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以来,鄱阳湖的旱情一次次刷新纪录。
水位持续下降,河床干枯,绿植枯萎,大量野生鱼虾死亡。
最近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发布了蓝色枯水预警,进入了极枯水期。
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表面风景秀丽,风平浪静的湖面下其实暗流汹涌,暗藏玄机。
数百年来,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沉船事件。
前一阵还风平浪静的湖面,下一秒就可能风云突变,大雨倾盆,吞没过往的船只,更离奇的是事后在水下再也找不到这些沉船的踪迹,诡异之极堪比神秘的魔鬼三角百慕大,由于鄱阳湖常年出事的水域刚好是位于老爷庙的一片三角形水域。
所以又被称为东方百慕大三角。
日军“神户丸号”沉船之谜
单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仅60年间老爷庙水域就总计报告发生过超过100起沉船事件。
据当地海事局统计,仅在1985年8月3日这一天,就有13艘船只在这片水域沉没,其中不乏大型货运船。
最有名的还得数发生在1945年的日本“神户丸号”沉船事故。
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日军见大势已去,于是紧急转移从中国搜刮抢夺来的各种物资,准备通过货轮沿长江出海偷运回日本。
一艘名叫”神户丸号“载重2000吨的日军运输船在途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时,原本平静的湖面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这艘载满货物和数百名日军的”神户丸号“自此沉没湖底。
不甘心这么多抢夺来的财宝消失在湖底,随后日寇派遣了专业打捞队在沉船水域下进行打捞。
没想到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这片水域最深不超过30米,潜水员在老爷庙水域下却一无所获,货物和日军尸体仿佛都消失了一般,而且参与打捞的潜水员也失踪了,最终只有一名幸存者浮出了水面,这名幸存的潜水员后来竟然精神失常了。
那么水下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后来,美国著名的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领队的一批潜水员也到老爷庙水域参与打捞,最终仍一无所获。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批打捞队没有向外界透漏任何关于打捞过程的细枝末节。
这引得人们不由得产生更多遐想。
老爷庙水域波诡云谲的天气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老爷庙一带的天气如此变化无常,经过专家的不断考证,得出的结论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导致的。
老爷庙水域距离庐山只有5公里,每年的3-4月份,大风就会从庐山吹过来,而恰好老爷庙位于鄱阳湖的咽喉要道,刚好在最窄的中心区域,形成了狭管效应,这就导致了老爷庙一带成了当风口。
冷热交替产生的各种气流在这里汇聚,使得这片水域风速异常剧烈,容易形成龙卷风,强大的离心力足以摧毁和沉没过往的船只。
更有专家推测,老爷庙水域地下可能存在原始溶洞和暗河,里面存储了大量远古气体,这部分气体一旦泄露窜出水面足以形成强大的破坏力,导致过往船只的沉没。
沉没在湖底的船只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找不到残骸?
其实,根据多次考证,在老爷庙水域下还是打捞到少许失事船只的残骸物件的,只是相对而言,绝大多数沉船都没有找到踪迹。
那么这些失踪的船只究竟去了哪里呢?其实是已被掩埋在深不见底的泥沙下了。
这还得从老爷庙特殊的地理构造说起,老爷庙水域连接着鄱阳湖和长江,同时赣江、抚河、饶河等五大河流也会汇入鄱阳湖,所以经过上万年的日积月累,大量泥沙被湖水冲击到老爷庙水域,恰巧老爷庙水域处在地形最狭窄的区域,导致水下堆积了大量泥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沙坝,所以表面30米深的水底下是一个巨大的沙坑,足以吞噬成百上千艘船只。
随着鄱阳湖魔鬼三角的种种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
现今的鄱阳湖遭遇极端干旱,我们能做些什么?
今年的鄱阳湖遇到了极端的干旱天气,湖床干涸开裂,湖水干枯,大量鱼虾死亡,实在令人揪心!希望干旱早日过去,雨露早日降临,鄱阳湖早日重现往日的生机,保护大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原先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洞庭湖,近几年才被鄱阳湖赶超。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赣鄱大地大地母亲湖;也是中国候鸟的重要过冬栖息地。
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
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余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
汇集赣江、修河、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
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
鄱阳湖也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鄱阳湖也是江西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鄱阳湖是季节性很强的湖泊,,主汛期时最大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旱季最小时不到2000平方公里。
如果江西在湖口建一个大坝,可以调节鄱阳湖水位,平均应在5千平方公里以上。
鄱阳湖水系占长江水体总量15%以上,鄱阳湖内五大干流的径流量任一条均超过绝大多数大江大河。
江西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可达2000亳米,北方的同志你们可能无感。
如果你们在主汛期在江西居住一个月,你们就不会有兴凯湖面积比鄱阳湖大的疑问了。
本来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我们曾拥有一个比鄱阳湖更大的天然淡水湖。
这就是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东部的兴凯湖。
那么兴凯湖的面积究竟有多大呢??本来兴凯湖分为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两部分。
气候严寒的东北全年温差变化较南方小,所以兴凯湖的面积季节性变化相比鄱阳湖要小得多:大兴凯湖在一般平水位状态下南北长达100多公里,东西宽达60多公里,面积4380平方公里;小兴凯湖在一般平水位状态下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4.5公里,面积176平方公里。
正常状态下的兴凯湖总面积4556平方公里,这比鄱阳湖最大面积还大431平方公里,比正常状态下的鄱阳湖面积大1406平方公里。
即使单纯只算当作兴凯湖主体部分的大兴凯湖面积也比鄱阳湖最大面积还大255平方公里,比正常状态下的鄱阳湖面积大1230平方公里。
那么既然兴凯湖比鄱阳湖大出这么多,可为何我们的地理教科书上还言之凿凿声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呢??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东部的中俄边境上。
如果算整体它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也是第一大淡水湖,比鄱阳湖大。
然而目前我国仅控制兴凯湖面积的28%,另外72%被俄罗斯控制,所以这样算起来我国境内的兴凯湖面积大约只有1275.68平方公里,比平水位状态下的鄱阳湖要小1874.32平方公里,鄱阳湖也就自然成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