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也许就正在于它不可逆转,不可真正探知,只在长久的努力下一点一点呈现出当时的样貌……
1.《易经》之谜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
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一直被作为群经之首。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研究断层,导致精髓失传。
只留下《河图》、《洛书》、先天卦、后天卦,以及六十四方阵等。
但该书成于何时?作者是谁?有人说是伏羲氏,有人说是周文王,众说纷纭。
2.《山海经》之谜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山海经》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异数。
《山海经》在古代一直是被作为地理书看待的,但是任凭学者们上下求索,却谁也说不清书中那些山在何方?水流何处?对于那些所谓神话的解释却仍是众说纷纭。
古人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部著作?《山海经》的作者和成书时间也不能确定。
《山海经》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
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考证。
现在《山海经》在我们的眼里更多的成了一本神话书。
3.《推背图》之谜
《推背图》是中华预言书中最为著名的奇书之一,相传是唐朝贞观年间,由预言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对唐朝及以后朝代重要事件的预测。
全书共六十图像,以六十甲子和卦象分别命名。
因为它预言的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一直被列为禁书。
《推背图》真的能预测未来吗?
民间广为流传的《推背图》大体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清朝学者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简称金版;另一种是由李世瑜先生在德国一本刊物上发现的,据称是最为接近原貌的版本,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4.《河图》《洛书》之谜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中华文化,易经八卦和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从现存的有关史料来看,《河图》《洛书》的来源古老悠久,扑朔迷离,没有一个明确可靠的答案。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5.凤凰原型之谜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生长于南方丹穴山,五色斑斓,能歌善舞,能预兆天下太平。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传说它同太阳崇拜有关,埃及人把凤凰同长生不死联系起来。
古罗马人认为,它代表复活和死后的生命。
凤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吉祥的象征,常与龙并称。
相传凤和凰是一对伴侣,凤为雌性,凰为雄性,是鸟类之王。
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凤凰这种鸟,它是古人虚构出来的。
虽然是虚构,也不可能纯粹凭空想象。
那么,凤凰是以什么鸟为原型创作出来的呢?有人认为,凤凰是以雉类为主体,融合了鹰等多种鸟的典型形象创作出来的。
关于凤凰的原型,还有太多说法,如某种已经灭绝的巨鸟、极乐鸟、鸵鸟等。
6.阎罗王原型之谜
长江中游,濒临三峡的酆都小城,背山面江,据说是阎罗王地府所在地。
在那里,从唐宋伊始,陆续建起了玉皇殿”、阎王殿”、阴阳界”等大大小小48座庙宇等系列工程,这就是人们谈而色变的鬼城”了。
民间通常就把它的总头子呼之为阎罗王。
这位阎罗王,据说他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
自隋唐到清代,就多流行诸家阎罗王之说。
一是隋将韩擒虎。
二是北宋名相寇准。
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
四是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包拯。
五是南宋江丞相。
一个阎罗王职位,传说却有五家轮回,而且很紧凑。
阎罗王的原型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7.阿房宫焚毁之谜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两千多年以来,《阿房宫赋》里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阿房宫最后命运的凭据。
而最近考古工作者考察过程中,并无焚烧痕迹,相传的当年项羽烧阿房宫,恐怕只是人们的想象,阿房宫从来就没有被烧毁过的证据,或者说,阿房宫根本没有建完。
究竟专家的话可不可信,阿房宫到底存不存在,我们还要期待更多历史根据才能解开这个千年难解之谜。
8.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楚汉之争项羽落败,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呢?两千多年来,人们有种种说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有人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
