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尽一切可能收集证据,以便尽快恢复搜索!”
2024年3月3日,马来西亚的交通部长突然宣布了这个消息!消息一出,让世界侧目,更让那些失联家属,再次无法平静!
陆部长是在出席马航MH370事件十周年的活动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对外宣布这个重大的消息。
一转眼,原来马航MH370事件已经过去十年了!
2014年3月8日,一架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中国北京的航班号为MH370的波音飞机,神秘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只留下那句匪夷所思的“晚安,MH370!”
本次飞机上一共有来自于13个国家的227名乘客,另外加上12名机组成员,共计239人。
不久后,时任马来西亚总理对外公布,马航MH370坠毁在南太平洋,机上成员,无一人生亡!
消息传来,众人哗然,尤其是这架航班上一共有154名中国籍乘客,更是让国内民众对这起不幸的空难事故高度关注。
中国人常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所以,事故的搜救,成为所有失联家属们唯一关心的事情。
虽然所有人心里都明白,空难的生存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所有的家属,都抱着哪怕是0.01%的可能性,日夜期盼着奇迹的发生。
可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即便投入了庞大的搜救力量,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支队伍,能够找到关于该航班的蛛丝马迹。
也就是说,马航MH370,彻彻底底的消失了,没有留下一丝物理痕迹!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与毫无所获的搜救工作所不同的是,有越来越多失联的家属表示,当天在飞机上的自己的亲人,他们的电子通讯账号,莫名其妙的进行了更新。
这样的反常现象,让很多人开始怀疑,这架神秘消失的飞机,到底是真的坠毁了,还是遭遇了其他的变故?飞机上的239人,是真的全部都遇难了吗?
尤其是在出事前,机长与塔台对话时那一句莫名其妙的“晚安,MH370”,更是让无数人对这起不幸的空难,冠上了两个字:“阴谋”。
按照国际规定和马来西亚方面的有关规定,原本MH370上,应该配备有11名机组成员,而最后登上这架飞机的,却有12个人,这是为什么?
根据马来西亚和越南方面的相关约定,飞机在飞越对方领空内一旦出现失联的情况,对方必须在2分钟内进行呼唤,在5分钟内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可为什么在飞机失联后的整整4个小时内,没有采取任何的搜救行动?
常理来说,必须在起飞前对飞机进行例行的检查,尤其是出事的370本身就是一架曾经出过事故的飞机,检查要求更加严格,可是为什么就是没有按照操作指南对飞机进行相应的检查?
为什么在核实最终的遇难者名单的时候,出现了一份早就已经注销的意大利护照和一份奥地利护照?他们的持有者,到底是谁?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电话,全部都打得通但是没人应答?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社交软件显示正在登陆却无应答?如果飞机坠毁,难道这些电子产品不应该要跟着坠毁的飞机一起损毁吗?
更重要的是,已经集结了这么强大的力量,这么多的国家都派出了自己的搜救队,对飞机可能途径和降落的目的地的范围,甚至是超过了他们的飞机燃料的行程N倍的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却依然一无所获,这合理吗?
……
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成为了未解之谜,随着MH370的消失,石沉大海,就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
于是,尽管失联家属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祈祷奇迹发生,在2017年的1月,也就是事故发生后不到4年的时间,马来西亚方面依然表示结束了对MH370的搜救工作。
而在2018年11月份,本次空难事故的调查组全部解散,全面进入了事故的善后赔偿阶段。
按照相关的国际惯例,对于这次事故的赔偿金,被定在了252万人民币。
这个数字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接受亲人的死亡,意味着接受事实,意味着,一切结束了!
事实上,10年的时间过去了,愿意接受这笔赔偿金的人数比例,并不高!在239人之中,仅有不超过70人接受了这笔赔偿金,其余的人,仍然在不断的与马来西亚方面进行着不间断的抗争和联系,通过各种渠道继续搜寻任何的蛛丝马迹。
无数民间的搜救队伍,还在各个区域进行寻找,一些失去亲人的家属们,自发的组建了群,结伴前往每一个可能发生奇迹的地方,就连我们的“雪龙号”,也曾经数次前往疑似事发海域进行搜索。
但即便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价,也不过是找到了大大小小疑似370飞机的三十多片残骸。
这样的结果,对家属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但是更让人深受折磨的,正是这样的没有结果。
因为没有结果,所以抱有希望,因为没有结果,所以不接受赔偿,因为没有结果,所以走不出来!
