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泱泱大国,历史文化悠远流长,光是神话小说就不胜枚举。
据古人所著《山海经》记载,早在上古时期,就有很多神兽,它们长相大多数都奇形怪状,仅是对神兽的阐述,就有277种之多。
这些神兽,有的主凶灾,有的主吉庆,有的主残暴,有的主仁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国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在封建王朝君主专制的时期,若是民间发现祥瑞之兆,统治者必定焚表祭天,祈福苍生。
而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中国的五大神兽,若是见到它们,必定一生富贵,吉庆有余!
第五:鲲鹏
鲲鹏的大名,人人皆知,其最早的出处是在庄子的《逍遥游》,书内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鲲是一种大鱼,居住在北海,为海神,可化身成鹏鸟展翅高飞,鲲鹏展开双翼,可以遮天蔽日,体型巨大,有几千里的身体。
要说起鲲鹏的由来,很多人并不知道,据神话传说,鲲鹏乃是风神禺强和海神的双重化身,可以任意穿越宇宙时空。
在混沌初期,万仙之祖的鸿钧老祖与鲲鹏激斗的难解难分。
如果遇到了鲲鹏,人生的一切苦难和灾难都会避让,但是鲲鹏极少现于人间。
第四 当康
当康是一种很可爱的瑞兽,形状如猪,身长六尺,浑身青色的鬃毛,口中有四个长牙,如同象牙一样,两只肥大的耳朵来回扇动。
当康一般在丰收的时节里,边跳着舞边鸣叫的出现。
在民间过除夕的夜晚,有一种传说叫做“肥猪拱门”,相传就是当康驮着大金元宝降临自己的家中。
当康的灵瑞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贴地气,再加上外形的憨态可掬,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灵兽。
在过年的夜晚,人人都希望当康载着金银珠宝降临自己的家中,老百姓欢天喜地为其接风洗尘。
第三 青鸾
青鸾是西王母的坐骑,外表通体青色,尾部淡青色且有白眼斑纹,双翼展开时候青光万丈,华丽万分。
青鸾性格高傲而且孤独,虽然体表优雅,但不善鸣叫,常常替西王母送书信。
传说天地之间只有一只青鸾,但是青鸾却一生都在寻找另一半,穿越大海沙漠,高山雪原,始终踽踽独行。
青鸾的出现,可以许人一生好运,邪不入体,瑞光加持。
第二 麒麟
麒麟是一种性格温和的灵兽,传说麒麟踩过的地方,土地在贫瘠也能长出植物花朵,在贫穷也能转眼间斗然而富。
自古以来就有“盛世出麒麟”一说,麒麟的地位与龙凤相等。
麒麟的长相融合了众多生物的特点,头上的角是鹿角,头是狮子的形状,老虎的眼睛,浑身龙鳞,后面是牛尾,麝鹿之身。
麒麟自古以来就代表祥瑞之兆,民间自古就有“麒麟送子”的故事,新生儿还会佩戴“麒麟锁”,寓意长命百岁,一生好运气。
麒麟又主仁德,慈爱,我国很多建筑上的雕饰,都有麒麟的身影,表达的含义其实就是愿子孙贤德,家业永固之意。
不得不说,麒麟传承的是中国人对美好的向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播者。
第一 白泽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家有白泽图,妖怪自消除”,可见白泽在古代神兽中地位是何等的崇高。
白泽能言语,感万物之情,通天下鬼神之事。
若一人被鬼魅所迷,白泽一出,邪恶之事烟消云散;若一人久病,白泽一出,无药自愈,简直是逢人见喜,遇难呈祥。
《白泽图》里描述“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
”白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阴阳五行无所不通,可透过去,展未来,人们将白泽图悬挂于家中的墙壁之上,一切灾难都会消于无形之中。
在古代军队之中,白泽旗也是非常常见的旗号,有的人甚至将白泽用于自己的名字内,也出现了很多叫白泽的人。
如果被白泽喊上一声,那么做什么事情都能逢凶化吉了!您被白泽喊过名字吗?
以上五大神兽,是我国人民对吉祥和喜庆的美好向往,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展望,我们透过事物来看本质,才能了解中华文化的脉络,也能更加清楚地明白这些瑞兽背后的内涵。
今日话题:以上五大瑞兽,您最喜欢哪一个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请关注国学大观园,这里有更多原创好文与您一同品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希望我们能够并肩前行,期待您的加入!