项羽为何乌江不渡?两千多年来,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历史学家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但至今难有定论。
9.梅妃之谜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人们自然会想到让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贵妃杨玉环,他们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后世众多的诗、文、词、曲、小说、戏剧、民间传说乃至神话故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记述。
殊不知在杨玉环之前,还有一位梅妃江采萍曾经深得皇帝的宠幸。
自杨玉环入宫开始,两人为争宠甚至到了宫中路遇互不行礼的地步。
杨玉环专宠后宫后,梅妃独居东宫,后不明不白地死去,为同情她凄苦境遇的人们留下了又一个千古之谜。
10.金匮之盟”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认为光义乃合法继位,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
但后来有人对金匮之盟”一事提出质疑,使得这一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宋史》有好几处提到金匮之盟”事,《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三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
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
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
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
11.郑和七下西洋之谜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使郑和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受明成祖的派遣,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驰骋万里海域,先后七次下西洋。
郑和航海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所到国家之多,为历史所罕见。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也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目的”。
李长傅的《中国殖民史》,将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称为炫耀自我”。
到底哪种说法才是当时明成祖派郑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
12.岳飞墓之谜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是个阴暗的岁末,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岳云、张宪等,以莫须有”的罪名被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杀害于狱中。
国都临安的老百姓无不涕泣,市人闻之,凄怆有堕泪者”。
但是,岳飞墓墓里是否真有岳飞的遗骨,却始终是历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民间传说中,杭州众安桥下十七号被认为是岳飞葬处。
《金陀续编》卷十四载有淳熙六年(1179年)岳飞之子岳霖等《赐谥谢表》,其中讲到朝廷昭雪岳飞冤案,说葬以孤仪,起枯骨于九泉之下”。
中国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南宋绍兴十年,朝廷曾特授岳飞为少保,故岳霖称葬以孤仪”。
其上曰起枯骨于九泉之下”。
若记载无误,当指将岳飞之遗骨改葬于栖霞岭。
至于今天所见的栖霞岭岳飞墓,是否是假坟,也难以说清。
我们知道,岳飞遇害后人们一直要求为他平反昭雪,但宋高宗始终置之不理。
到了宋孝宗即位,为了给太上皇保留体面,假称仰承”高宗圣意”,给岳飞恢复官爵与名誉,此时距岳飞遇害已21年了。
13.上帝之鞭”之谜
蒙哥,蒙古汗国第四代大汗,成吉思汗之孙,以狂飙之势横扫欧亚大陆,被西方人誉为上帝之鞭”。
1258年,蒙哥号称10万大军进攻宋朝,阻于重庆钓鱼山城下,遭受重大挫折,蒙哥魂断巴山。
蒙哥是真正阵亡于战场上的皇帝。
但是上帝之鞭”究竟如何阵亡,仍然没有定论。
钓鱼城之战,有东方特洛伊”之称,是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是十三世纪扭转欧亚战局和震惊世界的著名战役,蒙哥大汗是真正马革裹尸、阵亡于战场上的皇帝。
钓鱼一城以弹丸之地,支持危亡河山。
折断这位上帝之鞭”的,是重庆钓鱼城这片寂寞沉落的古战场。
14.北朝众帝后出家之谜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
而且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
这种现象实在是世所罕见。
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
何以造成这种现象呢?
15.明代壬寅宫变”之谜
自古以来,防备森严的地方不是监狱,而是皇宫。
皇帝为防人行刺,日日夜夜命人巡逻守卫。
明朝也不例外。
可是守卫再森严,谁又能防备得住那些守在皇帝身边的宫女呢?
