹞子抓肩式 图152
第十九节
甲先用右手向着乙之左手腕往外搂,左手紧跟向着乙之左手腕上边往外推,右手随后向着乙之左颊劈去,亦是一、二、三之理,两足不动。
乙将左胳膊屈回,再向着甲之右手里边钻去,随后往回挂,右手即向着甲之左颊劈去,两足仍不动 图153。
第二十节
甲用双截手截去乙之右手,两足不动。
乙将右手抽回,再用左手向着甲之左颊劈去,两足仍不动 图154。
第二十一节
甲再用双截手截去乙之左手,再用右手偷打,仍如前双截手偷打相同。
此右手偷打出去,如起点时乙之起手打崩拳头一手相同 图155、图156。
第二十二节
乙再退右足提左足,用左手将甲之右手向外推,右手即速用崩拳向着甲之腹打去。
此为甲之起点头手,还打乙之头一手相同再往回打。
仍是乙为甲之已来之式。
甲为乙之已来之式循环往来不穷。
若欲休息,仍还于原起点处,停住,自便休息。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