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消息,12月23日,黑龙江省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对鹤岗市委原副书记、市长梁成军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依法以贪污罪判处被告人梁成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以滥用职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对在案扣押的犯罪所得及孳息予以追缴,贪污部分发还被害单位,受贿部分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
经审理查明:2013年至2016年,被告人梁成军利用担任鹤岗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上的便利,单独或伙同他人侵吞公款共计人民币1.01亿余元;2011年至2016年,梁成军利用担任鹤岗市纪委书记、鹤岗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及个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职务调整及晋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66万余元;2015年至2016年,时任鹤岗市委副书记、市长的梁成军滥用职权,违规向企业出借政府资金,造成财政资金损失共计人民币6000万元;梁成军的财产和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尚有价值人民币2693万余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此外,梁成军到案后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梁成军的行为构成贪污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应予数罪并罚。
梁成军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论罪应当判处死刑。
鉴于梁成军具有立功情节,犯罪所得大部分被追缴,具有法定、酌定的从轻处罚情节,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
综合考虑全案犯罪事实、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官方履历显示,梁成军出生于1963年2月,曾任黑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鹤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鹤岗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等职,2013年任鹤岗市市长,2016年10月调任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2017年5月被查。
2017年11月,他被“双开”。
经查,梁成军严重违反政治纪律,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与他人串供,拒不交代主要违纪问题,对抗组织审查;严重违反组织纪律,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方面利益;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大肆收受礼金,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违规插手工程项目,违规决策重大事项;严重违反生活纪律,长期与他人保持不正当性关系。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骗取国有资金、在企业经营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钱款,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国有财产重大损失、拒不说明其实际拥有的巨额资金来源,涉嫌犯罪。
通报称,梁成军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上蜕化,完全丧失理想信念,毫无党性原则和宗旨意识,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工作上独断专行,作风霸道,肆无忌惮用权;经济上贪婪,私欲极度膨胀,以权谋私,亦官亦商,疯狂敛财;生活上腐化堕落,道德败坏,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规定,并涉嫌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影响极坏,严重污染当地政治生态,严重损害党的事业和形象,应予严肃处理。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梁成军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察厅报请省政府批准,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19年12月,黑龙江检察机关依法对梁成军涉嫌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提起公诉。
梁成军简历
梁成军,男,汉族,1963年2月生,黑龙江林甸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09—1983.08 克山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学习
1983.08—1984.07 富裕县第三中学教师
1984.07—1986.07 富裕团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1986.07—1988.04 富裕团县委组织部长
1988.04—1990.01 富裕团县委副书记
1990.01—1991.09 富裕团县委书记
1991.09—1992.09 富裕县绍文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其间:1989.03—1992.02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
