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闹市的旱厕进行改造时,从化粪池里打捞上来一个女子的头颅。
除此之外,没有发现任何能够女子身份的物件。
从颅骨白化程度看,死者死亡应该有10年以上了。
她是谁?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警方费尽周折,才确定了死者身份。
她是贵州省务川县24岁女子阿芬。
她因何而死?为何头颅被抛在旱厕里?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接下来,云朵将你介绍这个曾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的案件。
一、发现颅骨
2014年9月,为了迎接遵义市创建卫生县城的检查活动,务川县政府决定重建位于闹市区、有着30多年历史的一个旱厕。
这个旱厕,位于县畜牧局的家属楼附近。
一名姓田的工人,接到任务后,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这个旱厕干活,负责清理工作。
9月11日早上,田师傅正专心清理着化粪池,捞着捞着,他居然捞起来一个人类头骨!
顿时,他吓得一身汗!他吓得立即告诉了公司领导,领导让他赶紧报警。
当地警方很快赶到。
警方到了后,检查了那颗头颅,从白化程度来看,应该死亡有10年以上了。
警方让田师傅继续打捞,看看是否还有其他人体组织。
田师傅于是继续清理化粪池,但没有打捞上来任何人体组织。
不过,打捞上来几件衣服,一个包,还有一个手机。
警方于是问:你此前还打捞上来什么骨骼之类的东西没有?
田师傅这才想起,头天晚上下班前,他还打捞上来一个编辑袋,里面似乎有一些骨骼。
他当时以为是周围的屠宰商户丢弃的动物骨头。
那个编织袋的东西,还放在在旱厕旁边,没来得及清理掉。
警方于是打开了那个编织袋,发现里面有不少骨头。
起初,警方以为编织袋里的骨头和头颅属于一个人,于是,就极力拼接起来,希望还原死者的身高等信息。
然而,在拼接骨骼后,法医推测死者身高一米四多一点,但是肩膀却比1.8米的男性的肩膀还宽。
对于这一点,警方感到非常疑惑。
另外,化粪池里还打捞上来三件衣物(一件衬衫、一条短裤、一条长裤)、一个包,以及一部翻盖手机。
衣物和包都很普通,无法从这个线索去追查死者身份,而翻盖手机是三星品牌。
这个从化粪池里打捞上来的手机,是不是与死者有关呢?
手机打捞上来时,已经生锈腐化,里面的卡早已不能使用。
不过,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还是恢复了手机号码。
经查询,一共有三个人使用过这个手机号码。
其中2人曾在务川县的司法部门工作,后来都调到外地工作了。
第三个人长期在外地经商。
为此,警方对这三人都秘密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个人生活都比较正直,没有和其他女人有纠纷或者情感瓜葛。
法医还发现,死者的鼻根部有一个坎缝,应该生前遭到过刀伤。
很明显,这不是自杀案件,而是一起刑事案件。
因为当地技术有限,头颅和骨骼被送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检验。
技术人员鉴定后,得出以下结论:
1)头颅是属于一个女性的。
2)颅骨上的牙齿依然完整,通过牙齿,法医推测死者年龄在22岁-30岁,身高在157--167cm 之间。
3)其他的骨头不属于人类骨骼,是牛的骨头。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既然牙齿还在,就可以对牙齿做DNA 检测。
发现颅骨的旱厕,位于闹市区,周围就是畜牧局家属楼。
在2011年曾经对这个废弃的旱厕进行过一次彻底的清理。
凶手敢将尸体抛在这里,说明他对这一带很熟悉。
警方推测,凶手案发时,应该就住在这附近一带,选择就近抛尸。
为此,警方走访了附近的几个小区。
经过排查,警方怀疑两个嫌疑人:
一个是吸毒人员王某,此前,他经常带一些女人回家过夜,他家就住在旱厕附近,从他家窗户,可以看到这个旱厕。
一个是因赌博被判刑2年的李某,他出狱后,经常和一些女人鬼混。
但是,对这两人警方也仅仅是怀疑,要破案,需要确凿的证据。
二、尸源确定
为了确定尸源(死者身份),警方费了不少心思。
警方查了近些年当地报了失踪的人口。
警方推测,死者家属在长期联系不上死者后,应该会报失踪。
务川县不大,整个县城城区人口加上农村人口加起来也就四五十万。
外地人口不多。
整个务川县,包括临近的县,从2000年以来,报失踪的女性,加起来有40多人。
警方一个一个的进行排查,但没有比对得上的。
为此,警方还贴出了奖励公告,如有人提供有效线索,奖励1万元。
这在当时的小小县城,还是比较有吸引的。
不久,一个电话打到当地公安局,电话里的人,声称自己的一个亲戚在2000年2月失踪。
失踪时,她26岁。
警方很快联系了这户人家,接待警方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她拿出女儿的相册,说自己的女儿阿芬2000年出去打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也联系不上。
警方还问了阿芬的身高、年龄等信息,与颅骨死者都比对得上。
警方问:怎么女儿失踪了这么年,你们没有报警呢?