每个生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性格特征。
而说到生肖中的猴,它不仅是机智、灵活的代表,也是欢乐、活泼的象征。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生肖猴的世界,领略它的风采。
生肖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说故事。
据《山海经》记载,猴子是一种能言善辩、机灵多变的动物。
而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孙悟空就是猴子的一种化身,他聪明伶俐、法力无边,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神话人物之一。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乙巳蛇年将至,大街小巷、商场店铺逐渐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所包围,玩偶、雕塑、衣服、手机壳等与蛇有关的装饰纷纷登场,可谓转角便能遇到“蛇”。
在一派喜庆之中,怕蛇人士却默默“碎了一地”。
对他们来说,蛇元素产品不仅不可爱,反而可能引起心理上的不适,甚至有网友评论,“出门只想闭眼走,过节就像是过劫,能不能把蛇‘开除’出生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开除”虽是戏言,但不妨以此为引,先弄清楚让人害怕的蛇,是如何进入十二生肖的?提起蛇,我们常会想到蛇蝎心肠等负面词语,但在古代,蛇却是先民崇拜的始祖神。
蛇生存于丛林与河谷地,生命力顽强、捕猎智商高、生殖力旺盛,且蜕皮行为常被视为“死而复生”,极具神秘感。
种种特性,让蛇成为了远古图腾。
早在新石器时代,文物中便常见蛇的形象;神话传说里,创世神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山海经》中也记载了蛇耳之神等蛇神。
广受膜拜、为人敬畏,是蛇入选十二生肖的民间基础。
而关于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又有根据动物每日活动时间而确定之说。
我国至迟自汉代始,即采用十二地支记一日之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九时至十一时,蛇类始活跃,即为巳时。
以此相推,蛇便成为了十二生肖的第六位。
生肖之中,蛇排在龙后,也是龙的主要原型,多被称为“小龙”。
其实在传统文化中,蛇与龙一样,同样寓意着福气与祥瑞。
常言道“蛇不入无福之地”,古人认为有蛇出现就是好运气。
《抱朴子•对俗篇》称“蛇有无穷之寿”,《拾遗记》指出“蛇鹤延年之物”,表明蛇是长寿的象征。
蛇的知性、灵性和神性,被认为有助于财富的积累,古语称“宁失千里驹,不失黄蛇珠”,《广异记》《崔炜传》等传奇小说记载着蛇报恩予财的故事。
具体在现实里,蛇也有许多益处。
一方面,蛇多以鼠类为食,能够控制鼠害泛滥,避免植被过度破坏以及粮食、牧草被啃食。
另一方面,蛇有着巨大的药用价值,蛇胆、蛇黄、蛇蜕、蛇油都能入药,可以活血化瘀、镇痛消炎。
在许多国家,蛇就代表着治愈和生命的力量,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的会徽都包含有蛇杖元素。
在文化层面,我们对蛇不必抱有偏见;在生理层面,如果害怕也实属正常。
有研究表明,婴儿观看蛇与其他动物影像没有显著区别;但听到恐惧声音时看蛇的时间比听到快乐声音时看蛇的时间长得多,对其他动物则没有这种差异。
这可能表示,人们对蛇本身并不害怕,但在学习“恐惧”时,倾向于将之与蛇联系起来。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40万人遭蛇咬伤,180万到270万人因此中毒,8万到14万人丧生。
一项对英格兰人的调查显示,38%的女性、12%的男性都害怕蛇。
或许正是在与蛇共存的岁月里,蛇的威胁已烙印入人类的基因记忆,并在代际延续与文化传播中不断深化,从而形成了怕蛇的恐惧本能。
所以,对怕蛇人士来说,与其努力自我克服,不如选择自洽,心态上告诉自己保持平和、见“蛇”亦喜,行动上不与本能对抗、绕道而行。
各个平台商家在设计新年装饰时,也不妨多进行一些创造性转化,不追求过于夸张的造型,而是深入挖掘其后的文化内涵、吉祥寓意。
今年春晚主标识中的“巳巳如意纹”,就是将甲骨文中的“巳”字巧妙变化为“灵蛇吐信”造型,并对称反转拼合形成“巳巳”并肩之态,既传达出“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还在对称之中体现了方正与流畅的和谐美感。
在审美上丰富文蕴、在形态上解构重组,舍去一些令人恐惧的细节,以创新的视角赋予“蛇”全新的艺术观赏力,相信会让更多人不为恐惧所扰,接纳并爱上蛇年生肖文化。
这正是:乙巳迎春蛇影繁,怕蛇人士难欢颜。
设计焕新弘文蕴,方得佳节尽福缘。
大家晚安。
(文丨常晋)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