1992.09—1996.09 富裕县绍文乡党委书记
1996.09—2000.08 甘南县副县长(其间:1998.04—2000.04黑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
2000.08—2006.11 黑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其间:2002.09—2004.12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6.11—2009.01 鹤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2009.01—2013.05 鹤岗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2013.05—2013.06 鹤岗市委副书记、市长候选人
2013.06—2016.10 鹤岗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6.10—2017.06 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
2017年5月被查。
第一批去鹤岗买房的人走了大半是怎么回事第一批去鹤岗买房的人走了大半,三年前李先生5万去鹤岗买房走红,也吸引了不少人来鹤岗买房,如今第一批去鹤岗买房的人走了大半,不过自己还在坚持,李先生表示:有房子让自己有安全感,平时一个人过的挺好。
低房价是吸引不少人关注鹤岗的最重要原因,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房价最低的三个城市对比蕞高的三个城市:第一、鹤岗2300对比深圳7万,第二、双鸭山2700对比北京6.8万,第三、石嘴山2850对比上海6.7万。
外地去鹤岗买房的,大多经历短暂的兴奋之后,就会变得焦虑,因为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鹤岗的确生活成本不高,但相应工资水平也不高,大概平均工资在2000左右,商业、教育、文化等资源也少,所以更多看到的那些90后00后选择鹤岗是因为本身拥有居家工作,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才能过的安逸。
其实可以毕业后在北上广工作几年,如果可以存下钱之后,再回家乡或者一些小城市花一点钱买一套房子,或一个门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鹤岗买房的人为什么都走了鹤岗发展难的问题,不是在于楼市这一个环节,房地产有密集性,但毕竟不能只靠房地产拉动经济,那只能是短期的效应,根源还是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力不足。
鹤岗是五六线小城市,商业,医疗,教育,文化等老百姓刚需的资源太少,质量水平太低,在这里生活,无法满足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相反,大家来这里买房,图的就是低价捡漏,为了迎合这些购房者,开发商或者房东可能还要降低价格出售来留住客户,最后甚至会促进房价继续走低。
首先,鹤岗的房价是相对便宜的,但是当地人口稀少,收入来源也就比较少,收入水平也相对低,再加上冬天气候寒冷,取暖费又比较高,如果冬天不用暖气的话,就像是住在冰箱里一样,很多人因为舍不得花高额的暖气费,最后还是选择离开了鹤岗。
其次,工作不好找,在鹤岗买房的人,大部分一开始都觉得房子有了,就应该踏踏实实的找个工作,稳定生活,可是现实却十分残酷,工作并不好找第三,鹤岗当地收入低。
据当地人描述,鹤岗当地人平均月收入也才2000左右,一个月能达到3000元,已经算是高收入人群了,而3000元在其他地区,也只是算是当地平均工资,这就让人更加难受了。
第四,没有足够的娱乐项目,生活很枯燥,因为人口稀少的原因,当地的娱乐场所相对较少,大家空闲的时间,没有可以游玩的场所,所以相对比较枯燥,最主要的还是低收入,生活没有奔头。
紧接着,车上下来4个人,其中一个警察模样的手持手枪,其他3人持长枪。
他们进入走廊后立马兵分两路,也不说话,看到人就开枪扫射。
虽说矿场的经警也有配枪,但火力完全被对方压制。
几轮交火下来,矿场10人被杀,其中包括一名经警的11岁儿子,另有1人重伤。
此案当时惊动了公安部以及中央政法委领导,它让我国刑侦专家嗅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些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竟正朝着高智商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据事件中幸存经警刘东生回忆,那伙匪徒分工明确,下手狠毒,非常专业。
当时,刘东生正坐在警卫室里休息,突然警卫室的门被推开,有个女人(事后被证实是带着女式假发套的男子)出现在了门口。
对方手里拿着一把长枪,也不说话,当即将靠近门口的值班队长赵成远和另一名经警杜文军打倒在地。
刘东生反应很快,见状立马和同事毛成才躲下办公桌,本想伺机还击,怎料对方又跑来一个人,将二人击倒在地,末了还对4名经警分别补枪。
与此同时,另一间保卫室的4名值班人员在听到枪响后立马试图赶去支援,怎料一出门就碰上了两名匪徒。
经警张永华在与一高个子匪徒对枪的过程中不幸牺牲,保卫科长姜道生利用走廊避开子弹,冲上二楼寻求支援,而经警陈学礼、张国明不得不撤回保卫室。
此时,保卫室后方的小仓库里正存有5个装满纸钞的布包,歹徒显然是冲着这笔钱来的。
而陈、张二人对门外发生了什么并不十分清楚,只是意识到危险逼近,用所有可用的东西抵住门,同时握紧枪准备对冲进来的匪徒还击。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经警”是“经济警察”的简称,这类特殊的编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为防范不法分子对我国重要资产造成破坏,最初,人民解放军会在各个工厂、矿场等单位处派兵驻防。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需要保护的目标随之增多,仅靠军队来承担这项工作便变得十分吃力。
于是在1953年5月11日,国家作出决定,由各厂矿自己组建经济警察来承担保卫工作。
鼎盛时,我国经济警察总数曾达11.4万,虽说这种制度本身存在很多弊端,如人员混杂、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训练不到位等等,但客观而言,它对新中国的发展还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话说话来,当时留在仓库里负责看守现金的张国明本就是一名退伍军人,手里拿着一把56式冲锋枪。