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十几个宫女决定趁朱厚熜熟睡时把他勒死。
朱厚熜后来下了道圣旨处理这群宫女,圣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是谁呢?据人考证,她们是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据这道圣旨得出结论,是曹氏、王氏指使发动了这场宫廷政变。
深闺燕闲,不过衔昭阳日影之怨”,是明末历史家谈迁对此案的看法,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因此成为又一桩宫闱之谜。
16.懿安皇后下落之谜
明熹宗朱由校皇后张氏,名嫣,字祖娥,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张氏被册立为皇后。
熹宗在位七年,昏庸无能,朝政被宦官魏忠贤和乳母客氏所垄断。
因此,史学界称天启(162127)七年间为明代最黑暗的时期。
张皇后为人正直,常在熹宗面前历数魏忠贤及客氏的不法行为,但始终未能引起熹宗警惕。
直到病危之时,熹宗才听取了张皇后的规劝,认清了魏忠贤及其党羽篡权的野心,同意将帝位传给信王朱由检。
思宗(即崇祯皇帝)继位后,为巩固政权,在张皇后的帮助下,不负群臣众望,干脆利落地清除了阉党魏忠贤及其同伙。
崇祯为感激张皇后,授予皇嫂懿安皇后”尊号,享受皇太后待遇。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走投无路,于十九日晨自缢于万寿山(煤山)。
皇后周氏也在宫中自杀身亡,惟独懿安皇后下落不明。
为此引起种种传闻,成为明清之际的一桩历史疑案。
17.和珅受宠之谜
清以来,明君屈指可数,乾隆帝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
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样的一个贤君身边,竟时刻跟随着一个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和珅,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说。
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受到乾隆的无比宠幸呢?
有人认为,是因为和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
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鼓动而成的。
也有人说,是和珅与康熙一个妃子长相相似,这个妃子因乾隆而冤死。
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和到底由于何种原因受到宠信?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
18.东太后慈安死因之谜
在清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然发病及暴卒,实在出人意料。
从此,慈安之死成为清宫的一件疑案。
传说咸丰帝留给慈安一封密诏,要她必要时处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骗下焚毁了密诏,把自己对抗慈禧的一件最大的武器也毁了,慈禧便毒死了她。
除中毒之说外,还有自杀、自然死亡等说。
自杀”说来自《清稗类钞》,书中说:或曰:孝钦实证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
孝贞不能容,又以木讷不能与之辩。
大恚,吞鼻烟壶自尽。
”《清朝野史大观》里又用或曰慈禧命太医以不对症之药致死亡”来说明慈安为用错药致死”。
但都缺乏足够的证据说明哪一种猜测是对的。
19.同治帝死因之谜
清入关后第八代皇帝同治,是叶赫那拉氏(慈禧)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所生,同时也是咸丰皇帝(奕)的独子。
同治六岁时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登基称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亲政。
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病逝,此时距其亲政日期不到两年。
对于载淳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的说载淳是死于天花,有的说是死于梅毒。
在一些正规学术著作里都记载着同治帝微服出宫,嬉戏游乐,甚至出入烟馆妓院的故事,如萧一山所着《清代通史》中就有同治因出游而患梅毒终致死亡的记载。
同治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死于梅毒,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来源,而且都能找出各自的证据,让人难以辨明,遂成清宫又一疑案。
20.敦煌鸣沙山鸣沙之谜
鸣沙,就是会发出声响的沙子。
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南6千米的鸣沙山,东西大约40千米,南北大约20千米,高有数十米。
若从鸣沙山上滚下,沙子便会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天晴时,鸣沙山上会有丝竹弦的声音,像演奏音乐一样。
虽然已有了各种假说,但却是没有彻底解开的谜。
21.女儿国消失之谜
《西游记》中描写的女儿国”曾经留给人无数的幻想。
女儿国”在历史上的确存在,据《旧唐书》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
俗以女为王。
”但是到了唐代以后,史书关于东女国的记载就中断了。
难道东女国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吗?