阿芬母亲说:阿芬不到20岁时,自作主张跑到江苏徐州,和徐州一个男人生了孩子,也没办婚礼。
后来她又回到老家生活。
在老家谈过一个对象,然后又外出打工。
我们以为她赌气不愿意和家里联系。
她这人脾气不好,平时也不爱和家人联系。
警方还安排阿芬母亲抽验了血样,然后与颅骨的牙齿进行比对,结果符合警方的推测,死者正是阿芬。
确定了尸源,接下来就是寻找凶手。
警方问阿芬的家人:阿芬失踪前,她和什么人在一起?
阿芬的母亲回答: 阿芬当时和一个叫刘太明的人在处对象。
接着, 警方从阿芬的妹妹那里,了解到了阿芬生前的一些事。
阿芬19岁那年,瞒着家人,和表姐去了江苏徐州。
到徐州后不到2个月,她就和一个男的同居了。
对方是个朴实的人,家在徐州农村。
一年后,阿芬在徐州生下一个儿子。
儿子长到3岁时,阿芬才带着丈夫、儿子回贵州娘家,在老家呆了十几天。
之后,一家三口就回到了徐州。
再后来,阿芬一个人回到务川。
这次回来后,阿芬没有再回徐州。
她就一直待在务川。
2000年那会,她认识了一个叫刘太明的男人。
之后两人开始谈恋爱。
阿芬的妹妹说,姐姐和刘太明谈恋爱后,就搬出去和刘太明同居。
刘太明比阿芬大一岁。
有一次阿芬回家时,妹妹发现阿芬的脸被打青了,问她怎么回事,她也不肯说。
阿芬妹妹说,姐姐后来发现刘太明和别的女人在一起。
有一次逛街还遇到了那个女人。
姐姐还和那个女的打了起来。
不久之后的一个晚上,刘某到阿芬家,对阿芬的父亲说,他和阿芬要一起到外地打工,为结婚攒点钱。
从那之后,阿芬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阿芬的父亲去世时,还对阿芬念念不忘。
不过,阿芬的母亲和妹妹也一直没有去报案。
了解到阿芬生前的经历后,警方觉得有三个人非常可疑。
三、3个嫌疑人
第一个可疑的人,是阿芬的前夫朱某。
第二个可疑的人,是阿芬的那个情敌,即阿芬失踪前,与阿芬扭打在一起的那个女人。
第三个可疑的人,则是刘太明。
之所以怀疑阿芬的前夫,是因为阿芬从徐州回到贵州老家后,之后再没回到徐州。
这很可能引起了前夫怀恨在心,他可能偷偷来到阿芬的老家,可能两人发生了剧烈争吵,然后在拉扯中,阿芬被打死了。
不过,当警方驱车赶到阿芬前夫朱某在徐州的家后,很快就解除了对他的怀疑。
朱某看起来很朴实,家里很简陋,在家靠务农为生,是个勤勤恳恳、本分的男人。
村民都证实,阿芬离开徐州后,朱某没有离开过徐州,一直在老家干活、抚养儿子。
至于第二个可疑的人----阿芬曾经的情敌小梅,经调查,她在与阿芬打架后,就去了外地。
她个子娇小,从体型和力量上,不是阿芬的对手。
案发期间,她人在异地,压根不在务川县。
既然排除了这两人,那么,刘太明就是最大嫌疑人了。
毕竟,阿芬失踪前,正是与他生活在一起。
而且,刘太明的家刚好在发现颅骨旱厕附近一个小区里。
刘太明的父亲在县城一家银行工作,单位给他分了一套房子。
刘太明十几岁时,就来到务川县城生活。
为了获得确凿的物证,警方还到刘太明和阿芬曾经居住的房子,进行秘密勘查。
当时,刘太明和妻子在江苏打工,老母亲在家负责照顾两个孙女。
警方的勘查非常仔细,连地板砖都敲开了,最终,发现了一些血迹。
经检验,血迹属于阿芬的。
警方立即赶赴江苏,逮捕了刘太明。
四、狡猾的凶手
当刘太明被捕时,他显得很镇定,警方问: 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他回答:不晓得、不晓得。
一连说了好几个不晓得。
当亲眼见到物证、证言后,他又开始编造谎言。
他说,自己当时和阿芬提出分手,但是阿芬死活不愿意,还是死皮赖脸来自己家住。
这导致他的父亲很看不惯,觉得这个女人一点都不自重,然后一时愤怒,杀害了阿芬。
刘太明的父亲几年前已经去世。
他认为这成了死无对证的事。