富有实战经验的他不急于同对方拼命,而是以静制动,每当对方试图破门时,他就会朝着有动静的地方开一枪。
张国明很清楚,眼下自己是在困兽之斗,对方人多枪多火力猛,自己不但要省着用子弹,还要尽可能发挥最大的威慑。
他向同事陈学礼说明了这一点,叮嘱千万不要乱开枪。
显然他的战术奏效了:对方不再纠缠,在门外气急败坏地喊了声“炸死你”,便猛地一脚把门踹出一道缝隙,紧接着把炸药包塞了进来。
张国明临危不乱,先是连开几枪,趁机将门顶死,这个过程中还恰好夹断了炸药包的导火索。
19时20分左右,保卫科长姜道生终于搬来了救兵,他带着4名经警重返现场。
与此同时,两名匪徒也受了程度不同的伤,歹徒担心再拖下去会被团团围住,遂决定撤退,在值班室里留了个炸药包,又点了把火,随即驱车离去。
这便是当时全国轰动一时的“鹤岗1·28特大暴力抢劫杀人案”,值得一提的是,火势引爆了炸药包,导致现场被破坏得非常严重,不过警方很快还是顺出了案子的脉络。
原来,事后经清点,警方从现场发现了11具遗体。
奇怪的是,其中有一具遗体始终无法确定身份。
而这具遗体显得有些不太正常,被损毁得尤其严重,身上发现了不同型号子弹的伤口,面部也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
刑侦专家推测,这具遗体有可能不是经警,而是被击毙的罪犯。
后来据犯罪分子交代:在与经警交火的过程中,有一名歹徒中弹丧失行动能力。
其他3名歹徒为防止他被活捉而泄露其他人身份,在离开之前开枪打死了他,这具遗体反倒成了破案的关键。
1995年2月15日,专案组将死去歹徒的照片分发给鹤岗市及其周边各劳教所、监狱,要求犯人为警方提供线索。
其中有个李姓犯人依靠一处纹身认出了死者身份,称此人名叫田原,从小喜欢打斗,练过武术。
鹤岗警方旋即顺着这条线调查,果然发现田原的确有组建团伙作案的条件和可能。
过去几年,田原跟一个名叫孙海波的人走得很近。
此人是个惯犯,多次因盗窃等罪行被抓,毫无悔改之意。
还有一名嫌疑犯闫文宇,个子小,还不到一米七,曾在南山矿场水电科工作,于案发前突然辞职,此后没有另找工作,不知去向。
田原的弟弟田雨也存在疑点,案发前曾跟家人说要去外地走亲戚,谁料这一去音讯全无。
在基本确定了嫌疑人后,警方立即出动,将几人同时抓捕归案。
怎料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几人似乎一点儿也不慌张,还给出了非常充分的不在场证明,甚至还有目击证人。
警方对3名嫌疑人做了测谎试验,3人均顺利通过。
不仅如此,当警方拿着被打死的劫匪的照片找上门时,田家人看过后都表示此人长得不怎么像田原。
田原的父亲田玉山告诉警方,田原根本不可能作案,因为他一早就到国外打工了。
警方这下傻眼了,不少人一度以为他们弄错了调查方向。
不过也有一些专家提出,这些嫌疑人镇定得有些过度,而且他们的不在场证明也太过确凿,周全得有点假,反倒像是提前准备好的。
经过讨论后,专案组还是决定从田玉山身上找破绽。
在审讯人员苦口婆心的引导和劝说下,田玉山终于开口了。
老父亲悠长地叹了口气,言语中满是辛酸。
那个年代,不少中国家庭喜欢多要几个孩子,长大后可以互相帮扶,毕竟人多力量大嘛。
可田玉山生了4个儿子,没一个争气的。
老大一早就跑出去不知所踪,也不跟家里人联系;老二田原吊儿郎当,整天说要出去找活干,实际上就是到处乱混,压根就不没有出国打工;老三田雨更离谱,生得眉清目秀,平日里竟也喜欢化妆扮女人;老四田宾跟老二差不多,游手好闲。
之前不说这些,田玉山是怕自己儿子真做了坏事,有意包庇。
另一名嫌疑人家属也提供了一些有利线索。
据孙海波妻子所说,丈夫没有工作,也不见他找活干,却总能隔三差五给家里带回些家电和钱。
她其实一早就怀疑自己的丈夫手脚不干净,跟一些案子有关系,却一直不敢过问。
虽说这些话里没有直接证据,但这足以让专案组确信,此前3名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全是假的。
警方将掌握的证据做了一番整理,随后重新对嫌疑人展开询问。
经过漫长的审讯,几人终于架不住警方的强大攻势,把自己的罪行全招了。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几人所作的恶竟远不止1·28案。
最早想到抢劫的是孙海波,正如刚刚所说,此人游手好闲无恶不作,多次被抓却屡教不改。
他在劳教所里结识了同被关押的田原,两人竟在监狱里讨论起了“发大财”的办法,稍那么一琢磨,一致认为靠小偷小摸翻不了身,得来一票大的。
孙、田二人决定先弄一把枪,两人在某个冬夜里勒死了一名巡逻警察,抢走一把54式手枪。
他们最初的目标是银行,怎料在一家银行踩点时,发现警卫配的都是冲锋枪,根本打不过。
恰在这个时期,两人又结识了闫文宇,后者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早就摸清了我国警方的办案流程和侦查习惯。
闫文宇告诉孙、田,煤矿给工人发工资都发现金,一般为应付一些突发事件,矿场里也会留些钱。
与其冒险抢银行,不如去抢煤矿。
1992年,孙海波等3人对鹤岗市矿务局派出所下手,杀害民警杨坤,抢走武器若干;当年12月4日,三人截下一座小煤矿的运钞车,劫获现金18万元。
要知道,那个年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000元出头,“万元户”都是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概念,怎料没过多久,三人就把各自分得的几万块钱挥霍一空。
闫文宇又出主意:南山矿是鹤岗最大的煤矿,又赶上年底,不但要给工人发工资,还有年终奖。
据他打听,厂里弄了一大笔现金,结完一些款项后还剩约93万存放在保卫科,不如干脆给他抢了。
几人一拍即合,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行动当天,他们抢了一辆车,把司机打死后扔进一处下水道竖井中。
身材瘦小的闫文宇和田雨头戴假发,假扮成两男两女,也可以起到误导警方的作用。
只是歹徒们低估了南山矿经警的勇气和抵抗的决心,不但没能得逞,田原还死在了当场。
事后,警方从几人手中缴获各类枪支9把,子弹百余发,其中包括3支猎枪、1支半自动步枪和3支54式手枪。
另一方面,此案也展现出了可怕的一面:此案犯罪团伙战术清晰分工明确,现场留下的线索极其有限,行动如一支特战小队。
虽然同时期我国发生的大案要案不在少数,凶残的歹徒也大有人在,对警方而言,如此“专业”的团伙却是此前见所未见的。
这标志着我国一些犯罪行为正朝着职业化、高智商化的方向发展。
毫无疑问,这种苗头是十分危险的。
案情清晰证据确凿,1995年3月2日,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处3名罪犯死刑。
9天后,3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