扎坝极有可能是东女国残余部落之一。
扎坝人现在依然实行走婚,到晚上,女方在窗边点一盏灯,等待男方出现。
扎坝人住的都是碉楼,有十多米高,小伙子必须用手指插在石头缝中,爬上碉楼。
这要求体力好,身体灵活,其实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选择。
第二天鸡叫时,小伙子会离开,从此两人互相没有任何关系。
22.慈禧夜明珠之谜
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发光原因是与它含有稀土元素有关,是矿物内有关的电子移动所致。
萤石雕琢成珍珠者即叫夜明珠,能发光的夜明珠不是珠贝蚌所产的珍珠。
夜明珠还有许多奥秘,至今还没有被专家们了解。
至今仍是尚未彻底揭开的一个千古奇谜。
离咱们最近的夜明珠,最著名的,估计就数慈禧口含美龄饰鞋”的那颗了。
据盗慈禧墓的人,也就是孙殿英讲:此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有书记载:说它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
慈禧含在嘴中是为保尸身不化。
23.东临碣石”之谜
曹操的《观沧海》的起首四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秦始皇出巡求仙时曾登临碣石,修建了行宫,并将一路事迹刻在石头上。
汉武帝、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和唐太宗等都曾驾临碣石,还留下不少诗词。
但到今天,碣石到底在什么地方成了一桩谜案。
碣石在哪里?在辽宁绥中县的万家镇,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宫殿的遗址。
它规模宏大,占地达14 平方千米。
据考证,这正是秦汉时期的。
但这一发现仍未能给碣石之争画上句号,因为尚无证据证明此处就是碣石,而在北戴河的金山嘴同样发现了一些秦汉古城等遗址。
究竟谁是谁非呢?
24.泰山封禅之谜
除武则天在中岳嵩山封禅之外,历代有资格封禅的皇帝都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在客观上为泰山带来了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泰山享有五岳之首”的千年美誉。
按照《史记正义》中的解释:封禅是统治者祭奠天地、礼拜山神的仪式。
但这种仪式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或机会来举办的。
泰山封禅开始的年代问题,现在还是一个千古流传的历史之谜。
有学者认为泰山封禅自上古皇帝就已开始。
在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曾引述管仲向齐桓公列举的封禅帝王,包括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等,并说应有七十二家,而他只记住了十二家。
究竟泰山封禅起于何时,现在还难有定论。
25.端午节真实来历之谜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
那么端午节是从何而来呢?有关它的来历说法很多,但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有以下四种。
一、认为源于纪念屈原。
南朝吴均所着的《续齐谐记》有这样的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
”由此可见民间传说也是有一些根据的。
二、认为是龙的节日。
古代的吴越族就是以龙为图腾的,为显示他们是龙”的传人,有着断发纹身的风俗。
他们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将装在竹筒中的食物或裹在树叶里的食物,一面倒入水中,献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吃,并划着那刻有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取乐,表演给图腾神看。
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明,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说法是比较科学的。
三、认为起源于恶日。
战国时的孟尝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田婴不让家人养之,说明那时五月初五日已成为俗忌。
端午节挂艾草、菖蒲是为了消除疾病瘟疫的蔓延。
《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载: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还认为粽子只不过是一种民间普通食品,龙舟竞赛是一种节日活动,最初并不固定在端午举行。
26.清明节来历之谜
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祭扫陵墓、郊外春游、折柳插门、荡秋千、放风筝等一些清明独特习俗。
然而这一传统节日它究竟从何而来呢?
在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主要是清明。
为什么清明能演变成节日呢?