但是,警方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阿芬遇害那年,刘太明的父亲已经退休,年老体弱,而阿芬身强力壮,很明显,刘太明的父亲不可能单独制服阿芬。
最终,刘太明还是承认自己杀害了阿芬。
他说,当初认识阿芬时,觉得阿芬长相不错,比较有女人味,然后两人就开始交往。
处朋友第一天,两人就发生了亲密关系。
在一起几个月后,刘太明知道阿芬在江苏结婚生孩子了。
他便提出分手,而阿芬死活不同意。
阿芬与前夫并没有领结婚证,在她看来,与前夫结束关系非常简单。
刘太明呢,之后就把家里的门锁给换了,还和另外一个女子交往。
刘太明呢,当时未婚,家里在县城有一套房子,父亲是银行退休职工,这种条件,在当地其实是很不错的。
但是,阿芬无法接受分手。
她很快发现刘太明有了新欢。
一次,阿芬和妹妹在逛街时,发现了那个女孩。
情敌相见,分外眼红,两个女人扭打了起来。
刘太明很快安排那个女孩去了外地,担心阿芬会报复自己的新女友。
阿芬发现刘太明换了门锁后,就从窗户那里爬进刘太明的房子里。
那时,刘太明在离务川县比较近的遵义市找了工作,只有周末才回来。
警方问:你后来为何杀了阿芬?
刘太明说,2006年2月的一个晚上,他从遵义回到务川时,父亲对他说:早上听到阿芬在家里,和一个男的说话,还以为你提前回来了。
刘太明就很生气,觉得阿芬把别的男人带到自己家里鬼混。
然后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阿芬用脚踢他,还拿了一把水果刀刺向了刘太明。
(注意:这些都是刘某的一面之词)
刘太明用右手臂挡水果刀,他说自己右手的小拇指受伤了,直到现在还伸不直,就是那时受伤的后遗症。
刘太明说:如果不是自己用手挡着,就可能刺向自己的心脏了。
刘太明顿时火了,他跑到厨房拿了一把菜刀,砍向了阿芬。
很快,阿芬就没了动静。
刘太明当时并没有分尸,而是用床单裹着阿芬,趁着夜深人静,将阿芬丢弃在家附近那个旱厕附近的一个水泥池里深处。
这个床单,是此前阿芬从家里带过来的,是母亲亲自为她买的。
那个水泥池,平时就有很多垃圾在那里,臭气熏天的。
所以,根本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而且这个旱厕,早就废弃使用好些年。
平时也没什么人来这里。
抛尸几个月后,刘太明担心尸体被发现,来抛尸点进行移尸。
他发现尸体已经高度腐败,他就只取出了阿芬的颅骨,然后把阿芬的颅骨丢弃在旁边的旱厕化粪池里。
在刘太明的指认下,警方最终找到了阿芬的其余尸骨。
至此,证据链完整,刘太明就是杀害阿芬的凶手。
案发当晚,他把父亲叫回来,说自己要出去打工。
他还把阿芬剩下的一些生活用品送到了阿芬的母亲那里。
天还没亮,他就出发了。
他最初去了遥远的西藏,后来又到重庆、浙江打工,再后来,又到了江苏打工。
外出打工期间,刘太明结婚了,还和妻子生下两个女儿。
刘太明本来以为这个秘密将永远被封存起来,然而,他没想到因为一次卫生检查,尘封多年的秘密,还是显现出来。
他将接受相应的法律制裁,而他的妻儿的生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务川县不大,旱厕化粪池里挖出女性颅骨的新闻,很快就成为大街小巷的谈资。
当案件告破,刘太明一家的生活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刘太明后悔自己当时太冲动。
从案件种种细节看,刘太明应该不属于故意谋杀。
毕竟,他曾经曾向阿芬提出分手,只是阿芬不同意,依然纠缠。
从他有了新女友换了门锁来看,他曾经是想远离阿芬的。
即使是激情杀人,他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制裁。
五、总结深思
细细梳理这个案子,有几点值得深思:
1)阿芬失踪了13年之久,家人为何一直没有报案呢?