尤其是,在这十年里,不断有各种各样的非官方在进行所谓的“解密”和“披露”,曝光了各种“不为人知的内幕”,比如说,当时在飞机上失踪的154名中国乘客中,有来自中国方面的60名芯片专家,而这增加了关于“美国特工劫持中国芯片专家以便获取芯片专业”的可能性。
这个说法在后来被证实并不准确。
根据相关的调查,虽然该飞机上当时确实乘坐了一些从事通信行业的中国工程师,但是这些人员他们所携带的关于芯片方面的相关资料和技术,并不属于绝对机密和顶尖技术。
因此,为了获取这些芯片专利而进行劫机的说法,并不成立。
但是,当人在绝望的困境中根本挣扎不出来的时候,即便是这种看似荒唐的说法,仍然成为了很多人的救命稻草。
对于370失联人员的家属来说,这些看似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却成为了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执念之一。
就是在这样的无望又带着一丝微弱的幻想中,这些家属不断的和他们的代理律师进行沟通,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能够推进马来西亚方面对此事的关注,却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
可是没想到,就在MH370事件即将满十周年的这个时间节点,马方政府却出乎意料的宣布了这个重启计划。
对于这次重启搜救的决定,有人猜测也许是因为十年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为了马方政府的形象,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也就是说,可以解读过这是一项政府公关宣传,仅此而已。
也有另外一种合理怀疑,那就是目前正是马来西亚的新的最高领导人刚刚上位的特殊时期,此举也许有助于提高他在国内和国际的支持率。
而事实上,也许这个决定跟去年12月份的一份研究报道有一定的关系。
去年12月份有专家表示,一个未曾被搜索的新区域被发现。
根据水下测量,可以确定飞机的撞击区的深度约为4000米,位于断岭以南。
所以有理由相信飞机的残骸就位于该区域内某个海底高层之上。
如果在这个新区域进行搜索,也许MH370消失之谜可能会在10天内解开。
10天内解开?这个说法很显然需要打一个问号,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在痛苦中苦苦挣扎了十年的家属来说,对于那些“不要赔偿只要真相”的家属而言,这也许是他们新的坚持的活下去的动力。
都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于那些失联乘客的亲人来说,也许要的,只是一座真正的“坟”,仅此而已!
此展是2024国际工艺美术教育院长论坛暨亚洲漆艺交流项目之一,展出马来西亚著名华裔作家、画家朵拉精心创作的南洋风水墨画作品。
朵拉本名林月丝,195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福建籍华侨华人最聚集的槟城。
在文学领域,她著有52部个人作品集,荣获国内外文学奖60余项,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并收入多地教材;在绘画领域,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水墨画创作,被称为融合马中文化的“南洋风水墨画”,已举办26次个人画展。
11月20日,“听香·廿七——朵拉南洋风水墨画展”在位于福建福州的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开幕。
朱婷 摄 “我常常说,中文写作和水墨绘画是我的精神故乡。
”朵拉说,她已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祖父从福建泉州惠安县赴马来西亚槟城谋生,而她之所以还会说中国话、能用中文写作,要感谢父亲把她送去华文小学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
从中文写作到绘画,也受到父亲的影响。
画展上,槟城的日光、维港的海风、榕城的葳蕤在纸端一一展现。
朵拉第一次走出马来西亚,回到中国办画展,就是在福建福州,今天第二十七场画展又回到福州,她觉得意义非凡。
“我曾在三坊七巷住,清早和晚上任我走来走去,看到很多三角梅。
我把三角梅画了,而背景画上了南洋色彩、娘惹色彩。
”朵拉说,希望她画中的花开成人们心中的花。
记者了解到,此次画展将持续至12月1日,不仅面向闽江学院师生开放,也欢迎市民免费参观。
画展还特别设置了通识教育与美育大讲堂和文化沙龙,邀请朵拉深入解读南洋风水墨画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
(完)
这两项新法的核心在于试图从法理上重新定义菲律宾在南海的管辖范围,进而对南海岛礁的主权声索提出挑战。
菲律宾的这一举措被视为试图改变南海现状,强化其在区域内的战略影响力。
在新法的框架下,菲律宾政府妄图将部分南海岛礁直接纳入其管辖范围,并通过派出海警船和海军舰队在所谓的专属经济区内巡航来实现其领土主张。
菲律宾政府的这一行为不仅侵犯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也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响。
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表示,菲律宾的这一新法严重侵犯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方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中方迅速做出了坚决回应。
中国外交部表态,强调菲律宾的“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不能改变中国对南海岛礁拥有的无可争议的主权。
中方的这一立场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支持。
中国国防部明确指出,中方敦促菲律宾即刻终止任何可能加剧争议、使局势更为复杂的单方面行动,并着重强调,中国军队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反击任何侵犯与挑衅行为,以确保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受侵害。
同时,中国海警在黄岩岛周边海域持续进行的例行巡逻,彰显了中国对该地区岛礁的实际掌控力。
在此背景下,马来西亚也表达了对菲律宾新法的关切。
马来西亚政府认为,菲律宾的做法已经越过了马来西亚基于国际法制定的1979年新地图边界线,并就此向菲律宾发出了抗议照会。
这一系列的反应表明,菲律宾的行为已经引发了南海区域的紧张局势,对区域和平稳定构成了威胁。
菲律宾推出“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的策略背后,显露出其在南海地区扩张影响力和增强主权声索的企图。
菲律宾政府似乎试图借助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支持,通过法律手段为其在南海的行动提供依据,并试图在国际社会中占据道德高地。
然而,这一行为不仅激化了南海争议,更有可能将区域局势推向一个更加紧张和不确定的方向。
面对菲律宾的挑战,中国政府和军方已经明确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方的表态和行动展现了对南海岛礁主权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对菲律宾的行为提出了严正警告。
在此情况下,南海地区的军事和安全形势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动,中方有可能采取更多措施来加强对争议海域的控制。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等其他南海周边国家也对菲律宾的行为表示了担忧和反对。
马来西亚政府的抗议照会表明了其对菲律宾越界行为的不满,也反映出南海争议的复杂性和多方利益的交织。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海局势可能会进入一个混合战的状态,各方势力的博弈将更加激烈。
南海争议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多方声索和地缘政治的纠葛上,还涉及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
争议区域涉及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个主权国家,每个国家都基于自身的历史、法律和国家利益提出主权声索。
此外,南海地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点,是重要的国际海上通道,对于区域乃至全球的贸易和能源运输具有关键意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