《荆楚岁时记》记载:晋文公与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
文公复国,子推独无得,子推作龙蛇之歌而隐。
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
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
”从此就有了寒食节”。
到了清朝,寒食节渐被清明节取代,寒食渐渐被人忘记了。
清明节在我国民间相传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它的来历,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27.《红楼梦》的原作者之谜
红学研究者在对《红楼梦》进行长期研究中,透过对许多历史资料的真伪辨析,认为《红楼梦》除了曹雪芹这样一位卓绝的披阅”增删”整理加工者外,还应该有一位原作者。
因此红学”研究者在《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上,发生了争论。
多少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脂砚斋眉批设疑问。
脂砚斋在庚辰本第十三回有一条眉批曰: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曹雪芹是壬午(1762年)除夕去世的,而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1760年)年。
《红楼梦》原作者年龄应比曹雪芹大6岁的样子,这样他才能了解曹家鼎盛繁华的生活,而在小说中重现。
再者,他的辈分应比曹雪芹高一辈,这样才符合自传”说法的人物辈分关系。
《红楼梦》的原作者到底是谁?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
28.唐伯虎名画玄机之谜
居住在法国巴黎的法籍华人曹先生藏有一幅明代唐寅的绢画。
此画高近200厘米,宽100厘米。
画中一位贵人和10个仕女,在春光明媚的花园里戏蝶。
园内梨花似雪,空中蛱蝶飞舞,贵人神态不俗。
画的落款是:吴郡唐寅。
作画的时间是:正德庚辰(1520年)秋九月。
此外,画上还有好多位收藏者盖的印章。
在苦苦揭秘这幅名画过程中,收藏者在万里之外偶然发现唐寅一首藏诗,与名画可谓绝配。
经查,此诗竟来源于丹阳孙氏家谱。
从丹阳县志上了解到,丹阳的孙氏族人,基本上全是三国东吴孙权的后裔。
在厚厚的孙氏家谱中,在这些家谱中居然收藏着唐寅、祝允明等诸多名人数百首在七峰山房留下的诗句,其中唐伯虎一人就有7首,而且基本都是鲜为人知的诗句。
不久,唐寅在孙氏园林的抱瓮园”内参加多人的饮宴时,又即兴饮酒赋诗《宴孙氏抱瓮园见梨花大开立成一律》,也就是后来画中的意境。
29.《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
《梦溪笔谈》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著作。
书中对UFO的记载: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这恐怕只有揭开UFO之谜,才能得到答案。
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有类似的记载,解释一下就是:公元234年秋天,在西北五丈原地区,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发着闪闪红光,来去自由的星星,它三来三往,从东北飞向西南,后来就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之中了……三国时期的卫士,茫然的看着天空中飞过UFO,历史就是这样神秘。
30.三星堆未解之谜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
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
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
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河图洛书 所有研习易学者,都离不开河图和洛书。
河图、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的出处于远古神话:伏羲看到龙马出现在卦台山龙马可以看成是长成龙身,马的样子,在他身上有两个由风火组成的气旋),身上的风火螺旋显出左旋右旋的不同形态,伏羲看到左旋右旋的明灭聚合顿悟了宇宙不变体,于是创立出人可以掌握天地的“先天八卦”。
注意上面的“明灭”二字,意思是你看到的气旋是交替型显现,一个亮另一个就不亮。
在左右两面,你只能看到明或者灭的一种状态。
请看旁边著名的“鸭兔图”,一面你看到是一只兔子,另一面你看到的则是一只鸭子。
观察角度决定取向 图中的物体,取决你看它的角度。
那么在这种左旋右旋、明灭聚合的状态下,伏羲看到了这些状态的变化,悟出了宇宙的不变体。