阿芬的父亲临终时,依然很牵挂阿芬,担心女儿被拐卖了。
然而,阿芬的母亲和妹妹,却一直没有报案。
2)阿芬对自己的感情问题,非常随意,且很偏执。
丝毫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
19岁时,离开家到徐州不到2个月,她就和一个男人同居了。
一直到儿子3岁,她才和丈夫回到贵州的娘家。
到了后来,她不知什么原因,不愿继续呆在徐州生活。
从她前夫2014年接受采访看,前夫的家境很差。
住的房子非常简陋。
很可能是她不堪忍受丈夫的贫穷。
而她回到务川老家后,很快就和家境不错的刘太明看上了眼。
两人开始同居。
当刘太明后来得知她生过孩子,就想分手。
而她死活不愿意分手。
即使刘太明换了门锁,她还是通过窗户爬进去。
可见,她是一个非常偏执的人。
男人都已经换门锁了, 已经表明态度了,既然没结婚,一方觉得不合适,有权提出分手。
最终,阿芬的执念,害了她。
死缠乱打的感情,能获得幸福吗?或许她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只要自己喜欢,自己愿意,她就一定要得到。
3) 刘太明在处理感情纠葛时,太过冲动。
他也将品尝自己酿的苦果。
如果他能更加理性一些,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很多悲剧,都是因为婚恋双方不能理性、和平的解决婚恋中的矛盾。
一般来讲,女性体力方面不及男性,要懂得保护自己,当矛盾发生时,不要激怒对方,而是要优先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全。
等情绪稳定后,再来理性地讨论两人的矛盾如何解决。
记住,没有生命,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END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请点赞、关注、转发,评论。
谢谢你的支持。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云朵
参考信源:央视法制节目
遵义山川秀丽,风光独特,山、水、林、洞是它的主要特色。
那你知道遵义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现在巴拉排行榜网小编为大家介绍贵州遵义旅游十大景点排名,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一起往下看!贵州遵义旅游十大景点排名1、赤水大瀑布位于赤水市的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旅游区拥有全国面积最大、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
[bai]景区中最著名的赤水大瀑布比黄果树瀑布还要高8米,被誉为“中国第一瀑”和“世界丹霞第一瀑”。
景区全程步行4小时左右,也可选择乘坐电瓶车。
游览时不要错过门口陡峭壮观的丹霞绝壁。
到达方式:赤水市客运站有班车直达。
注:游玩这,线路景点可以串联起来:赤水大瀑布、丙安古镇、佛光岩、燕子岩、四洞沟景区。
因贵州所有地区陆续增强交通建设,所以这条线路的路况很好,自驾游特别方便。
2、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80号的遵义会议会址,收藏着许多历史照片、资料以及革命先烈生前用过的物品,展示了长征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很有教育意义。
景区附近还有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和红军街等景点也值得一游。
到达方式:乘坐2路、6路等公交至遵义会议会址站下。
3、仁怀茅台镇对于爱酒的人来说,“中国酒都”茅台镇绝对值得一看。
这里不但有红军四渡赤水的渡口,也是国酒茅台的发源地,尤其是茅台酒厂的前身——成义和荣和两家烧房的制曲房和烧房遗址,更是所有爱酒人士值得膜拜的地方。
到达方式:仁怀市有往返茅台镇的小巴。
关键字:景点
那么杀人凶手究竟是谁,犯罪团伙成员之间为什么会自相残杀呢?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跟随民警的脚步一探究竟。
大家好,我是梁sir,欢迎来到重案讲说人。
2010年3月29日凌晨,河北廊坊市文安县孙氏派出所的民警在巡逻的过程中发现路边停靠的一辆红色面包车,这辆车上没有安装车牌,车里的人还戴着口罩,显得十分可疑。
民警本欲上前询问,没想到警车刚一靠近,对方却加速驶离,大家见此情形赶紧驱车追了上去。
刺耳的警笛声打破了田野间的宁静,两辆车在马路上展开了追逐,民警不断地喊话要求对方靠边停车,前车司机却充耳不闻,民警见示警无效便决定超车拦截,可是就在马上要超过对方的时候,那辆面包车竟然突然向警车撞了过来,大家都被这一突发情况惊出了一身冷汗,对方到底是什么来历,究竟做了什么,面包车司机为了逃脱警方的追赶竟然连性命也不顾,难道是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农村的土路崎岖不平,对方又是穷凶极恶,民警一边呼叫增援,一边紧随其后静待抓捕时机,两车相隔越来越近,他们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包车里的乘客正在挥舞着砍刀示威。
也许是因为对路况不熟,红色面包车突然开出路面翻倒在了路边,车内的乘客见车已经无法行驶便欲下车逃跑,追击的民警及时赶到,两名嫌疑人被当场控制,另外二人则趁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警方在面包车里找到了一副天津车牌,两把砍刀和两个黑色口罩,据被捕的两名嫌疑人交代,他们原计划是打算抢劫来往车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巡逻的警车。
被捕的嫌疑人一个名叫齐鹏飞,另一个名叫张路洋,都是廊坊大城县人氏,这二人被捕时刚满18岁,从外表来看与穷凶极恶的歹徒完全挂不上钩。
齐鹏飞和张路阳虽然交代了预谋抢劫的犯罪事实,但是当回答另外两名嫌疑人的身份信息时却闪烁其词,民警看到他们俩的奇怪反应之后渐渐感觉案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就在审讯工作进入僵持阶段的同时,文安县警方突然接到了报警,文安县和大城县的交界处出现了一具尸体。
案发现场的位置十分偏僻,死者仰卧在一个土坑里,尸体已经被烧成了焦炭,法医判断被害人是年约20岁左右的年轻男性,遇害前喝过大量白酒,死亡时间在24个小时左右,死因为锐器造成的失血性休克。
警方到达之前没有人下过土坑,案发现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勘察人员立即开始搜索物证,调查工作全面展开。
案发现场出现了五种可疑足迹,民警沿着这些足迹追踪到了旁边的空地,并且在那里发现了汽车的轮胎印记,经过测量,这辆汽车的轮距为119厘米,大家由此判断嫌疑汽车应该是一辆微型面包车。
现场除了鞋印和轮胎印记以外再无别的线索,警方初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人数应该在四人以上,可是被害者究竟是谁,凶手为什么行凶,大家暂时还没有明确的侦查方向。
民警以焚尸现场为中心扩大搜查范围,他们在距尸体80米外的路边找到了一张不起眼的小纸条,这张纸条是高速公路的收费票据,敏锐的民警立即感觉到这张票据肯定与案情存在关联。
案发现场位于廊坊境内,高速公路的收费票据却属于天津,警方研究之后认为犯罪嫌疑人很可能是从天津驾车来到此处实施犯罪,案件的突破口也许就隐藏在开出票据的那个收费站里。
民警立即前往收费站调取监控,他们在视频中看到一辆天津车牌的红色面包车缓缓驶出,这辆车与嫌疑汽车的特征十分吻合,看来就是警方寻找的目标。
嫌疑车辆虽然已经锁定,但是案件的侦破工作依然遇上了难题,经调查这辆面包车在3月26日时就已经被盗,至今下落不明。
目前看来,寻找被盗的嫌疑车辆就是破案的关键,而孙氏派出所很快就反馈回了重要信息,他们在3月29日凌晨查扣的那辆面包车就是红色车漆,而车内搜查出的那副车牌也与嫌疑汽车的车牌一模一样。
线索竟然在不经意间出现,两桩看似毫无瓜葛的案件因为这辆车联系在了一起,之前逮捕的两名抢劫未遂的嫌疑人存在重大杀人嫌疑。
齐鹏飞和张路洋被再次提审,二人面对警方的询问却依然守口如瓶,经调查,他们俩的鞋印曾经出现在案发现场,砍刀上也存在血迹反应,当证据摆在面前之后,这两个年轻人终于交代了犯罪事实。
据齐鹏飞和张路洋交代,他们的同伙一个叫做霍宜宾,另一个叫做霍石平,齐鹏飞和张路洋在这二人的哄骗下来到廊坊,当得知对方真正的目的时已经上了贼船,因为霍宜宾曾经威胁不准透露半句风声,不然就会对他们的家人实施报复,所以才一直不敢说出真话。
齐鹏飞和张路洋都声称不认识被害人,他们只知道此人好像叫张松,说话带有陕西口音,可是张松这个名字太过普通,警方怎样才能查出被害人的身份呢? 霍宜宾、霍石平和齐鹏飞、张路洋是同村老乡,四人都是廊坊市大城县人,而被害人张松则是霍石平的朋友,这个霍石平虽然刚满19岁,但是却因为盗窃罪多次遭到天津警方的打击,民警认为霍石平很可能是在拘留所里与张松相识,在天津警方的帮助下,他们果然在拘留所的犯人档案里找到了一个与张松姓名相似的男子。