因此,“河图”演化出“先天八卦”。
洛书的出处远古神话,大禹当年在治水时苦思不出治水之道挽救众人,这时感动上天从河里浮出一个大龟来帮他,大龟在他面前展现无字天书,就是头尾四肢按照洛书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缩进去,又按照洛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伸出来,大禹顿悟后天返先天的治水之道。
因此,“洛书”演化出“后天八卦”。
袁天罡奇门遁甲-河图洛书篇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句话也揭示中华本源核心文化的一本质,这个本质就是掌握自身生命的蜕变,人的生命能蜕变进化的意义非常重大。
圣人则之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河图洛书展现的是天地本源之道,圣人内圣外王的功夫必须按照他的规则来;二是人的等级到了圣人才能使用掌握河图洛书的精髓往上进阶。
这个圣人在《黄帝内经》中排名第三,第一是真人,第二是至人,第四贤人。
真人的级别:能体悟天道、地道和人道。
对自己生命能量的掌握自如,同时吸收天地宇宙能量为我所用;脱胎换骨蜕变生命的人;至人的级别:能体悟天道和地道,相应的行为也符合天道和地道。
我们常说做某件事要符合天条,然后又会说某一人做事特别地道,是为该含义。
圣人的级别:能“格物”,即对事物的内核有所掌握。
触摸了天道,行为合乎天道能初步掌控生命的能量。
比如孔子,我们称之为孔圣人,他提到的“孝”就是一种符合天道的表达。
贤人的级别:道德模范,利他主义。
最大的什么呢?就是“人”,没有任何定语的人。
为什么我们现在有很多高科技,难道我们还比不上古人吗?是的。
从河图洛书的角度看,古时人们看待一件事物的心态和体悟跟我们现代人是完全不同的,这些是现代人所无法比拟的。
现代任何一个人,你再去创造出八卦这么严谨的一个体系,是不可完成的事情。
因为这是人类对整个宇宙最直白的一个体感,现代人类关注的事物点已不在此。
什么是天道、地道和人道?天道是宇宙运行的内在体系。
地道是一切有形事物的内在体系。
人道是符合人类所有内在的一切道理。
如果不能体悟出人道,不能把握,人会产生焦虑。
体悟天地人三道就能达到“真人”的范畴。
奇门遁甲就是数术学的集大成者,我们通过研究它来完成自身生命的不断向上蜕变 河图洛书之体用 河图洛书很大,因为它是数术文化的源头,如果说奇门遁甲是数术的巅峰,那么我们不通河图洛书,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我们现在来看老祖先的智慧,他们怎么用如此简捷的方式、模型,来表达一个纷纭繁杂的世界。
伏羲看到龙马身上气旋明灭变化,悟出了先天八卦,那么伏羲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对每一件事物来说,世界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内在,一部分是外在。
两者之间是对立的关系,没有对立就没有这个事物的存在。
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内在的稳定存在也是以它不断顺应外在世界变化为基础的。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说明了一个事物在顺应外在世界变化的过程中的一种规律,如果先天八卦体现的是外在世界,那么后天八卦就是指内在适应外在世界变化中出现的规律性变化。
后天八卦反映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真实状况。
如果先天八卦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中如何顺应自然万物的变化,后天八卦、方位与伏羲先天八卦不同,形成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巽东南,两者相比较,文王后天八卦的离坎日月已代伏羲先天八卦的天地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三百六十日,八卦各主四十五日,其转换点就在四正四隅的八节上,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上面这段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比喻成一艘航空母舰,那这个航空母舰就是先天八卦所描绘这个宠然大物,后天八卦就好比是航母上的某一个兵种,这个兵种你怎么到你的工作岗位?你具体的路线流程是什么?后天八卦就是干这个工作的。
先天八卦描绘的是一个统一的大宇宙观,比如:什么是天,什么是地,这里的天地是指宇宙间的相互对立体的概念。
他把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乃至我们不可知不可见的大宇宙部分,全部描绘出来了。