张松松,时年20岁,河南安阳县人,民警将张松松的照片拿给齐鹏飞和张路洋辨认,二人一眼便认出被害人正是此人。
据了解,张松松因盗窃汽车被关进了拘留所,并与霍石平在一个监室里服刑,按照常理判断,如果霍石平想要组团犯罪就肯定会拉上张松松,他为什么又会对曾经的狱友狠下杀手呢? 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已经锁定,追捕嫌犯只是时间问题,2010年4月2日,霍石平和霍宜宾在廊坊汽车站暴露了行迹,警方迅速出动,二人束手就擒,随着两名主犯落网,案情的真相也终于水落石出。
霍石平从小就好吃懒做,外出打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没有一份工作能够做的长久,一年下来不但没有存到钱,还找家里要了不少的生活费。
2010年初,在外打工的霍石平回到了村里过年,他看到同村的几个同龄人好友都在张罗着盖新房,心中渐渐产生了自卑感。
别人都混得有声有色,自家的房子却是残破不堪,凭什么他们出去可以赚到钱,自己却过得这么狼狈不堪,“别人有的,我也必须有”。
就在霍石平为盖房的钱发愁的时候,同村的霍宜宾突然找上门来,对方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声称想要带他干一番大事,一次性就把该挣的钱都给挣够了。
什么买卖这么挣钱,霍石平一听马上就动了心,可是霍宜宾接下来说的话却令他感到心惊肉跳。
霍宜宾说的买卖就是拦路抢劫,他拍着胸脯声称这是不用花本钱的买卖,肯定稳赚不赔,霍石平听后信以为真,竟然做起了发财美梦。
霍宜宾比霍石平大了三岁,他因为从小缺乏管教,所以便成了混世魔王,村里其他调皮的孩子都唯他马首是瞻,霍石平也不例外。
霍宜宾说人多好办事,霍石平便找来了从小玩到大的好哥们儿齐鹏飞和张路洋,这二人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三两下便被霍宜宾说动了心。
2010年3月26日,四人犯罪团伙虽然一切准备就绪,但是却还缺少作案用的交通工具,霍石平决定主动帮大哥解决难题,于是一拍胸脯说道:“我有办法”。
霍石平在拘留所里认识了一个偷车贼,这个偷车贼正是张松松,此时张松松身在天津,他便与张路洋一起前往天津与其碰头,并且就近偷了一辆红色面包车。
霍石平开着面包车连夜来到大城县与文安县的交界处与霍宜宾会合,可是张松松在得知对方是打算用这辆车去抢劫时却死活不肯交出车钥匙。
霍石平当初明明说的是把偷来的车运到廊坊卖掉,谁知道你们竟然是想去干拦路抢劫的勾当。
霍宜宾的抢劫计划里并没有张松松,他见有外人出现本来就有些担心,此时这个张松松不但不肯交车,而且还声称要去公安机关告发,霍宜宾的心中顿时便生出了杀心。
张松松丝毫不肯让步,双方吵得不可开交,霍石平本想从中做个和事佬,让霍宜宾拿出一部分钱给张松松作为卖车的赃款打发他走人,可是霍宜宾已经下定了决心,此人不可留。
霍宜宾斜眼瞥见了一旁的土坑,再想到挎包里的砍刀,此处十分偏僻,如果在这里把这个外人做掉,警察肯定查不到自己的头上,他偷偷将手伸进挎包握住刀把,然后一脚便将张松松踢进了土坑里,张松松掉入坑中之后还没有来得及起身,便被霍宜宾乱刀砍死。
霍石平等人见到这个突发情况立时愣在了当场,他们还没有缓过神来,霍宜宾已经打开面包车的油箱盖弄出了汽油,随着一团烈火燃起,张松松的尸体没过多久便被烧成了焦炭。
霍宜宾处理完张松松的尸体之后便带着三个小弟驾车扬长而去,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等待目标的过程中却遇上了巡逻的警车,还没发财就已经杀了一个人,心虚的杀人犯赶紧开车逃窜。
霍宜宾面对审讯没有丝毫忏悔,他认为自己是梁山好汉,从小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生活,人头掉了也就碗大个疤,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他的心中没有一丝法律意识,杀个人简直比踩死一只蚂蚁更加简单,这些目无法纪的凶手害人害己,最终必将接受法律公正的惩罚。
我是梁sir,这里是重案讲说人,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我们相约下期再见。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