后天八卦就是具体事物进行一个靶向定位,比如现在定位到我们脚踩的大地,我们可以见到太阳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等现象,这种现象来自于我们生命的感应和观察,是真实存在的的,不是虚幻的,是植根于我们真实的生活的,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整个人类变迁都在说这个规律体是不可变的,后天八卦就是描绘出通过靶向定位到我们这个世界变化的规律性总结,表现出我们这个纷繁世界的基本规律。
通过上述说明,我们拿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怎么用,我们基本就能明白了。
先天之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河图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于土在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为静,故河图主静也。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易又深遂无穷。
注意上面的“相克相制”这里用的是“制”字,不是克。
制相当于衡的意思,就是相互之间采取的一种平衡状态。
克制是一个要大于另一个,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袁天罡奇门遁甲-河图洛书篇 河洛交易图 袁天罡奇门遁甲-河图洛书篇 五行制衡 河图主方、主静 河图的内核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是9+1,等于10。
他加上这个1,就失去了他所有的动能,就形成了稳定性。
洛书是圆的,可以看出是10-1,等于9。
这就是河图洛书的体用之变,他们两个之间来回的转换。
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会学习到,他们之间的转换,在天罡遁上形成命盘以后,那是相当深奥的。
当我们理解这个含义以后,在我们实际操作奇门遁甲时,是有绝对意义的,我们会知道什么情况,他会转起来,会运动起来,什么情况他是动不起来的。
歌诀中“老君常说一之道”,这个“一”的道在哪里?我们找到他,就知道事物将产生制约、发展、衰亡、生息的种种变化。
最后的演化就是“十二长生”的奥秘。
什么是“一、九” 河图最终等于一,洛书最终等于九。
这个如果不懂太玄之数,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
我们看河图,7+3=10、8+2=10、6+4=10、1+9=10、中间一个10,一共5个10,再加上中间的5,等于55。
根据太玄之数,我们求得55的众数,5+5=10,10在太玄数之中等于1。
我们再看洛书,4+9+2=15、3+5+7=15、8+1+6=15、全部加起来等于45。
根据太玄之数,我们求得45的众数,4+5=9,所以洛书在太玄数中等于9。
这就“一九”之间的体用之变,我们把河图、洛书太玄之数相加等于一,所以,我们讲究“九九归一”。
根据太玄数理以及天罡遁对“一”的追求、求索,在整个盘面所用的,包括天盘与地盘之间的搏杀过程,我们都在追求这个“一”是在天,还是在地。
那么到底谁在为体?谁在为用?是河图为体还是洛书为体?是洛书在天上为体,还是河图在天上为体?是洛书在地上为体,还是河图在地上为用?这里面差别非常大,这里面有一个定理,前面讲过,河图为静为方为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判断出事物的发展。
我们在立系之时,凭得就是河洛这个“一九”之变。
我们一共有九个系,我们都在研究这个“一”。
袁天罡奇门遁甲-河图洛书篇 河图太玄归一数 袁天罡奇门遁甲-河图洛书篇 洛书太玄归九图 9个体系探究 我们一共有九个系,这是我们的用,有9种用法,用“一”,一就是体。
不管是哪个系,他都在追求这个“一”的用法,不管是用一、争一、本一等等,都在求索这个“一”的用法,这就是体用之间的重要关系。
河图洛书总结 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先天唯心、后天唯物。
河图为方为静为体; 洛书为圆为动为用。
我们要学会引申,注意:天罡奇门遁甲处处要用。
到底什么是河图?什么是洛书?符合9+1的就是河图,符合10-1的就是洛书。
我们在用的时候,我们不要以为奇门遁甲是放在那里等着你用。
这不是你去赴宴会,你带着筷子去吃就行了,那不是奇门遁甲,如果真是这样,那不是人人都会吗?这不是套用公式吗?真正的奇门遁甲,是你去赴宴,你要带着刀叉、锅碗瓢盆、锅灶,然后里面有菜,有各种调料,你想吃什么里面都有,但是要你自己去做,这才是真实的奇门遁甲。
河图、洛书是什么?在哪里?实际上没有一个地方告诉你说,比如在天上,哪里是九,哪里是一,没有这样的东西,没有人告诉你。
不是说把他印在书上,写得清楚,告诉你了,你就会用了?即使这本书写得再怎么详细,你也不会用。
在你真正要用的时候,你要知道“河洛不居”这四个字,河图洛书不会老实呆在那里等着你去用,这要你自己判断,谁是9+1?谁是10-1?当你判断出这个的时候,你才会知道河图显现啦,洛书出来啦。
怎么去计算?就是通过数藏、数用、数密去抓住他才行,还有我们整个天经地议哪吒体系,他就是研究河洛的体用之变。
在河洛体用之变你没有搞清楚之前,哪吒的第二步你是没法用的。
看到上面这段话,对我本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我们看到在奇门遁甲整个体系还没有在你心中建立起来的时候,别人正在用,并且也用得很好。
可是问题来了,别人用的好,跟自己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是我自己要用,跟别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如此引申出一个问题,我要用到哪一个系? 关于河图洛书总结的十六个字,将贯穿你的全身,全是你的恶梦,你是不是高手?你是行还是不行?你能不能找不出来哪个是河图,哪个是洛书?谁是体?谁是用?一在何处?九在何处?相加还是相减?是得到还是失去?有还是没有?――这就是奇门遁甲可怕的地方,也是奇门遁甲可敬之处,也是奇门遁甲可爱之处,也是让人废寝忘食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隐身。
先天为体,后天为用这八个字,在以后的学习当中会突然跳到你面前,你会感觉到,啊,原来他在这里等着我呢! 先天唯心,后天唯物这里面没有修饰词语,没有形容词,什么是唯心?唯心在天盘和地盘怎么用?有什么意义?什么是唯物?唯哪个心?唯谁的心?唯谁的物?需要我们深深的思考。
袁天罡奇门遁甲-河图洛书篇
我们都知道奇门遁甲属于时空技术,包含了时间跟空间,在空间方面包含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这些。
先天八卦代表了先天,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客观存在的自然形态,这就是说,乾为天,在地球的上边;坤为地,在下边:离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坎为月亮,从西边升起;兑为泽,代表地球上的洼地及有水的地方;艮为山,代表地球上突起的丘陵和高山;震为雷,巽为风,代表地球的气候变化。
按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顺序连起来,形成一个横字形的宇宙螺旋气场,以此来描摹自然界空间的运动状况。
动为阳。
每相对方向两个卦加起来均为九数(1+8=9,2+7=9,3+6=9,4+5=9),九为老阳,因此从数学抽象的角度,先天八卦为阳。
后天八卦据说是周文王创的,周文王当时住在西安那边,北面是黄河,所以水为坎在北方,南方热代表离卦。
春天万物生长,草木复苏,春雷滚滚,震卦在东边,东南方刮台风,又花草繁茂,所以把代表风和花草的巽卦放在东南方位雨水往往从西边来,西边又有青海湖等许多沼泽地,故而把代表泽和雨的兑卦放在西方;西北方多高山,多矿藏,中国地形属于西北高、东南低,所谓天高西北、地陷东南,所以把代表天、代表高大、代表金的乾卦放在西北方位;西南是四川盆地,所以把代表大地和收藏的坤卦放在西南方;东北方为山西高原和太行山,故把代表山和稳固、停止的艮卦放在东北方。
这一切都是相对稳定的空间内容,故属阴。
每相对两个方向的卦数加起来均为10(1+9=10,2+8=10,3+7=10,4+6=10),十为偶数,为阴。
先天八卦为阳,代表天;后天八卦为阴,代表地。
奇门九宫格包括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阴阳一体、天地一体的整体空间模式。
但是对变化的研究就像八卦中的万物一样,所以这个模型包含了万物。
世上万物之主是人类。
乾卦代表父老,坤卦代表母老,真卦代表老大,坎卦代表中间人,艮卦代表年轻人,巽卦代表长女,离卦代表中间人,而兑卦代表的是年轻女孩。
这样,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被包括在奇门九宫格里。
这三个人才都在奇门的立体九宫格里。
奇门遁甲九宫格中包含了天地人,按照它们的五行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在奇门遁甲中间的宫为土,坤宫为土,艮宫为土,震宫、巽宫为木,兑宫、乾宫为金。
这样奇门九宫格就划分好了五行。
奇门九宫格来源于洛书: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
这样就把洛书放进了奇门盘中,奇门遁甲就包含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
从像义的角度来看,奇门遁甲把万事万物都包含在内了。
从数的角度来看,奇门遁甲包含了:先天八卦数、后天八卦数、五行数。
每个宫内都包含这几个数组。
归纳起来,坎一宫只有1、6两个数。
坤二宫:坤二宫有2、5、8、10四个数。
震三宫有3、4、8三个数。
巽四宫有3、4、5、8四个数。
中五宫只有五行数5、10两个数。
乾六宫有1、4、6、9四个数。
兑七宫共有2、4、7、9四个数;艮八宫共有5、7、8、10四个数。
离九宫共有2、3、7、9四个数。
奇门遁甲包含哪些空间内容-后天八卦、河图洛书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